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连花清瘟胶囊简介英译现状为例探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困局与策略 *

2024-02-18潘宣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连花清英译胶囊

潘宣佑 周 恩

(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上海 200120)

数千年来,中医药一直以其独特魅力和卓越疗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医药在国际传播中越发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新冠疫情中关注度颇高的连花清瘟胶囊,目前已被国家列入三药三方,并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1]列为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此外,在中国驻外使领馆向许多海外留学生发放的“健康包”中,也出现了连花清瘟胶囊的身影。其对疫情防控的效果受到了重点关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家不断推进中医药国际化事业发展,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传播范围辐射多个国家与地区。然而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存在许多艰难困阻。文章基于连花清瘟胶囊简介英译现状,对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困局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策略,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1 连花清瘟胶囊简介英译现状

连花清瘟胶囊简介英译中,涉及大量中医药文化特色术语,这类文化术语的古典性、模糊性、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英译的难点[2]。检索知网中涉及连花清瘟胶囊简介的英文期刊,和连花清瘟胶囊生产商以岭药业官网关于连花清瘟胶囊的英文介绍,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英译现状。

首先,译文中的误译错译。就以岭药业官网关于连花清瘟胶囊的英文简介为例,其将“清瘟”译为“To clear scourge”,“瘟”译作“Scourge”一词,不免有误解中医药文化之疑。查阅剑桥词典官网,“Scourge”意为“Something or someone that causes great suffering or a lot of trouble”,多表灾难、祸害或苦难之源。然而中医的“瘟”指瘟病,为人体外感疫毒之邪而引发的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将二者等同,实为勉强。因此译作“Scourge”并不恰当,更不适用于当下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局面。诸如此类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术语,本身就颇为晦涩,往往微言大义,词语精简却富含深厚的内涵,致使翻译难度大大提升。而译者若对中医药文化没有深度了解,不理解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就难以把握其精髓所在,从而可能误导译文受众。

其次,译者容易陷入思维误区,对于异文化下概念相似术语的英译,往往直接挪用西方的阐释表达。例如连花清瘟胶囊中添加了大黄,主“驱邪排毒”。“驱邪”一词有文献译为“Expel evils”[3]。然而中医中的“邪”指风、寒、暑、湿、燥、火6 种外感病邪,译文中的“Evil”实则为邪恶、罪恶、魔鬼等含义。虽然在中英文中都有“邪”这一概念,但其本身内涵却有所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能否直接挪用西方术语,是以让外国受众明白、易懂为导向还是强调文化主体性,此亦为一大难点。

再次,中医名词术语参考标准目前未形成统一规范,也常常让译者感到难以抉择。以连花清瘟胶囊药名为例,官网采用“Lianhua Qingwen Capsule”,文献中有“LianhuaQingwen capsule”[4]、“Lianhuaqingwen capsule”[5]等范式,花样百出。此外,对于连花清瘟胶囊中的君药“ 金银花”, 也有“Lonicera japonica Thunb”[6]、“Honeysuckle”[7]等译法。这种药品名称和中药名称英译所造成的混乱由来已久,成为中医药传播受众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阅读的重大阻碍,影响了传播质量与效果。

从以上连花清瘟胶囊简介的英译现状,我们可以看到中医药文化英译过程中有译文误译错译、直接挪用西方术语概念、翻译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想要让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就要重视其译出环节,以优良的翻译质量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2 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困局

翻译为传播的一种形式,促进了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翻译过程实际上即为原作者、原文、译者、译文和受众因信息的传递而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8]。因此,中医药文化英译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程度与效果。刘露[9]曾提出,中医典籍翻译中存在“传而不透、传而不正、传而不通”的问题。同样的,从上述连花清瘟胶囊简介英译的现状,足以窥见以下中医药文化目前在国际传播中所面临的相似困局。

2.1 中医药文化传而不正 “传而不正”指传播者未能准确传达中医药文化内涵,引发受众误解,造成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其根源在于传播者大多不精、不专,与市场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的需求不匹配,真正具有从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专业能力的人才缺失。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文化汇集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养生与疾病诊疗经验,蕴含了精深的哲学观念。这就要求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全方位能力综合发展,主要体现为具有足够的中西医学专业背景知识,精通双语的文本与口语转换,拥有恰当的交际技巧、新媒体创新能力等。然而目前政府部门机构、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药医疗机构等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滞后,从事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工作者主要由未对中医药文化进行系统性学习的高校英语教师,或是具备英语技能但缺乏传播能力的中医药领域医生组成[10],与国际市场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大多数传播人员不精通英语、中西医学专业知识概念薄弱、交际沟通能力较低、创新能力缺失,这就导致了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陷入“传而不正”的困局,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掣肘。

2.2 中医药文化传而不通 “传而不通”指由于中西医学内涵存在巨大差异,外国受众较难理解中医药文化传播内容。要实现文化之间的融合互通,克服语言障碍是构建传播路径和达成良好传播效果不可或缺的环节[11]。中医药文化以传统哲学为基础,融合了大量儒家、道家思想,强调阴阳五行、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其关注脏腑经络,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以整体观为导向,讲求通过望闻问切进行疾病诊治。但是,这种文化概念是宏观、模糊和抽象的。对传播人员而言,此类文本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传播难度大大增加。而在国际传播进程中,外国受众长期以来接受的西医文化更侧重于对生理解剖形态的认知,以及借助现代化诊疗器械进行辅助诊断,追求以系统化的模式来认识世界。这种逻辑论证的文化结构与中医药所倡导的思辨顿悟的文化导向相违,因此外国受众往往会对中医药文化感到困惑不解。此类文化间的错位对接和不融合,构成了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的制约因素,造成“传而不通”的困局。

2.3 中医药文化传而不一 “传而不一”指传播内容不一致,主要体现为中医药文化特色术语英译纷繁复杂、各成一家。目前中医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发展较快,《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西对照国际标准》[12]、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主持制定的《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13]、谢竹藩《新编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14]以及知名学者魏迺杰所著的《英汉·汉英中医词典》[15]等参考标准应用广泛,切实推动了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以及国际传播。然而,由于多套标准中许多术语给出的英文参照并不一致,实际上仍未给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带来统一标准。

中医名词术语的规范和统一是保证中医英译质量的基础和前提[16]。因此,亟需规范和统一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以打破中医药文化“传而不一”的困局。

3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策略

新冠疫情为中医药国际传播带来了重大机遇,然而其中的“传而不正、传而不通、传而不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因此,针对以上困局,提出以下策略,旨在加快推进疫情下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进程,引导中医药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3.1 传而达正 精准传播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学属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基于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其理论体系以古代传统哲学为基础进行架构[17]。中医药学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以整体观对患者进行诊疗,从望闻问切到中药组方配伍都贯穿着辩证的对立统一哲学思想。因此,中医药学的国际传播就要求传播者具备正统且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背景知识。其首要任务,就是深度学习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立足于中医药理论之根本,从古籍汲取文化内涵。同时,结合现代中医药领域专家编写的学科教材,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多类学科进行系统化学习,由此从根本上杜绝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本的错误理解,避免错译、误译,力求中医药文化“传而达正”,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打好扎实基础。

3.2 传而达通 准确翻译中医药内涵 对于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要想实现异文化适应,必须在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打破文化壁垒[18]。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中西医学理论与思维方式大相径庭,中医药文化传播一旦脱离西方社会环境和西医学文化,就容易造成传播不准确与传播受众误解的困局。这就要求中医药文化传播者必须深入理解东西方文化背景,寻找文化融合点。由此,在中医药文化英译传播过程中,需坚持“以我为主”,对外准确传达中医药文化和医理内涵;同时,还要具有受众意识,以外国受众了解和接受中医药文化为导向,明晰外国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范式,制定适应外国读者的翻译方法,努力在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播和受众接受度之间找到平衡。

此外,在当前以西医学为主流的医学系统之下,传播人员还应了解国际公认的现代化科学体系,使中医药文化适应现代科学语言框架,不再囿于古代自然哲学的思辨式论述,以通过翻译这一路径来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19]。只有如此,才能提升中医药文化的世界认同度与接受度,让中医药文化逐步在世界医学文化中发光、发热,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实现中医药文化“传而达通”,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医药文化。

3.3 传而达一 制定中医药术语英译标准 推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进程的重中之重,便是对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英译标准进行规范和统一,使译者有标准可循、有规范可依[20]。目前中医翻译发展较快,出台了多项标准[12-15],但译者选择的参考标准不同,译出内容则不一,仍会造成外国受众理解上的困难和混乱,阻碍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进一步规范标准的首要工作,就是由国家专业机构牵头,集合多部标准,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商,完善修订,建立一套中医药翻译国际标准,以规范中医药翻译刊物、科普读物、中医药宣传视频文案等,从而提高译出质量、消除误解和混淆。同时,还应基于该标准构建中医药语料库,纳入各中医药学科类别的基础词条,便于在中医术语英译时参考检索。在规范和构建过程中,可寻求西医学术语与中医药词条的相似之处,西学中用,以辅助外国受众对中医药文化进行理解。由此,建立统一标准,以语料库为指导,可使中医药英译领域达成有序、和谐的局面,进而实现中医药文化“传而达一”。

3.4 传而达精 培养中医药传播人才 中医药文化“传而达精”,离不开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故亟需对传播人才进行培养[21]。中医药文化传播并非一个把中医药文化用汉语机械地转换成外语的单向过程,它不同于社会文化或通俗概念转换,不仅要求译者必须精通中医药文化知识,并对西医学领域有所理解,同时要求译者有较高的中文功底和外语技能,如此才能准确把握中医药文化内涵并进行传播。因此,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便是实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路径。

第一,中医药高等院校应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设置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翻译等专业,找准中医药翻译专业特色,明确学科定位。在课程设置上,应寻求中医学、西医学、翻译学、传播学等多方面的平衡,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同时,还应加大招生规模、强化宣传推广力度,让学生了解到中医药翻译的使命任务与发展前景,扩大学生专业选择面。由此搭建好基础平台,为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打好坚实基础。

第二,对有语言基础的中医药专业教师进行外语提升,或对有深厚语言功底的英语教师进行中医药知识的深度学习,培养复合型、高层次教师型传播人才,解决中医药文化传播领域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同时,可引导此类人才走出院校,面向国际开展中医药文化翻译与传播工作[22],以权威的学者背景身份,捍卫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正规性,担负起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大使命。

第三,借助于海外的300余家“孔子学院”,以中医药课程,对有兴趣深度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华人华侨,以及外国人进行正统的中医药系统教育[23],引导中医药文化在海外平台的国际传播。

借由这些路径,培养一批既精通中医药知识,又具备翻译能力,且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中医药传播人才,以促进中医药文化“传而达精”,提升其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质量。

4 结语

当前,中医药在抗击新冠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其发展迎来了较大的机遇。连花清瘟胶囊作为新冠防治的重点药物,为临床诊治打通了新路径。文章以连花清瘟胶囊简介英译现状为例,深入探讨了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仍面临的传而不正、传而不通、传而不一等多重困局,并提出深入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引导促进文化适应、规范中医药翻译标准、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传播人才等策略,以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效果和质量,推动其进一步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连花清英译胶囊
Shugan Jieyu capsule (舒肝解郁胶囊) improve sleep and emotional disorder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nvalescence patients: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Shumian capsule(舒眠胶囊)improves symptoms of sleep mood disorder in convalescent patient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连花清瘟用连翘
连花清瘟 需辨证使用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喉瘖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