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探析

2024-02-19朱涛

南北桥 2024年1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大数据事业单位

[摘 要]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效能和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智能化工具,实现财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事业单位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精确度和决策支持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普遍存在一定的挑战,由此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包括数据整合与共享、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风险管理与预警、自动化流程与效率提升等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旨在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传统的手工处理和纸质文档已无法适应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求,因此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效率、加强风险管理、保护信息安全和隐私。信息化建设将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财务流程的自动化,提高管理效率和精確度,为决策层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信息化潮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还是一项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1 大数据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1.1 大数据对财务决策的启示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的财务数据,将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的各类财务数据整合在一起,并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分析,识别财务问题的根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战略规划,使决策者能够基于准确、全面的数据进行决策,降低决策的不确定性,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1]。

1.2 大数据对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事业单位识别和预测财务风险,通过对大量的财务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信号和异常模式,及时识别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化解。同时,通过对大量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异常模式和风险指标,识别潜在的欺诈行为,进行实时的预警,助力事业单位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2]。此外,通过实时的数据分析和仪表盘展示,事业单位可以及时了解财务状况和风险情况,及时采取调整和应对措施,避免财务风险进一步扩大。

1.3 大数据对财务预测和规划的价值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在财务预测方面提供更准确的预测结果。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财务数据和市场趋势,利用大数据模型识别低效的财务活动,并预测未来的财务表现。这些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可以为事业单位的财务规划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优化财务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财务绩效。

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挑战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普遍存在一些挑战。首先,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很多事业单位仍然依赖传统的纸质文档和手工操作,缺乏高效的信息系统支持。其次,技术基础薄弱,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限制了系统功能和性能作用的发挥。此外,数据集成与共享困难,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整合和共享存在困难。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也是一大挑战,事业单位财务数据普遍属于重要机密,需要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安全。最后,管理理念和文化转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事业单位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思维模式,增强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树立信息化的管理理念。

3 大数据背景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3.1 数据整合与共享

3.1.1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不同财务系统的数据整合

事业单位通常涉及多个财务系统,如会计系统、预算系统、资产系统等。这些系统中的数据往往孤立存在,无法实现全面的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将这些财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使得各个系统的数据能够被集中管理和分析,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关联。为此,首先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字典和数据规范,对不同财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标准化整理,确保不同系统中的数据字段和格式一致。接着从不同财务系统中抽取数据,并进行清洗和转换。之后建立一个数据仓库,将不同财务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和存储。一旦数据集成完成,事业单位则可以通过数据关联和分析来挖掘数据价值,发现不同财务系统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到更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和分析结果。

3.1.2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提高信息流通效率

数据共享平台可以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和标准,使得不同部门和系统可以高效地访问和使用财务数据。为建立符合组织需求的数据共享平台,事业单位需要明确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数据共享需求,了解各个部门对于财务数据的需求以及共享数据的频率,为后续的数据共享平台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基于数据共享需求,设计符合具体要求的数据共享平台。平台的设计应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易用性和扩展性等。为方便用户访问及共享数据,可以提供适当的数据访问工具和接口,包括Web界面、API接口、数据查询工具等,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3]。

3.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3.2.1 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财务数据挖掘和预测

事业单位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大数据分析平台,用于财务数据挖掘和预测。该平台应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功能。数据采集阶段,平台可以从各个财务系统中自动抽取数据,并将其整合到统一的数据仓库;数据存储阶段,平台需要进行数据的长期存储和管理,以便进行后续分析和应用;数据处理阶段,可以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集成,以确保数据质量良好和一致;数据分析阶段,平台可以应用各种大数据挖掘技术和算法,从中挖掘潜在的关联规律、趋势和模式,为制定财务决策提供支持。

3.2.2 建立实时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为快速获取和分析财务数据,事业单位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一个实时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以支持决策者作出准确且及时的财务决策。这个系统应具备数据可视化、实时数据更新、模拟分析和预测功能。数据可视化功能可以将财务数据以图表、仪表盘等形式呈现,使决策者能够直观地了解财务状况和趋势;实时数据更新功能可以保证财务数据及时和准确,使决策者能够基于最新数据作出决策;模拟分析功能可以让决策者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假设进行财务分析,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影响;预测功能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和趋势进行财务预测,帮助决策者制定长期规划和预算。

3.3 风险管理与预警

3.3.1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估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处理和分析海量的财务数据,以揭示潜在的财务风险。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识别异常数据、趋势变化等,从中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信号。例如,政府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如数据挖掘和网络分析,通过分析人事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关系,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如工资虚报、采购合同的不正当竞争等。此外,通过建立财务风险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和相关指标,事业单位可以量化财务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并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3.3.2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基于财务风险模型,事业单位可以设计和开发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制定适当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和阈值,通过实时监控财务数据,在达到预警阈值时发送警报。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财务风险情况,例如制作风险仪表盘,显示不同风险指标的实时状态。根据预警情况,生成风险报告,并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防范和减轻财务风险的影响。

3.4 自动化流程与效率提升

3.4.1 采用智能化系统,实现财务流程的自动化

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事业单位可以引入财务管理软件或ERP系统,将财务流程数字化,实现财务数据的自动采集、分类、核算,包括从财务凭证的录入到会计科目的自动分摊和计算,进而生成准确的财务报表,大幅度减少人工处理的时间和错误率,实现各项财务操作的自动化,如采购、销售、报销、结算等[4]。同时,配置智能化审批流程,实现财务流程的自动化审核和批准,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3.4.2 引入自动化工具,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引入自动化工具,事业单位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具体来说,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自动化清洗、整合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或是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实现自动化的财务分析和预测,提高决策的精确性和效率。通过自动化的财务数据监控和异常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效果。

3.5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3.5.1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护财务数据的安全性

在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重视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为此需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一是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政策和标准,确保所有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二是建立访问控制机制,限制对敏感财务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相关数据。三是加强网络安全保护,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保护财务数据的安全。四是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性。

3.5.2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为保护个人隐私,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确保个人隐私的合法、合规处理[5]。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财务数据,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未经授权进行访问和使用。可以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明确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和存储的目的和范围,明确告知数据收集目的,提供访问、修改和删除个人数据的途径,等等。

4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策略

4.1 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目标

清晰的规划和目标是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的基础,确保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实现预期的效益。对此,事业单位需要确定其信息化建设的愿景和目标,明确期望达到的效益和成果,如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规避财务风险等。深入评估组织的信息化程度和需求,确定信息化建設的优先级和阶段性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包括项目范围、时间计划、资源投入等,确保建设过程有序推进。

4.2 完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

完善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能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专业知识,使财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并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运营。事业单位需要设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或委员会,由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主导和推动信息化建设,确保整体战略一致性。同时,成立专门的信息化部门或团队,负责具体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包括规划、实施、运维等。

4.3 选择合适的技术和系统

在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以适应事业单位自身需求的技术和系统为基础,使其满足事业单位的具体需求,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支持。为此,事业单位需要对市场上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和系统进行详细调研,评估其功能、性能、可扩展性等方面,选择适合事业单位的解决方案。一是注意选择具备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技术和系统。二是考虑技术的可持续性和兼容性,选择能够与现有系统和未来发展方向相匹配的技术和系统。

4.4 进行系统集成和数据迁移

进行系统集成和数据迁移能够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一致性。系统集成,即将选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与现有系统进行无缝集成,确保数据的流畅传递和业务的协同工作。在数据迁移方面,需制订详细的数据迁移计划,包括数据清洗、转换和导入等步骤,确保数据迁移过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和验证,确保迁移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一致,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校正。

4.5 做好培训和变革管理工作

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一方面,需要确保相关人员得到足够的培训,根据不同岗位和职能,制订培训计划,通过多元化的培训方法,如面对面培训、在线学习、实践操作等,满足不同人员的学习需求[6]。另一方面,由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变革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与员工广泛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意见,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变革过程。

5 结语

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既是一项挑战,又是一个机遇。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事业单位能够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增强提供坚实的基础。然而,财务信息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组织、人员等多方面因素,并持续关注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不断优化与改进。

参考文献

[1]邹佳.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5):126-128.

[2]杨雪梅.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探讨[J]. 质量与市场,2023(3):40-42.

[3]冀亚楠. 优化事业单位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对策[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2(10):91-93.

[4]生钦佩. 大数据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 财经界,2022(25):99-101.

[5]余凤敏.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探讨[J]. 财富生活,2021(22):138-139.

[6]孙一嘉.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构建路径[J]. 财会学习,2021(32):46-47.

[作者简介]朱涛,女,浙江湖州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工程研究院,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大数据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