APP下载

甲辰龙年始 浅话龙起源

2024-02-27韵晓雁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3期
关键词:距今龙纹史前

韵晓雁

(中国农业博物馆)

龙,华夏民族史前动物崇拜的产物。这个集现实与超现实动物形象于一身的古老图腾,是如何起源?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嬗变,才成为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形象?它又缘何成为中国人普遍认同的民族图腾,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祖先的化身的呢?

龙的形象,虽然是超越现实虚构出来的,但显然不是凭空产生的。关于早期龙形象的雏形和演变,众说纷纭,有理但不完全有据。我们只能从历史的遗存和文字记载中去探究其踪。

茹毛饮血的史前先民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努力生存,与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相生相克,按适者生存的法则繁衍生息。对他们来说,生存和繁衍是最基本的需求。在自然界面前深感渺小的他们,将那些有强大生存能力和旺盛生殖能力的动物当作图腾来崇拜,这是远古动物崇拜的开始。这些动物或身形巨大,或凶悍勇猛,或生命力顽强,或繁殖能力惊人,因天生禀赋超凡,被幻化成神或者神的一部分。人们不断刻画和再现这些动物的形象,试图达到通神的目的。

在蒙古高原阴山山脉的岩石上留有两万多幅远古岩画,创作的最早年代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期,其中不乏各种动物,这也许是原始动物崇拜的开始。而新石器时期各地的文化遗存中有了更多动物崇拜的物证线索。从这些动物的形象上隐约可以看到龙的原始形象。

《尔雅翼·释龙》中“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是对龙的描述。可见龙是集多种动物形象为一体,再加工和再创造的产物。在新石器时期各文化遗址中,黄河流域的鱼、蛇、鳄鱼、大鲵(即娃娃鱼),辽河流域的野猪,太湖流域的虎等都曾作为动物崇拜的主体,也都极有可能是塑造龙形象的原始素材。这些说法不是毫无依据。以旺盛繁殖能力著称的鱼类;身形庞大、水陆两栖,战斗力强、生命力惊人的鳄类和大鲵;凶猛、善变、来无影去无踪的蛇类;凶猛强悍的虎……都是令史前先民或推崇或恐惧,并进而产生敬畏和崇拜的动物。将它们重新组合、加工、再创造,形成更加无所不能的神异动物是完全有可能的。而我们在这些早期的动物图腾形象中,也或多或少能看到龙的影子。考古学界将史前类似的龙纹统称为原龙纹(即原始龙纹)。这一时期的原龙纹,还主要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动物身体部分的模拟和拼凑。正如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所说:“它(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

目前认为跟早期原龙纹有关的历史遗存形式主要有:摆塑、刻画、彩绘以及雕刻。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期早期到晚期。史前文明起源最早的黄河、辽河和长江流域均有发现。其中以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摆塑龙为最早,距今约8 000年。这个用岩石块摆塑而成的巨型龙形,长近20米、宽约2米。其头、颈、身体、鳞、爪和尾清晰可辨。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新石器时期最早和最大的龙形。此外,这里出土的陶器上也有形似龙的刻画,这将史前龙起源可能的时间定格在了8 000年前。无独有偶,在2 000多年后的黄河流域,即今天河南濮阳西水坡的古墓葬中也发现了6 000多年前的龙形摆塑。是由蚌壳摆塑而成,形似龙虎的造型,被叫作龙虎蚌塑。其中龙塑长1.78米,高0.67米。在长江流域的湖北黄梅县的焦墩遗址,也发现了距今6 000~5 000年,由鹅卵石摆塑而成的龙造型。

此外,在各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也发现了一些疑似龙形或是和龙有渊源的实物遗存。在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玉器中,认为跟早期龙形象有关的有两种。一种呈C状,统称为C龙;一种为玦形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体型很大的碧玉C龙。身形匀长呈C状,吻部较长,鼻前突前翘,有并排的两个鼻孔,具有猪首的特征,形似猪和其他动物的结合体,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雕龙”。国家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件出土于牛河梁遗址的玉猪龙,为玦形龙。其造型奇特,身体蜷曲,首尾相连,肥耳,圆眼,吻部有褶皱。从查海摆塑龙,到红山玉龙,都进一步印证了所谓“龙出辽河、礼出红山”的说法。

而在华夏文明最先起源的黄河流域,也有很多实物遗存。在距今7 000~6 000年的半坡遗址中,出土了很多绘有鱼纹的彩陶;在距今近7 000年的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中,发现了绘有似鱼似龙造型的彩陶瓶。因为中国自古有鱼龙互换的说法,且鱼和龙都有身型修长、有鳍有鳞、尾部分叉的特征,因而有研究认为这可能是早期的原始龙纹之一。在距今5 200年的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鲵纹彩陶瓶上,鲵鱼身上彩绘的网状很像龙鳞,两侧张开的脚也很像龙爪,被认为可能是早期的原龙纹。这个俗称娃娃鱼的古老动物,水陆两栖,寿命在50~60年,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另外在山西襄汾的陶寺村也出土了距今4 500年的彩绘龙纹陶盘。陶盘上彩绘有呈盘曲状的龙纹,据推测可能是蛇和其他动物的组合。关于这些动物造型和龙形象的渊源众说纷纭,但作为塑造龙形象的原始素材,是极有可能的。

图3 鲵鱼纹彩陶瓶 甘肃天水甘谷县出土距今约5 200年 甘肃省博物馆藏

图4 彩绘蟠龙盘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距今约4 500年 山西博物院藏

图5 四象瓦当 《何以中国》展品 故宫博物院藏

图6 炎帝神农氏画像

史前龙起源除了跟动物崇拜有关,考古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跟早期星象的观察有关。在今天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史前文明陈列中,还原了河南濮阳西水坡M45古墓葬中的一组龙虎蚌塑。墓主人遗骸两侧,分别是蚌壳拼塑的龙、虎造型。墓主人脚下还有两根人的腿骨和一个三角造型的蚌塑。这组蚌塑一经发现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关于它的造型和意义有很多解读,至今尚有争议。其中之一认为这与史前先民对天象的观察有关,他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二十八宿,又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将二十八宿分为四宫,每宫七宿。将各宫所属七宿连缀起来想象为一种动物。而东方七宿,即北斗七星,连起来后很像今天龙的造型,这大概就是东方青龙的由来。北斗七星不仅是天上较亮的星,也是神话传说中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所以东方七宿演变成龙,很可能是星象崇拜的产物。而古人将天上恒星划分的四个区域叫作四象,即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取其“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之意。再看M45墓葬中,墓主人头南脚北居于正中,其东西两侧分别有龙有虎。两根腿骨和三角形蚌塑寓意北斗。种种迹象说明,这可能是天象崇拜的产物。

龙的起源,或许是远古图腾崇拜的产物,或许是人为塑造的神格化象征,但同时,它也是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即华夏文明人文始祖和上古帝王的化身。相传炎帝神农氏的母亲“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史料中描述炎帝相貌“弘身而牛颠,龙颜而大唇”。文献中描述黄帝“龙颜有圣德”,出行时“乘龙扆云”,辞世升天时“有龙垂胡髯而下,迎黄帝”。此外,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尧则是其母庆都“出以观河,遇赤龙”,一阵“唵然阴风”后致孕生下的。不仅如此,尧曾“梦御龙以登天,而有天下”,终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第四任盟主。陶寺文化遗址中的内外城遗迹,被学者认为是尧的“龙都”,襄汾也成为举世闻名的“龙乡”。文献中“龙颜大口黑毛”是对舜相貌的描述。相传他对龙十分钟爱,专门设有驯养龙的官职,并赐姓擅养龙的人为“董氏”。此外,还封龙为“纳言”之职。这些记载从侧面说明这些部族的领袖是带着上天的旨意降生,并行使天的使命。

对于中国人来说,龙,不仅仅是集现实和非现实动物为一体的神异动物,也不仅仅是聚合了人们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造型,更重要的是,它是根植于炎黄子孙血脉中的文化符号,也是华夏民族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强大依托。

猜你喜欢

距今龙纹史前
距今1亿年的螃蟹长啥样
史前海王争霸战(上)
Stories of the Chime-bells—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Zeng State
霁蓝釉留白龙纹梅瓶
史前人,都画啥?
西夏装饰纹样中的龙纹及特点
宁波风物志
元代纺织品中龙纹的形象特征
看英国驻重庆使领馆变迁1891年英国正式在重庆建立总领事馆,距今有123年
皇太子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