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创优路径
2024-02-17黄晨曦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实验小学
黄晨曦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实验小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堂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所谓的“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最主要的因素——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评价融合起来,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推进。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评价虽然能够相互影响,但关联特性不够显著,甚至部分教师在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学与评价出现了脱节现象,教学效果自然不突出。教师应当从一体化角度出发,对教学活动展开设计,借力评价促教、促学,将教与学深度融通,提升课堂匹配度,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一、明晰教学评目标导向
教学评一体化中,评价无疑占据主导地位,它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评价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的呈现过程,要想让评价更具针对性、主体性、教育性,必须超越原来对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的评价,设置鲜明清晰的评价目标,在目标的导向下,评价活动才能快速完成,也才能为课堂带来无限活力。学生、教师等教学因子只有聚焦于共同的学习目标,才能快速完成学习活动,真正深入到知识的核心。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下大力气挖掘探索文本内容。这本身无可厚非,教材文本是重要的,但没有教学目标、评价目标的指引,文本挖掘探索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从目标视角出发,对教学展开设计,规划评价目标。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评价目标不是单一的,它是指向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教师从新课改理念着手,做出积极有效的探索。
作为评价的原点,目标的功用和价值不容小觑。教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要有目标意识,给学生提供具体明了的学习方向。例如,在学习闽教英语Unit 2A Visit to the Zoo时,教师发现学生非常喜欢学习本单元,对学生活动充满期待。教师没有直接引入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感知,而是从宏观视域出发,对接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目标的呈现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有了明晰的方向,更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凭据。“After learning the first unit,you must have some understanding of the learning goal.Please 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learning goal of this unit.”因为有第一单元的学习作为例子,学生积极尝试,很快学习目标就展现出来。有了整体学习目标的导向,教师正式开启课堂。“Ladies and Gentlemen,Please Hurry Up the roller coaster,we will start today's short trip.”在教师的引导中,学生进入阅读状态,他们开展对话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评价。一开始,学生完全不知道要如何操作。为了给学生提供清晰的评价思路,教师以学习目标为引子,让学生确定评价目标。“You know what the reviews are for?What are we going to accomplish in this class?Please combine the above two points,think about the evaluation objectives of this class.”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顺利构建出评价目标。
教师从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双重视角出发,定位评价目标,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探知动力,顺利推进了教学活动的启动。小学阶段,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思维认知通常呈现出碎片化趋势,学习目标不够清晰,导致学习效果不显著。教师从源头着手,以目标引导课堂,为教学提供航向。
二、优化教学评标准尺度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们在对事物、活动进行价值尺度和界限的评判中,一定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让我们提高了对教学评价的认知。过去“评价无用论”的思想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认知,已经被摒弃。课堂评价的基础性作用逐渐凸显。为了更好地借助评价助力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教师要对课堂评价标准尺度进行界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定不是随意设置的,要在探寻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认知基础和规律,进行规划。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核心素养放在中心位置,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对接课程标准,教师要设计不同标准,在具体标准的界定下,设定相关等级,给出相关参考。
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需要评价,学生学习表现亦需要进行评价。有了科学客观的评价,学生才能对自身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评价过程中,有清晰鲜明的标准作为支撑和辅助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评价和学生表现性评价涉及的因子不同,评价标准自然不能完全相同。例如,学习闽教英语Unit 4A Spring Outing中Part B 的内容时,教师先让两名学生进行展示性朗读。朗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存在差异。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朗读评价的标准相对简单,但小学生还是无法精准掌握,他们只是很笼统地说“好”“还行”。显然这样的评价语言根本无法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追 问:“What do you think he did well?Please say something.”这个时候学生才从声音大小的角度进行分析。“I think he read the text in a loud voice,I can hear clearly,so I think he read well.”教师抓住有效契机,引导学生交流探讨“朗读得很好”的标准是什么。“A text,read well or not,you think you can judge from what aspects?Is it just the loud angle?”学生自然能给出不同的 见 解。“I think it is not loud even if you read well,but also correct.”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教师将学生的表述进行小结,将读得好的评判标准进一步明确。“Sound loud,do not read the wrong word,read smoothly and smoothly...”有了评价标准的辅助,再进行评价时,学生自然信心满满。
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判断意识,他们基本掌握了好坏对错。英语学习要从词汇、句型和语法运用等角度出发,展开评判。教师抓住这一点,从学科属性中明确评判标准,让教学评价有了具体参照。教师和学生在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判断,探知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三、拓展教学评维度范畴
当前教学评价,仅仅从教师的维度出发。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参与到评价中能够给学生提供重要导向。然而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能仅仅从学校的视角出发,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过程中。首先要看学生参与广度和深度。教师通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精心准备的课上完后,效果呈现不尽如人意。其实不是教师的准备和设计不够好,而是没有调动学生,激发他们的参与度。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其他人的表现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其次要体现学生能力和思维的有效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维的助力下生成学科核心素养。可见,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关键。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提出质疑,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评价过程中,对接知识层面是必要的,但知识层面属于浅层次,要从最基础的知识维度切入,延伸到思维效度和能力层面。例如,在学习闽教英语Unit 5Sports Day中Part B部分的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点。学生在回忆中对所学知识点有了更深的印象,顺利进入阅读状态。为了更好地对接文本,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会的场景。学生纷纷举手表达。“At the sports meeting,I got the first place in the high school.”学生热火朝天地表达着,课堂学习氛围异常浓厚。接着教师对接文本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阅读过程中,学生大体了解了文本内容,自然会产生好奇心,对文本中涉及的词汇、句型展开深度分析鉴赏。“What did the article tell you,and did you have any questions during the reading?Let's work it out.”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学生认知基础不同,一定会有学生对文本存在疑惑。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对其展开评价。“I think he was thinking when he asked the question,which is also a puzzle to me.”教师进行师友互助,让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之后,教师让学生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生相互评价。在多维度评价中,课堂教学进入活跃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完全调动。
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文本内容特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释疑,把握文本的核心。小学生认知层级较低,但他们的思维灵活,能够主动思考。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从知识的不同层面出发,提出自己的疑问,他们将思维过程转化为智能的积淀和学习方法的运用,让课堂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丰富教学评展现方式
教学评价形式多样,语言评价是其中一种,它是最常用的方式。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传递信息、矫正学生认知、提升他们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彰显教学评一体化的效度,采用语言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升评价语言的鲜活度。“很好”“不错”“不对”这些是常见的评价语言。虽然这些语言能够给学生提供准确的评价,但语言呈现形式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评价的针对性较差。教师不妨从语言的多样性、准确性、激励性、启发性角度着手,对学生展开评价。“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一定进行了深度思考,才能发现这个细节”。这些赏识性的语言对学生产生的激励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积累不同形式的赞扬性语言,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出差异性、多样性评价。
语言评价能够让学生快速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然而语言评价相对单一,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探寻评价方式,对其展开升级优化是通向高品质课堂的必由之路。例如,在学习闽教英语Unit 7Tall Buildings中Part B 部分的内容时,教师让学生采用角色演绎的形式进行学习呈现。班级学生众多,为此,教师让学生八人为一组,各自分工明确,但要设定一个评价官的职位,对小组以及其他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Now we are going to group performance,Please Choose Your Favorite Group,group leader Clear Division of Labor,each group ready for 15 minutes,and then show their results.”学生对角色演绎的学习方式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在探知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无拘无束,身心放松,甚至可以将自己的认知融入其中,他们自然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开始,学生热情似火,参与积极性极高。表演活动结束后,教师让评价官对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一一评价。除了评价官,小组成员有七个,在评价的过程中,形式自然多种多样。如有的学生采用语言评价与肢体动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His expression adds to the experience of life.It's great!”“His expression let me know that there is such a place,really good magic.”一边说着赞扬的话,一边竖起大拇指,点头示以微笑。这样的评价方式自然能够对学生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教学过程中引入评价不稀奇,如何有效挖掘评价的功效,将其效果发挥到极致,需要教师从评价方式的多元性、针对性、趣味性等角度着手,进行探索探究,找到最佳切入点。
肢体语言评价、物质奖励评价都可以引入课堂。肢体动作是态度倾向外显的表现。教师赞同学生的观点,对其进行赞扬,可以点点头,竖起大拇指。这些都能给学生带来触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适时给予针对性评价,以多种评价形式的融合叠加,给学生带来独特体验,启迪他们的思维。
教学评一体化是践行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需要评价活动的指引。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要进行转型升级,将其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与此同时,教学评价不仅要聚焦于知识的构建、结果的呈现与技能的提升,更要从学习过程中寻找评价切点,将关注点放在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上。将新的评价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指引,一定能快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综合能力,实现教学飞跃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