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STEM的小学低年级美术作业创新

2024-02-22陈云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4年1期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小学美术

陈云

摘  要:以素养教育为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基本理念。作业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教学效果的检验方式,还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文章从小学低年级美术作业现状出发,基于A-STEM教育理念提出作业创新的具体策略,强调学以致用,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A-STEM教育理念;作业创新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号召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将A-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小学低年级美术作业设计,着力于以用促学,把作业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内在驱动力,在实践中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完成作业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外化,体现“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课程目标所要实现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低年级美术作业现状

1. 作业内容脱节

部分教师忽视作业内容与学生的情感需求、应用需求的关系,在作业设计中与学生的所需无关联或用处不大,侧重于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作业与学生的实情剥离后,让学生形成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的心理,作业效果大打折扣。

2. 作业目标单一

在以往的作业设计中,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完成作业即可,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对学生做作业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关注有所欠缺,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 作业形式简单

教师设计的大多数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形式简单,作业过程极少呈现合作学习。作业内容缺少个性化,作业形式缺乏多样化,限制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4. 作业评价单调

教师往往用相同的标准和程式化的方式进行作业评价,较少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烙有教师主观性、随意性和盲目性的印记,造成作业评价缺乏针对性、客观性,评价的实施变得单调、枯燥。

二、基于A-STEM的作业设计

1. A-STEM的内涵

STEM教育的课程重点是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数学素养四个方面的教育。A-STEM是指以ART(藝术教育)为中心的STEM教育,在本文中特指以美术学科为中心的STEM教学模式。将STEM教育引入小学美术教学,加强美术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的融合,注重美术学科与自然、生活、科技、社会的关联,实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补充,在交互碰撞中实现深层次学习、理解性学习、发展性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

2. A-STEM的特征

(1)凸显美术与生活的关联,注重课程实践体验。

(2)强化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关联。

(3)关注知识的整合,着力学生多维能力的养成。

3. A-STEM的作业创新策略

应用A-STEM教育理念创新作业设计,能够转变以往对作业的认知和常规的作业设计思路,规避作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体验美术作业的乐趣,着力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经验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体现艺术课程中“重视艺术体验”的课程理念和“创意实践”核心素养的内涵。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结合美术学科的本质特征,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三步闭环。在此过程中,凸显课堂作业的个性化、多元化和综合化,加强学科之间的关联能力,构建课堂学习与生活、自然、社会密切联系的渠道,强化学习环境的迁移,增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获得知识并实现知识迁移的习惯。

(1)调查分析,确定作业任务。

作业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设置情境导入。教师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知识、结合已具备的能力,自主提出作业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求助教师等多种途径确定作业任务,开拓学生多途径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2)综合运用,探究解决方法。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把“做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的理念放在首位。学生从任务的解决方案出发,整合各种资源,基于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情境中进行创新、反思和修正,明确需要补充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围绕学科多元知识和技能的主旨,整合学科之间的关联因子,以解决情境任务或实际问题为目的,采用多元化方式进行项目式学习,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聚焦核心素养的内涵(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身心体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突出个性,融合审美体验。

美术作业是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在生活中感悟、认知,用美术语言进行呈现的形式,具有年龄特点、个人审美意趣、课堂内容等存在认知差异的特征。作业的类型、方式、难度要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相匹配,允许学生多样化、多元化的自主选择,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将不同维度、不同学科融合,形成创新作业,突出做作业过程中学生个体的表现,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

(4)评价嵌入,“教—学—评”一体化。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艺术学习应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应用A-STEM教育理念拓展教、学、评的学科本位思维,从学生整体核心素养形成的高度出发,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A-STEM作业创新设计的四个策略,相互依托又相互独立,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作业体系。将学生作业过程中的跨学科综合体验作为作业设计的基调,作业过程体现学习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加强学科之间的关联,为自主探究、深度学习提供必要条件;融合不同维度的审美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美术课程的创意实践营造良好环境;体现“教—学—评”一致性,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社会需求。

三、“小鸟的家”美术作业创新实践

基于A-STEM教育理念,下面以浙人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上册“小鸟的家”为例进行作业设计。教师把学生的自主探究放在首位,重视作业过程中学生的综合体验,寻找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相关的内在联系,提倡新知识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情和心智特征,让学生充分融入兴趣和认知相匹配的过程,把课堂作业过程转化为一个跨学科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综合实践过程。

1. 调查走访,摸清学情。

首先,教师制作四个主题的探究活动卡(如表1),学生分组选择其中一个内容,完成资料搜集与整理。

[探究主题 探究内容 常见鸟类名称 鸟类名称 寻找“小鸟的家” “小鸟的家”在哪里?

“小鸟的家”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小鸟的家”有什么特色? 观察一种鸟类的外形特征 头部(嘴、眼睛),身体(翅膀),尾巴,脚 观察一种鸟类的日常生活 鸟类名称;

它们喜欢吃什么?喜欢去哪里觅食?喜欢去哪里“玩耍”?

小鸟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会做些什么? ][表1  主题探究活动卡]

美术与科学学科进行对接,在资料搜集与整理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运用科学观察手段,记录家乡鸟类的外形、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其次,利用身边的常见材料准备美术媒材。教师结合学情,为学生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各式各样媒材的特点和特性,如形状、颜色、触觉、肌理等,使课堂教学更贴近自然、生活、社会、科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体验感。

2. 动态生成,即时反馈

鸟类是一种与人类长久共存的动物,现在气候、环境等因素造成许多小鸟无家可归,怎么办?教师确定任务:我为小鸟建一个家。

(1)作业单1。

仔细观察图1,把序号填入相对应的括号内,然后给四张图片起一个共同的作品名称。

建筑(    ) 户外(    )

加工材料(    ) 人类文明(    )

(2)观看微课视频。

用大小两个蛋形(小的表示头部,大的表示身体)表示小鸟的各种动作姿势,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卡,如图2所示。

任务:任选一项你喜欢的样式,添画小鸟嘴巴、眼睛、翅膀、尾巴和脚。

(3)欣赏与评述。

① 欣赏图3中同龄人的作品,讨论后说一说:作品用什么方法表现了“小鸟的家”?欣赏这些作品后有什么感想?

② 听民乐经典《百鸟朝凤》。说一说:在哪里?什么时候?能听出有哪些鸟儿?它们在干什么?想一想不同的鸟儿希望有个怎样的舒适的家?

(4)作业单2。

根据A(基础)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表现小鸟的家、B(进阶)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表现小鸟温馨的家、C(创意)用绘画、拼贴或泥塑等两种以上方法综合表现小鸟温馨的家这三个不同的要求,选择一张作业单,以独立或合作的形式创作“小鸟的家”。

3. 关注个体,多元评价

学生作业评价采取灵活形式进行多元化评价,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评价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

(1)过程性评价。

在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对知识运用、作业态度、创新意识等进行即时评价,推进教学进程。具体方式是以教师运用有针对性的语言评价为主,以学生自评、互评为辅。

(2)结果性评价。

在作业完成后,先后进行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静态评价用作业评价单的形式进行,分为四项:自我评定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自我评价(是否表达鸟的动态,是否主次大小区分,是否有表达家的“温馨”),教师评定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教师评价(是否表达鸟的动态,是否主次大小区分,是否有表达家的“温馨”)。随后,进行动态评价,在课堂上举办“我愛我家——小鸟的家”作业展。

4. 爱屋及乌,拓展作业

实施学以致用,增加实践体验,拓展学习深度,如装饰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宣传爱鸟公益活动、设计鸟巢创意空间等。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小鸟的家”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作业,拍照留存。

(1)用“鸟巢”装饰教室的一角。

(2)用鸟巢造型做一个收纳盒。

(3)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绘制“国际爱鸟日”公益海报进行校园宣传。

(4)开展“我为小鸟安个家”主题活动,在校园里给小鸟建一个舒适的“家”。

基于“A-STEM”教育理念进行作业创新,先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建立任务分析问题,然后获得知识解决问题,运用知识深化实践,增强了知识实践应用体验,突出艺术学科的实践导向。在完整的作业过程中,加强多学科的关联,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朱小波. 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实践[J].小学生(中旬刊),2023(8):136-138.

猜你喜欢

STEM教育理念小学美术
STEM教育理念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启示
探讨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高职院校的可行性
基于STEM教育的课程改革策略
STE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合分析
以学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让机器人教学更“stem”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