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苏作传统家具铜活看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与变化

2024-02-18兰昱

建材与装饰 2024年1期
关键词:苏作手工艺家具

兰昱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405)

0 引言

家具是生活的必需品。随着历史发展,家具在基本使用功能之外被赋予了精神层面的作用,优秀作品从日用品上升到艺术品的范畴。家具的艺术风格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艺术爱好[1]。中国传统家具历经数千年不间断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文化历史瑰宝。英国家具大师托马斯·齐彭代尔把中国明式家具置于世界传统家具之首,位列哥特式、洛可可式之前。

苏作传统家具是明式家具的基础,以实木为主材,工艺上崇尚自然,与欧式家具相比,金属构件使用比例很低。因为用量少、面积小,金属构件成为关键节点。对这些金属构件的研究以小见大,反映苏作传统家具乃至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为当代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1 苏作铜活

中国传统家具的巅峰是明式和清式,明式家具的发源、发展地是以苏州为核心的江苏南部地区。富庶的经济环境和优秀的文化氛围,催生了对生活用品很高的品质要求。明末清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道“工巧则推苏郡”。苏作代表着多种手工艺技术的顶级品质,就好像现在的奢侈品品牌一样。

苏作传统家具上的金属件有铜、铁、金、银等材质,但以铜和铜合金为主。苏南坊间把苏作传统家具上的铜制构件称为“铜件”,但很多地方称之为“铜活”。为保持与研究体系的一致,本文亦称之为“铜活”。

1.1 苏作传统家具铜活的作用

人类耗费时间和物力所制造的产品都具有具体物质功能和抽象精神层面的作用。两者交织不可分割,且在发展中产生变化。例如,门钉产生之初是加固功能作用,逐渐演变出装饰意味,最终装饰作用大于实际加固作用。苏作传统家具上的铜活以实际功能性作用为主,精神层面作用为辅。

1.1.1 苏作传统家具铜活的功能性作用

苏作传统家具铜活的功能性作用。金属的强度高于木材,可以用更小的体量承担更大的拉力、剪力、弯矩等外力。因而铜活负责木材不易达到的关键作用。

(1)活动联系作用。苏作传统家具的主材连接依靠榫卯结构,工匠们发明、发展出系统有效的榫卯体系用于连接。但在一些需要频繁开合且受力较大的部位,使用木材无法克服疲劳性、稳定性等问题。所以一般使用金属构件如铜合页来增加强度和抵抗磨损。

(2)关键加固作用。例如,箱柜桌椅的四角特别容易受到碰撞,而且此处榫卯密集、结构脆弱,需要加上铜包角;交兀、交椅的转轴周围也是脆弱部分,要覆以铜片加强。

(3)表面保护作用。虽然传统家具对木材有髹漆上蜡等保护,但在频繁摩擦处还是会有磨损现象,需要衬铜皮保护。例如,椅凳的脚踏用铜皮包裹。箱柜活动的金属吊牌、拉手对木器表面会产生剐蹭,所以有了面叶、面条和眼钱。

(4)灵活持握作用。为了方便握持,在移动的家具或部件上需要安装把手。如果用木材制作,因强度问题就只能是体积较大而且固定的形式。用强度更高的金属构件,可以做得精巧而灵活。如箱子的提环、柜门上的吊牌,小巧纤细,自行下垂而不发生碰撞。

(5)核心封闭作用。储藏类家具(箱、柜、橱及抽屉等)要有小巧而牢固的保险安全构件,如铜挂锁、铜插针,以及与之配合的拍子、扭头、曲曲。

(6)维修加固使用。在传统家具截面小、受力大的位置,如一些靠背椅的靠背与搭脑衔接处、圈椅的锲钉隼衔接处。构件相对纤弱,容易损坏。所以在传世的家具实物上常看到有维修添加的金属加固的做法。

综上所述,铜活在传统家具上主要是以其高强度的性能优点来实现木材不足以承担的功能性作用。有些铜活的形式并非与家具主体同时出现,而是在家具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的。

1.1.2 苏作传统家具铜活在精神层面的作用

(1)整体装饰作用。苏作传统家具注重整体造型比例关系,在家具整体以及局部构件之间的视觉效果上非常讲究。为了达到统一、变化和均衡感,除了尺度上的把控,还会使用线脚、落塘、打洼等手段来进行调整。但苏作传统家具以木为主材,经髹漆、烫蜡表面处理后家具的整体感强但缺乏点缀和层次。此时铜活发挥了重要作用,金属与木材形成了色彩和质感的对比,小面积的点缀可以成为视觉中心,对木质家具进行分割并产生极佳的装饰效果。艾克[2]在其著作中描述如下:金属镶片之于中国家具,犹如镀金物之于洛可可装饰。如此配件的摆置,使得大衣柜、橱柜和五斗橱更为美观,有时这些摆置似乎达到了黄金分割原理。

图1 为黄花梨矮抽屉橱柜,是《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所举的第99 例,但描述非常简略。璞安国先生[3]的《明清苏式家具》中也引用了此案例,描述如下:此柜横档上安矮柱两根,设抽屉三具,档下中央立直档一根,左右安铰链门。抽屉钉面叶和拉环,门和直档钉面叶和吊牌,白铜质地。此案例视觉焦点是柜门和中挺上一组三件如意云头方廓面叶以及与之配套的吊牌、扭头。柜门各一组两件如意云头方廓合页,抽屉各一组矩形面叶加提环。吊牌、提环由曲曲固定,未衬眼钱。可以直观看到铜活在苏作传统家具上的整体装饰作用。

(2)个体装饰作用。单体苏作传统家具铜活也极具装饰性。铜活单体除了基本的几何体,还有经过抽象提炼的如蝴蝶、蝙蝠、如意云头等造型。即使不再施加其他装饰手法,也已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大多数铜活表面还会使用镂空、錾刻、镶嵌等装饰手法进一步修饰。这些造型图案题材广泛,而且除了形式美以外,往往还具有祈福、祝愿的意义。和其他中国传统工艺产品一样尊崇“纹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法则。

1.2 苏作传统家具铜活的分类

(1)按功能分类。如前文所述,苏作传统家具上的铜活主要是因其高强度的性能特点来实现木材无法承担的功能性作用。常见有配合闭锁开合的扭头、插针、锁具以及与之配合的面叶、面条;用于灵活联系的合页;用于闭锁的拍子;用于握持的吊牌、提环;服务于扭头、吊牌、提环的小配件曲曲、眼钱;用于保护的包角、套腿等。可结合上下文,此处不展开。

(2)按材质分类。苏作传统家具上的金属件强度不能太低,使用中稳定性要好。铜和铜合金不易生锈腐蚀,有足够的强度且易于加工,成为苏作传统家具金属构件的首选材料。

纯铜呈紫红色,故称紫铜。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锌、镍等金属,得到黄铜、白铜。为了达到不同性能要求,如颜色、耐腐蚀、加工强度等要求,还会添加铅、铝、锰、锡、铁、硅乃至金、银等微量元素。白铜和黄铜色泽接近金银,且不易腐蚀,特别适合在家具上使用。其颜色淡雅柔和,与中式传统家具的风格相得益彰。紫铜柔软,没有黄铜和白铜合金使用广泛,常与白铜、黄铜配合使用。但旧时民间铜匠作坊冶炼技术参差不齐,铸造过程中渗入的杂质较多导致延展性较差,常温弯折易断裂。

(3)按装饰工艺分类。基础的铜活表面光素,依靠整体形状、轮廓、体量大小来实现装饰效果,称为素面;铸造可使用模具形成镂空、凸起,增强立体装饰效果,脱模后需进行细加工修整;在铜活毛坯上錾刻出各种纹饰,是常见片状铜活装饰手法;镶嵌,铜件加工出坑、槽、孔,固定其他材料达到装饰效果;错金银有两种,使用金汞剂进行表面处理俗称鎏金,在表面坑槽填入金银并捶打磨平类似镶嵌;锤合,将不同材质通过捶打的方式锚固一体使用;景泰蓝以铜丝为骨填以珐琅釉料烧制打磨,在苏作传统家具中使用不多。

(4)从安装方式来分,苏作传统家具铜活有平卧和浮钉两种。平卧是在木器表面挖槽后铜活整体嵌入,铜活、木器表面平整,固定用的钩钉也是暗藏的。装饰效果佳、工艺复杂,一般来说年代也更早。浮钉法则用明钉固定铜件,简便易行但装饰效果略逊。

1.3 苏作传统家具铜活的意义

所谓物以稀为贵。铜活体量小但在苏作传统家具上发挥着关键作用。铜在古代是贵金属,其材料价值相比家具主材昂贵,工匠和主人更加重视、对其精雕细琢;此外,铜的性能优秀,可以进行铸造、錾刻等精加工;铜耐久性优于钢铁、木材,有丰富的存世量可供研究。铜活是苏作传统家具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缩影。

工艺角度,通过铜活研究冶炼、铸造等金属加工方面的技术发展。我国自夏商周起已拥有成熟的冶铜技术,但各个历史时期、地域的金属加工能力不同。传统家具铜活材料可以反映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能力。

艺术角度,铜活的造型和图案,是通过对几何图形、自然界动植物、文字等题材的提取、变形和再创,形成更加抽象化的符号。这种艺术纹样已经相对稳定,符合美学准则,是现代艺术设计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通过分析总结其规律进而为当代艺术设计所用。

文化角度,苏作传统家具铜活的纹样带有民族文化象征意义,表现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传统文化中的祝福、谚语、传说等,形成优美而且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化装饰图案。对纹样符号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有助于研究地域传统文化。

图2 为笔者收藏的一件常见黄铜蝴蝶造型面叶。蝴与“福”“耋”读音相近,寓意幸福美好,也象征坚贞的爱情,祝福健康长寿。表面錾刻了鱼、柿子、铜钱和蝙蝠,并杂以植物纹样。鱼象征“连年有余”,柿子代表“事事如意”,铜钱、蝙蝠合称“福在眼前”。

2 基于苏作传统家具铜活分析传统手工艺的特点

铜活是苏作传统家具的关键构件。这些或质朴、或精致,或简洁、或繁复的金属制品,陪伴着人民生生不息。苏作传统家具铜活在其所属时代是优秀的,但也受到时代的限制,具有时代特点。

(1)易于取材,便于操作。铜在我国资源丰富,且机械性能能够达到要求,熔点低于钢铁,质地相对柔软,易于加工。所以民间手工艺者务实地选择铜而非其他材料制作家具金属配件。

(2)形式优美,相对自由。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形式优美且相对稳定。但人工把控的余地仍然很大,有发挥创造的余地,单个产品有独立的个性。

(3)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工具简单、加工过程中人为因素占比高,使得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师傅和徒弟的产品质量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产品也不一样。

3 从传统手工艺看当代工业生产

科技发展促进生产进步,工业革命带来了变革,机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替代了大多数的人工劳动。然而机器只是工具,人类一旦出现控制偏差,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将当代工业和传统手工艺进行对比,有利于客观地分析现状。

当代工业生产产品设计便捷、精准。复杂计算、调整都可以在虚拟环境下实现,计算机辅助技术使现代产品设计更加快捷和精确。3D 打印使实物模型也变得轻而易举。但是,生产过程也更容易草率。设计无验证,产品无积淀。一些产品甚至没有经过改良的过程就已经被市场淘汰。现代工业巨大的生产能力像一把双刃剑,满足了人类需求,也在飞速消耗自然资源。

然而,人们对传统手工艺产品依旧钟爱。有怀旧情节的影响,也有时间积淀的因素。以苏作传统家具铜活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在造型形式、文化内涵和耐久性等方面确有值得现代工业借鉴的地方。

4 结语

人类生产一为用、二为利,产品的最终检验标准是用户。获利无可厚非,但应以用为本、以人为本。如果忽视产品功能核心,违背以人为本的检验标准,就脱落了生产的本质。机械本身并不坏,其罪恶仅仅在于不能生产正确的器物[4]。在现代设备的助推下,生产的破坏性更容易放大,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传统手工艺产品有社会属性,自身具有进化能力。以苏作传统家具铜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产品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具有敬畏自然、以实用为核心、以人为本等朴实的造物观。敬惜材料、尊重劳动,传统手工艺谨慎生产并有良好的延续性,通过劳动者不断改良,在有限物质基础下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现代工业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产品。但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必须借鉴传统手工艺的精神。设计以用为重、生产珍惜自然资源,引入生产者和使用者参与过程性改良。把人文力量加入机器生产过程中,调和人与自然、生产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创造出更优秀的产品。

猜你喜欢

苏作手工艺家具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市委书记赴高新区 专题调研苏作文化工作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文雅精致 苏作天工
苏作红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思考
对“苏作”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基点与路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