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访“中国好人”陈桥顿

2024-02-27刘芳

源流 2024年1期
关键词:源流文体文化

刘芳

2023年11月30日,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林镇泮沥河背村村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举行文体楼竣工暨捐赠典礼。这座三层高的小楼建筑面积470平方米,外观蓝色大玻璃窗配高档花岗岩,气派非常,楼内有展览室、图书室、会议室、兵乓球室等,办公、集会、学习、娱乐、科普功能齐全。这栋楼由河背村乡贤、广东省桥胜集团董事长陈桥顿及其夫人朱素芸共同捐资260多万元建成。

据了解,这不是陈桥顿第一次为家乡慷慨捐资。多年来,陈桥顿为家乡沥林镇敬老院老人每月发放水果费和慰问金;每年发起举办运动会;给村里修缮学校,给老师每月发补贴,给学生每年设高额奖学金。他不但推动改善村里硬件设施,还帮助引导村中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陈桥顿凭借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勤劳智慧,将一个小建筑工程队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集团公司,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拥军优属、扶贫济困,乐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军民共建先进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光彩事业奖章”,入选中国好人榜。

近日,本社记者专访陈桥顿,走进他不平凡的内心世界,在对话中感悟“中国好人”可贵的精神品质。

“50年前的心愿实现了”

源流:为什么要在家乡村里建文体楼?

陈桥顿:这个故事时间跨度有些长,要从1970年的夏天说起了。那时我才17岁,村里经常要集会学习、跳舞。有一天,刚跳完舞就逢大雨,我随着村里长辈跑到旧房屋檐下躲雨,其中有东江纵队老战士温家辉,抗美援朝老兵张东年、邱石稳,民兵排长陈石桂、温月德等人。大家一边擦着身上的雨水,一边感叹:“要是村里能有一间文化室就好了,可以开会、学习、跳舞。”“是啊,有个屋可遮太阳又能避雨还能挡风避寒。”“阿水啊,我们这代人就没能力做这件事了,以后就靠你们这代年轻人了。”阿水是我小名,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文化室也只能是想象。但老战士们无意中说出的这句话,在往后的日子里,一直回响在我的脑海中。

1993年,村里进行规划用地,大家商量着就留了一块地盖文化室。当时经济条件有限,只能搭建一间简易的铁皮房,村里有什么选举投票、重大事情决策商量都在这里进行。2020年,我照例回乡宴请村中老人,听他们说起铁皮房漏水的事,年少时关于建文化室的回忆再次涌上心头,我决定要为村里建文化室。

源流:从文化室到文体楼,设计方案和经费变化很大?

陳桥顿:从一间文化室到一幢三层文体楼,设计方案改了很多次,费用也增加了不少,从最初不到150万预算到最后花费260多万,但我觉得值。村委领导几次来找我商量的时候,我都和他们说“大胆点”。他们说建间不漏水的水泥房就行,我说大胆点,要建就建文体楼;他们说有个集会的大开间就好了,我说大胆点,把图书室、会议室、健身室都配上;他们说简单刷墙安装水电即可,我说大胆点,要气派的高档装修。50多年过去,现在这幢文体楼建好了,比当初老一辈预想的文化室更大更好,也能告慰九泉之下的老革命们:我们现在的日子好了,你们说过的话,我们超质超量超规格实现了!

“革命精神要宣传”

源流:村口有一块数米高的大石头,书写着“革命老区河背村”,文体楼也展现革命传统文化,村里红色气息浓郁,村里人说都是您的主意。您为什么要做这些?

陈桥顿:我的父亲陈石桂曾经是一位民兵排长,我小时候是听着老一辈们的红色故事长大的。我至今还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发生在1942年,侵华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东江下游各县相继沦陷。日军抓壮丁,拿着枪胁迫不少民众担任运输员,从大亚湾挑盐巴、粮食送到广州。我的父亲和温家辉、张东年、邱石稳等人,当时还是十多岁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在运输队伍途经河背村时,趁日军押送人员睡觉的工夫,将日军的枪偷藏在水田里,偷偷倒撒盐巴和粮食,并放走了不少运输人员,随后溜走。醒来后的日军怒不可遏,派来飞机对河背村进行了轰炸。这故事是真实的,现在文体楼的后面有块地,当年被炸成了一个水塘,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还挖出来不少弹片。

河背村是革命老区,有很多红色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很宝贵的精神财富,可没有人去梳理,很多人都不知道,我觉得很可惜。早些年,我问学校的孩子们什么是“牺牲”,孩子很天真,他们说不清楚,就说“死了就是牺牲”。我在反思我们的爱国教育远远不够,革命精神要宣传,革命传统要传承,我希望能为此做点事。

“读书是不能耽误的”

源流:说到传承,您对教育很重视。30多年来奖教助学不间断,是什么力量让您一直坚持?

陈桥顿:要发展就要有人才,人才要靠教育。1988年我回村发现村里的泮沥小学很破旧,就出钱修缮了,也是那时开始设泮沥小学奖教助学基金,帮助一些困难师生,奖励学生认真读书。鼓励教育,不能只鼓励学生,也要鼓励老师,那时老师工资低,我就定下每月给每位老师五十元补贴,鼓励他们辛勤教书。我经常说,只要公司不倒闭,就要奖教助学,一直坚持下去。后来,也资助了其他地方一些孩子,除了广东,也有江西、湖南、湖北、内蒙古、四川、河南的,大概百来名吧。这些孩子大多数已经毕业工作了,给我来信,说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努力回报社会,我很开心。读书是不能耽误的,人才要从娃娃抓起。

“财富就像肥料,播散出去才有意义”

源流:有人统计过,您30多年做公益累计捐助超过3千万。这么长时间大金额的公益捐助,除了您个人,家人的支持必不可少吧?

陈桥顿:这是当然。家人不支持,这事做不下去的。我父亲曾是民兵,我小时候也曾梦想当兵报国,全家对军人都有着深厚情感,对拥军优属这件事情都是全力支持。对于家乡,谁不希望自己家乡好呢?我爱人也是苦出身,我们结婚十年就开始做公益。当时事业刚起步,我说要这么做,她非常支持,还经常出主意、提建议。就说这次建文体楼,她同样认为很有意义,就应该建。孩子们也身体力行,支持我的做法。大约是2000年,广西凤山县遭百年一遇的干旱,上万人严重缺水,育林(陈桥顿二儿子)陪着我前后开车50多个小时,送饮用水和慰问金到灾区。我们经常说一句,财富就像肥料,播撒出去才有意义。

猜你喜欢

源流文体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源流》前进
年味里的“虎文化”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谁远谁近?
“啸”的源流
本帮菜之源流考
“干” 字源流浅析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