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024-02-19金国英

南北桥 2024年1期
关键词:构建国有企业

[摘 要]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泛指内控制度、内控流程等多项内控内容。为了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控制环境,提升国有企业整体竞争力,需要依据国有企业的运营特征,梳理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识别和应对各种风险,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能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创造有利条件,提升内控决策的执行力。本文通过阐述构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重要性,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意识薄弱、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不够全面、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运行水平不高、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企业内部监督缺乏严格测评标准等。为促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培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建设执行,构建内部控制监督信息系统,建设预算、收支、资产、采购、监督体系五方面的对策,以期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基本成为国有企业的标准配置,配置目标是借助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来辅助完善国有企業的业务流程,提升国有企业工作开展效果。但实际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设计和建立却不一定指向最终的内部控制目标,这是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的关键。指向目标偏差可能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队伍的意识、认识有关,也可能与内部控制队伍的工作专业能力有关,所以完善监督控制体系与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主要工作责任之一。

1 构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重要性

1.1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顺利构建,能够为国有企业带来提质增效的效果,引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通过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随着信誉度、公信度的稳步提升,可以促使国有企业逐步站稳脚跟。因此,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有效构建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1]。

1.2 有效规避企业的风险

在国有企业发展扩张阶段,业务复杂,经营环境变化迅速,企业面临各种来自内部、外部的风险。而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实施,可以对企业多个部门,甚至是子公司、分公司起到监督制约作用,督促各部门领导及其员工严格遵照国有企业规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抑制舞弊、以权谋私等风险现象的发生。并且通过多项控制活动可以未雨绸缪,预判风险走向,指引管理者提前制订风险防范计划,最终在达成长远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打造规范的管理环境,促进企业合法合规的良性发展。

2 构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意识薄弱

分析国有企业普遍现状发现,多存在内控意识淡薄的情况。事实上,部分国有企业在其扩张期间,侧重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往往缺乏对内控制度执行效果及其内审事项的关注,并且在以往经营中多注重市场经济动态,并未从内部层面上加以改进,甚至在落实内控制度时,仅以下发的文件为主,缺乏监督,存在形式化倾向。此外,财务部门的工作主要是提供会计核算与税务账目信息,与其他部门缺乏互动交流,难以发现企业内部漏洞。长此以往,势必限制国有企业的优质发展,也更容易遭受法律风险、经济风险。

2.2 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不够全面

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简单,甚至缺失内部审计部门,导致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难以开展,内部控制缺乏监督[2]。另一方面,企业内控制度单一,纳入制度中的内容不够全面。尤其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业务涉及多个领域,虽然每个子公司或分公司可能有各自的内部控制规范,但国有企业内部也需要形成一个总体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使得上下级之间的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如果国有企业成员之间普遍各自为政,会导致国有企业内控成效甚微,甚至造成经营效益下降。

2.3 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运行水平不高

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设计和执行呈现出天差地别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体系设计理想化以及运行水平和监督力度不足。即便是成熟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也需要有力的运行和监督才能够保证落实,在缺乏有力监督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运行很难达到预期。目前,不少国有企业内部存在对内部控制的偏颇认识,认为设计完美后运行即可,却忽视了运行监督的重要性,导致主管部门的要求得不到落实,内部控制停留于表面。

2.4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现阶段虽然不少国有企业都在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但信息化建设尚不完善,特别是在内部控制方面,不仅存在信息管理系统不统一的问题,而且信息传递方式也不具备规范性,对企业各项决策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还有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比较粗糙,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对控制活动的要素监督缺乏效率。例如,在编制预算时,只依靠人工经验估计,容易造成预算编制不精确,或者在执行过程中随意更改,造成预算绩效评价执行效率低,同时欠缺有效的监督,导致出现部分不必要的支出、费用夸大等侵害公司利益的现象。

2.5 企业内部监督缺乏严格测评标准

严格的监督程序可有效提高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但在实际运行中,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力度薄弱、方法不合理、独立性不足,这些是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以内部控制的监督行为为例,日常的监督和定期的内部审计缺一不可。日常监督工作要求管理条线上的工作人员在申报财务项目时要进入管理系统填写申报表。在申报流程中,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检查申报项目是否在部门预算范围内,监督部门工作人员负责监督申报流程是否符合内部控制要求。内部审计工作通常每季度或每半年开展一次,重点审计风险高、涉及资金额度大、业务影响范围广的项目和内容,严格执行监督流程和计划,审计高风险项目的内部控制细节,保证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而在内部控制的评价环节中,评价方法通常包括量化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方向,其中量化分析难度大、有效性高,却是发现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运行问题的主力[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可采用抽样统计的方法,保证样品的覆盖性、代表性,判断内部控制执行的实际效果,发现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中的不足和漏洞,助力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优化。

3 构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完善措施

3.1 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培训,提升意识

國有企业在其构建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环节,应当充分注重内控管理培训,经过培训指导,更新对内控管理、风险管理的认识。内控管理培训的首要前提是要先转变企业领导、部门管理者的固有观念。此时可以借助外界力量,为国有企业领导提供认清局势、深刻体会内控管理价值的机会,通过举办大型企业交流会,为国有企业领导创造良好的深度学习条件。只有领导层具备内控管理思维,才能引导国有企业内部员工重塑内控观念。

除了领导层,其他员工也需提高内控觉悟,在培养企业忠诚度的基础上也能提升配合度。一方面,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可以召开问答比赛、辩论赛、案例解读等多类型活动,在全新的内控管理培训场景下,增强全体人员的内控意识。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建设不仅是财务或审计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国有企业各成员的共同参与。另一方面,可以邀请行业代表、专家前往企业内部进行交流学习,在汲取内控管理经验之上有效增进行业交流,了解最新的内控管理措施,为国有企业的创新改革提供依据。

3.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强化考核

第一,内控建设。深入了解国有企业的经营业务、管理战略、风险特征等,依据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内部控制建设规划。通过整体设计,分步推进,逐步指导各下属公司梳理内控制度及程序框架。国有企业成员在母公司领导下开展全面风险评估,依据业务流程鉴别日常业务风险,将风险信息记录在册,而后采取定量定性分析法,对风险信息对应的风险等级进行确定,从而加强风险防范。在此期间各成员要落实管理组织责任,挖掘内控缺陷,并研究整改措施。领导班组成员始终依据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构建事项编制内控评价报告,并且加强内控监督,关注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执行成果的达标率[4]。

第二,内控考核。在构建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期间,还要加强内控考核,除了需要关注内控制度执行成果以外,也要对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实施成效加以分析,按照标准化考核步骤,对企业内部人员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考核,而且也可以将考核结果同绩效指标相结合,作为员工业绩评价的一部分,督促员工形成内控管理思维。此外,内控管理制度理应加大细化编制力度,推行信息化内控管理模式,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便于针对原有内控制度的细节进行更新完善。在财务管理方面,接入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集中管控,规范财务标准和流程,有助于国有企业对各下属企业进行数据指标考核,且符合国有企业的动态管理要求。

3.3 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建设执行,完善评价

内部控制监督的有效评价需要关注评价要素的合理性,将重点放在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两个维度。自我评价为接受内部控制监督的部门员工、管理层对自身业务控制效果的评价,可推动接受内部控制监督部门的自我成长。开展内部控制监督工作的部门员工、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监督措施执行效果的评价,亦可推动内部控制监督部门的自我完善。外部评价是评价主体对接受内部控制监督、开展内部控制监督两个主体进行的综合评价,关键在于内部控制监督的执行过程是否合理、力度是否恰当等,可促进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完善。

3.3.1 内部控制监督执行效果

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措施执行的目标是推动国有企业的业务开展效率提升,能否促使国有企业效率提升是内部控制监督执行评价的重点之一。若内部控制监督措施促使国有企业业务开展、办事效率的提升,说明内部控制监督的设计恰当、执行合理。反之,则说明现行内部控制监督设计、执行存在不足,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措施执行是否一致关系到执行效果的高低,这也是内部控制监督评价的重点之一。

3.3.2 内部控制监督评价结果必须真实、客观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措施中有专门对应财务管理制定的细则,可控制财务报告数据的来源真实,并对财务报告中的疏漏进行报错。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中赋予了部分人员控制权限,内部控制监督评价需真实体现这部分人员控制权限的划分合理性、控制人员的工作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内部控制监督需求,评价内部控制监督当前效果中的人为因素影响程度,推动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权限划分优化,推动内部控制监督队伍人员的培养和培训[5]。此外,部分内部控制监督工作交付信息化软件进行自动控制,信息化软件报错是否准确,控制是否及时,功能上是否还存在漏洞都是内部控制监督评价的要点,从而推动自动控制部分运行的质量进一步提升。

3.4 建构内部控制监督信息系统,加强效率

第一,对财务相关系统加以完善,比如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共享、会计核算、自动报账等系统,将线下开展的部分财务工作挪至线上,以实现自动审核、自动报销、自动生成报表功能。第二,对内部控制工作流程相关信息化系统加以完善,比如建立健全预算、资产、风险以及各类业务管理系统,加强各环节工作的管理质量与效率,促使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发挥其功用。第三,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完成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同时设立信息数据分析模型,确保其更具系统性,以支撑企业管理决策。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到与时俱进,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促使企业财务与各项业务联系更为密切,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效率。

3.5 建设预算、收支、资产、采购监督体系

3.5.1 预算管理

国有企业每年都需要向所属财务部门提交预算申请,财务部门根据国有企业的上一年预决算结果进行预算申请审核,批准合理的预算申请,反之则驳回。面对业务部门不合理预算申请或预决算报告差异过大的情况,上级财务部门有权利开启更严格的监督审核程序,督促国有企业进行整改。所以,预算管理也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关键,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降低预算与决算之间的差距,需要国有企业财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的共同协作。

3.5.2 收支控制

无论是收入還是支出,若不合理,都会引发国有企业财务报告上的数据异常波动,引起外部监督力量的关注。收入支出的合法合规处理不仅可以提升国有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还可提升国有企业资金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对于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国有企业财务部门需将收支控制列入内部控制监督重点,将国有企业会计准则中需要业务部门配合的要求贯彻落实在内部控制监督之中,避免因为业务部门遵循传统工作节奏影响收支控制,避免本应算入本年度收入的款项无法顺利入账影响内部控制监督效果。

3.5.3 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中的资产采购需要动用财政部门的拨款,资产的合理管理、充分利用、合法合规处理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效果和财务报告数据质量。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监督的重点,也是上级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管重点,国有企业管理不当会引起国有资产流失。另外,重要资产的报废等操作都是审计部门的关注重点。

3.5.4 采购支出

若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理的采购支出时,通常会协同纪检部门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检查措施。若顺此线索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则需要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追责惩处,若检查后并未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则说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存在疏漏,必然要督促国有企业优化调整。采购支出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有所关联,需要对这方面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和监督予以足够的重视。

4 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其发展期间合理构建内控体系,既能增强核心竞争力,预判运营风险,又能为多部门互动给予支撑。对此,应立足现有内控问题,对内控管理培训、内控管理制度、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完善,使国有企业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具备更高质量的内控管理体系,为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林亿.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质量与市场,2022(20):70-72.

[2]陈妍.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质量与市场,2022(19):94-96.

[3]朱红梅.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大众投资指南,2022(14):149-151.

[4]贺萍.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质量与市场,2022(7):118-120.

[5]王芳.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财富生活,2021(20):36-37.

[作者简介]金国英,女,浙江金华人,金华市金东安保服务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内部控制。

猜你喜欢

构建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