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地被植物的选择和施工技术
2024-02-17李慧芳
李慧芳
(太原动物园,山西 太原 030000)
1 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特点与类型
按生态习性,地被植物可分为阴阳地与半阴性地被植物,依据植物种类包括草本藤本与蕨类绿化植物等;装饰型地被设计在建筑物附近,在房屋周围中可组成各种花境花坛。
地被植物相比传统草坪植物呈现出个体小种类多,生命力顽强适应不同环境生长等特点,许多木本植物高低层次变化分明,养护管理方便易行,人工养护费用较少。地被植物根系发达,在恶劣环境下可以良好生长,通过与乔木搭配弥补下层空隙大的不足;地被植物体量较小,有丰富多彩的颜色与多重质感,植物景观中可营造较高艺术性;地被植物中木本植物可塑性强,一次种下可多年收益;地被植物经过长期进化叶面失水量小[1]。
2 园林地被植物的价值
园林地被植物是介于乔灌木与草坪层次间的低矮植物,其主要是功能是对地表涵养水分的覆盖。固有生态适应性使地被植物管理粗放,良好的地被植物具备抗旱耐荫性等生物特性,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与市场发展前景。地被植物具有良好景观效果与重要生态意义,可以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等。地被植物可以增加园林空间景观层次,地被植物可暗示空间边界,山石边缘种植地被植物可衬托山石形体。地被植物根系庞大可稳固表土,庞大的根系可提高土壤稳定性。地被植物可以吸收热量改善小气候监测污染,增加单位面积叶面积指数。大多数地被植物有稳固表土涵养水源生态作用,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化的重要部分,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等生态功能,兼具观赏性等多种价值[2]。地被植物代替草坪草增加空间层次,使植物空间立面效果更加优美。
3 园林工程地被植物选配原则
地被植物筛选要求符合生命周期长等条件,合理配置可以为园林增色,城市生态园林绿地中绿化品种选用无固定模式,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多用于覆盖地面形成景观,林下阴湿处耐荫植物选配关系到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在密林下种植吉祥草等耐荫地被植物,部分鸢尾科植物在盐碱化土壤中可生长。目前可有效覆盖地面材料包括有机覆盖物,人造草坪及地被植物,地被植物选择丰富性成为提高园林质量的重要因素。绿化植物配置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群落关系包括乔灌木种类等,根据选用地被植物生长习性与乔灌草合理搭配,设计要了解种植地环境气候特征等,园林绿化工程中要合理把握景观营造需要,优选密集繁茂、生长旺盛、抗逆性能强的地被植物。地被植物配置文化性要求了解植物人文性,如百日草花长期观赏花朵可以激发人们的上进心,需要设计者了解植物内涵历史,充分展现地被植物的文化内涵。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要根据地势与功能需求选择,地被植物在不同地势条件下种植,空旷场地光照充分,可种植耐热大叶群落密集的植物,如一串红、三星草等。林下地被光照少土壤中水分多,应选择六月雪等植物[3]。地被植物在与主要园林要素搭配中要遵循生态美学原则,叶色黄绿林层下可选配叶色深绿的植被。地被植物选择配置时由于种类多样,观赏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要结合园林景观营造要求选择地被植物。优先选择生长速度快的乡土地被植物,弥补中层植物生长慢的问题,结合不同类型地被植物生长特性采用多种地被植物组团配置方式,通过不同色彩地被植物栽植实现层次变化。
4 园林工程地被植物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
4.1 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从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提升角度考虑,做好施工前期相关准备作业非常关键。一方面,园林绿化设计专业人员需亲自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区域范围内的植物分布、种植类型等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需重视施工区域地质环境、水文环境等因素的考量,遵循本土植物优先选用基本原则,提高园林植物存活率,使植物选择经济浪费得到有效减少。另一方面,在园林绿化施工前期,需优化设计,体现植物种植的层次感,对于不同的植物,需选择使用不同的种植模式,需认识到若重视成片种植,而忽略阳光照射条件等相关问题,易出现植物存活率低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植物大面积死亡。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在植物规划及种植期间,需对植物生长条件进行合理科学考虑。此外,施工技术人员需与设计师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技术交底工作的完善,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对设计图纸内涵加深了解,结合施工区域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科学的设计改进方案,在施工方、设计方一致认同之后,确定最后的施工设计方案,确保后续施工作业顺利、有序进行。当然,在园林绿化施工前期,还需选择使用绿色、节能环保的施工材料。从施工工作人员角度考虑,需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使用材料的质量,为营造良好的园林景观效果,需以园林所处城市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为依据,严格遵循适树基本原则,确保树种选择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做到通过选用质量合格的材料,保证植物品种能够科学搭配。此外,尽可能地选用绿色建筑材料,使园林绿化整体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确保所使用的绿色建筑材料能够辅助植物正常生长,从而营造出美丽、优化的园林景观。
4.2 种植技术管理
绿化施工中由于地被植物生态习性存在较大差异,对通风立地条件要求不同。根据地区气候环境综合考虑地被植物选配观赏性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地被植物营造园林景观。地面绿化植物选择抗逆性强的地被植物,配置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红花继木、毛鹃、南天竹、金丝桃等植物形成色彩丰富的化境花带。地被植物大多低矮,规格较小,为满足景观营造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合理把控栽植密度,通过土地整形满足地被植物景观营造需求。园林工程地被植物施工要注意土地整平、地形营造、测量放线等工作。可选用地被植物应为多年生,综合地被植物栽植后生长空间要求,严格控制地被植物栽植密度。植株较小地被植物春季栽植密度按49~64 株/m2栽植,中等株型地被植物秋冬季栽植按25~36 株/m2控制地被植物栽植密度。施工过程中加强地被植物质量控制,优选毛球苗、避免裸根苗木,以免影响地被植物栽植质量。
4.3 扩大覆盖范围
通过扩大地被植物覆盖范围可以有效提升绿化面积。在采用该方法时需要先对区域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分析,明确空间设施分布规律,合理选择地被植物栽种区域。比如在城市转角区域设置小型园林场所,将整个空间利用地被植物有效填充,同时完成排水设施的设置,用不同类型的地被植物处理突出区域。可以在园林高台区下方设置雨水排放系统,保证地被植物在降水较大的情况下及时吸收、排放水分,然后在相关辅助设施的帮助下向市政雨水管道排放雨水,避免发生城市内涝。在树林区域可以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实现区域微环境调节的效果。
4.4 环境空间结合
不同类型的地被植物有着自身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可以综合使用地被植物和其他类型的植物建设优质的环境空间,美化环境的同时实现整个区域环境的合理调整。当前很多园林绿化工程中结合环境空间主要体现在3 个层次上,分别为地面、中间、高层。其中,进行地面空间规划建设时可以进行地被植物的科学配置,比如设置专门的草坪区域和水源地衔接位置,将使用地被植物的数量增加,达到地被植物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效果[4]。在具体应用地被植物过程中,需要规划设计人员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合使用,和排水防涝等系统充分融合,发挥植物蓄水能力、防涝作用,提高城市的环境舒适性。
4.5 展现美化效果
园林工程中彩屏区域和各类设施的衔接位置可以充分借助地被植物,例如,合理配置草坪区域内的人行道路、周边的树林、花坛中的设施,统筹兼顾,从整体上对整个区域的美观度进行分析,提高整体区域的植物配置效果[5]。此外,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中还要合理引入各种方法,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积极引入先进的设计软件,细致地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方案,合理配置地被植物,将地被植物的应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作为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美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根据地被植物的生长特性、各个季节颜色变化、生长周期等特点合理配置其他类型植物,采取差异化设计方式,提高地被植物和其他植物的协调性,保证园林工程在各个季节都可以展示出地被植物的良好价值。
5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措施
5.1 灌溉养护
水分管理是园林养护技术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保证园林绿化植物能健康生长的关键。在植物灌溉的过程中,应根据绿化植物的种类合理控制灌溉量,避免出现灌溉水分过多或水分不足的情况。如果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不能满足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较多水分,都可以采取灌溉的方式为绿化植物提供所需水分。在灌溉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绿化植物生长的需求,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控制灌溉量,保证绿化植物所需水分充足。同时,养护人员还需要做好园林中的排水工作。如果园林植物种植土壤中的水分过多,会导致土壤中的氧气不足,给绿化植物的吸收机能造成问题,导致绿化植物的根系直接死亡,影响植物正常生长[6]。针对这种情况,养护人员可以对园林地形进行处理,保证地面具有一定坡度,在灌溉或降水后能自然排水。如果园林地势较为低洼,可以采取开挖排水沟形式开展排水工作,避免园林出现水涝。
5.2 土壤疏水
土壤灌溉需要掌握一定的程度,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吸收,也要防止内涝现象出现。因此除了在浇水的量度和频次上控制之外,还要做好相应的疏水排水工作。要加强对土壤的水、无机盐、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密切关注,定期检测,合理管控,让其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并且推动土壤的排水工程建设,保证积水能够按时足量的排出。在排水期间应当对植物的成长情况做不间断地观察,一旦生长出现非正常情况,要第一时间采取相关应对措施。比如突发暴雨天气,那么应当组织人员去开挖明渠,加快排水速度,防止植物遭受内涝灾害。
5.3 施肥技术
园林施工过程中对植物进行栽培和移植往往会对植物的根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就要求在具体建设活动中,特别是要在植物根系完全恢复之后,再开展体系化的施肥工作。树木经过正常的养护程序之后,便会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这时候要想对植物进行施肥灌溉,就需要结合植物的生长类型,根据土壤中养分的含量进行适当的补给,运用科学有效的施肥技术,确保植物可以健康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对植物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要求将肥料控制在适当的数量,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土壤的发育状态,进而对生态环境的完善起到阻碍作用[7]。除此之外,如果外界环境处于比较干燥的状态,就需要先对土地进行拔草处理,确保肥料可以发挥本身的功效。
5.4 病虫害防治
园林施工结束之后,栽培的植物也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等问题的侵扰,通常情况下病虫害灾害包括白粉病和毛虫等,针对这种病虫害问题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潜在的病虫害问题,就要先向上级部门进行上报,在此基础上对病虫害的类型进行科学鉴定,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来自病虫害的侵害。除此之外,要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对园区内植物的状态进行定期巡查,特别是要清理其中存在的枯枝烂叶,确保园区的生态环境可以得到较好的改善。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中,地被植物作为生命力旺盛、管理养护简单的一类植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部位,有效衔接周边设施和其他类型植物,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观赏性、合理性,发挥其生态作用。工作人员在具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园林绿化工程中,应尊重地被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当地的环境条件,协调匹配各类植物,展现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辅助价值,同时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最终提升园林工程建设水平,建设优质的园林绿化项目,更好地服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