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评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2024-02-17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

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素养

周 聪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

课堂评价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现完整教学的一项重要工具。在传统的认知中,课堂知识教授和灌输在教学中的重视程度较高,甚至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导致课堂评价成了可有可无的环节,这不利于教师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难以展开准确的学情分析。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合理设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指标、评价流程、评价方式等成为需要深入思考的重点问题。课堂评价不是独立的一环,而是与教和学联系紧密,是“教学评一体化”育人体系中的一环,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堂评价的难点

(一)教评向学评转变较难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评价通常采用教评方式,即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而非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展开的一系列评价。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教评观念,但要实现教评向学评的转变还较为困难,因此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改革课堂评价工具、方法,创新课堂评价角度和指标。

(二)评价内化行为效果差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评价的目标不是为了纠错,而是为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通过外化的学习情况评价来内化学生行为,通过评价结果反馈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整改相应的教学模式与流程,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在课堂评价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评价内化行为的效果较差、教师对学生成绩过度关注、对素养素质提升的关注度不高、课堂评价的质量和效果有限等问题。

(三)评价实践尺度把握难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评价中需要对具体的学习情况、具体的学生进行评价,涉及评价尺度把握的问题。有时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针对较为严重的问题,发现学生思想政治上走偏了,既要严厉地纠正,又需要温和地引导,给出的评价既需要客观中肯,又要关注学生的想法与感受。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中,如何把握实际评价尺度较为困难,教师话说重了、说轻了都可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平衡课堂评价尺度。

二、课堂评价的实施步骤

(一)选择评价方法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展开教学评价,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调控评价时间或者是选择需要时间较短的评价方法,如采取问卷调查、撰写评语等方式,更加全面高效地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和素养提升的状况进行评价,保证课堂时间的协调配置,保证教学工作和评价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确认评价主体

在确认评价方法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再确认课堂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自身外,还可以引入家长评价和学生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结构。通过信息化渠道,采取直播的方式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课堂表现展示在网络平台中,家长可以通过发布评论的方式参与课堂评价。教师和学生则直接参与课堂评价,分别发挥不同的评价职能和作用,构建教师“直接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多元化课堂评价主体结构。

(三)把控评价尺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评价中需要准确掌握课堂评价的尺度,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表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储备状况等设计更有针对性和更多样化的课堂评价指标,运用多把标尺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道德与法治修养提升情况,而不应当将全体学生全部放在一个固化的评价标尺中,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和特征笼统地进行课堂评价。

(四)运用评价工具

在信息化教育时代,信息化技术和教学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评价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充分比较,分析各种信息化评价工具的优势和功能作用,对评价信息实行数字化管理。面向每个学生构建个人课堂评价档案,将所有的课堂评价信息储存在电子档案中,利用计算机工具来对相应评价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和处理,更快地得出评价结果。

(五)分析评价结果

教师根据课堂评价的结果来展开分析,不仅需要对学生当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和修养提升情况进行评价,还需要横向拉长评价线,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横向动态评价,构建“过程性+最终性”的综合性评价结果分析结构和程序,全面整合各项课堂评价信息,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

三、课堂评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一)教学后课堂评价流程优化

1.确定课堂评价主体

确定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课堂评价主体,采取多元主体评价的方式,确认教师和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时的主要评价地位。教师负责设计课堂评价方式,引导课堂评价的实施,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中,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出发,做出评价、提出意见、给出反馈,必要时还可以增加家长评价的模块,延展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

2.把握各评价主体的评价尺度

教师在展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评和学评时,要分清楚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为根本任务,提升直接目标的评价标尺,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层次,展开分层评价。学生在进行自评和互评时,要注意互相评比和互相比较的界限,淡化学生之间的课堂表现比较,避免学生争强好胜,引发相互嫉妒或者埋怨的心理,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评价其他表现更好的学生,而是评价学生各个时期的表现,如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表现、成绩的进步、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调整等。

3.设计教学课堂评价表格

(1)学评表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质量评价表的设计,用于对小学生的道德与素养知识学习和素养提升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按照学生学习的特征和核心素养提升的规律展开学习质量评价。首先是将学生学习质量水平进行层次划分,构建三个学习质量水平,分别为水平Ⅰ(7-10 分):知识获取、素养提升、学习态度、思维条理性和思维创造力等都达到较高水平,如在知识获取上,学生能够较为高效地获得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素养提升方面,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较高、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格良好;在学习态度方面,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能够大胆自信交流,在思维条理性和创造力方面,学生能够更有逻辑、更有条理地发表意见、深入思考、阐述观点。水平Ⅱ(4-6 分),知识获取能力、素养提升情况、学习态度和思维条理性、逻辑性等变现更差;水平Ⅲ(0-3 分),学习质量最差。水平层次划分后,再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进行整体评价,从而有效了解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情况和质量。

(2)教评表设计

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主要是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目标认知和教学实践等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详见表1。

表1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3)课堂教学内容考核评价设计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后,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较为简单的评价表格,对学生相应知识的学习情况以及行为习惯培养的结果进行评价。例如,在教学完与“成长”相关的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我长大了”的简单评价表,设置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四个模块,并且制定分值和评价标准。其中,0~1分表示学习表现不好,2~3分表示学习表现一般,4~5 分表示学习表现良好。在此基础上,设计本学习内容的教学评价内容和具体指标,包括:待人待事是否讲礼貌、符合社会公德;学生是否能独立完成作业、是否能独立整理书桌;是否能独立或者合作打扫教室;是否能和同学、家长等友好相处。通过此评价分析,可以有效地考核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情况和成长情况。

4.评价表回收和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将评价表发放给学生,先让学生进行自评,然后再交换评价表进行互评,如果需要家长评价时再带回家由家长评价。而后,收齐学评表、教评表还有具体的教学效果表,教师可以根据日常测验和日常观察,对学生学习和自己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将相应的评价结果和数据输入办公系统,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化和电算化处理,构建相应的评价模型,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整体分析。而后,将学生按照评价结果划分为多个等级,按照最终评价分数划分为表现优异、表现良好和表现一般这三个层次,帮助教师、家长了解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和学习成果。

(二)课堂表现的常态化评价

1.确认评价主体

在日常课堂表现的常态化评价中,教师和学生更清楚课堂表现,因此在评价主体选择时应构建“学生+教师”两位一体的评价主体结构。教师负责编制常态化评价指标、标准和工具,学生负责实施常态化评价工作,并对道德实践活动表现进行考核评价。

2.编制“文明记录本”

教师要将编制的“文明记录本”发放给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人手一本,每天记录一件自己完成的正能量事件,以此来体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实践表现,反馈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记录时,按照相应标准和规范来记录,如:星期一,随手捡垃圾;星期二,整理教室垃圾角;星期三,今天早上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书包;星期四,过马路时劝一位老爷爷遵守交通规则;星期五,独立整理课桌和周围垃圾,摆正桌子和板凳。

借此,让学生自己记录道德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行为,以满足学生美好品行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需求。而后,每周一次,教师收齐“文明记录本”,填写教师评价,再将“文明记录本”发给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评语中得到鼓励或者督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3.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

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每周一次的整体评价,对学生“文明记录本”中记录的道德实践活动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选择3~5位“道德模范小标兵”作为班级全体学生的学习榜样。教师要先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展示“文明记录本”的内容,征得同意后运用教室的多媒体放映设备展示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表现,并让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做好事”“保持好习惯”的点点滴滴,通过道德模范引领其他学生学习,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构建以评促教机制

1.评价主体选择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作为评价实施主体,要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要求来优化评价设计和评价方式,积极运用评价信息和结果来分析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实现以评促教的目标。

2.“问卷调查+访谈”评价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先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对调查问卷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更直观地呈现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学习情况,整理和制作学生个人成长资料袋,将各个时期的调查问卷结果和可视化分析结构整理后放在成长资料袋里储存起来。而后,每半个月或者每一个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课堂表现积极性衰减、思想行为有不良转变等,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访谈。通过针对性访谈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干预,使得学生重拾自信心,及时纠正其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倾向。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素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