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CE-MRI联合DWI在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4-02-20丰春玲吕贻民

黑龙江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占位性门静脉肝硬化

丰春玲,吕贻民,张 岚

1.驻马店市中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肝占位性病变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肝脏恶性病变是指肝癌[1-2]。肝占位性病变发病隐匿、进展快,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病灶的数量、位置、大小和进展情况[3-4]。小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为早期肝癌或者是多个肝癌直径<3 cm,没有特别症状。因此,通过影像学应用功能成像呈现肿瘤的形态特征,早期无创诊断肝占位性病变和小肝癌是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5]。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DCE-MRI)增强扫描检查已被广泛用于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后复查评估[6-7]。扩散加权序列(DWI)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临床实践中的标准成像序列,并在评估肝脏局灶性占位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本研究将DCE-MRI 联合DWI 联合应用于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鉴别诊断中,并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旨在探讨联合诊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98 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共151 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 例,女38 例;年龄29~78 岁,平均年龄(50.36±8.59)岁。

纳入标准:均经CT、超声等检查确认有肝占位性病变,年龄>18岁,意识清醒,无DWI检查禁忌证。排除标准:资料不全的患者,有自身免疫或血液系统疾病,有精神病或严重意识障碍,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使用德国Siemens Avanto 1.5T 超导MRI 扫描仪,MRI常规检查与DWI序列均采用腹部相控阵表面线圈。常规检查及DWI 成像参数如下:Fla 3D-VIBE-Dixon T1WI 轴位(TR/TE:7.08/4.78、2.39 ms,层厚:5 mm,间隔1 mm,NEX:1,FOV:350 mm×350 mm~400 mm×400 mm,矩阵:384×448)、压脂TSE T2WI 轴位、HASTE T2WI 冠状位(TR/TE:4 500/752 ms,层厚5 mm,间隔为层厚的20%,NEX:FOV 350 mm×350 mm~400 mm×400 mm,矩阵:128×128),对纯扩散系数(D 值)进行观察。T1WI脂肪抑制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Gd-EOB-DTPA 10 mL,5 s内注射完全。注射后15 s扫描动脉期、60 s扫描门静脉期、120 s 扫描平衡期,并于注射后的15~20 min 行肝胆期扫描。

联合诊断标准为以任一阳性为阳性,病理结果参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中相关病理诊断标准[8]。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WI 联合DCE-MRI 定量分析诊断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病理诊断结果

经细针穿刺或手术切除病理学检查,98例肝硬化伴肝内结节病变患者中发现小肝癌54 例(55.10%),肝硬化结节44 例(44.90%),术后病理确诊为中分化肝占位性病变,增强强化方式不典型。

2.2 典型病例图像分析

肝硬化结节DWI检查多呈现出等信号或低信号,且随着D 值的递增变化,肝硬化结节背景肝实质信号强度比值逐渐降低,ADC 值也逐渐降低;DCE 检查病灶呈均匀增强或环状强化,动脉晚期表现为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呈现等、低或稍高信号,平衡期呈现为低或略高信号,见图1。

图1 肝硬化结节

小肝癌病灶形态多呈圆形、类圆形或结节状,T1WI平扫结节处见略高信号,病灶中心位置见低信号;T2WI结节处见相对较低信号区域,中心位置见一稍高信号结节;增强扫描中根据强化特点将病灶分为2 种类型,(1)平台型:动脉期呈现稍高信号,动脉晚期强化最明显,门静脉期、平衡期呈现出等信号;(2)速升速降型:动脉期呈高信号,晚期呈现最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平衡期呈低信号;ADC值随D值的升高呈逐渐降低趋势,见图2。

图2 小肝癌

2.3 小肝癌患者与肝硬化结节患者MRI参数情况

小肝癌患者的ADC 值、D 值均低于肝硬化结节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小肝癌患者与肝硬化结节患者MRI参数情况(±s)×10-3mm2/s

表2 小肝癌患者与肝硬化结节患者MRI参数情况(±s)×10-3mm2/s

组别小肝癌(n=54)肝硬化结节(n=54)t值P值ADC值0.79±0.14 1.28±0.28 2.972 0.003 D值0.87±0.14 1.19±0.18 3.092 0.002

2.4 DCE-MRI、DWI 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效能情况

DCE-MRI 联合DWI 检测对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DCE-MRI、DWI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效能情况%

3 讨论

肝脏疾病表现为肝脏组织出现异常,非肝脏组织占据了较大的位置,并且呈现出较快的生长形势,患者往往会出现肝脏以及全身的损害,并且伴随良性以及恶性的肿瘤。肝脏占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肝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脂肪肝以及肝硬化的问题,对于患者日常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生活。组织学检查需要进行肝脏穿刺,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影响患者肝脏功能,且容易引起并发症。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肿瘤病灶的重要方法,具有无创、快速、可重复性强的特点。多层螺旋CT(MSCT)和MRI均可反映肿瘤病灶血流动力学特征,二者临床诊断各具优点,然而,受呼吸运动、肿瘤分化等因素影响,MSCT 用于肝细胞癌(HCC)和肝脏疾病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均有一定的误诊概率。小肝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率及术后5 年生存率均较高[9-12]。目前公认肝硬化不典型增生结节是重要的肝癌前病变,对二者进行早期发现及鉴别诊断是临床小肝癌治疗的关键[13-16]。 有研究[18-20]指出,DCE-MRI有利于观察病变组织动脉早晚期、门静脉期病灶强化情况,提高对肝病变诊断及鉴别能力。因此,本研究将DCE-MRI 联合DWI 联合应用于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鉴别诊断中,探讨其效果。

本研究结果发现,98例肝硬化伴肝内结节病变患者中有小肝癌54例,肝硬化结节44例,小肝癌患者的ADC值、D 值均低于肝硬化结节,提示小肝癌患者的ADC 值、D 值较低。DCE-MRI 方法对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中,有利于更好的发现门静脉期病灶强化情况,提高对肝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能力[21-22]。研究指出,小肝癌患者肿瘤细胞密度较高,细胞外间隙较小,细胞呈现异型性,对比剂扩散速度较慢,ADC值、D值均会明显减小[23]。DWI序列探查细胞外水分子的布朗运动,能够反映其结构异型性。但是ADC 值还受到组织内微循环灌注的影响[24],D 值越大越能真实的反映病灶内水分子弥散受限的情况。肝占位性病变病灶在肝胆期摄取程度表达的信号强度与肝占位性病变的分化程度成正比,因此约5%~10%的肝占位性病变病灶在肝胆期为等或稍高信号,且其多为高分化肝占位性病变。

本研究结果显示,DCE-MRI 联合DWI 检测对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高于单独诊断,提示DCE-MRI 联合DWI 的诊断价值较高。研究[25-26]指出,DWI的ADC值的测量较为明确,有利于提高诊断效能,有利于提高MRI 诊断病灶能力。还有研究[27]指出,采用MRI联合DWI联合方案对肝恶检出率、确诊率高于单独检测,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这提示MRI联合DWI检测的鉴别能力较高。因此,本研究DCE-MRI 联合DWI 诊断增强肝胆期虽能与DWI序列起到互补作用,但是两个序列单独诊断却有局限,需联合进行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DWI 序列联合DCE-MRI 增强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猜你喜欢

占位性门静脉肝硬化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