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土高原题材油画研究

2024-02-20祝幸益

艺术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黄土高原油画

摘要:目的:文章以专注于黄土高原创作的丁方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油画创作中图像选择的深意与技法创新,阐述其作品的内在精神特质和文化意图。方法:文章采用图像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法等方法,梳理黄土高原油画发展情况。丁方作为高原油画创作的先锋,文章从技法、题材、构图、用色等多方面分析其油画作品《城》系列、《剑形的意志》系列,并探讨丁方绘画作品中的悲剧性精神内核及文化意图。结果:丁方的艺术创作源于有根源性的精神文化涌动,从画面结构、叙事手法、选材偏好都可以看出其久远深厚的古典精神。其艺术是走在前沿的,表现出艺术创作者对“真、善、美”的高度追求,同时包含了对生命终极价值的独特理解。结论:基于丁方对时代的感受,从大地情愫、自我价值这两个方面分析其作品中的文化意图与当代意义。大地情愫与自我意识是密不可分的,黄土地及在高原上生长的生灵万物,是民族历史反思的起点,在赭石、土黄、炭黑杂糅的粗粝土地中,深蕴着自我感知与力量的进现。丁方将黄土高原坚厚的意志及人文关怀用综合材料的反复方式表现,重塑了“天人合一”的哲思,为中国艺术界增添了一抹亮色,使黄土高原成为毋庸置疑的华夏精神载体。

关键词:黄土高原;油画;丁方

中图分类号:G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1-0-03

1 黄土高原油畫发展概况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东西横跨千余千米,南北约700千米,东至太行山,西达乌鞘岭,南抵秦岭,北连长城,主要跨越了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部分区域,是目前世界上范围最大的黄土覆盖区。黄土高原历史悠久,但由于常年干旱,地表缺乏植被覆盖,夏季又有集中暴雨天气,因此土壤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交纵的奇特地貌。

黄土高原地貌具有独特的地域性色彩,呈现出独树一帜的审美内涵。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清丽、新疆的富饶、青藏高原的壮阔,表现出粗犷不拘的自然之美。老庄思想主张道法自然,这也是对黄土高原审美最直接的表达。风与雨水侵蚀出的千沟万壑,仿佛是天神在高原上创作的瑰丽画卷,带给人无尽遐想。

在历史上,陕北高原作为游牧民族和汉民族在地形地貌、文化层面的双重“分水岭”,具有明显的地缘文化特点。同时,革命圣地延安坐落于此,使陕北高原具有现代政治所象征的双重意义,是地理、文化和政治相结合的特殊景观。因而,陕北高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创作者所向往的朝圣地之一,并由此催生了大量与其相关的艺术佳作。1959年至1973年,油画家靳之林创作了《南泥湾》《公社女书记》《蹲点》等一系列关于黄土高原人情地貌的现实主义题材油画作品。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北部绘画题材持续升温,刘文西、朱乃正、王霞等艺术大家扎根于西部,创作出《银铺黄土坡》《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一系列知名作品。改革开放作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也是当代中国艺术进步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上,中国艺术家们陷入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之间的冲突与迷茫之中。黄土高原成为情感宣泄的载体,艺术家以高原题材为突破点,尝试从中国传统艺术的根基上衍生和构建出与西方不同的艺术形态。丁方的油画作品《走向信仰》《悲剧的力量》以及《城》系列都是以黄土高原为主题,为黄土高原题材油画发展开辟了新的样本。直到20世纪90年代,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远离自然环境,艺术创作者重新在黄土地上寻找创作灵感,白羽平创作了许多展现故乡山西白玉的油画作品,如《绿风》《阳秋》等。黄土高原油画繁荣不衰,中国艺术出现了民族性诉求的形象载体,这是社会与民族生存环境的需求,在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中,黄土高原被视为中华民族心灵的净土。

2 丁方油画图像解读

2.1 丁方的高原情节

丁方来自陕北高原南部,在此度过了童年时期。南京艺术学院的学习经历使他能用江南独特的视角重新观察体验西北,在这片土地上孜孜不倦地创作。丁方对哺育他的母土有复杂的理解:“可以这么说,踏上黄土高原以后是一个决定后来所有决定的原始决定,它不仅钩索出童年在那里生活过的一段经历,更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人文地理特点,对笔者的艺术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黄土高原的深厚使人心颤,它的贫瘠更令人心寒,然而,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人们对苦难的忍耐力、坚韧的生活勇气以及劳作的永恒身影,深深烙在我内心的深处,并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记。”[1]丁方钟情于西北高原,更重要的是他将西北残断的城垣、山峁、旷野看作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站立于黄土高原,黄河、黄土、高崮呼应交融,能够使人感受到华夏文化的永恒形态。

可以直白地说,丁方的艺术起步于高原,成于高原。“这一切开端于1980年。那一年的春天,我重返黄土高原。蛰伏于童年记忆深处的某种奇异的力量,蓦地为我洞开了一扇通向一个未知境界的大门……”[2]多年来,丁方以高原创作为宣泄口,探索内心对高原的执着及原始经验,这种探索于他而言也是一种揭露谜团的驱使,使每一次踏上高原的重复都超越了理解的束缚。

2.2 丁方艺术作品的视觉语言

丁方早期描绘高原以素描作品为主,用未削刻的铅笔与素描纸皴擦,清晰呈现黄土地的肌理质感与走势,这也启发了丁方在后续创作中将油画颜料堆砌掺杂古典油画罩染的表现方式。丁方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创作的《纤夫》《收获》等作品与尚扬同期作品在选题上有类似性,在塑造上将人与山的特点相融合,以山写人,在技法上使二者有无法分离的互生关系。在80年代后期的创作中,丁方着重表现的高原与古堡进入人们的视野。1985年完成的作品《城》系列表现了其彼时的思考,对陕北城堡的核心关注构成了丁方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高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精神母土,矗立于高原的古堡更是文化传承的结晶,高原与古堡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丁方将对家乡高原的思考转移到对文化内制觉醒的关注上。

2.2.1 《城·一座坚固的城》——对文化的反思

1985年,丁方创作了油画《城》系列,灵感来源于在徒步高原时对戈壁两岸古堡的直观感受。《城·一座坚固的城》(见图1),画面整体主要以黄灰为基调,刻画了高原上矗立古堡的现实景象。画面构图不对称,用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三远论”分析,采用了深远与平远的构图策略,打破了常规的模式,将地平线处理偏上,天空占整幅画面的四分之一,更好地展现了主体物古堡的特点。左边仅僅展现古堡一角,右边则是重点刻画所在,古旧的城堡挺拔于高原之上,外表土黄墙皮破损斑驳,侧面墙壁有多扇门窗,更显陈旧神秘。丁方对城堡的描绘并不局限于平面,而是在二维的画布上用油画颜料堆砌,以表现城墙的质感,土黄的主色调中掺杂着绿、蓝、橙,青绿色翻涌的天空笼罩着黄土大地,使画面的整体氛围更加严峻硬朗。在丁方的风景油画中,有几个基本意象:光、天空、旷野、城堡。光作为一个典型的意象符号,最早在《城》系列中出现,此时光既是一种未知的情绪宣泄,又是画面中必要的戏剧性表现因素。光从画面左面打来,照亮了古堡的一侧,斑斑点点洒落在路面上。从绘画语言方面来分析,丁方借鉴了17世纪画家伦勃朗对光影的充分利用,来找寻艺术家内心深处的“光明之城”。《城》系列油画始终弥漫着丁方内心“道不出历史苦味”的幻觉产物,充斥着动荡的不安。在这个系列中,丁方表达了对历史辉煌的惋惜,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古物遗迹被破坏的悲愤,他认为历史不是属于单人的,而是整个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精神体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族精神文明逐渐消失殆尽,对此,丁方的内心充斥着慌乱与焦虑,这也是创作《城》系列油画的初衷。

2.2.2 《剑形的意志》系列油画——高喊英雄主义

《剑形的意志》系列作品阐述了丁方张扬外放的精神力量,不满现代社会娱乐化的通病,以作品宣泄内心的情感。黄土地演化成人形面具,下方伸出有力的手握住一把向上的寒刃,构成了极具矛盾性的画面(见图2)。丁方在画面中避免使用纯色,每一笔都是经过深思熟虑,面具与黄土地使用了同样的塑造手法,使用深褐、群青、灰绿表现出主体物经历的磨难与巨变,剑身顶部的铅白能使观者感受到金属碰撞时的刺耳声,画面声色兼具。为增强画面的厚重感,丁方吸收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安塞尔·福基的“废墟式肌理”、柯克西卡的幻觉肌理、乔治·卢奥的惨痛肌理形成了自己的悲剧符号,并在处理肌理时加入了立德粉、滑石粉、乳胶等材料,以呈现严整细密的结构和近似浮雕的表现手法。画面中凹凸不平的肌理好似生命的坎坷与苦难,坚忍的意志与人格化的面具从黄土地中孕育出来,并铸造出锋芒逼人的剑形,这经过了天地的锻铸与淬炼,从土地中滋长而又脱离的剑形,是丁方高扬的英雄主义的利刃。

此系列作品是丁方英雄主义精神的外化体现。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远远超过精神需求。心灵迷失、灵魂空缺成为艺术创作的温床,以纯粹的视觉语言与精神化的表达方式,来隐喻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精神荒芜贫瘠的本质。

2.3 丁方绘画中的内在悲剧精神特质

丁方在《“红色·旅”箴言》中写道:“沉积于我们灵魂的最深处而凝聚为一种悲剧意识:它既包括我们所置身于其中的特定时代和文化的圆周轨迹本身,也包括我们在面对另一强大文化形态而必然生发的文化时差感和位差感。”[3]丁方看到中国人用“快餐式”文化填补精神需求的空白,追求短暂的快感,在急功近利的道路上前行,因而试图用一种激烈的力量去触动人们非正常的价值观。他凭借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融入画面中,在思考作品时,会感受到绘画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悲剧精神的存在。在探索初期,丁方主要受两位愤世嫉俗的现代主义者——卢奥与艾略特的影响,这两人使他的艺术跨越了当代的娱乐至死,而与现世面临的苦难和基督之死相关联。卢奥用狂热的宗教情结及粗犷的线、面、色彩浸染了丁方,将苦难意识升华为普世的爱和怜悯。丁方在其影响下万分推崇“神圣”的价值,他认为任何艺术都需要立足于宗教,只有在宗教背景之下,才能抛弃俗世的喧嚣,用近乎虔诚的心去创作。

许多人对绘画中基督教元素的运用存在偏见,笔者对此持不同观点。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出著名的观点:基督教取消悲剧性。悲剧性在于人生的不幸无法解决,在基督教的信仰中,当耶稣在十字架上重生时,世间万物就得到了救赎,用“末世救赎”的神圣许诺解除了不幸,在终极意义中,出路与胜利都在前方,由此而言,基督教站在悲剧性的对立面。但这又与丁方作品中表现出的“神圣”相距甚远,丁方对此的理解是建立在中国实际国情基础上的,在中国,基督教的接受范围较小,其在后期油画作品《神之隐遁》中借墨色书写的十字来表达中国文化中包含的“神圣”,以此唤醒人们的内心。

3 丁方油画的文化意图

丁方的艺术创作源于有根源性的精神文化涌动,从其画面结构、叙事手法、选材偏好都可以看出其久远深厚的古典精神。丁方的艺术是走在前沿的,他对终极价值的独特理解是基于对时代的感受,因此可以从大地情愫、自我价值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作品中的文化意图与当代意义。大地情愫与自我意识是密不可分的,黄土地及土地上的生灵万物,是民族历史反思的起点,赭石、土黄、炭黑杂糅在粗粝的土地中,深蕴着自我感知与力量的进现。他将黄土高原坚厚的意志及人文关怀用综合材料的反复方(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式表现,重塑了“天人合一”的哲思,为中国艺术界增添了一抹亮色,使黄土高原成为毋庸置疑的华夏精神载体。

4 结语

丁方的艺术创作立足于对当代社会文化的高度悲悯及个人人生价值的关怀,所以他的黄土高原情愫创作带有明显的对抗城市文明、守护自然本真的意味。丁方在油画创作与理论研究方面,都表现出对“真、善、美”的高度追求。艺术作为人生意义与价值观的外现形象,在重建人类文明信仰的道路上有着不可忽视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 丁方.我心在高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5-7.

[2] 丁方.丁方文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133.

[3] 丁方.“红色·旅”箴言[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7(8):57.

作者简介:祝幸益(2000—),女,江苏无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西画。

猜你喜欢

黄土高原油画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赵红云的国画——黄土高原系列(一)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
选举 沸腾了黄土高原(下)
选举沸腾了黄土高原(上)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
一往无前(油画)
南去的路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