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衷当“戏精”的年轻人,到底在演什么?

2024-02-24

女友 2024年2期
关键词:戏精假装公主

“假装怀孕/养娃攒钱法”火遍全网后,很多年轻人脑洞大开,衍生出假装继承庄园、假装末日生存、假装重生、假装影视剧角色等趣味横生的沉浸式攒钱法。这并不是年轻人近几年唯一流行的模拟人生,类似的还有风靡社交平台的“公主学习法”“王子上班法”“公主请××”等,都是将人生课题设定成虚拟故事,将自己想象成故事主角,以游戏的状态完成目标。

当我们抛开五彩斑斓的角色设定,捕捉“戏精”式生活令年轻人上瘾的精神内核,或许会理解這代年轻人为什么这么爱演。

三个月前,00后女生小丹在小红书更新自己的“怀孕日记”——今天先下单了两支验孕棒,花费32元。更新完后,她向自己的另一个银行账户转入32元,作为“怀孕养娃专用基金”。

不熟悉网络热梗的人可能很难想到,近来社交平台上很多年轻女孩突然官宣“怀孕”是为了攒钱。她们的“孕期”长短不一,记录的怀孕花费也不尽相同,但天南地北的“小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假装怀孕,然后把怀孕中的每一笔花费攒起来。

游戏的方式很简单。想要存钱的玩家只需要把自己设定为一名刚发现“怀孕”的准妈妈,然后按照真实的怀孕周期,在每个阶段把所需花费的金额存入一个固定账户,假装这笔钱花出去了。从第一次去医院抽血化验确定怀孕开始,依次经历产检、建档、排畸、唐筛、胎监……直到这个并不存在的“孩子”生出来。按照理论值计算,一名玩家能够存下少则1万、多则几万块。

这种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游戏实在是太令人着迷了,毕竟攒到手的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边玩边收益,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无痛攒钱”。

理财高手或许难以理解年轻人过家家似的存钱游戏,存个钱而已,有必要这么“戏精”吗?

已经“电子怀孕”12周、账户里存款2800多元的小丹表示:“太有必要了。”绝大部分上班族想要攒钱有多难呢?不妨回顾一下拥有六十多万名组员的豆瓣“丧心病狂攒钱小组”的做法。

为了能省下钱攒起来,有人挑战30天只花500元;有人连续三周只吃馒头咸菜,买一瓶几块钱的维生素片充当水果蔬菜;有人每天步行8公里上班,只为节约1.5元的共享单车费;甚至有人为了省下去医院做某个常见小手术的钱,准备磨刀霍霍在家给自己做……当然,这样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攒钱方式,最后常常以失败告终。

“假装系列”攒钱法就不同了,它削弱了强制储蓄的枯燥,让人沉浸在五花八门的剧情故事中,使攒钱变得更轻松有趣,从而更容易实现一些。

不喜欢“怀孕”的人,可以跳过这一步,直接开始假装养孩子。有人假装养一遍童年的“自己”,本周要过儿童节,给六岁的“自己”买一条公主裙,账户存入200元;下周7岁的自己考了一百分,在放学路上买一只气球做奖励,账户存入5元,在虚拟的故事中,内心得到了真实的治愈。

只要脑洞够大,无数种副本等你开发。可以演“继承庄园”的复古浪漫剧情,也可以演“考上霍格沃兹”的魔法剧情,还可以演“穿越成安陵容”的宫斗剧情、“末日生存”的废土朋克剧情、“重生到1990年代创业”的励志剧情、“买房、装修”的现实剧情……

在小红书搜索“假装××存钱”,相关笔记至少有几万条,一个个年轻人宛如戏精上身,在五花八门的模拟人生中玩到欲罢不能。

当然,也有人在沉浸式剧情中仍然没能把攒钱目标坚持下去,但“戏精”生活的收获不只关乎钱,还有认知的改变。有人模拟怀孕一段时间后,对真实的生育成本有了更加具体的了解,“自己目前的收入水平根本生不起孩子,坚持到‘孕六周’就‘流产’了,未来对待生育会更加慎重,一定先做好各方面准备再生,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当年轻人脑洞打开,“戏精”之风就彻底关不住了。既然存钱可以模拟剧情,那学习、工作、谈恋爱以及日常社交生活,当然也可以。

最先火起来的就是“公主请××”。前段时间,一位博主希望骑车来接自己的父亲模仿《罗马假日》的经典剧情,用乔·布莱德利的口吻对自己说“公主请上车”。老父亲显然体会不到女儿的“戏精”,一脸无奈,爱上不上。诙谐的画风引发网友纷纷模仿、二创,“公主请××”快速成为一种流行话语模板成功破圈,掀起了万事皆可“公主请”的潮流。

如果向前回溯,我们还能发现“公主请××”的前身,即当时广受年轻“戏精”喜欢、专治学习困难症的“公主学习法”。

所谓“公主学习法”,概括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即将要继承王位的公主,为了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肩负起管理王国的重任,现在就需要认真学习知识和技能。

人设立起来后,准备继承“王位”的公主们,就要从内而外、从思想到行动,全面向真正的公主看齐,展开极致扮演。

早晨想赖床?不不不,真正的公主怎么会赖床呢?规律作息、保持运动是公主修养的第一步。

学习累了想趴桌上、翘二郎腿、抠鼻子揉眼睛?当然不可以,公主要时刻保持美丽端庄的仪态。

总之,当你把自己当成一位“公主”,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会驱动你去完成所有的事。

当一个人将做“公主”的细节反复练习,下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时,枯燥的学习就多了新奇感,渐渐地,有人发现自己变得更专注,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真的提高不少。

演上瘾的年轻人,也将这套正向激励的逻辑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公主学习法”,就有“王子上班法”“大小姐创业法”“未来明星成长计划”……不同专业和职业的年轻人为自己设定了不同的成长主线,为了成长为医疗世家、建筑世家、教育世家等家学渊源的世家合格继承人,他们从学业、运动、饮食、工作、社交等方面全方位展开提升。虚拟的身份和剧情延伸出了真实的积极向上,成为当代年轻人自我激励的秘密法宝。

那么,当代年轻人为什么这么爱演?在现实生活中模拟人生,是值得鼓励的吗?

从心理学角度讲,流行空间是现实世界的投影,任何一种话语现象的流行都不会脱离现实土壤而凭空出现。当我们回顾近几年的风潮,会发现五花八门的仪式感背后,隐藏着一代年輕人共同的人生课题,即对不确定性现实的隐忧、不安现状的焦虑,以及勇敢面对未知和焦虑的积极自救。

早前,哈佛商学院副教授Amy Cuddy在TED演讲中提过一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假装自己可以,直到成真)。这一理论更早的说法,是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1935年提出的“积极想象”概念:把清醒状态的潜意识内容具象化,并有意识地与之建立关系,会产生有益的效果。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年轻人通过“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用趣味化来抵消任务目标的枯燥感,掌握自我的主动权,提高内驱力,增强自信,努力奋进,直至实现真正的成长,从而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比如在模拟怀孕中,为了力求剧情准确,很多玩家会主动去学习孕产和育儿知识,然后收获到存钱的伴生成果:有人爱上看科普;有人学会正视生育真相;有人感受到现实世界养一个孩子有多不容易,从而更加理解父母;有人体验到攒钱的不易,戒掉冲动消费的习惯,开始更加理性地规划自己的财务。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模拟人生只是生活的表象,而不是成长的本质。假装××是积极心理暗示的起点,而不是粉饰太平的终点。

诚然,赞美、激励与期待会带来积极的精神能量,为年轻人催生出突破现实的力量甚至创造奇迹,但即使是神话故事里由雕塑变成真人的象牙少女,也是经过了皮格马利翁长久坚持的雕琢和专注的深情注入,才最终脱胎换骨,长出了真实的生命,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能实现魔法。

所以,热衷“戏精”式自我激励的年轻人,想要实现人生长远的提升和成长,仍然需要把模拟生活中习得的专注、坚持、热爱长久贯彻下去,并脚踏实地,用行动去书写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剧本。

猜你喜欢

戏精假装公主
“戏精”的威力
奶茶群里戏精多
《辽史·公主表》补述
『假装』的力量你想不到
《爱哭公主》
粉红兔公主镜
假装校长
我们班的『戏精』
身边有个戏精是种怎样的体验
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