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FP、GP73 及GPC3 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2024-02-26何平徐婧怡张雪雪陈晓龙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肝细胞肝硬化肝癌

何平 徐婧怡 张雪雪 陈晓龙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HC)临床表现极不典型,早期症状不明显,随时间推移,患者可出现肝区疼痛、乏力、食欲缺乏、消瘦等症状,症状一旦出现往往患者肿瘤已经较大,且病情发展迅速,如未及时有效治疗,患者在几个月至1 年内即可死亡[1]。有研究证实,在PHC 患者发病早期及时行手术治疗可使患者5 年生存率达到50%~70%[2]。因此,早诊断、早治疗PHC,对患者病情进展、转归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临床认为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对于鉴别PHC、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在PHC 中,AFP 水平呈升高,可作为PHC 阳性检测指标,但其诊断敏感性不高,在部分PHC 患者中检测呈阴性,因此仅依靠AFP 对PHC 早期诊断与筛查具有一定局限性[3]。相关文献报道,PHC患者中可见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glyco⁃protein 73,GP73)与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Phos⁃phatidyl inositol proteoglycan 3,GPC3)升高[4]。近年来相关研究证实,GP73 与GPC3 在AFP 检测阴性患者的血清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用于PHC 的早期诊断[5]。本文旨在分析血清AFP、GP73 及GPC3 检测在PHC 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5 月至2022 年5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 例为研究对象,设为PHC 组,其中男41 例,女11 例,平均年龄(49.62±2.95)岁,平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59±1.24)kg/m2。根 据TNM 病理分期[6]:Ⅰ期18 例,Ⅱ期16 例,Ⅲ期8 例,Ⅳ期1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 年版)》相关标准[6];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既往未行无水乙醇注射、射频消融等治疗;④依从性良好者;⑤意识清晰,可正常沟通者。排除标准:①无法正常交流;②伴其他系统疾病或器质性病变者;③合并慢性感染性疾病。另外再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6 例与健康体检者48 名,分别设为肝硬化组与健康组,其中肝硬化组男39 例,女7 例,平均年龄(45.36±3.95)岁,平均BMI(17.63±1.23)kg/m2。纳入标准:①符合《肝硬化诊治指南》相关标准[7];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存在明确基础肝病史及相关体征。排除标准同PHC 组。健康组男40 名,女8 名,平均年龄(46.90±4.95)岁,平均BMI(18.15±2.10)kg/m2。三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受试者及家属知晓并同意。

1.2 方法

1.2.1 血清AFP、GP73 及GPC3 检测

PHC 组、肝硬化组入院当日,健康组于体检当日均采集静脉血5 mL,放置抗凝管内,离心(3 000 r/min、15 min、离心半径10 cm),采集血清,在6 h 内完成检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罗氏E601 型)、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 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GP73、GPC3 水平,试剂盒来于美国Phoenix 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2.2 随访

PHC 患者出院后进行3 个月随访,了解患者预后情况,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未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症及死亡;预后不良: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症或死亡[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两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HC 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ROC 曲线分析AFP、GP73、GPC3 单独及联合诊断PHC 的效果。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人群AFP、GP73、GPC3 水平比较

AFP、GP73、GPC3 水平:PHC 组>肝硬化组>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人群AFP、GP73、GPC3 水平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AFP,GP73 and GPC3 levels among different populations()

注:与健康组比较,aP<0.05;与肝硬化组比较,bP<0.05。

2.2 不同病理分期PHC 患者血清AFP、GP73、GPC3 水平比较

AFP、GP73、GPC3 水平:Ⅳ期>Ⅲ期>Ⅱ期>Ⅰ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理分期AFP、GP73、GPC3 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AFP,GP73 and GPC3 levels in different pathological stages()

表2 不同病理分期AFP、GP73、GPC3 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AFP,GP73 and GPC3 levels in different pathological stages()

注:与Ⅰ期比较,aP<0.05;与Ⅱ期比较,bP<0.05;与Ⅲ期比较,cP<0.05。

2.3 不同预后PHC 患者的一般资料及AFP、GP73、GPC3 水平比较

随访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45 例,预后不良组7 例。两组性别、年龄、BMI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红细胞计数、载脂蛋白A1、GGT、AFP、GP73、GPC3 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PHC 组不同预后一般资料及AFP、GP73、GPC3 水平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different prognosis and AFP,GP73 and GPC3 levels in PHC group()

2.4 PHC 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是否预后不良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凝血酶原、红细胞计数、载脂蛋白A1、GGT、AFP、GP73、GPC3 水平均上升是影响PHC 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PHC 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Table 4 Risk factors for poor prognosis in PHC patients using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2.5 AFP、GP73、GPC3 单一及联合检测对PHC 患者的诊断效能

依据ROC 曲线可知,AFP+GP73+GPC3 联合检测诊断PHC 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56、0.857;AUC=0.950(95%CI:0.909~0.991),明显高于AFP、GP73、GPC3 单独检测(P<0.05)。见表5、图1。

图1 ROC 曲线Figure 1 ROC curve

表5 AFP、GP73、GPC3 对PPHC 患者的诊断效能Table 5 Diagnostic efficacy of AFP,GP73 and GPC3 in patients with PPHC

3 讨论

据研究显示,PHC 目前是我国第2 位肿瘤致死病因[8]。由于PHC 起病较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具有一定困难,确诊时多数患者已为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诊断PHC 并及时开展相应治疗,对扼制其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本次研究显示,PHC 组AFP、GP73、GPC3 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与健康组,且不同病理分期PHC 患者的AFP、GP73、GPC3 水平存在差异,说明AFP、GP73、GPC3 的表达水平与PHC 患者的发生、病情发展具有一定关系。AFP是胚胎时期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种糖蛋白,由胎儿肝脏和卵黄囊所合成,胎儿出生后AFP 水平逐渐下降,被白蛋白所代替。若肝细胞(或生殖腺胚胎组织)病变,与AFP 有关基因再次激活,重新合成AFP,血清中AFP 则会明显升高。有文献报道,90%以上PHC 患者中会出现AFP 水平显著上升,认为AFP 可作为PHC 的血清标志物[9]。既往有研究报道,GP73 及GPC3 在PHC 患者血清中呈现高表达现象,并在AFP 检测阴性患者的血清中也可呈高水平,对PHC 具有一定诊断价值[10]。GP73 属于跨膜蛋白,存在细胞高尔基体中,正常情况中,GP73 表达于胆管上皮细胞,肝细胞中几乎难见到GP73 表达。近年有研究报道,70%~80%肝细胞癌可见GPC3 呈特异性表达,认为其与肝细胞癌发生、预后具有紧密联系[11]。

有研究指出,AFP、GP73、GPC3 在肝癌中的浓度明显上升,且伴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其水平也呈逐渐升高趋势,三指标可作为预测预后的危险因素[12]。本次研究经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AFP、GP73、GPC3 是影响PHC 预后的危险因素,与既往研究结果类似[12],提示三者与PHC 预后关系密切。研究报道,PHC 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多数术后2 个月内AFP 可降至正常范围,手术治疗后,AFP 水平出现上升,则表示治疗失败,且预后不佳[11]。GP73 在肝病表达中随病情发展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健康人群的肝细胞中极少有GP73 的表达;肝癌组织表达GP7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关,检测血清中GP73 可判断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预后[10]。GPC3 与细胞粘附分子、生长因子、酶和酶抑制物等相互作用,可能参与多种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国内研究显示,GPC3 低表达的患者一般预后良好,而GPC3 高表达被视为癌症复发的危险信号[13]。近年有研究认为,GP73、GPC 与AFP 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PHC 诊断及预后效能[14]。本研究ROC 曲线结果显示,AFP、GP73、GPC3 联合检测诊断PHC 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56、0.857,AUC=0.950(95% CI:0.909~0.991),表明三指标联合检测助于PHC 早期诊断及筛查,且对于PHC 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5]。

综上所述,血清AFP、GP73、GPC3 三者联合检测在PHC 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对PHC 的早期诊断,临床可通过检测上述血清水平来评估PHC 患者的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肝细胞肝硬化肝癌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