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文化、社会使命与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
2024-02-23蔡佳霓吴小节邢莹莹程咏斌
奚 菁,蔡佳霓,吴小节,邢莹莹,程咏斌
(1.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州 510520;2.广东培正学院管理学院,广州 510400;3.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广州 510080)
0 引 言
创业之路漫长且艰辛,能坚持下来者并不多,因此创业坚持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1-2]。对于面临合法化困境和经济、社会双重目标冲突的社会创业者而言[3-4],社会创业坚持意味着既要坚守一条高风险的创造财富之路、又要坚守与创造财富无直接关联的社会使命,因而更具挑战、更为复杂[5]。现实中,一些社会创业者无法适应商业竞争的压力,转化为非营利组织,靠捐助维持运营[6]。遗憾的是,尽管社会创业已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7],但关注社会创业坚持这一重要且复杂议题的文献却很鲜见。究其原因,也许是现实中可供研究的社会创业坚持案例较少。白云电气集团是一家从打铁起家、以“打铁文化”为立企之本的典型家族企业,历经一百多年的社会变迁,至今已传承至第四代。它始终坚守服务社会的使命、克服了种种快速获利的诱惑;同时,因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它得以保持充沛的创新活力、实现了持续发展和稳定收益,由一个家庭式打铁作坊发展为绿色智慧能源行业的国家创新型企业。由此引发的现实问题是:该企业如何以及为何能实现社会创业坚持? 其独特的家族文化在其间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现有创业文献难以回答以上问题,原因有二:一是忽略了作为创业活跃主体的家族企业的独特情境[8]。家族企业因其对社会情感财富的追求而较非家族企业有着诸多不同的行为特征,如更具创造社会价值的倾向[9]。已有研究明确指出,家族企业的创业坚持逻辑不同于一般企业,忽略了家族企业情境的创业坚持研究是不完整的[9]。二是现有文献多探讨创业坚持的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和行为后果[10-12],对社会创业坚持形成的动态过程缺乏关注,而回答“如何”“为何”这类问题必须对过程进行深入剖析[13-14]。
在上述现实问题与文献缺口的共同驱动下,本文以白云电气集团为案例,采用探索性纵向案例研究方法,试图回答的科学问题是:家族文化促进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过程是怎样的? 驱动该过程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为此,本文引入意义赋予理论视角,识别家族管理者传递家族文化的策略与过程,探索家族文化独特意涵与社会创业坚持的逻辑关联,从而构建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过程与机制模型,可为促进更多企业实现社会创业坚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理论回顾
1.1 社会使命与社会创业坚持
创业坚持指企业家持续追求创业机会的倾向与行动[7,15-16]。相较传统的商业创业,社会创业面临更大的挑战。首先,社会创业需要兼顾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二者间的张力往往使企业过度关注经济绩效,最终放弃社会目标而走向商业化道路[3,17]。其次,模糊的目标边界使利益相关者难以判断社会创业实践的适当性,导致企业的社会使命难以被投资者或企业员工认同,因而社会创业在获得和维持资源时面临更大挑战,导致社会创业机会难以实现[13,18]。由此可见,社会使命的维持是实现社会创业坚持的核心问题。作为区分社会创业和商业创业的根本依据[12],社会使命不仅表明了创业者追求社会价值的根本动机和利他的价值倾向[5,12,19],也对社会创业行为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如驱动技术创新、推动员工追求社会价值等[20-21]。显然,社会创业坚持涉及认知和行动两个维度[15],即主观坚持倾向和坚持的实际行动。
就研究情境而言,创业坚持的研究视角经历了由“创业者创业情境”到“企业创业情境”的发展。传统观点认为创业坚持是初始创业者特有的行为[22],因此将研究聚焦在创业者个人的决策与行动上[23-24]。该视角能够解释创业者个人在逆境中的努力,但难以解释公司创业的情境复杂性。尤其在家族企业情境下,当家族目标和企业使命高度重叠时,企业的创业行为可能有独特的逻辑[9]。因此,有研究认为应关注家族企业在创业坚持方面的表现[16]。
本文扎根家族企业的独特情境,从认知和行为两个维度关注了家族成员、家族企业员工对企业社会使命的认知演化及相应的创业行为,试图探索家族企业能持续认同并执行社会使命的原因。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引导个体认知的、更具解释力的因素显现出来——家族文化。
1.2 家族文化、家族企业使命及其研究视角
家族文化被认为是家族企业重要且独特的资源,是家族企业社会情感财富的来源[25],对解决创业的高风险与资源匮乏问题有着积极的影响[26]。家族企业的家族文化多具有鲜明的特征:第一,家族文化对企业的渗透是区分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的重要依据之一。杨光飞[27]指出家族文化通过嵌入家族管理者的价值观,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控制权让渡产生影响,家族文化是家族对企业实现控制的重要手段[28-29],正是家族的控制意图使得家族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30]。第二,中国的家族文化多以儒家文化为底色[29]。冯尔康[31]指出中国的家族文化以“家为中心”“尊祖敬宗”“讲求孝道”和“忠孝交融”为核心内容。其中,前三点体现了儒家家族伦理的家庭整体论和亲情本位论,“忠孝交融”则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家国情怀。实现“忠孝交融”的路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是“修身、齐家”的最终目标。这种底色在家族企业中被进一步强化,原因在于,家族企业创业者在家族中往往更为强势、更注重家族价值观的传承;同时,儒家强调忠、孝的家族伦理观确实促进了改革开放初期家族企业的成功[32]。第三,具有儒家文化底色的家族文化有助于推进家族成员及企业员工的社会使命认同。其一,家族文化常以家族创业故事为载体进行表达,故事中融入了祖父、父亲、子女等家族血缘关系的相关用语,更容易引起个体的情感共鸣,为解释企业使命提供了一套高效的语言体系[9,33];其二,在实践“忠孝交融”的家族伦理观的过程中,家族往往树立了“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并将其贯彻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34],成为家族企业建构社会使命的认知基础。因此,家族文化对于激发和维持家族企业社会使命具有独特的价值。
然而,不论在创业现实中还是创业研究中,如何以恰当的方式运用家族文化来达成家族成员、企业员工对企业社会使命的认同尚未得到清晰解答[25,29]。意义赋予理论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视角。意义赋予指管理者有意识地影响他人对环境和组织战略的理解过程,包括对组织愿景、价值观和组织战略的本质进行解释,以传达个人的变革倾向和偏好[35]。意义赋予策略包括隐喻、框架历史等修辞策略,它们是强化社会使命的有效手段[36-37],能够自上而下地影响个体形成社会使命,并为此付诸行动。同时,已有研究肯定了文化作为意义赋予触发器的作用[38],认为文化能够帮助管理者解释在特定环境下“这么做的意义”。综上所述,本文结合意义赋予的解释策略,深入分析家族企业管理者如何运用家族文化影响家族企业成员认知、实现社会创业坚持的过程与机制。
2 研究设计
2.1 方法选择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原因有二:其一,社会创业坚持、家族文化均涉及认知与行为两个维度,意义赋予则是动态过程,探索性案例研究有助于深入观察和提炼个体的深层认知与行为细节、把握过程的推进逻辑[39];其二,纵向案例研究能够对案例企业长期的持续创业行动进行系统描述与分析、清晰展现时间线,发掘其独特管理实践中的规律[40]。
2.2 案例企业选择
本文以白云电气集团为研究对象,是遵循单案例选择的极端性原则[41]。其一,白云电气集团是少见的成功社会创业企业。从第一代创始人开始的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始终坚守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密切关注时代变迁,每到历史节点都及时发掘、利用新机会,处于持续的社会创业过程中,并由一个家庭手工打铁铺发展为绿色智慧能源行业的创新型企业。其二,白云电气集团是少见的成功坚守并发扬家族文化的家族企业。它历经四代,围绕“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文化内核,通过言传身教、文化手册、宗祠维护、展厅建设等措施,不断深化家族文化的内涵,并积极践行、传播,使家族文化成为立企之本。因此,白云电气集团的事业变迁、家族文化沉淀以及为社会服务的发展历程,呈现了一个极端的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案例。
本研究纵向梳理了白云电气集团的重要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家族文化内涵和创业行动特征,为解决“家族企业如何以及为何能坚持社会创业”的问题提供现实依据。
2.3 案例概况
白云电气集团创始家族的历史可追溯至1910年代。第一代创始人胡世科在12岁成为打铁铺学徒,抗战期间担任游击小分队队长,擅长用打铁技艺修枪。第二代创始人胡师结继承父辈技艺,于1957年创办了打铁铺,提供当时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生产工具。第三代继承人为胡氏家族兄弟姐妹五人,紧扣改革开放的政策机遇和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于1988年进入高壁垒的配电设备制造行业,1989年正式成立“白云电器设备厂”,并提出“创造优良,服务社会”的企业宗旨,实现了从传统铁匠铺到中国机械工业百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的发展。第四代继承人为现任白云电气集团董事长胡德良和上市企业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德兆,是第三代胡明森(大哥)之子。他们于2012年提出“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的使命,不断延链、强链、补链,致力于打造完整的电力装备产业链。2018年以来,公司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夯实核心技术竞争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从电力装备制造商向电力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2021 年以来,公司围绕国家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致力于成为绿色智慧能源的实践者和引领者。第三代、第四代家族成员在公司担任重要职位。虽然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家族企业创始人所确立的“打铁文化”在家族乃至整个企业的影响不仅未减弱,反而日益增强。表1展示了白云电气集团的发展概况。
表1 白云电气集团的发展概况Tab.1 Development overview of Baiyun Power Group
白云电气集团的家族文化源于“孝敬长辈、兄弟和睦、乐善好施”的教导,在第一代创始人艰苦奋斗的打铁实践中开始发展。第二代掌舵时将打铁经历中的家族情感体验和商业价值观提炼为“打铁精神”,这种精神逐渐超越家族边界,在第三代、第四代掌舵时进一步上升为企业社会使命。白云电气集团的家族文化、社会使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白云电气集团的家族文化、社会使命的形成与发展历程Fig.1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aiyun Power Group’s family culture and social mission
2.4 数据收集
本研究对白云电气集团进行了5次现场调研和2次补充访谈,现场调研的方法涉及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时间集中在2021 年4 月到2022年5月。主要数据来源于4轮深度访谈,访谈平均用时190分钟。为了保证数据来源多样、形成数据间的三角验证,访谈对象选择了企业核心决策者、管理者、重要客户等不同角色,同时收集了企业内部的档案资料和第三方报道的二手数据作为补充。数据来源信息见表2。
表2 案例数据来源信息Tab.2 Case data source information
2.5 数据编码
本文采用建构式扎根理论对数据进行编码[42]。第一阶段为开放式编码。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梳理,围绕“社会创业坚持”的主题识别相关的关键语句,通过对其分类、贴标签,使庞杂的原始数据逐步清晰,便于浏览和比较。其次,为探索社会创业坚持的形成过程,本研究特别注意分布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行为描述。意义赋予、家族文化承诺、社会使命变化等概念由此浮现出来,最终得到33个类别。再次,本研究在数据与理论间反复迭代,根据各类别编码间的逻辑关联提炼出12个主题。最后,进一步对主题编码进行范畴化处理,得到4个范畴。数据编码结构见表3。
表3 数据编码结构Tab.3 Data coding structure
第二阶段为主轴式编码。为使编码聚焦研究问题,清晰呈现主要构念、关键过程和重要逻辑关系,本文基于“触发条件—驱动机制—意义赋予—社会创业坚持”的逻辑链条识别出家族文化驱动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三个阶段,获得了“家族文化建构阶段”“社会使命建构阶段”和“社会使命渗透阶段”三个主范畴,见表4。
表4 主轴式编码Tab.4 Axial coding
第三阶段为选择式编码。根据主范畴的逻辑链条、结合案例发展的时间脉络,进一步梳理、整合所有资料,发现以儒家文化为底色的家族文化是本案例中驱动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主要动力,提炼出核心范畴“基于家族文化独特意涵的社会创业坚持形成过程”。围绕该核心范畴,将主题和范畴整合为一个可以被理解的故事线,并基于意义赋予理论形成理论框架模型,最终实现数据、理论框架模型的一致[43]。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早期家族管理者产生初始家族文化意涵,通过意义赋予行动促使家族成员形成了对家族文化的认同和家族事业的坚持;家族文化的独特意涵和家族企业对社会情感财富的追求共同促使家族文化发展为企业的社会使命;社会情感财富追求和家族文化的“利他”“坚持”意涵驱动着企业决策者通过意义赋予使企业社会使命渗透到员工内心,从而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长期的社会创业倾向,实现社会创业坚持。
3 案例分析
3.1 家族文化建构阶段
3.1.1 触发条件
触发条件指触发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策条件、经济条件、社会关系条件等。触发胡氏家族创业行为的外部因素是生存压力。1957 年,胡氏家族为解决温饱问题①信息来源:《广州城市居民收入70年来增长迅速1979以来年均增长超13%》,广州日报,2019年9月18日,https://www.gd.gov.cn/zwgk/sjfb/mssj/rjkzpsr/content/post_2605634.html。,举家从广州城郊迁移到广州城区以寻找创业机会。据胡氏家族史记载,其祖辈曾担任铁匠学徒,因此第二代创始人胡师结从父亲手中继承了打铁技艺(N2),后来又成立了五金厂专门为当地的水电社锻造配件。胡师结的五个子女均参与家族创业初期的打铁工作,自此形成了家族企业的雏形。由此可见,谋求温饱的生存压力构成了胡氏家族创业的触发条件(N1)。
3.1.2 驱动机制
驱动机制揭示了现象发生的基本原理,在本文中指促使家族企业形成社会创业坚持的原因。数据显示,儒家家族伦理观和价值观的普遍性是本阶段家族内部特定行为发生的原因。
儒家家族伦理观强调伦理本位[44],即追求家族内部的长幼秩序、家长权威、亲情维系(D1)。儒家家族伦理观普遍影响着传统中国家庭的行为规范和家风家训,使得家族企业的关系治理和领导行为表现出独有特征。在本案例中,家族伦理观为“团结”“坚持”的家族文化提供了基础,表现为家族成员坚守、继承祖辈的教诲和价值理念,彼此情感深厚。
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以“仁”“义”为代表的利他思想。本案例中,胡氏管理者曾较为系统地学习过儒家传统文化,因此运用了《礼记·大学》中的“明德厚生”作为家族文化的思想基础,同样要求家族成员持续加强个人品行修养,在行为上要践行利他爱人(D3)。该家族文化意涵渗透到家族企业后,对其经营理念、家族高管行为亦将产生影响。家族文化建构阶段的创业坚持路径及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家族文化建构阶段的创业坚持路径及机制Fig.2 The paths and mechanism of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in the stage of family culture construction
3.1.3 意义赋予
儒家家族伦理观和价值观与白云电气集团早期的打铁经历相结合,形成了“团结”“坚持”和“利他”的独特家族文化意涵(M4)。第一,儒家家族伦理观追求家族和睦,与打铁工艺“大锤出力,小锤出技”的步调统一、分工协作相契合,最终提炼出“团结”这一家族文化意涵。第二,在家族财富观方面,儒家价值观强调“慎之劳,则富”的财富和劳动的积极关系,驱使创业者发自内心地认可“坚韧”和“专注”的工作理念,即始终保持奋斗和专心专注的工作状态,可归纳为“坚持”。第三,儒家家族伦理观强调忠孝交融,使得家族成员更容易将家族认同提升到社会认同的高度[45]。胡氏家族提出了“明德厚生、自强至善”的家族文化,可归纳为“利他”的意涵(D5)。这些文化意涵在胡氏家族代代相传、促进了家族企业的社会创业坚持,得益于家族管理者采取了有效的意义赋予策略。本阶段出现的意义赋予策略以情感型意义赋予为主。
情感型意义赋予是管理者解释上述独特意义的行动,其主要策略为叙述策略和身教策略(M1)。叙述策略是较为常见的情感型策略,家族管理者借助家族创业故事来解释某一特定的意义。例如在赋予子女“坚持”的内涵时,管理者常引用日夜打铁和“大锤出力、小锤出技”的创业故事。正如第四代继承人胡德兆所说:“我爷爷打的铁质量很好,有人脉、有口碑、做事守信用,我们都很尊敬他。”真实地描述家族创业细节,可以提高子女对于家族的认同和情感依恋程度。同时,管理者还使用身教策略介入家族成员的教育。身教策略是一种互动式的意义赋予方式,采用共同打铁和分配工作的方式带动家族成员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增进他们对彼此间的感情和对“打铁精神”的理解,从而深入家族成员对于“团结”和“坚持”的意涵认同。基于情感型的意义赋予,企业聚集了胡氏家族成员一同创业,在创业早期获得足够的财务支持和情感支持,也为子女的继任和长期创业打下基础。
3.1.4 社会创业坚持
家族文化建构阶段,家族企业的非经济目标重点落在家族利益上,即关注家族内部经营和事业传承,因此,本阶段的家族创业坚持需从家族成员的创业认知、家族企业的有效行动两方面共同努力。就认知而言,基于对“团结”和“坚持”等家族文化承诺(S1),胡氏家族成员认为经营企业并不是单纯获取利润,而是在捍卫家族长期积累的社会财富。家族成员在早期接受采访时,往往会强调个人的家族身份、与其他家族成员的和谐关系,从而表明企业具有长期发展的潜能和意愿。就行动而言,家族创业坚持行动是家族克服传承难题、长期经营的连续行为(SS2)。胡氏家族通过坚持家族业务(S4)、坚持代际传承(S3)和坚持家族长期控制(S2)落实家族创业坚持的行动。首先,自家族文化建构阶段起,家族管理者便聚焦于制造与打铁相关的电力装备,克服了资金和技术难题,从低技术含量的低压电气往更高技术要求的高压、特高压领域拓展;其次,围绕“团结”的意涵,胡氏大家长以能力对子女进行分工,强调家族整体观和人尽其才,促使家族后代顺利接班;最后,还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将家族理念融入家族企业文化等方式,实现对企业的长期控制,为后续社会创业坚持奠定了良好的经营基础。本阶段的典型引用见表5。
3.2 社会使命建构阶段
3.2.1 触发条件
20世纪90年代左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变革,白云电气集团所在的电气行业政策随之发生改变(NN2)。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白云电气集团,更不会有白云电气集团的今天”。改制前,配电装备制造行业为国有企业垄断,但改制后,生产资料产权放开,企业凭借积攒的口碑和锻铁技术顺利进入了配电装备制造行业,因此,制度转型是推动企业规模扩大、业务升级的触发条件。在全面制度转型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目标不再受限于维持生计,而是有能力在政府、市场和公益部门“三重失灵”的领域中找到新的社会创业机会。
3.2.2 驱动机制
在社会使命建构阶段,驱动企业社会创业意向形成和创业行动的机制是家族文化独特的意涵引领(DD2)及对社会情感财富的追求(DD3)。一方面,对家族声誉(D8)的保护动机,是本阶段企业追求社会情感财富的主要表现。胡氏家族的打铁文化一直以来都得到了政府机关和客户的肯定,为了保护以家族文化为底色的家族声誉,胡氏家族将“打铁精神”融入能够提高家族声誉的社会创业行动中,因此成为本阶段建构社会使命的驱动力之一[46]。另一方面,家族文化的“利他”(D5)以及“专注”(D7)等独特意涵驱使家族管理者捕捉到制度转型下的社会创业机会,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电力装备行业在解决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将家族文化的“专注”和“利他”意涵提升到服务社会的高度。也就是说,企业的独特意涵进一步驱动家族元素与政策元素的相互作用,推动企业家创造社会价值[47],因此构建了社会使命的“可持续”意涵。
3.2.3 意义赋予
在社会使命建构阶段,白云电气集团开始追求输配电领域的可持续转型服务,初步建构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使命。然而,推行社会使命并非易事,家族管理者需要说服核心的决策者,以服务社会行为来替代企业利己行为。因此,家族管理者选择分析型意义赋予策略(M2),兼顾了两个意义赋予要点:一是客观阐述目的,即通过语义表达的修辞手法,解释社会创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家族管理者在意义赋予过程中多次借助家族文化的内涵进行说明,如将自己比喻为“农民洗脚上城,要保持对社会的敬畏”,强调了服务社会的使命和家族的家国情怀,凸显以家族为中心的目标和社会使命的交叉点,因此决策者对企业社会使命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和高效。二是论证社会使命的价值。企业借助符号化的方式,将打铁的家族文化塑造为一个固定符号。这一符号浓缩了庞大的信息量,强调了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的“打铁精神”,并使得“打铁精神”成为企业约定俗成的非正式规范。因此,当家族管理者使用“打铁精神”描述社会使命内涵时,决策者们能够清晰地理解社会使命的价值所在,发自内心地认为“我们需要这个战略”。综上,分析型意义赋予策略以家族文化的内涵来解读社会使命,将的重点落在认识社会使命的合理性,最终在企业决策者层面建构对社会使命的认同。
3.2.4 社会创业坚持
社会创业坚持是在困境或诱惑中仍然保持的持续社会创业倾向和持续创业行为的过程。就认知而言,当决策者表现出维持社会使命的意向时,意味着他们形成了持续社会创业的倾向(SS3)。在社会情感财富和家族文化独特意涵的驱动下,企业决策者认可了“可持续”的社会使命(M5),并多次放弃进入高利润行业的机会。由于企业的决策者多数来自家族,他们往往趋于维持非经济目标,使得家族的社会情感财富免受损失,因此不会轻易考虑放弃社会使命。此时,他们做出了“责任重大”且“使命光荣”的社会使命承诺(S5),促使家族企业在兼顾社会使命和盈利目标之间取得平衡。
就行动而言,企业创业坚持行动是家族企业突破困境和诱惑,取得经营成功的具体实践。初步形成社会使命后,白云电气集团从两方面推进组织社会创业坚持的行动:一是业务上的社会化转型(S8)。随着电力能源不足、城市交通耗电等社会问题凸显,企业在中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产品制造基础上,开始进行“自我造血”。企业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持续性能源及配电欠缺问题,开展了能源管理服务和设备管理业务,由此实现了企业绩效和社会价值追求的动态平衡。二是维持财务持续性(S9)。财务持续性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盈余、收入成长空间和社会资本状态。决策者群体之间具备了社会导向的认知共性,因此规避了高利润产业可能的财务风险,基于“干事业、干实事”理念,进一步完善了主营业务的收入和投资分配,为企业开拓更长远的利益空间和发展空间,是企业创业坚持的有效实践。社会使命形成阶段的社会创业坚持路径及机制如图3所示,相关构念和典型证据见表6。
图3 社会使命形成阶段的社会创业坚持路径及机制Fig.3 The paths and mechanism of social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in the stage of social mission construction
表6 社会使命建构阶段的社会创业坚持典型引用示例Tab.6 Typical cited examples of social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in the stage of social mission construction
3.3 社会使命渗透阶段
3.3.1 触发条件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对于用电和环保的美好生活需求成为触发白云电气集团深化社会使命的重要条件(N6)。胡氏家族第四代决策者在对外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为解决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贡献力量,进一步转变为“需求+技术”双轮驱动的社会创业企业。具体而言,白云电气集团所处的电力设备和服务行业,面临着电力资源短缺、供需失衡、环境污染等严峻的社会问题。而经过多年的发展,白云电气集团已经形成解决上述社会问题的财务基础和业务基础,因此社会需求的变化触发白云电气集团继续强化企业社会使命与社会需要的连接。
3.3.2 驱动机制
驱动社会使命渗透阶段的发展机制与上一阶段相同,仍然是家族文化独特意涵引领(DD2)及对社会情感财富的追求(DD3),但其在本阶段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
胡氏家族对社会情感财富的追求在两方面产生了驱动作用。一方面,基于维持家族控制(D11)的意图,企业决策者将前阶段“基业长青”的目标明确为“百年白云”的企业发展理念,这种控制型的经营理念有助于跨代持续追求使命;另一方面,基于维持家族社会声誉的意图(D8),企业决策者更加关注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从而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因此确定了与时俱进的企业经营原则,为后续基于“双碳”政策提出企业的新使命奠定了基础。
白云电气集团“团结”“坚持”“利他”的文化意涵在本阶段驱动家族企业坚守社会使命并落实到行动上。基于“团结”的家族文化,本阶段的企业决策者们以家族利益和企业利益为重,在各项事项上都保持一致行为、有序分工,为企业使命的形成和实现提供了保障。基于“坚持”的家族文化,白云电气集团仍在电力装备制造的产业深耕,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S7);同时,基于“利他”的家族文化,家族决策者不仅将社会需求作为企业决策的出发点,在本阶段也将“利他”理念灌输到每个员工心里,为企业敏锐捕捉社会需求、及时响应社会需求提供了保障。
3.3.3 意义赋予
在社会使命渗透阶段,家族决策者有意识地对员工进行意义赋予,从而提高解决社会问题的效率[48]。从2016 年起,家族决策者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提出新的社会使命,即“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M5)。实现该使命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输配电领域的技术突破。但家族决策者专业能力有限,必须让员工拉动前沿技术的创新、响应社会需求,才能将社会使命落地,因此关键员工对社会使命的认同便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达成员工的社会使命认同,家族管理者采用了关键的沉浸型意义赋予行为,包括框架化历史和嵌入工作环境。前者采用简化创业历史的方式整理一套行事框架,并重新撰写家族故事、提炼历史故事节点。例如决策者从过去在打铁铺夜以继日工作的历史节点中,赋予了员工“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意义,为后续员工的创业坚持打下了认知基础。后者则是采用改变工作环境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扩大社会使命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在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中,置有对联等文化符号;在企业的文化环境中,设有专门传播文化故事的职能岗位,并定期举办打铁铺故居参观、使命愿景的培训、讲故事比赛等文化活动。因此,社会使命得以逐步渗透员工内心,如一位员工曾表示:“身边的同事及领导,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激励着我,公司的文化如今已融入我的血液。”由此可见,本阶段的意义赋予策略并非强硬输出,而是采用沉浸式的方式推进社会使命,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社会使命的认同。
3.3.4 社会创业坚持
在社会使命渗透阶段,社会创业坚持并非仅由企业家单向推动,而是依靠家族决策者和员工的共同努力,员工的社会创业倾向和行动同样是构成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重要部分。
当员工对企业的使命做出承诺时(S6),即表明他们主动地关注企业社会使命,保证了社会使命自上而下的稳健性。在构建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时,白云电气集团派出项目工程师与韶关、广州地区供电局进行合作,这需要项目工程师能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多方需求并持续学习,正如项目工程师所述:“这个项目对我个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但我还是努力尝试去解决这个难题,像我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所说的一样要专注、专心。”(D7)
随着“绿色能源”的社会使命的渗透,白云电气集团进一步贯彻创业坚持的行动(SS4),主要表现为:一是业务持续创新的行动(S7)。从2016年到2018年,白云电气集团筹备数字化工厂、智能低碳工厂、低碳绿色园区的建设,通过智能控制设计等业务持续创新,建成了全国首批“零碳数智楼宇试点单位”。二是社会价值共创的行动。白云电气集团定期征集员工的创新想法,并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鼓励员工成为专利发明人。通过创新硬件、专利算法和智能系统,推进配电装置和供电系统的低碳化发展。上述分析表明,社会创业坚持的主体从家族创业者扩散到决策者再渗透到组织的追随者,员工在意义赋予的作用下,形成坚持社会创业的倾向,并有效推进了社会创业坚持的行动。社会使命渗透阶段的社会创业坚持路径及机制如图4所示,相关构念和典型证据见表7。
图4 社会使命渗透阶段的社会创业坚持路径及机制Fig.4 The paths and mechanism of social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in the stage of social mission penetration
表7 社会使命渗透阶段的社会创业坚持典型引用示例Tab.7 Examples of social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in the stage of social mission penetration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文围绕“家族企业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坚持社会创业”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扎根于案例企业的家族文化管理与创业实践,构建出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过程及机制模型,如图5所示。研究结论主要有4条。
图5 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过程及机制Fig.5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social entrepreneurial persistence in family business
(1)源于儒家文化的家族文化独特意涵,“团结”“坚持”“利他”可为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提供主要动力。儒家家族伦理观强调长幼有序、家长权威、维护家族亲情,为家族文化的形成和传承提供了规范性保障,并培育了“团结”“坚持”的家族文化;儒家“仁”“义”道德观则培育了“利他”家族文化,引导家族企业追求诚信经营、关注社会的核心需求,进而衍生出可持续的企业社会责任追求。离开这三个家族文化核心意涵,则家族企业可能因利益冲突而产生内部矛盾、因短视而放弃核心业务、因忽视社会需求而失去社会创业意愿、因缺乏持续创新而失去实现社会创业坚持的能力。
(2)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会经历三个阶段:家族文化建构、社会使命建构、社会使命渗透。在第一阶段,家族管理者形成了基于儒家价值观的个人认知,并借助儒家家族伦理在家族内部建立起文化共识和行为规范,具有独特意涵的家族文化得以形成;在第二阶段,家族企业管理者借助家长权威、秉承“坚持”文化,将家族文化贯彻到经营决策和实践中,在企业高层形成了企业决策者们以解决社会问题为核心的社会使命,是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实践的重要标志;在第三阶段,家族决策者秉持“利他”“坚持”的家族文化独特意涵,将社会使命渗透到员工的认知中,从而在企业范围形成社会创业意识,为社会创业坚持提供了自下而上的动力。
(3)家族决策者有意识地采取不同的意义赋予策略,是推动以上过程发展演化的关键行动。基于言传身教的情感型意义赋予有助于家族文化的形成,借助修辞方法和符号化的分析型意义赋予有助于社会使命的合法化,融入环境和历史的沉浸型意义赋予有助于引导员工形成社会使命承诺,确保社会使命的稳健性。
(4)儒家家族伦理和价值观的普遍存在、家族企业的社会情感财富追求、家族文化独特意涵引领是驱动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机制。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普遍存在于社会场景中,是家族文化的合理来源;家族企业对社会情感财富的追求保障了家族文化的传承和维护;而家族文化“团结、坚持、利他”的独特意涵,不仅会影响家族企业成员的认知,亦带有自发生机制,持续驱动着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采取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行动。
4.2 理论贡献
第一,本文从动态视角深化了社会创业坚持研究,回答了“社会创业坚持如何实现”这一重要问题,弥补了现有文献多停留在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等静态研究的不足。首先,本文提炼出的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三阶段动态模型,揭示了家族文化在时间的纵向维度上跨越家族代际、在领域的横向维度上跨越家族与企业边界,最终发展为企业员工认同的社会使命的演变过程,回应了李焕荣等[7]关注创业坚持动态过程研究的呼吁,也回应了Randolp等[9]关注跨代家族身份与社会使命的动态演化关系的呼吁。同时,本文基于意义赋予理论,识别出家族企业决策者针对家族成员、企业成员等不同行动者采取的不同意义赋予策略,解释了行动者关于家族文化和社会创业的认知、社会创业坚持行为的演化动因。
第二,本文扎根于中国家族企业和儒家文化的独特情境,提炼出有利于社会创业坚持的家族文化独特意涵及其形成原理,丰富了创业坚持研究的本土成果,响应了贺小刚等[16]对融合家族企业和创业坚持研究的呼吁,弥补了现有创业坚持文献对于复杂情境考虑不足的研究缺口[7]。现有创业坚持的研究多关注结构简单的新创企业,例如张秀娥[23]指出新创企业创业者自我效能感与创业坚持之间存在相关关系,Stenholm 和Renko[22]指出创业坚持是影响新创企业生存的决定因素。而本文聚焦于中国家族企业这一独特情境,揭示了社会情感财富追求、家长权威等家族特征对企业的社会创业坚持的影响;同时,识别出儒家家族伦理观和道德观这一本土因素对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价值引领。因此,本文不仅在情境复杂性方面深化了创业坚持研究,也展示了家族企业情境和儒家文化传统为社会创业坚持研究提供的广阔理论创新空间。
4.3 实践启示
本文对推动企业社会创业坚持有三点启示。第一,源于儒家“仁”“义”等优秀价值观的家族文化,有助于家族企业形成并坚持社会导向的企业使命。因此,政府、媒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对于推动企业社会创业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鉴于家族文化对促进企业社会创业坚持具有重要作用,家族企业应有意识地形成统一的家族文化解释框架,以便于获得利益相关者等的认同。第三,家族文化的意义赋予策略应当多样化、动态化,企业在不同创业阶段要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采用不同的赋意义予策略。例如:针对员工、客户应强调直观的文化展示方式,如依托老物件、图片等进行解释;针对家族成员可构建叙事的故事框架,通过描述创业故事、家族历史等方式形成情感共鸣。
4.4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未来研究中加以考虑。①本文仅关注了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作用机制,但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西方文化背景和中国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家族企业,尚有待验证,未来可考虑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族企业为案例,探讨、比较不同文化观念对企业社会使命的影响;②本文主要围绕“克服机会诱惑”这一角度探讨家族企业的社会创业坚持问题,对于出现绩效恶化的企业应对措施缺乏足够关注,未来可综合观察企业面临机会和威胁多种干扰因素时的社会创业坚持行为;③本文基于单案例研究提炼出家族文化独特意涵“团结”“坚持”“利他”对社会创业坚持的重要影响,其外部效度有待于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