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固定方法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疗效分析
2024-02-17吴穗琼潘永雄杨广钢雷航
吴穗琼 潘永雄 杨广钢 雷航
广州市正骨医院骨伤八区,广州 510000
踝关节扭伤是创伤急诊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身各关节扭伤中居首位。踝关节扭伤病因大部分为足内翻导致踝外侧韧带损伤,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韧带松弛形成慢性创伤性关节炎,容易出现反复扭伤,最后发展为踝关节不稳[1]。在大量研究支持下,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早期处理已基本形成共识,即早期固定和采取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2-4]。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各有优劣,手术治疗具有治疗周期短、恢复速度快的优势,但术后多出现疼痛、功能减退及踝关节不稳等后遗症;保守治疗能更快地恢复运动及工作,并发症更少[4]。踝关节扭伤后需要进行固定治疗,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有石膏、弹性绷带及支具等。石膏固定多用于踝关节韧带损伤严重或合并骨折患者,通过坚强固定可缓解临床症状[5]。踝关节轻度损伤患者运用弹性绷带固定治疗,能改善局部肿胀疼痛[6]。石膏、弹性绷带或支具固定治疗踝关节韧带损伤的疗效对比分析的报道较少,而对石膏或弹性绷带的治疗效果分析大多集中于踝关节功能,对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的研究也比较少见[6]。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何种固定方法能改善踝关节功能和本体感觉。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广州市正骨医院门急诊收治的62 例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固定方法不同分为3 组,其中A 组及C 组21 例,B 组20 例。A 组男11 例,女10 例,年龄10~54(29.48±13.10)岁;B 组 男13 例,女7 例,年 龄13~59(28.00±13.91)岁;C 组 男13 例,女8 例,年 龄14~58(26.38±12.54)岁。3 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6 版[7]制定:①患踝首次新鲜外伤,有明确直接或间接暴力外伤史;②踝关节患侧疼痛,同时,伴有肿胀、局部瘀斑、活动障碍;③X 片检查无踝关节骨折或脱位;④MRI 或B 超检查提示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8]。(2)纳入标准:①诊断标准与上述纳入标准相符合;②年龄10~59 岁;③无其他损伤如开放性等,可保守治疗;④单侧踝关节受伤;⑤患足末梢感觉及动脉搏动正常;⑥同意参与本项研究。(3)排除标准:①非首次外伤,既往有踝关节反复扭伤病史或陈旧性损伤,慢性踝关节不稳者;②患肢肿胀严重或有张力性水泡不适合固定患者;③合并踝部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④患者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治疗。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2.方法
(1)A 组。采用续骨油配合理筋手法由足背开始沿踝关节外侧韧带向外踝部逐步松解,中间辅以牵引,动作缓慢,刚柔相济,而后用驳骨油纱外敷,绷带包扎。依据患者受伤踝关节选择合适型号的奥索踝关节固定支具,支具24 h佩戴,伤后1 周内以抬高患肢、主动活动足趾消肿为主,1 周后可主动屈伸踝关节功能锻炼,并在疼痛可忍受范围内穿鞋行走。总固定时间为3周。(2)B 组治疗方法同A 组,受伤踝关节采取弹性绷带在适当拉力下24 h 包扎,固定期间功能锻炼与支具组相同,并指导患者若行走后绷带松弛则重新加压包扎,1 周后行功能锻炼。(3)C 组治疗方法同A 组,受伤踝关节采取U 型树脂石膏固定踝关节,24 h 固定,消肿后调整石膏固定松紧,早期同样以抬高患肢、活动足趾消肿为主,可扶拐行走,1周后进行功能锻炼。
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及治疗2 个月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表[9]从疼痛(40 分)、功能(50 分)及对线(10 分)3 方面进行评分比较,总分100 分。90~100分为优,75~89分为良,50~74分为可,<50分为差。(2)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2个月后采用比利时RSSCANG 公司的步态分析平衡测试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步态平衡测试[10],患者以患肢站于压力板上,时间设定为10 s,在患者睁眼、闭眼时测定身体重心摆动距离。
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F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表1)
表1 3组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s)
表1 3组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s)
注:A 组采取奥索踝关节固定支具固定,B 组采取弹力绷带固定,C 组采取U 型树脂石膏固定。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1;与本组治疗1个月后比较,bP<0.01;与A组同时期比较,cP<0.01
3 组患者治疗前踝关节疼痛、功能、对线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 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治疗2 个月后踝关节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 个月后及治疗2 个月后,A 组的踝关节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B、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 组与C 组不同时间点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 组患者之间的踝关节疼痛、功能、对线评分及总分的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治疗后睁眼及闭眼时重心摆动幅度比较(表2)
表2 3组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治疗后睁眼及闭眼时重心摆动幅度比较(mm,± s)
表2 3组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治疗后睁眼及闭眼时重心摆动幅度比较(mm,± s)
注:A 组采取奥索踝关节固定支具固定,B 组采取弹力绷带固定,C 组采取U 型树脂石膏固定。与本组治疗1个月后比较,aP<0.01;与A 组同时期比较,bP<0.01
A 组治疗1 个月后、治疗2 个月后的睁眼及闭眼时重心摆动幅度均小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 组治疗1 个月后、治疗2 个月后的睁眼及闭眼时重心摆动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在治疗2 个月后睁眼及闭眼时重心摆动幅度均小于同组治疗1 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 组患者睁眼时重心摆动幅度的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眼时重心摆动幅度的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有复杂精细的结构,对维持肢体平衡起到重要作用。踝关节外侧韧带属于多韧带复合结构,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及距腓后韧带,外侧韧带相对内侧更为松弛,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撕裂损伤出现肿胀疼痛。外侧韧带中有本体感觉器存在,撕裂会导致本体感觉器受损影响平衡能力,治疗不当容易出现踝关节功能障碍、踝关节不稳[11-13]。
本研究结果显示,3 组患者治疗1 个月后及治疗2 个月后AO-FAS 踝关节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石膏、弹性绷带和支具固定都能起到治疗作用。有研究表明[13],固定为踝关节韧带恢复提供稳定的环境,在前期使韧带松弛而逐渐愈合,在中期能适当活动刺激韧带生长和本体感觉恢复。踝关节运动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韧带损伤或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有帮助,有利于消肿及关节功能恢复[14]。在踝关节扭伤的早期阶段,石膏固定对踝关节起到保护性制动作用[15],有利于韧带损伤的愈合,但随着肿胀消退因石膏不容易再次塑形而限制功能锻炼。弹性绷带在早期因患踝肿胀严重不适合包扎太紧,固定强度较弱不利于韧带生长,但肿胀消退后绷带可以随之调节松紧便于功能锻炼[16-18]。支具固定早期可加强外侧踝关节固定强度,限制活动,肿胀消退后随之调节固定强度以便于功能锻炼,兼顾早期的韧带生长和后期的功能恢复[19-21]。有学者建议早期石膏固定,肿胀消退后改用弹性绷带固定,本次研究结果印证这一观点。A 组治疗1 个月后及治疗2 个月后AO-FAS 踝关节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B、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和支具固定具有可调节性,综合石膏固定和弹性绷带固定的优势相关[20]。综合来看,支具固定兼顾前期固定强度及后期功能锻炼。
踝关节韧带损伤愈合过程包括器质性生长和功能性恢复,前者指韧带再生、淤血及组织间液吸收,后者包括平衡能力本体感受的恢复[10,22]。在治疗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的过程中,通过步态分析平衡测试系统来测量本体感觉发现,治疗1 个月后及治疗2 个月后,A 组睁眼及闭眼时重心摆动幅度均小于B、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 组平衡能力更强。石膏固定强度大导致韧带因锻炼少而缺乏生物电刺激,使本体感觉恢复程度差[23-24]。弹性绷带不能为韧带生长提供稳定环境,本体感受器恢复不良[25]。支具固定不同点在于固定强度的可调节性,早期能稳定地贴附于踝关节提供抵抗内翻内旋力,减轻活动时的疼痛刺激使外侧韧带松弛便于本体感受器恢复。另一方面在患踝肿胀消退后随之调节固定范围,从而维持踝关节的稳定度,支具的点状刺激相较于其他固定的面状刺激能使踝关节异常活动时肌肉收缩时间更短,传输的本体位置感受信息更强烈,大脑接收本体感受感知肢体位置,提升平衡能力[26-27]。
综上所述,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患者可选用石膏、绷带或支具固定治疗,支具固定对疼痛、功能及平衡能力本体感觉恢复的效果更显著,在临床上可根据踝关节扭伤韧带损伤程度选择支具固定,有利于踝关节的恢复。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吴穗琼:酝酿和设计试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起草文章,统计分析;潘永雄:酝酿和设计试验,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指导;杨广钢:采集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指导;雷航:分析/解释数据,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