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锁零售业态数字化建店的先进性与关键技术体系(下)

2024-02-27霍俊龙张玖竹史娇玉毕马云设计编辑郭艳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年2期
关键词:连锁数字化设计

文、图 / 霍俊龙、张玖竹、史娇玉 (毕马云设计) 编辑 / 郭艳

(接上期)

2、复用数字化资产的工具及复用效果

数字化资产结合BIM 工具和数字化资产管理系统会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提升,包括设计提效、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避免人为失误。以常见的快餐、茶饮店为例,基本可以达到“1 天1 店”;对于家具卖场等连锁店,可以达到“半天1 店”。

墙顶地硬装装饰提效13 倍以上。基于BIM 的毕马云设计软件在做装饰时可同步生成墙顶地饰面,以及门槛石、收口条、阴阳角条等构件。传统CAD、SketchUp 或原生Revit 模式,都需要一个面、一个面的绘制。而BIM 模式是基于房间进行装饰,无论房间是什么形状都可一次性批量生成。即便是简单得只有一个门和一个窗的房间,加上门窗侧口,也有14 个面,一次将所有饰面创建完成,并且保证墙地搭接、墙棚搭接、阴阳角搭接、门窗收口搭接均正确。

某连锁茶饮店水吧区的操作台搭配

道具、设备布置至少提效10 倍。布置的操作过程包括:打开素材库界面、输入构件搜索词、选择并布置相应道具、调整可参变道具的尺寸、调整位置及角度。每一个构件均需重复操作上述步骤。毕马云设计软件应用功能模块可以批量布置几十个族,每个族的相对位置会自动根据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进行调整,角度也会随着相对位置进行旋转,需参变的道具也会根据房间进行尺寸的自动调整。

水电点位和路由布置提效50 倍以上。各种开关插座的水平位置和标高往往是根据家具、道具进行确定的,冷热水点位和排水点位的位置和标高是由洁具确定的。以一个四居室为例,水电点位的数量约100 个。传统人工布置的模式是手动摆放、手动调整位置和标高,100 个点位需耗时约2h。应用BIM 的毕马云设计软件,可以自动全部批量生成,除具备双控功能的开关因无法自动计算而出现遗漏外,其余点位的布置100%正确,耗时仅需20s 左右。

除了应用上述工具提效外,还带来模式的质变:效果图与施工图的统一。传统设计中方案创作人员与施工图设计人员分离,在复制店的语境下,方案创作被限定很小的范围,对创意的要求不高,更像是动线安排、搭配合理等逻辑问题的“解题员”和道具的“摆放员”。基于BIM 的数字化建店可以在摆放完平面方案后,直接生成效果图,且材质、灯光均是“傻瓜式”配置,还可精细化调整,实现了同时出具效果图和施工图的目标。这种依据IT 手段将多工作流程的融合改变,会极大影响和改变连锁业态的设计服务模式,对现有的设计从业人员是个挑战,促进了整个产业的“降本增效”。

3、数字化建店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某连锁酒店客房一键标注后的效果

数字化建店首先从“数字化设计”开始,通过由2D 转3D,实现了平面与立面的实时联动,避免了平立面不符的“老大难”问题。传统的装饰设计师需要绘制每个房间的立面,反映墙饰面与地饰面、墙饰面与顶棚、门窗收口、阴阳角等交接关系。有的业主甚至要求每个饰面均要以平面和立面对应的方式单独绘制立面图。传统CAD 设计模式工作量大,考验设计师的责任心。数字化设计的平立面,则是以模型在某个方向的投影结合线性、颜色等设置实现的,具有位置、尺寸、角度联动的特性,实现了平立面各面与整体都相符的效果。

在数字化建店中最容易忽略的价值是“固化业务标准”。每个连锁企业均有标准化,各家虽大同小异,但具体内容又各自不同,一般包括动线与功能分区和布局,家具素材的分类、尺度分级及具体样式定型,材料选择与搭配,照明光源类型、色温、光束角等搭配规则,冷水、净水、排水配置、标高及水平位置定位规则,插座与家具、道具、设备的搭配及定位规则等内容。在传统模式中,这些规则都是优秀设计师才具备的使用能力与项目经验,培养成本较高。而在数字化建店模式中,运用软件工具“封装”了各种标准化规则,设计师仅需“触发功能”即可依据具体场景通过程序完成全部设计流程,如自动划分空间、摆放家具道具、完成墙顶地材料搭配、光源布置与参数调整以及水电点位布置等。数字化建店使标准化落地,不用过多依赖设计师的经验积累。

数字化建店最明显的价值是“提升设计效率”。大多数以CAD、SketchUp 等为设计工具的连锁企业单店设计周期是7-14d,以毕马云等数字化设计工具的连锁企业单店设计周期则可以压缩到2-5d,对整体建店效率的提升达到15%-25%。在连锁建店的全部环节中,施工周期受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的局限,一般很难再压缩时间;供应链采购的周期因为标准化程度高,提效空间也十分有限。因此,提升设计效率是优化整体开店效率可行的落脚点。

数字化建店最具颠覆性的价值是“提量组价的全自动化”。尽管计算机辅助设计、算量已经发展了30 年,实现的效果仍需人工勾绘各种面积区域,人工在算量软件里录入门窗、主题墙等面积,只停留在“辅助”层面。数字化建店模式则可以实现提量的“全自动”,无需人工勾绘面积、无需人工录入即可实现物料单、工程量单、明细单的全自动提取。提取数据的“颗粒度”非常详细,可以细化到每一块石材或墙板、每一个家具和开关插座。一个店面装修工程的造价、用工量等数据,则是由具体的每个“装饰构件”数据组合而成,具有详细、准确、可溯源的特征。以这些数据进行采购下单、劳务结算产生的经济效益,比设计费多1-2倍,真正体现出BIM全生命期、全产业链的关键价值。

数字化对连锁零售业态运营模式的深远影响

数字化建店最具颠覆性的价值是“运营模式优化”。从业务标准化,到供应链整合,甚至与外单位的分工协作,都因数字化发生了显著变化。

1、对业务标准化的影响

业务标准化具有新的“载体和内容”:数字化的连锁店设计必然采用BIM 的建模工具,以及基于BIM 的数据系统,使用了新的素材格式。成果标准化:如果使用之前的手册、图集,则无法被BIM 的建模工具所调用,也无法与数据系统对接,因此从“下游应用端”的需求出发,要求标准化的成果升级为“数据库形式”。以数据库形式存储的内容,使多个内容的关系更有价值:例如家具与灯具的“搭配规则”,这种可由程序调用的“规则”,是数字化场景下标准化的“新内容”。

标准的迭代因大数据而变得更“智能”。只有不断实践、迭代的循环,标准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数字化建店的成果除了应用于营建店面之外,还可做为标准迭代的“算据”。基于每年成百上千个店面的数据,程序算法可修正标准的“中线、上线、下线”,使标准不断接近现实并符合实际。结合公司战略方向和需求,可做出高要求的指引标准,或者强制性的底线标准。

2、对采购和供应链整合的影响

数字化建店的模式,在设计之后的流程都变成了“自动化”,产生了由“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质变,大幅提升了连锁业主的运营效率。设计费在连锁业态开店的总成本中占比虽低,但却是工程、采购的先决条件。设计之后项目管控流程的自动化,从本质上系统地改变了数据的产生方式、决策主体和决策流程,并规避了中间商赖以生存的“信息差”,缩短了供应链的无效环节。

流程驱动必须要依赖数字化模型中的信息,即BIM 模型具有的几何位置、多位置间的搭接和扣减关系、规格尺寸、花色纹理以及材料性质等关键属性信息。这些几何和非几何类的属性信息,就是一个能满足工程、采购、商务角色数据需求的数据库。BIM 模型数据的另一个特征,是由程序进行读取、汇总,形成“可溯源”的庞大的基础数据。有了每个项目上千条的数据作为基础,业务管控即可实现由数据触发的流程自动。例如在深化设计完成后,BIM 模型的数据就会自动推送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仅需将物料匹配相应的厂商即可完成下单,无需进行工程量统计。

基于多个项目的BIM 模型还能够方便地进行资产管理,使连锁店主清楚地知道每个设备在哪个店,这个店在退租时,旧设备还能否用于其他店面。

3、对产业分工的影响

数字化建店对产业链各个角色均会带来冲击,甚至在连锁店内部也会面对现有利益受损角色的抵制。

家具设备一键布置的前后效果对比

开设新店和旧店翻新是每家连锁企业的成本大项,加上工程行业复杂的特性,常有大量外委和采购,各方利益错综复杂,容易滋生腐败。外委的内容包括设计、工程劳务、物料采购。以设计为例,连锁业态单店的设计费用大约为1 万至3 万元,总价并不高,但如果每年新开成百上千家店,则会比一个五星级酒店的设计费都高,对任何设计单位而言都是一个“大项目”。利用数字化建店,一般都会减少外委,并可优化30%的设计人员,所以各单位的设计总监一般是抗性最大的人,往往会提出“推敲方案不变、效果表现不如3ds MAX 软件”等不可量化、模糊的推诿说辞。此外,工程业务线条、采购业务线条等都容易因维护既有灰色利益而产生抗性。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抵挡数字化建店代替CAD 和SketchUp 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数字化使公司内多个部门的协调效率以及整体运营效率都得到提高。

装饰BIM 软件毕马云功能界面截图

数字化使建店过程中各角色所需数据可以统一、协同、可溯源,且是自动化的可溯源。数据颗粒度细化至每一块饰面板,每一个家具的细度,是促进产业分工的最大推动因素。这种数字孪生能力成为改变产业链分工的最大动力。

数字化建店通过算法、程序替代了低价值的人工重复操作,冲击了初级施工图绘制人员和概预算人员的价值。传统的施工图设计,实际是“图集的搬运工、规范的搬运工”,以BIM 工具替代工作的内容已经实现。概预算中的“兜面积、数个数、算长度”也已经靠算法实现了全自动化。

数字化建店增加了新的高价值岗位。数字化建店需要BIM 形式的素材,包括墙顶地饰面“封装”成可被复用的“硬装配置方案”的新方案设计师,水电点位配置规则的新机电工程师,确定每类图纸中尺寸标注、文字标记规则的新图纸标准设计师等。

数字化连锁建店的模式,底层逻辑清晰、入场门槛不高、产生效益显著,虽然会受到传统经营模式的桎梏,但基于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行业发展潮流不会改变。连锁业主越早洞悉数字化趋势,越早加入数字化行列,越早进行数字化转型,就会越早产生效益。装饰企业也应学习连锁企业的精益模式,抓住数字赋能的时代机会,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连锁数字化设计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布拉格Burrito Loco连锁快餐店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