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筑师让城市“更抗震”
2024-02-20
文萃报·周二版 2024年5期
近日,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5级地震后,部分建筑物变成瓦砾的场景传遍了世界各地。地震给当地人带来了悲痛,但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看来,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类似强度的地震在能登半岛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小。东京大学地震学名誉教授罗伯特·盖勒告诉CNN,在能登半岛,大多数建筑物得以在此次地震中幸存,特别是现代建筑。“大多数独栋房屋即使受损,也没有倒塌。”他说。
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将东京和横滨的大部分地区夷为平地。自那以后,日本的建筑创新大多围绕一个理念:灵活性给结构带来最大的生存机会。“你会发现,很多建筑,尤其是医院等关键机构,建立在这些橡胶(轴承)上,这样建筑就可以摇摆。”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和城市主义专业的副教授美穗·马泽雷乌说,“其概念是,让建筑物随着地球运动而移动,而不是抵抗地球运动。”
20世纪60年代,为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危险,日本严格规定了31米的楼高限制。不过,在建筑师们的不断尝试下,这一限制早已被打破。如今,日本有270多座高150米以上的建筑,数量位居全球第五。日本政府试图从每次地震中吸取教训,根据详细的调查更新建筑法规。马泽雷乌说,这一流程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在1891年浓尾大地震和1923年关东大地震中,歐式砖石建筑被广泛破坏,这催生了新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法律。日本建筑法规的演变贯穿了整个20世纪。1981年出台的《新抗震建筑标准修正案》成为分水岭。新标准对建筑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更大的“楼层漂移”(楼层之间的相对位移)等。
(摘自《青年参考》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