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2024-02-20肖春叶彭雨馨王冰瑶付光蕾
肖春叶,彭雨馨,王冰瑶,付光蕾
1.暨南大学护理学院(广州 510632)
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广州 510630)
皮肤干燥是指由于皮肤水分或油脂含量较少而导致的皮肤表面紊乱,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紧绷、脱屑、皮肤瘙痒等,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皮肤问题[1-2]。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皮肤干燥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严重的皮肤干燥会导致皮肤出现裂纹或裂痕,继而增加继发感染的风险[3],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舒适感,还会严重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4]。同时,研究表明皮肤干燥可能是压力性损伤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5]。因此,了解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措施来控制皮肤干燥的发生,对解决老年人皮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相关研究报道,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从5.4%到99.1%不等[6],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不同研究对老年人皮肤干燥影响因素结论不一。鉴此,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旨在全面了解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现状,为制定老年人皮肤健康干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为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②研究对象为老年人,年龄≥60岁;③通过医生诊断或评估工具判断为皮肤干燥;④文献中描述皮肤干燥发生率或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CI),或能提供计算皮肤干燥发生率或OR值及其95%CI的数据,影响因素的P值<0.05;⑤若两篇或以上文献来自同一研究,则选取数据最详细的一篇。
排除标准:①综述及Meta分析;②会议报告、案例及指南;③数据重复、无法提取发生率或OR值及其95%CI;④非中英文文献;⑤动物研究;⑥样本量<100例。
1.2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包括:皮肤干燥、皮肤干燥症、危险因素、影响因素、相关因素、病因、发病率、患病率、现状、流行病学;英文检索词包括:xerosis、dry skin、prevalence、incidence、frequency、occurrence、rate、risk factors、influence factors、associated factor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6月。以PubMed 为例,检索策略见框1。
框1 PubMed检索策略Box 1.Search strategy in PudMed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请第三方协助判断,缺乏的资料尽量联系作者予以补充。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文题和摘要,在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后再进一步阅读全文,以确定文献是否纳入。提取资料包括作者、发表年份、调查地区、研究类型等。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并交叉核对结果,如遇分歧则通过讨论或与第3名研究者协商解决。横断面研究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推荐的11条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各条目分别用“是”(1分)、“否”(0 分)和“不清楚”(0分)作答并进行质量评分,满分为11分,0~3分为低质量,4~7分为中等质量,8~11分为高质量[7]。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进行评价,NOS评价量表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组间可比性及结果测量三个维度,满分为9分,分数越高,研究质量越好[7]。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tata 17.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分析。通过χ2检验和I2检验进行异质性评价,若I2<50%,P>0.05,说明存在异质性的可能性较小,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若I2≥50%,P≤0.05,说明存在异质性的可能性较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并根据纳入研究的特征进行亚组分析。采用逐个剔除纳入文献的方式对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价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通过漏斗图和Egger检验法对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进行发表偏倚检验,若P>0.05,提示没有发表偏倚,反之则存在发表偏倚。对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并将纳入文献中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P值<0.05的变量纳入Meta分析范围,对提供了明确的OR(95%CI)或能够计算OR值及其95%CI的数据,且对文献篇数≥2的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初检共获得相关文献3 129篇,经逐层筛选,最终纳入文献19篇,包括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15篇。文献检索流程图见图1。
图1 文献检索及筛选流程Figure 1.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screening process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偏倚风险评价
共纳入19项研究,均为横断面调查,发表时间为2006—2023年,累积调查人数为69 260人,发生皮肤干燥的老年人24 580人;皮肤干燥发生率最低为5.39%,最高达99.10%;各有6篇文献来自中国、德国,4篇文献来自土耳其,剩余3篇文献分别来自法国、泰国和波兰,共涉及38个皮肤干燥的影响因素,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详见表 1。采用AHRQ开发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显示1篇文献为高质量,其余均为中等质量,评价结果见表2。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Table 1.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表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Table 2.Risk of bias assessment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
纳入的19项研究中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范围为5.39%~99.10%,异质性检验发现I2=99.93%,P<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为49%[95%CI(36%,61%)],见图2。
图2 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的Meta分析Figure 2.Meta-analysis of the incidence of dry skin in the elderly
2.3.2 亚组分析
由于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根据纳入研究的特征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高于住院治疗者(61.6% vs.43.1%);男性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高于女性(38.1% vs.36.3%);样本量<1 000例的文献中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更高(58.5% vs.35.8%);发表年份为2012—2017年的文献中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最高(56.1% vs.39.7% vs.47.3%);欧洲地区的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高于亚洲地区(53.4% vs.39.0%);老年人下肢部位皮肤干燥发生率(85.0%)最高,其次为上肢(55.4%)、躯干(45.7%)和头面部(43.1%),见表3。
表3 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亚组分析结果Table 3.Analysis results of incidence of dry skin in the elderly in subgroup
2.3.3 老年人皮肤干燥的影响因素
纳入研究涉及影响因素较多,鉴于部分数据难以合并,本研究仅对10篇文献的年龄、性别等14个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瘙痒,以及利尿剂和抗生素的使用是老年人发生皮肤干燥的影响因素,见表4。
表4 老年人皮肤干燥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Table 4.Meta-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dry skin in the elderly
2.4 敏感性分析与发表偏倚检测
采用逐一排除法对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Meta分析结果较为稳定;采用Eegger检验法对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
3 讨论
本研究纳入的19篇文献中老年人皮肤干燥的发生率为5.39%~99.10%,其合并效应量为49%[95%CI(36%,61%)],与我国蒋琪霞等研究报道的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相符[21],但明显低于国外研究数据,这可能与不同国家、不同研究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有关。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高于住院治疗者。养老院多以高龄老年人为主,往往难以独立护理自身皮肤,加之养老院护理人员更重视老年人基础疾病以及功能性问题,从而容易忽视老年人的皮肤干燥护理。发表年份为2012—2017年的文献中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高于2006—2011年、2018—2023年,但总体上近十年老年人皮肤干燥临床护理工作干预效果一般,医务人员需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皮肤干燥的识别与干预;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医务人员对老年人皮肤干燥的认知水平也需要提高。欧洲地区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高于亚洲,这可能与纳入的欧洲地区的人口老龄化严重程度有关。亚组分析结果还显示头面部、躯干、上肢、下肢皮肤干燥发生率逐渐增加,且以下肢皮肤干燥发生率最高。原因可能是下肢的血液循环主要依靠下肢肌肉泵的驱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下降,肌泵功能也随之下降,加之下肢更容易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会进一步加剧供血不足和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角质层含水量减少,促进皮肤干燥的发生[13,25-2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是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表明,年龄对皮肤干燥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角质层水合作用(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SCH)减少、皮肤表面酸碱度值升高等[27]。特别是TEWL和SCH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如表皮渗透屏障的结构蛋白水平在老年人中显著下降,进而会致使皮肤功能障碍的发生,此外角质层含水量的减少,进一步加速了皮肤干燥的发生与发展[28-29]。性别也是影响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的因素之一,且男性皮肤干燥发生率更高。目前性别与皮肤干燥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发现,与同龄女性相比,男性皮肤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脱水,与此同时,女性的水合作用保持稳定,甚至有所增加,再加上男性对皮肤护理的意识及习惯可能比女性更弱,从而造成两者皮肤干燥发生的差异[30]。
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瘙痒是影响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的疾病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瘙痒的老年人发生皮肤干燥的风险分别是健康人群的1.18、1.15和9.65倍。研究发现74%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皮肤问题,其中比例最高的是皮肤干燥(47%)[31]。目前糖尿病对皮肤的影响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高血糖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相关[32],尤其是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病变,进而损伤皮肤小血管,这可能会引起皮肤长期供血不足,从而加剧皮肤功能障碍的发生[33]。因此,应对皮肤干燥进行早期识别,并且及时给予相关的治疗措施,有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感染、溃疡、坏疽甚至截肢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34]。老年人常伴有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往往伴随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管高度硬化、高血压等临床表现,同时可能出现皮肤颜色的变化,如发红、发紫或斑点,这些临床表现可能加速皮肤老化和皮肤干燥[18]。研究发现皮肤干燥与皮肤瘙痒存在显著的相关性[3,12]。虽然皮肤干燥导致慢性瘙痒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通常认为与蛋白酶功能、表面脂质、pH值、雌激素水平等变化有关[35]。此外,严重的皮肤瘙痒容易导致老年人出现睡眠障碍和疲劳等症状,甚至影响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36],提示医护人员应注重老年人皮肤瘙痒问题,告知其瘙痒时避免搔抓,及时使用相应的药膏与润肤剂,同时也应时刻关注患者因皮肤瘙痒而造成的心理问题,对有不良情绪的老年患者进行沟通疏导。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使用利尿剂或抗生素的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风险分别是未使用者的1.22倍和1.08倍。考虑原因可能是利尿剂和抗生素均需经过肝脏和肾脏,长期使用会导致皮肤含水量的减少,容易引起药物相关性的皮肤干燥[37]。此外,利尿剂有光敏感结构,会增强皮肤光敏感性反应,导致自由基形成、DNA损伤和皮肤慢性炎症,可能致使皮肤功能障碍,影响皮肤含水量,从而增加皮肤干燥发生的风险性[38-39]。同时,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而老年人脏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减退,代偿能力不断降低[40],进而导致老年人发生皮肤干燥的可能性变大。因此,要加强对老年人的药物管理工作,做好老年人用药事项和不良反应的健康宣教,重点关注多重用药老年人群。
其他疾病相关因素,如静脉曲张、失禁性皮炎、血脂异常、肿瘤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等,以及机构类型、肠外营养、文化程度等也与老年人皮肤干燥的发生相关,但以上因素均无足够的数据进行效应量合并,故是否为老年人皮肤干燥的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①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均为横断面研究,样本选择、测量方面的偏倚难以避免,也难以得出老年人皮肤干燥的发生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结论;②在对老年人皮肤干燥的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时,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即使依据纳入研究的特征进行了亚组分析,但并未降低异质性,未能发现异质性来源,对 Meta 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存在一定影响;③ 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一般,绝大部分文献为中等质量,本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有待考证;④可以进行合并的影响因素并不丰富,可能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老年人皮肤干燥发生率较高,年龄、性别、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瘙痒等是老年人皮肤干燥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老年人皮肤干燥的早期评估,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及时干预和管理,防止不良结局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未来可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开展针对社区老年人的相关调查;同时,根据影响因素积极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开展更多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为老年人皮肤干燥问题提供相应的干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