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经济责任审计的价值理念、治理体系与实践能力

2024-02-19副教授陈幔芹谢清华高级审计师

财会月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责任干部

黄 容(副教授),陈幔芹,谢清华(高级审计师)

一、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向党和国家财政资源可持续、高质量且不断创新的发展模式转变。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审计模式(钱弘道和谢天予,2019),在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明确作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决定,强调在全党范围内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党要做到以党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把握整体,更要重点抓关键少数,覆盖全方面、聚焦关键点,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抓手,要求他们履职尽责,勇于承担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的统一领导始终处于中国特色审计制度的核心位置。2019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对于维护财政安全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推动作用,离不开对党领导下审计发展历史的全面认识。梳理文献发现,国外没有专设经济责任审计(张晓玲,2021),但其强调的受托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可为我国进一步探索经济责任审计提供有益参考。国内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机理与路径分析。经济责任审计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的鉴定评价工具,学术界较少以党性为出发点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系统研究。

只有抓住经济责任审计的“党”魂,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党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促进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党的自我监督规律和发挥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基于此,本文将以“贯彻党的价值理念、完善党的治理体系和增强党的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价值理念—治理体系—实践能力”分析框架,对党性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研究,以有利于经济责任审计更好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演变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干部管理与审计监督相结合的制度创新,可从源头和机制上抑制干部腐败,其审计重点随时间推移和政策调整而演变(Zhu 等,2023)。以“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为主线的审计思路是国家审计工作的重要法宝,为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史,本文以此为脉络展开研究。

1.以政治为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我国对审计监督制度的初期探索,不仅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还受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的影响(张晓玲,2021)。1933年,毛泽东同志在经济建设大会上提出“经济建设必须围绕革命战争这一政治任务”,并于同年决定成立审计委员会,要求党的审计制度围绕中央政策开展工作。这一指导思想从根本上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要可持续发展,其审计监督制度必须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导向。1998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审计转型失败教训表明,竞争性质不应成为国家审计改革的基础,以社会审计替代国家审计会以竞争的名义阉割政府的公共责任。English(2003)从侧面印证了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发展以政治为导向的正确性。1934 年,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并设置中央审计委员会(胡智强和王昌鸿,2022),明确了审计职能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政治性。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 周年的讲话中提出,要将审计战线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中心精神上,贯彻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政治自觉性与坚定性。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工具,其本质就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探索期,国家处于国有企业改革启动阶段,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设围绕企业“放权让利”改革进行,服务于承包经营责任制。在经济责任确立与发展期,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建设围绕现代企业制度展开,以促进国家财政发展安全和资产稳步增长(綦好东等,2022)。经济责任审计在这两个阶段的目标都是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政治需求而设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审计监督作为我国“八大监督”体系之一,彰显了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国家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站位也更加明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要求经济责任审计提高政治站位,抓住“关键少数”这个群体,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坚持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与党中央政治指导思想结合,全面推进以党管党,深化改革。2018 年3 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再一次明确了中央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进一步强调了审计机关作为国家机关的政治属性。党的十九大强调,审计应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制度建设方向。国有企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更要严格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心思想,贯彻党和国家对经济责任审计提出的新要求,强调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监督职能。同时,《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会作为一项重要考虑因素,运用到党政领导干部的任免和考核当中,反映出党中央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评价的重视,巩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政治属性。

2.以政策为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随着审计监督制度的逐步发展以及国家政治需要,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初步建立起审计监督制度并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綦好东等,2022)。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政策见表1。

表1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政策

从1949 年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便十分重视财政工作,并致力于经济发展。由于处在建设初期,存在许多经济问题,这便要求国家重视并且调整审计制度(潘凤和闫振坤,2019)。为了解决此时的经济问题,在延续新中国成立前的审计制度的同时,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 年印发《财政纪律令》,要求设置审计机构;1986 年国家有关部门两次颁发政策对审计署的职能和范围进行调整。1999年《暂行规定》明确阐述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内容、被审计人员以及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机关工作内容和职责。2004年发布的《意见》扩大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加强了对党政领导干部权利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深入开展。2006年我国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写进《审计法》(鹿斌和沈荣华,2019),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推动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完善。在新时代背景下,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审计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 年《实施细则》的颁布,明确了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重点。

对表1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可发现,《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颁发之前,我国政府和地方各部门虽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整体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乏规范性。1999年《暂行规定》的颁发解决了经济责任审计之前存在的矛盾。2019年出台的《新规》要求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政策贯彻落实。

3.以项目为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的项目组织方式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优化。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初期,项目目的单一、内容简单,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体系。进入经济责任审计发展阶段,对于审计项目及其组织方式仍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审计准则中有相关条款可以追溯,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项目计划时应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审计(王慧,2021);其项目内容也更加丰富,增加了对企业科学发展成果的绩效审计及对制定和执行国家重大财政决策和经济战略效果的审计。2019年的《新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利用新兴技术和手段,整合审计项目资源,加强审计项目管理,提升审计项目质量,减少审计资源浪费。例如将资金审计的结果进行分类保存,对经济责任审计资金审查部分选择性地利用资金审计结果和评价。

《实施细则》要求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重大经济事项为审计重点,并在任期内对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王慧,2019),上期审计问题的整改情况也应作为审计内容(沈玲,2022)。党的十七大提出,将自然资源使用提质增效列入国家发展目标,与此同时对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任期内自然资源管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重点审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更广更细,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紧紧围绕领导干部的权利和责任、重点聚焦财政资金分配、坚持从政治视角揭示财政问题和经济责任、着力揭示政策落实不力和各种违法违纪情况、关注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问题。

4.以资金为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起步阶段,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在财务收支合法合规、财政盈亏真实可信、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其总体目标是维护国有资产不受损害。例如,当时对厂长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对其任期内的经济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审核、稽查,审计重点在于资金运用是否合理及是否存在资金挪用和资金骗取等情况。随着经济责任审计政策不断完善,在审计机关已经能够很好地完成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党中央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新发展,对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资金审查方面的新要求,从不同方向扩大资金审查面和加大审查力度(潘凤和闫振坤,2019)。2010年颁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要求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监督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资金使用合法性和真实性以及资金配置合理性,还要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及对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最新经济政策、履行经济责任决策部署,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和财政增值”的情况进行鉴证(綦好东等,2022)。

三、以贯彻党的价值理念为视角的经济责任审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审计机关作为国家机关,在开展审计监督过程中,必须贯彻党的理念。因此,本文通过探讨人民理念和创新理念视角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和特定方法,以更好地搭建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体系。

1.以人民理念为视角的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反映在社会层面就是对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不能及时回应。党中央在出台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各项政策时,要遵循人民的意愿,将人民理念贯穿其中。目前社会发展和变革中取得的所有阶段性成就都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必须强调审计工作服务于人,聚焦群众关注问题,瞄准民生福祉问题。也即:审计工作着力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要反映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经济问题及与民生相关的政策执行情况(钱弘道和谢天予,2019)。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人才资源作为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党中央必须充分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重视审计团队建设,特别要高度重视对审计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站位,加强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培养,合理布局人才建设梯队,增加对新时代大数据等智能化工具的运用,并且要根据不同审计人员的情况进行培训内容的专业设置(钱弘道和谢天予,2019)。

2.以创新理念为视角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是一种守正且创新的制度。坚持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并不断创新调整。审计署成立以来,便在《宪法》和《审计法》的要求下依法独立审计党政机关和国家单位的财政收支“安全、真实、合法、有效”的情况,同时,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国家对审计机构的定位也在不断调整。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党和人民对国家审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审计环境和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目前,审计署的建设也进入了新时期,已有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党和国家监督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借鉴实践经验,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创新审计制度,促进经济责任审计不断发展。一方面,党的统一领导是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政治基础,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发展围绕党中央带领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针对社会主义发展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创新审计理念,促进解决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问题,不断提高审计监督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在国家建设现代化背景下,党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全覆盖的要求。审计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和繁多,审计团队要在短时间内对范围广、事项多的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进行全覆盖,就需要对审计项目进行有机整合,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科学安排审计工作,统筹审计结果,共享审计评价,正确处理不同审计类型的合作方式,避免审计资源浪费,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效率(王慧,2021)。大数据技术发展背景下产生了一系列高新技术和先进工具,经济责任审计创新要坚持科技强审,将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运用到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强调人工智能审计的重要性,为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资料和证据的收集与整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审计评价作为整个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部分,为责任考核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干部的任用提供了依据。

四、以完善党的治理体系为视角的经济责任审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在全党范围内强化制度意识,坚持领导机关的带头作用,完善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党的治理体系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中形成的一套协同治理体系。因此,本节将从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三个维度研究党性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

1.底线思维维度。底线思维贯穿审计发展全过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底线思维的内涵转变为“前瞻性+后顾性”的整合(张光紫,2021)。“前瞻”代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之前,要合理估算审计风险和实现最低目标的难易程度,做好妥善准备,避免出现违背社会主义道路的颠覆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坚守底线思维,经济工作中要严格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出现”。“后顾”则是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需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此时要以坚定维护党的利益为基本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要运用好底线思维。第一,守好“监督”底线。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督功能必须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强化审计监督的预防作用(陈建,2016)。第二,守好“责任”底线,保障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第三,守好“反腐”底线,加强廉政建设(陈建,2016)。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全面深入开展反腐工作,对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零容忍”,并深入调查全面揭露违法违纪行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廉政勤政党风”等决策。

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底线思维决定着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总体发展,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坚持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原则,开展工作时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定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定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将维护党和国家的财政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作为审计底线。

2.系统思维维度。系统观念是处理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复杂局面的一种方法论。系统思维则是以系统观念作为指导的一种思维方式(李明芮和周向军,2023)。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重视系统性和协同性。党的二十大指出:事物之间都有相互的关联,只有坚持系统思维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国家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陈伟宏,2023),要深刻领悟党中央中心精神和指导文件,坚决扛起国家监督责任。围绕系统性问题深入调查,促进监督、整改和治理的一体化发展,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功能的实效性。

对系统思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其多是从政治、管理和哲学等方面展开研究,很少有关于系统思维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研究,只有陈曦(2022)提到系统思维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她认为系统思维可以推动商业银行审计在现代化社会主义中的发展,但对于系统思维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并没有相关文献记录。因此,如何将系统思维运用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以推进党的现代化治理是尚需研究的空白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上进行全覆盖,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要加强审计团队和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升审计人员开展审计活动必备的实战技能(陈伟宏,2023);其二,要建立部门协作沟通机制,将审计结果和评价在各部门共享,争取在全单位范围内形成系统性审计监督体系;其三,要改变传统的审计模式,并根据需求更新现有的审计人员培训方式,将系统思维融入审计人员培训考核的指标中。

与此同时,系统思维是协调性思维,着重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社会发展走向动态平衡。因此,系统思维下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可以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以更好地实现党的目标和帮助社会经济增值。

3.辩证思维维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和人民要着重处理好经济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要推动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审计工作离不开经济、社会和政治要素,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领域众多、范围较广,审计人员要提高站位,辩证看待要素之间的矛盾关系,把握好审计重点。“全面审计”就要求审计人员辩证看待审计要素,抓住财政政策重点开展工作(崔桂田,202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坚持客观、全面、系统地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矛盾(杜雨来和杨玉成,202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以辩证思维看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以辩证思维为视角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一是要强调问题导向原则,抓住矛盾问题的关键,深入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要避免极端化和片面化,正确处理工作中的重大关系,在对立的事物间找到统一的规律;三是要统筹兼顾,抓住重点审计问题。强调“两点论”,客观看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清楚地认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为国家监督环节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审计工作处在国家发展背景下的相对性,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突出“重点论”,审计工作要明确重点、审计过程要强调重点、审计活动要围绕重点、审计评价要突出重点、审计结果要保证重点,确保审计质量。辩证思维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能更加准确地识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新挑战并进行科学应对和风险防范,突破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阻力,抵御新发展下的重大风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持续和安全的发展动力。

五、以增强党的实践能力为视角的经济责任审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会上强调全党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并将“政治三力”作为党和国家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1.以政治判断力为视角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政治判断力是政治实践的前提。在处理经济责任相关问题时要通过政治思维主动观察,从苗头上发现重大问题的端倪,以国家财政安全为大、以人民直接利益为重、以党的目标为标杆进行审计判断,遵循原则,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呈现完美审计答卷。审计政治判断力是要求领导干部从政治高度和视角(陶立业和陈永力,2023),去观察、了解、认识审计对象,对审计问题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中央审计委员会和地方审计机关围绕党中央政策,将讲政治作为审计工作首要原则。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过硬的政治判断力,才能敏锐察觉新形势的变化,科学把握新局面、精准识别新问题,有效抵御风险。对于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构来说,政治判断力是其作为政治机关,站在国家高度,围绕党和国家重点任务,全面地进行局势分析,透过问题表面参透本质,准确作出审计判断的能力。审计人员要充分认识新发展、新理念、新阶段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将审计工作放到党中央政治大局中进行规划,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格局(何忠国,2021)。

在新时代的复杂局面下,审计机构在培养团队的政治判断力时要将政治思维从外部政策转化为审计团队的自我意识。不断规范审计团队内部管理,提升团队政治思维能力,逐步增强政治判断力,推动审计部门为实现高质量审计发力。

以政治判断力为视角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意味着要进行判断,判断又意味着选择,选择就会有对与错之分,只有方向正确,选择才不会出错,判断的是非才有意义。因此,必须站在国家政治角度,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面对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找准经济责任审计定位,主动求变、科学应变,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陶立业和陈永力,2023)

2.以政治领悟力为视角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政治领悟力是指领导干部站在国家政治高度,学深悟透党中央中心精神和政策方针,深刻领会党的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理论指导,始终保持政治自觉性和政治坚定性,在工作中不断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政治必须提高政治领悟力,这是对党中央领导人思想的传承与深化,更是对党的百年征程中经验的总结。党的主要领导人以超强的政治领悟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实际发展阶段相结合。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一种财政监督行为,更是一种政治博弈过程,保持和提高政治领悟力不仅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要求,政治领悟力不仅决定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看待审计对象和审计问题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还影响着审计评价和结果的政治影响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只有具有较高的政治领悟力,才能精准谋划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处理审计问题才会得心应手(陶立业和陈永力,2023)。

审计监督党也服务于党,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提高政治领悟力,领悟“两个大局”,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保障;领悟以党为重、以国家为大,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国家财政健康、稳定发展;领悟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下的新机遇,加快经济责任审计转型,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体系的健全,促进国家监督体系现代化发展。

政治领悟力是政治执行力的保障,也是政治判断力的深化。以政治领悟力为视角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活动(何忠国,2021),才可以站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民的角度去解释领导干部做出的经济决策和行为、才能明白党和国家领导人民的意图。审计机关要站在国家层面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方针制定,要深刻领悟党和国家政治工作的指导性,不断优化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为国家财政安全提供更大的保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审计力量。

3.以政治执行力为视角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政治执行力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贯彻执行党的精神、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高质量完成党中央任务要求。回顾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一直清楚地认识政治执行力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政治执行力作为完成党的要求的实践性能力,是“政治三力”的基础,决定着全党工作质量和效率,领导干部必须清楚责任,承担责任,履行责任。审计机关不仅是国家行政机关,更是政治机关。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监督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执行力,响应国家政策和方针,围绕党的核心精神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落实以党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政策。

与此同时,政治执行力不仅是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守正”的能力,还是审计人员“创新”的能力。一方面,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响应党中央政策号召,执行党中央战略部署,遵守党中央法律法规,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生态圈的形成;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理念和方式还需在遵循党中央核心精神和政策方针的前提下,结合现代化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新进程带来的新要求,汲取实践经验,不断突破和创新,持续提升对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

以政治执行力为视角的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在于审计人员的执行,还在于以其评价和结果进行反馈,反作用于党政领导干部提升自身的政治执行力,以推动党和国家目标的顺利实现。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要得到充分运用,首要工作是提高审计结果的实际影响力,逐步完善审计报告追责整改机制,建立整改落实结果公示长效机制,让审计问题获得反馈,让审计结果推动党政领导人员政治执行力更加高效。其次,要明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和政策落实要求,审计活动开展过程中,领导干部也需要起到带头作用,对审计工作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明确期望达到的效果,并积极配合审计人员,不推卸、不怕事、不逃避,为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和良好环境。与此同时,要时常总结发现的共性问题并给予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要提高政治执行力,还需要强化审计人员和领导人员的进取意识。审计人员要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项审计内容,不管是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还是有变通余地的小问题,都要严格以国家最高利益为出发点。领导人员更是需要直面问题,敢于承担,以党和国家的政策为底线,锐意进取,加快国家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建设。

六、研究展望

本文通过对现有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我国现代化治理监督体系中重要且常规的审计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党的统一领导下的全面、高效且权威的监督体系,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工程。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最具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审计监督类型,是管理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手段,也是对领导干部权利进行监督和制约的重要措施,更应站在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和任务的政治高度,将党的二十大会议做出的有关社会经济活动的战略部署和要求落实到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中,强调其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坚持党和国家的全面统一领导,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全方位助力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全面从严治党政策的贯彻落实。必须深化对党性视角下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牢牢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定位,才能充分且有效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党和国家监督的重要功能。党的二十大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结合本文的研究发现,要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作用,必须强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具体化和常态化,科学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和内容计划,强化对审计项目及审计过程的监管和控制,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到目前为止,学者对经济责任审计已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党领导下的经济责任审计仍是一个崭新的、具有很大挑战性、前景非常广阔的研究领域。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可以从如下三方面深化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

其一,党性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维度。基于本文研究可以发现,目前的文献并没有对党性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选择性地给出以下几个研究方向:一是以“党性”为导向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制度不仅是对以往实践经验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最新国情和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论总结。因此,党性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需要重点关注优秀审计项目案例,总结实践经验,同时要关注党和国家最新政策。完善党性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制度,不仅要从经济责任审计本身出发,更要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深入完善和优化制度。二是以“党性”为导向,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在当前制度已经能很好地挑选和培养专业人才的前提下,重点要考虑党性经济责任审计人才的政治高度、政治深度和政治敏感度,以保障党性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坚定、自律、廉洁的政治作风。三是以“党性”为导向,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信息化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信息化”,同时强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党性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存在着查证困难的问题,在全面信息化时代,经济责任审计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才能准确、快速地处理审计数据,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资源的价值。

其二,党性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思路研究。党的二十大明确,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健全全面、高效且权威的监督体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四十年发展历程中,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要求分析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和整改建议,并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一是可以研究如何加强审计机构和审计团队的党性建设;二是可以探讨如何从党性角度来评价主要领导人做出的经济行为和决策,并建立相应的评判标准和评价机制;三是在未来审计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如何运用党性优势推动审计制度与国家方针和政策有效结合。

其三,审计党性如何扩容提质。由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各参政党需同心同向,共同承担起新时代的政治责任。党的根基源自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人民”“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等概念,可见党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决心。随着时代不断成长和变化,多党合作的制度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审计工作中将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特色转变为以人民为立场的人民性,同时考虑不同党派人民的需求,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审计工作奋斗目标是尚需深入研究的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包括理论先进、制度先进、道路先进、文化先进以及人民先进,党在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深入学习并领悟党的思想政治共识,加深多党合作的初心和原则,深刻领悟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和先进性。因此,如何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充分吸收各党派的先进思想,并将其与国家重点工作、社会发展重点方向以及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结合,将党性变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先进性,可作为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将党的领导全面、正确、系统地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坚定走正确的政治道路,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如何将特色多党合作的优势,通过强化合作、优化模式、深化体制的创新和改革等,推动和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崭新的领域。

【 主要参考文献】

陈建.习近平反腐思想的逻辑体系论纲[J].河南社会科学,2016(1):38 ~42.

陈伟宏.增强忧患意识和坚持底线思维的哲学阐释[J].思想理论教育,2023(6):49 ~54.

崔桂田.习近平关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鲜明指向和核心要义[J].理论视野,2023(3):32 ~38.

杜雨来,杨玉成.论习近平的辩证思维[J].理论探讨,2023(3):117 ~121.

方江山.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J].人民论坛,2023(12):6 ~8.

何忠国.重温百年党史 淬炼“政治三力”[J].党建,2021(5):34.

胡智强,王昌鸿.百年党史视域下监察与审计关系变迁与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22(3):1 ~6.

李明芮,周向军.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思维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3(7):16 ~22.

鹿斌,沈荣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70年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研究,2019(5):33 ~41.

吕楠.新型政党制度对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思想的发展及其世界意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6):81 ~89.

潘凤,闫振坤.中国如何从世界边缘走向全球中心——建国以来中国全球经济地位变迁的演化逻辑与理论反思[J].上海经济研究,2019(9):117 ~128.

綦好东,何源睿,彭睿等.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J].审计研究,2022(5):3 ~10.

钱弘道,谢天予.审计全覆盖视域下的审计法变迁方向及其逻辑[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22 ~31.

秦宣.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新征程[J].当代世界,2022(7):11 ~16.

陶立业,陈永力.论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3(2):14 ~25+118.

王慧.经济责任审计创新与发展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19(2):35 ~38.

王慧.优化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管理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21(4):25 ~30.

张光紫.习近平治国理政底线思维的哲学认知、哲学素养与养成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3 ~32.

张晓玲.中国共产党审计思想研究(1921-1949)[J].财经研究,2021a(11):20 ~33.

张晓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国家审计思想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21b(6):1 ~8.

English L..Emasculating public accountability in the name of competition:Transformation of state audit in Victoria[J].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2003(1-2):51 ~76.

Zhu J.,Zhang W.,Lu L.,et al..Hot spot mining and trend analysis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Z].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2023.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责任干部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