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外贸正由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

2024-02-19彭波高子阳唐雯莉罗永建

国际商务财会 2024年1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现代化

彭波 高子阳 唐雯莉 罗永建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外贸发展模式的问题也在逐渐显露。疫情之后,中国外贸面临增速减缓、出口压力增加和内需不足等挑战,驱使外贸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迅速转型。文章将从六个方面详细阐述外贸转型的积极因素,对转型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引领中国外贸成长方面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国外贸;改革开放;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124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二十大报告更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外贸正由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外贸高质量发展,既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也让世界发展得更好。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发展历史回顾

(一)中国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对外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实现连续40多年的高速增长。从1978年到202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进口、出口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7.02%、16.50%、17.50%。中国出口世界份额从0.75%增长到2021年的15.1%(2022年占比14.7%),扩大了20倍以上。同期,中国进口占世界的份额也从0.81%提高到11.9%1。

1978年,中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总值世界排名分别为27、28和27位。2009年出口排名跃居世界第一,2013年进出口排名世界第一。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首次突破40万亿元,并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见图1)。

(二)外贸高速增长模式问题不断暴露

中国外贸在从高速增长模式下获利的同时,其弊端也在逐渐显露。

一是中国产业有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危险。改革开放后,中国选择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全球市场,放弃部分高端产业2,长期以加工贸易为主,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微笑曲线”中间最低部分。贸易额虽大,但是利润和附加值并不高。典型例子如一台苹果手机的中国海关出口记录为179美元,实际所得仅6.5美元,占比3.6%。二是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居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贸易过多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处在“中心—附属”体系的边缘。三是发展成本代价过高;包括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沿海内地差距扩大等。四是逐渐反噬人口高质量发展。为追求不断扩大的贸易盈余3,中国经济实际上长期处于储蓄净流出状态。盲目消耗自身大量资源,用于出口换取实际作用并不大的外汇储备,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贸易盈余及其带来的资本累积又推高了房价,进一步恶化了民众的生活状况。2022年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了负增长阶段,“未富先老”,这种发展模式极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总之,随着时代演进,中国外贸高速增长模式的边际收益不断下降,而边际成本则不断提高。对经济成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对社会整体发展的损害却越来越大。

二、外贸发展面临内外挑战增长减速

(一)2022年以来外贸进出口开始减速

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增长趋势逐渐减缓。2022年10~12月,以美元计价,中国出口贸易额同比分別下降0.3%、8.7%及9.9%(见图2)。202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一季度实现平稳开局,4、5月增速回落,二季度明显下滑。7月外贸达到低点,进出口下降13.6%。其中,出口下降14.5%,创下自2020年2月以来的最低同比增速。進口下降12.4%;贸易顺差收窄19.4%。

8、9两月进出口逐渐恢复,但仍是负增长。其中,8月进出口下降8.2%,出口下降8.8%,进口下降7.3%;9月进出口、出口、进口均同比下降6.2%。2023年以来进口增速连续7个月负增长。10月进口金额同比3.0%,终于转正。但是出口同比-6.4%,低于前值-6.2%;环比-8.1%,创2010年以来同期最低。11月出口转正,同比增加1.7%,环比6.4%。

(二)进出口下降受内外两方面挑战综合影响

中国外贸进出口的下降同时受内外两方面诸多挑战的深刻影响,这些影响有些是长期性的,还有一些虽然是短期性的,但是背后存在长期因素的影响。

1.外部市场成长缓慢出口承压

就外部影响因素而言,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贸并未彻底走出危机,增长放缓,债务累积,政局不稳,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摩擦不断加码,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接连爆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推进。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如东盟、印度等在产业链上对中国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连续11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至5.25%到5.50%,升至22年来高位,全球经济承压。

2023年10月,全球、美国、欧元区制造业PMI分别较上月回落0.4、2.3、0.3个百分点至48.8%、46.7%、43.1%,持续位于收缩区间。全球制造业新订单连续16个月收缩,创有数据以来最长记录。2023年10、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6.8%、46.3%,均处于收缩区间,反映外需仍然较弱。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0.8%,明显低于过去12年2.6%的平均水平。这些因素对我国出口产生压力。

2.国内需求不足进口增长转正

就内部影响因素而言,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反弹动力不足,三重压力仍然较大。9月份,CPI同比由涨转平,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上涨0.4%。11月,CPI同比和环比均下降0.5%;PPI同比由平转降,环比从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3%。市场预计通胀可能再次转负。这些因素对进口增长的影响较大。

10月进口增速转正,达1.57万亿元,超预期增长6.4%。低基数和国内经济恢复是主要原因。内需有所回暖,带动铁矿石、能源、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增加,对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拉美、东盟等国的进口均有明显增长。进口数据表现突出,部分原因是房地产下滑导致的“一鲸落,万物生”效应,国内需求有所缓解。

国内外两方面因素是联动的。既是正相关,同时也存在负相关。一方面,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协同发展,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与一些国家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性,在外贸方面具有此消彼涨的影响。比如,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及芯片产业的发展会导致出口增加,而进口则相对减少。

三、中国外贸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

在看到中国外贸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背后孕育着诸多积极因素正推动外贸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外贸已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高速但质量不高的外贸增长模式在未来既无法维持,也不利于中国长远发展,不应再过度汲汲追求。

(一)科技创新推动价值链向高端跃升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曾长期居于低端位置,以加工型贸易为主,质次价廉,增加值低,“七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成为当时常态。

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成为过去式。近年来,中国科技实力持续加强,高科技产品不断突破,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国际交换格局也随之迅速转变。《日本经济新闻》近日称,在反映尖端科技水平的网络专利排名中,全球前十的企业里有六家来自中国,其中华为位居第一。伴随着科技创新不断进步,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行业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1~11月,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58.6%,其中11月占67%(见图3)。“新三样”产品出口值连续14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汽车、船舶、手机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79.6%、36.5%和3.3%,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摩擦没有阻碍中国的进步,相反夯实中国的产业基础,在客观上助力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提高中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

(二)引领全球经贸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长期位于全球市场“中心—外围”格局的边缘,虽然一时有利于融入世界经济,但是极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全面参与世贸组织改革,主动加强全球经贸发展的平台建设,在改良国际贸易体系方面发挥愈发突出的引导作用。“一带一路”不断推进,贸易持续活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发展,助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自贸试验区建设10年,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截至2022年底,共推出改革举措累计3400多项,改革高地作用不断加强,自贸区红利不断释放。2018年以来,进博会成功举办六届,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外贸市场关系更加多元健康稳定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外贸市场长期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外贸市场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

2001年,前十大进口来源地的合计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比重为68.83%,到2022年下降了14.48个百分点。2017年中国的贸易伙伴前五位分别是美国、欧盟、东盟、日本、拉丁美洲;2023年1~11月,主要贸易伙伴前五位已变为了东盟、欧盟、美国、拉丁美洲、日本。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33.7%、6.7%和5.1%,均高于我国外贸整体增速。虽然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是我国重要贸易伙伴,但是以新兴经济体为首的新贸易伙伴关系正在给中国的外贸发展带来崭新局面。

当前,中国稳步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不断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一面加强联通发展中国家,一面重视稳固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往来,积极维护多元健康的国际经济格局。

(四)新发展格局推动进出口更加平衡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外贸长期逆差。90年代中期之后转为长期顺差,且规模越来越大。不平衡的进出口会导致自身储蓄和使用价值的净外流,长期看,这种外贸不平衡的状况不但阻碍人民福祉的提升,还严重限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外贸基本形势。以美元计价,中国2023年10月进口同比增长3%,较9月上涨9.3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市场预期。大宗商品方面,11月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煤及褐煤、天然气、钢材的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6.2%、12.1%、62.8%、8.5%和-29.2%。农产品方面,粮食进口累计同比增速为9.1%,较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这主要得利于国内经济好转,需求边际修复,逐渐平衡外贸进出口,将更多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留在国内,不仅能够提升人民福祉,而且有利于保障全球经济稳定,是中国外贸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重要特征。

(五)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是当前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目前,我国的外贸经营主体和平台载体数目持续增加,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持续发展,业务领域更加细化,为外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为包括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综合服务企业、保税维修、离岸贸易、海外仓在内的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多重举措支持。2022年,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外贸新业态进出口规模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占外贸比重超过7%。2023年1~9月,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比重的5.5%,中國已成为全球跨境电商生态链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体现着贸易领域的制度创新,逐渐成为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

(六)外贸市场实体持续发展壮大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功能承接者,企业兴则市场兴,企业强则经贸强。2023年,商务部接连出台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加工贸易、新能源汽车贸易、扩大进口等方面稳外贸措施,形成了“1+N”政策体系,支持外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我国现有外贸相关企业超687.7万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达80万家,增长13.39%。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前10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52.6万家,同比增加8.7%;进出口18.24万亿元,增长6.2%。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3.1%,比2022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跨境电商主体超10万家。政策支持与企业形成有效合力,持续推动我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不断加强我国外贸韧性强度,确保经济总体平稳运行。

四、外贸进出口高质量发展前景展望

未来中国外贸发展必将实现“破茧重生”,逐渐打破旧有格局,在新的发展模式上长足成长。

(一)外贸高速增长不可能也无需维持

净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长期以来,外贸高速增长和净出口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长期经济成长。但是,随着全球经贸发展停滞,中国外贸发展空间相对缩小。并且,外贸的高速增长及净出口的不断扩大伴随着环境污染、贫富悬殊、区域失衡、贸易附加值过小、产业升级被锁定等巨大代价。中国越来越不愿支付这些成本高昂的代价。总而言之,中国外贸的高速增长不但难以长期维持,也不必要维持。

(二)危机之下中国外贸必将稳步发展

外贸发展是个多变量巨复系统,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对冲,互有出入。中国具有超大经济规模和全产业链优化的优势,在危机之下表现出超强韧劲,有能力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风险冲击。中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将持续增强,中国进出口的全球占比有望进一步扩大。

(三)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外贸高质量成长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决当前及未来发展当中问题的总体解决方案,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符合中国外贸向价值链更高水平跃升、拓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多元的外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

当前,在世界经济和贸易陷入低迷之际,中国以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中国外贸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国开放指数升幅位居全球前列。2023年中国外贸发展虽难必远,稳中求进,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正能量,为建设开放型世界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机遇。

在未来,中国外贸还将在多层次、多领域综合发力,变轨向前,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意识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另一方面也要充满信心。预计未来中国进出口将逐渐持续优化,内涵不断提升,为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带来越来越大的支撑。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23年秋季).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https://www.caitec.org.cn/n6/sy_ zgdwmyxsbg/json/6509.html.

[2]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2023).

[3]OECD Economic Outlook (Nov,2023).

[4]EIA Short-Term Energy Outlook-Dec.2023.

[5]Thomson Reuters Oil Poll-November 30,2023.

責编:险峰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