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南方小土豆”遮盖的社会进步
2024-02-21肖郎平
肖郎平
哈尔滨冬游爆火,同时,也带火了东北人对南方人的昵称—“南方小土豆”。当然,也有人说这是对南方人的身高歧视。
应该说,东北人在这场娱乐风格的网络旅游推介中没有恶意。不过这至少说明一点,东北人存在误解,并不了解南方人更高更重了这一事实。
我们先看事实。
广东省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表明,20—24岁男性平均高171.5厘米、重66.8公斤,35—39岁的男性平均高169.8厘米、重69.3公斤。
西南片区的人向来偏矮,然而,这一情况已得到很大改善。同样年龄组的贵州男性,平均身高为166.2—168.6厘米,体重65.1—68.2公斤。四川人大约比贵州人高2厘米,体重差不多。
南京市2022年抽样调查表明,20—39岁的男性平均身高大概175厘米,体重75公斤。
东北三省未公布最新数据。从黑龙江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来看,同样年龄段的男性身高为171—173厘米,体重为70—72公斤。十年过去,估计平均身高会增加到173—175厘米,体重73—75公斤。
可见,东北人大约比西南人高7厘米、重7公斤,比广东人大约高3厘米、重3—5公斤。当然,这种比较仅着眼于绝对值,不考虑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并不合理。尽管如此,我们可以从数据对比中发现,东北人体格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南方人绝不是“小土豆”。
为什么南方人体型变高变大,不再是“小土豆”?
首先,这当然是各地国民生活条件和营养水平全面提高的结果。此前,著名的《柳叶刀》杂志曾披露,从1985年至2019年,中国19岁男生平均身高增加8厘米,增幅全球第一;19岁女性平均身高增加6厘米,增幅东亚第一。
其次,社会流动也是重要因素,南方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也有很多北方籍贯的人口。当然,这个比例比较低,估计不会对当地总体身高产生很大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大流动本身就说明了国家的进步。没有活跃的经济,没有便捷的交通,就不可能有社会大流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南方小土豆”的消失是社会公平的结果。从1994年发起“八七扶贫攻坚”起,不到30年,党和国家就解决绝对贫困問题。对比之下,美国自1964年约翰逊总统启动“伟大社会”计划正式向贫困宣战,60年来劳而无功,绝对贫困人口比例几乎没有变。
也许有人感到疑惑,这和身高有什么关系?还真有。美国人身高曾领先欧洲发达国家。但是,最近半个世纪,美国人身高停止增长,北欧地区人口平均身高已反超美国,领先近8厘米。美国经济学者检讨,这是社会不公平的结果,大多数美国人生活质量在下降。截至2022年四季度,美国735名亿万富翁拥有4.5万亿美元财富,而排名后50%的美国家庭约1.65亿人口,财富总额仅4.1万亿美元。
所以,中国在区域、城乡、贫富三大方面的均衡化发展,无疑是全国国民总体身高都得到提升的物质保证。换句话说,中国人的身高,是家庭生活水平进步的结果,更是社会制度进步的结果。
身高看似是不起眼的小问题,很多人没意识到它的变化和社会意义。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进步又快又多又大,人们习以为常而来不及品味。我们应当多提醒自己,不能用老眼光看问题,也不能看扁了自己,更不能矮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