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尺度空间特征思考下的工业遗产差异化更新*
——以广州市两处食品加工类工业遗产为例

2024-02-16郑俊禧叶昌东

南方建筑 2024年1期
关键词:珠江视域片区

王 凌,郑俊禧,叶昌东

20 世纪中期,由于全球化带来的制造业外移,工业生产资源的闲置以及遗留的环境问题成为众多发达国家面临的城市发展难题,工业遗产改造以及城市复兴结合发展的思考也就此产生。对于工业遗产的探讨可追溯至20 世纪50 年代,当时英国学者从“工业考古”的角度对工业遗产进行研究[1],随后世界各国陆续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2003 年,第一份国际共识性文件《下塔吉尔宪章》明确阐述工业遗产的定义与价值,并在之后的《都柏林原则》等重要文件中逐步完善工业遗产的概念[2]。作为我国最早的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在工业革命兴起、国外资本流入以及国内工业化发展的推动下诞生大量工业设施,在变革与发展中逐步形成围绕珠江流域排布的白鹅潭片区、西村片区、员村片区等典型工业区。随着城市的扩张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曾经的工业厂区逐步外迁,遗存设施成为广州城市中独具工业历史文化价值的物项[3,4]。在早期的“退二进三”以及“三旧改造”的实践中,更新为创意产业园的经济效益及区域影响力远高于其他更新方式[5],因此在大量鼓励第三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以及成功改造案例的推动影响下[6],广州将众多旧厂区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区,截止2015 年底拥有60 余个创意园区。但由于这种同质化的更新类型缺乏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功能设置单一而导致更新效果不佳,没有差异性的服务类型和园区特色让不少园区的发展陷入僵局[7,8]。

工业遗产差异化更新对解决现状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差异化更新是指通过挖掘和整合已有资源,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周边环境特征以及自身有效存量资源而形成的更新发展路径。通过差异化地创新功能用途和提升空间品质,工业遗产能够实现工业文化精神的传承并融入区域发展[9,10]。差异化更新在保全城市工业遗产信息的同时,能够从遗产自身特色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中针对性地给出改造方案,避免不兼容问题的发生,降低再改造风险,提高改造成果的可持续性。在工业遗产的差异化更新中,空间是其功能、活动等的载体。当前的研究多聚焦于单一尺度的空间分析,多尺度的定量分析相对较少[11-15]。系统、客观地分析工业遗产空间特征可为其差异化更新提供参考和指引。

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作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工业美学意象载体以及办公生活新场所等多重身份的融合空间[16],通过对其多尺度空间特征的深入探讨,可以剖析当前空间形态之下的经济规律和社会逻辑,明晰当前的发展误区[17]。在通过广州西村片区中的广州饮料厂及员村片区中的珠江啤酒厂两个改造背景相似但发展现状迥异的创意产业园区的对比研究中,分析园区优劣现状的空间根源所在,从而延伸出差异化更新思路。在研究过程中尝试使用空间句法剖析不同尺度下园区与城市其他空间的复杂联系,以求使研究更客观准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

研究选取广州两处改造成为创意产业园的食品加工类工业遗产项目作为比较研究对象。位于员村工业片区的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以下简称珠江琶醍),前身珠江啤酒厂,其滨江区域面积3.6 万m2,加上目前已改造完成、投入运营的园区面积(不包括外部停车场)共近5.7 万m2。位于西村工业片区的原创元素创意园,前身广东饮料厂(后改称为广州啤酒厂),占地约5.3 万m2。两个工业遗址型创意产业园区均在广州市内珠江流域附近,拥有相似发展背景、目前投入实际使用面积相似,如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现状:珠江琶醍持续更新、人气不减,原创元素创意园却大量商铺空置、人气匮乏。

1.2 空间研究尺度划分

在对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中,空间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尺度划分及分割,在此基础上分析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18]。研究将尺度划分为宏观-城市尺度、中观-片区尺度以及微观-园区尺度三个层次。其中,城市尺度选取与两个园区位置关系密切的广州市四大主城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作为其城市结构背景,同时尽量减少因建模范围而产生的边界效应影响而适度向外扩展(图1);片区尺度围绕基于两个园区几何中心构建的步行1000m 等时圈范围展开,实地考察步行能及的区域,同时考虑周边的城市主要道路、自然河渠、较大片区住宅用地等因素进行界定,最终确定研究案例在片区尺度的研究范围(图2、3);园区尺度则为两者正在投入使用的内部区域。

图1 城市尺度的研究城市结构背景示意

图2 原创元素创意园研究片区构建示意图

图3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研究片区示意图

1.3 分析模型方法选定及形态变量选取

空间句法定量分析应用主要包括轴线模型分析法、视域模型分析法、人流群聚分析法、线段模型分析法、凸空间分析法等。其中,线段模型分析在分析城市街道网络形态和运动以及土地使用的关系中更为有效[19],因此在宏观以及中观的分析尺度上,选用该分析方法。视域分析是基于人在空间中活动特点而形成的空间分析方法,多在局部空间中使用,因此在园区尺度中选择视域模型分析法,同时补充使用人流群聚分析法,了解园区空间中的人群吸引情况。

在三个层次的空间研究尺度中,根据工业遗产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不同的形态变量进行空间句法的分析(表2):在宏观-城市尺度中,关注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区所处的区位状况以及两个园区与城区的关系,因此选取标准化整合度、空间效率以及深度值对园区在城市的可达性、园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价值以及园区在城市中的空间延展性进行探讨;在中观-片区尺度中,关注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区及其所处片区的空间特征和功能承载力,因此通过标准化整合度以及空间效率整体认知片区形态,同时选用共生度对片区不同尺度的复合功能负载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片区城市兴趣点POI 数据(Point of Interest)补充分析当前业态的功能特征;在微观-园区尺度中,关注两个园区的空间布局以及功能布局情况,因此选取视域整合度、视域连接度以及可理解度对园区空间进行整体认知,并结合改造后功能的空间分布进行探讨。

2 宏观-城市尺度上的分析及评价

该分析尺度中,主要聚焦两个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的城市交通可达性、区位价值及园区空间延展性。通过标准化整合度量化分析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的交通连通程度,同时对比不同园区与城市整合度核心之间的远近,衡量园区与城市间的连接程度;区位价值主要通过园区的空间效率进行度量,用以分析园区在城市中的区位状况及其发展前景;空间延展性则使用深度变量分析园区在城市中的交通便捷程度与空间渗透性。

2.1 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区在中心城区的交通可达性

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区的交通可达性影响其社会经济事件发展的几率,从而影响工业遗产更新后所能带来的价值,是工业遗产更新后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标准整合度可表达计算半径范围内的某一个节点对周围的交通的吸引力,预测到达性交通潜力,衡量场地的可达性。整合度越高的节点,其交通可达性越高。通过分析不同尺度标准化整合度核心与园区之间的关系,得出两个园区在城市中的可达性状况。

从标准化整合度的数据统计表可以直观看到珠江琶醍均具有更高的数值,即在前景以及背景网络中都具有更高的城市连接性。在中心城区全局的整合度核心图谱中(图4)花城广场所在的新中轴线是城市的核心主导区域,位于城市“黄金三角区”的珠江琶醍更靠近该区域,原创元素创意园则更靠近次一级的城市核心——广州传统中轴线区域,这意味珠江琶醍在城市中的交通可达性更好,也更利于经济事件的孕育与发展。

图4 半径为n 标准化整合度核心分布图

2.2 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价值

空间效率考虑到整个系统的空间协同性与均好性,能够反映空间区位的好坏[20]。空间效率通过选择度与深度的比值进行度量,其被视为标准化选择度的一种表达方式。选择度可以显示某一空间被其他路径穿越带来的空间收益,而深度可以被理解为进入目标空间所需要的空间成本[21],因此结合两者进行标准化后的选择度可以更容易地揭示空间形态的内部结构,从而定量分析园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价值,分析其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2]。

结合图谱以及可以看出,两个均作为毗邻珠江流域的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的选址毋庸置疑都是利于资源的流通,在形态变量数据中表现为均值均大于0.9、最大值大于1.4[20];在图谱(图5)中则呈现为均有较高空间效率的道路引入或穿越园区。但在数值的比较中可以发现,珠江琶醍相较于原创元素创意园,其城市区位更具有优势、价值更高,能够获取的城市资源更丰富。

图5 半径为n 空间效率图谱

2.3 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区在城市中的空间延展性

空间延展性是指空间在所处环境中的渗透能力,通过图谱中反映出的城市交通覆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园区的城市影响力。使用拓扑深度(Topology Step Depth)和角度深度(Angular Step Depth)分别衡量两个园区在人行尺度和车行尺度的空间延展性。对比分析两个园区的深度图谱,分析在付出同等空间成本的前提下,两者在城市空间中的渗透能力差异。

(1)步行尺度的城市空间延展性分析

在句法数据的分析中,结合行人的步行习惯,通常使用拓扑深度3 步来作为步行尺度的可达范围,以此反映空间使用者经过步行所能到达的范围。通过线段数量情况可知,珠江琶醍三步内的数值均比原创元素创意园更高,在深度图谱(图6、7)可以直观看到,从珠江琶醍出发步行所能到达的范围远大于原创元素创意园。其中原创元素创意园的步行轨迹主要从两个出入口沿着西增路一直连接到主干道环市西路,以线状形式延伸到越秀区,而珠江琶醍则以片状形式向南向东延展,其在城市中的渗透能力比前者更强。

图7 珠江琶醍拓扑深度图谱

(2)车行尺度的城市空间延展性分析

在拓扑深度的计算基础之上加入角度权重所形成的角度深度,其分析结果更加接近机动车的出行准则,由此可以判断从园区出发的车行交通状况。经计算,珠江琶醍角度深度的线段数量三步内的线段数量远高于原创元素创意园,同时结合深度图谱(图8、9)来看,前者在城市中的车行交通覆盖面更广,车行尺度的空间延展性更强。

图8 原创元素创意园角度深度图谱

图9 珠江琶醍角度深度图谱

2.4 小结

在城市尺度的空间特征上,珠江琶醍具有更高的交通可达性、城市空间效率以及空间延展性,其与城市主要交通的关联更为紧密,城市区位价值更高,城市影响力也更大。因此,珠江琶醍在宏观尺度上更适合作为新型产业集聚地、网红产业区等需要对外界吸引力较大的更新类型;而原创元素创意园在其城市影响力弱于珠江琶醍、但本身交通条件并不算差的情况下,则更适于成为辅助城市配套系统完善的一部分,关注片区发展,为所处片区提供优质的服务、孵化内向型区域产业(表1)。

表1 两个园区在宏观-城市尺度上的分析及更新建议

在宏观-城市尺度,可通过车行交通连接程度、空间效率及空间延展性等的分析,确定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方向与总体特征,以及其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中观-片区尺度上的分析及评价

在该分析尺度中,主要通过1000m 分析半径范围的整合度及空间效率分析两个园区在所处片区中的步行可达性及区位价值。采用共生度衡量片区的复合功能承载能力,了解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区在片区中的空间使用效率情况。除了应用空间句法分析之外,结合城市兴趣点POI 数据对比分析片区功能与创意园区业态,探讨园区内外的功能协同情况。

3.1 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区所处片区的空间认知

在可达性方面,原创元素创意园(图10)的东南侧入口位于整个片区内可达性中等的道路旁,对行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珠江琶醍(图11)的西北角入口位于片区内可达性较高的道路上,内部有可达性高的道路穿越(有轨电车琶醍站的设置位置),对人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原创元素创意园所在片区具有较高的整合度极大值,主要由于有环市西路、西湾路等重要城市主干道的穿越,致使反映园区前景网络的极大值较高,由此得出该片区具有较高的城市可达性。

图10 原创元素创意园片区半径1000m 标准化整合度图谱

图11 珠江琶醍片区半径1000m 标准化整合度图谱

在空间效率方面,二者都有空间效率较高的道路直接引入园中(图12、13),这说明两个园区都具有汇集通过性人流的潜能。两个园区在各自片区中的区位价值相近,珠江琶醍整体略优于原创元素创意园。而在原创元素创意园片区中,由于数条城市主干道的穿越赋予其具有较高的城市空间效率,相较位于琶洲岛上的珠江琶醍片区略胜一筹。

图12 原创元素创意园片区半径1000m 空间效率图谱

图13 珠江琶醍片区半径1000m 空间效率图谱

图14 原创元素创意园片区POI 分布状况

图15 珠江琶醍片区POI 分布状况

图16 原创元素创意园视域整合度

3.2 片区复合功能负载力及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区业态协同情况

在共生度XY 散点图(X 轴为标准化整合度,Y 轴为标准化选择度)中,用R2反映局部空间功能混合性的程度,进一步说明空间的使用效率。当0<R2<0.3 时,代表空间区域的功能混合度较低,功能承载类型较为单一;当0.3<R2<0.5 代表空间使用效率适中,R2>0.5 代表空间区域的复合功能负载潜能较大[23]。

从共生度的数据上看(表2),片区尺度上两个园区的功能负载潜能均较高且近似;在1000m 以及500m 半径区域内,二者的功能负载潜能中等且能力相近;在更小的尺度上,二者的空间使用效率都较低。在500m 和300m 半径中,原创元素创意园的复杂功能负载潜力都更优于珠江琶醍。

表2 两个园区的共生度数据统计表

为对比实际的片区功能承载情况,通过高德地图POI数据接口对园区所在片区范围POI 数据进行提取、分类、汇总与可视化,将POI 数据分为六大类(图17),了解片区功能特征的同时得出各类功能业态在片区的空间分布特点。

图17 原创元素创意园视域连接度

从数据量上看,原创元素创意园片区(1484 个)比珠江琶醍片区(967 个)多,结合片区总体POI 分布图(图14、15)可知,前者POI 在空间上有明显的聚集性,尤其是拥有最多数量的商业服务设施排布于空间效率较高的道路两侧。珠江琶醍片区的POI 分布呈现较弱空间聚集性,整个片区均匀散布POI 数据点,少数聚集现象出现在南侧居住区。其中,珠江琶醍园区是片区中重要的POI 汇集区域。

在两个片区具体的POI 类型占比对比中,原创元素创意园所在片区的零售服务以及餐饮服务的占比远高于珠江琶醍片区,而后者的公司企业类型占比远高于前者。原创元素创意园所在片区覆盖较多居住区,珠江琶醍所在的琶洲西区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可见,前者的功能特征以社区生活型为主,后者则以企业办公型为主。

在片区功能特征不同的前提下,对工业遗产更新业态的功能需求有所不同。结合分析两个园区的POI 类型及数量情况,可探讨当前园区与片区的业态协同情况。

当前珠江琶醍的POI 数据量(138 个)是原创元素创意园(65 个)的两倍左右。根据POI 占比的对比情况,原创元素创意园占比最大的类型是公司企业,且为所在片区中公司企业的主要占比。为给创意园区内部的企业员工提供配套服务,园中的餐饮、购买、生活服务类型占比也较大,其中还涉及医疗、金融保险等服务类型。园区还能为所处片区提供住宿、科教和体育休闲等方面的服务,辐射周边的居住区、学校等。结合片区共生度情况,园区本能够成为辐射中小服务半径的社区服务集成平台,但在实地调研情况中,园区业态的功能类型虽然丰富,但数量和吸引力上都较欠缺。园区的服务主要面向内部办公人员,并不包括外来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家的经营状况。随着部分提供生活服务与餐饮服务商家的撤离,园区逐渐封闭为单纯提供办公的场所。珠江琶醍内部的POI 类型相对较少,以娱乐休闲相关的服务类型占比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珠江琶醍在琶洲西区定位为企业办公型的配套服务核心项目,需要满足就业人才在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结合各尺度的共生度情况,珠江琶醍在片区中能够发挥出更强的功能辐射能力。珠江琶醍着重营造“休闲娱乐夜生活”的园区氛围,不断强化“啤酒文化+珠江”的城市区域形象,从而吸引更广泛的城市客群。珠江琶醍业态的功能类型并不丰富,但其外延性和融合性强,能够在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内容,从而为园区带来持续活力。

3.3 小结

与城市尺度的分析结果不同,在片区尺度上,原创元素创意园及珠江琶醍的交通可达性及空间效率等方面均较好,说明两者与片区的交通联系性较强,能够较好地服务片区。结合片区复合功能承载力及园区和片区业态的协同情况,两个工业遗产改造的方向应具有差异性:原创元素创意园适合作为服务片区的场所,并能够在更小的尺度上为社区提供更为综合的服务内容;而珠江琶醍则更利于专注某一方面辐射范围更广的服务类型,与城市需求进行良好对接。在现状情况中,原创元素创意园与所在片区未能较好契合,因此其服务片区的作用不佳;珠江琶醍则能够较好适应片区的功能需求,在服务办公企业之余能够较好发挥空间优势,以啤酒休闲文化为更新主题,持续输出创意内容,保持园区空间活力(表3)。

表3 两个园区在中观-片区尺度上的分析及更新建议

在中观-片区尺度,可通过片区交通可达性、空间效率以及共生度的分析,同时结合片区业态的功能特征,确定工业遗产更新的服务范围及其产业功能组成。判断内部准入功能业态类型,实现内外功能协调互补,同时合理调整业态占比,实现园区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4 微观-园区尺度上的分析及评价

在该分析尺度中,主要通过视域整合度、视域连接度、可理解度的分析建立对园区的空间认知,同时结合人流群聚模拟情况,得出场地中具有人群吸引潜能的区域。通过现场调研,厘清场地中的功能类型的配置现状,同时结合园区建筑空间特征,分析场地功能适应性情况。

4.1 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认知

视域整合度能反映空间对行人的视线吸引力,而视域连接度则是对空间渗透性的体现,连接度数值越高,人的视觉感受也更通透[25]。可理解度也称为智能度,是空间整合度与连接度的比值,能够反映人们对空间的认知程度。补充模拟人群行动轨迹的人流群聚图谱,通过像素的暖色区域反映场地中人流经过和停留的集中区域。在空间模型的构建上,原创元素创意园呈现较为规整的园区形态,而珠江琶醍是一个开放式、拥有露天平台的典型“非标商业”类型[26]。其中,珠江琶醍园区考虑游客的主要活动范围以及目前还未完成更新的琶醍A 区,以一层有建筑围合的区域作为研究主体。

原创元素创意园视域整合度较高的区域围绕中间较为宽敞的街道展开(图16、17)。其中,时尚广场前侧的区域整体空间舒展宽敞,此处也是人流聚集的一大区域(图18)。人流集中聚集的主要位置——文化广场位于全园较高的一侧,四周有较多围挡的建筑,整体的被视情况较差。园区东南侧区域路况复杂,较高的地势伴随曲折难行的阶梯,且此区域的建筑众多而细碎,在园区的视域连接度上最差。

图18 原创元素创意园人流群聚模拟(以出入口作为人群释放口)

珠江琶醍的视域整合度(图19)以及视域连接度(图20)情况相近,总体视域情况较为均衡。整体视域整合度较好且空间渗透性强的区域均位于B 区入口所在的主道路,其中排布有中心广场、大米仓广场两个主要的活动广场。同时,聚集众多工业遗产设施的琶醍文化广场也在人流群聚模拟分析的图谱中呈现较高的聚集性(图21)。展示广场以及休闲广场被围合在视域连接度较差的区位内部,在园区中较为隐蔽。

图19 珠江琶醍视域整合度

图20 珠江琶醍视域连接度

图21 珠江琶醍人流群聚模拟(以出入口作为人群释放口)

在可理解度的XY 散点图(X 轴表示视域整合度,Y 轴表示视域连接度)中,比值R2可衡量人从局部空间对整体空间的预测情况。原创元素创意园的可理解度R2≈0.65,在[0.5,0.7)的区间范围内[27],可理解度中等;珠江琶醍的可理解度R2≈0.71,相对较好。这是由于原创元素创意园由于内部有高差及窄小道路的影响,加之场地中建筑物布局也较为分散,人在其中的整体感知能力会有所降低。珠江琶醍建筑布局规整,视线可达与步行可达基本一致,园区中的整体感知情况较为良好。

4.2 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区的功能适应性分析

(1)功能类型的配置原创元素创意园中包含鞋服与酒类销售、餐饮、艺术手作、建筑设计、体育健身、科技电商等多元业态[28],珠江琶醍则涉及餐饮、时尚、摄影、音乐等不同领域的内容,并尝试融合啤酒元素开发创新业态。根据POI 功能类型以及两个园区业态的功能属性,将园区的功能类型分为创意办公、公共基础服务、餐饮、购买、教育培训、文化展演、休闲娱乐、酒店住宿以及工业遗产景观展示等九大类(图22)。其中,原创元素创意园空间占比最大的功能类型是“创意办公”,没有“文化展演”功能(图22a1),可见园区目前主要的服务人群为内部企业员工;珠江琶醍主导功能类型为“餐饮”与“购物”,没有“酒店住宿”和“教育培训”(图22a2),主要的服务对象为片区企业员工以及城市游客。

图22 两个园区的功能布局

(2)功能的空间布局

从建筑格局及其功能布局上看,原创元素创意园中体量差异较大的建筑各自聚集,南侧为体量较小的建筑群体,北侧为体量较大的原厂房建筑群(图22a1)。园区中的大体量建筑承载功能的方式多样,可以总结为“办公+”模式,如 “办公+商业”、“办公+居住”、“办公+文体”等,在功能上可以形成互补关系;小体量建筑承载单一功能,主要为餐饮、企业办公与教育培训。从功能布局上看,对外的住宿服务放置在园区的边界位置,具有固定客源、公共性较弱的业态(如手作工作室、体育健身等)位于低视域可达性区域,在高视域可达性区域内布置有餐饮、购买等外向型消费商业,布局较为合理(图22b1)。但建筑间的功能关系较弱,匮乏的衍生业态类型、传统的功能配置、混杂的视觉感受都难以为园区的发展带来持续性的活力。

珠江琶醍,从建筑格局上看,呈现“化零为整、彼此交融”的分布模式(图22)。大体量建筑的功能总体较为单一,以餐饮、办公、文体为主,但功能的表现形式会在空间中得以延伸,如形成室内立体空间体系、拓展户外空间、利用建筑外表面等。小体量建筑一般通过构筑物进行物理空间连接,并形成独特的户外空间,如琶醍文化广场与休闲广场,同时在功能的选择上与周边功能的形成强关联。从功能布局上看,珠江琶醍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一是D 区及珠啤锅炉汽机间、媒棚等区域构建的创意商务办公区,涵盖创意设计、音乐会展、摄影美妆等内容,二是C 区以及从东门进入的美食文化休闲区,包括各类餐饮、奢侈品文创商铺;三是B 区的滨水酒吧一条街,即从一层底部进入的露天平台。消费、文体、办公,在琶醍中通过丰富而协调的功能交融与视觉感受而呈现较高的整体性。其中,餐饮集中分布于园区整体视域可达性最高的区域,办公场地整体布局在视线可达性较差的区域。通往二层的楼梯基本位于视域可达性较强的区位附近,利于将人群直接引导向B 区露台区域,观赏珠江美景(图22b2)。琶醍总体的功能布局与空间之间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3)工业遗存设施的利用

工业遗存设施一方面是更新后功能的主要载体,另一方面是工业遗产独特美学展现的主体。两个园区都较好保留部分遗存建筑及构筑物,并都对独具工业特色的遗产进行修复和再利用。原创元素创意园中典型工业遗存设施在园区中的分布较为零散,整体呈现纵向穿越整体园区趋势(图23a1)。园区较大程度保留遗产的原始风貌,建筑功能主要置换为企业办公,发酵罐、发动机等机器散布园中作为装饰性景观。园中加入“集装箱”元素,与原有遗产景观共同营造工业氛围。珠江琶醍的典型工业遗存设施贯穿全园,以点、线、面的形式有机融入整体景观(图23a2)。结合遗存建筑的特点,创新置换功能:煤棚由原先的动力生产端转变为承办各类文化展演的多媒体展示空间“媒棚”;麦芽筒仓由储存仓转变为内部是销售时尚尖端产品以及陈展的多元艺术空间,外部是夜晚投影巨幕。极具视觉冲击的烟囱、运输管道等景观,结合打造的有轨电车铁架,共同营造出独具琶醍工业特色的入口景观。

图23 两个园区的典型工业遗存景观布局

将工业遗存所在位置结合两个园区的人流群聚模拟图以及视域整合度情况可知(图23),二者在较易被观看到的区域周围以及人流聚集热点区域都存在较大体量的工业景观,但珠江琶醍能够营造视觉体验较为完整的遗产景观游赏序列,而原创元素创意园的视觉感受则较为离散。

4.3 小结

在微观尺度的比较中,显著差异的空间布局以及截然不同的功能提升策略汇聚成两个不同更新样本:建筑体量差异分离处理的原创元素创意园,总体功能置换的类型配置上基本满足人群需求,功能布局的空间适应性良好,但在建筑之间的功能整合、衍生业态的探索、功能配置的质量与业态创新程度方面都仍有提升空间;进行园区整体性改造的珠江琶醍,功能类型的选择上服务娱乐消费与潮流时尚,结合场地“啤酒”的文化基因进行融合创新。园区充分利用遗存建筑的内部空间以及其外部格局进行场地功能置换和视觉形象提升,为游人带来全新城市游览体验,成为广州工业遗产景观的美学代表和再利用典范(表4)。

表4 两个园区在微观-片区尺度上的分析及更新建议

在微观-园区尺度,可通过园区的空间视域可达性、空间人流群聚能力以及建筑格局特征分析,结合园区发展目标及准入业态类型,判断业态功能属性与行人步行习惯的适配性,确定园区的功能类型配置及功能空间布局,提高园区空间对功能置换的适应能力,实现园区高效、可持续发展。

5 结论与展望

5.1 路径总结

从上述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两个相似背景的工业遗产改造的产业园区中,实施上较为遵循空间特征及空间发展逻辑路径的珠江琶醍,当前的经营状况和区域影响力远优于原创元素创意园。由此可见,工业遗产由于其所处的位置、空间特征、周边状况等多种元素的不同,需要进行差异化更新思考。对于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需要充分调查分析其自身的条件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实行差异化更新,方能实现更好的更新效果。在二者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基于空间逻辑的工业遗产差异化更新思路(图24)。

图24 基于空间逻辑的工业遗产差异化更新路径

在宏观的城市尺度上,需判断工业遗产在城市中的区位价值以及城市影响力,以明确其发展定位与辐射范围,紧跟城市发展步伐,最大化发挥其空间价值;在中观的片区尺度上,主要通过分析工业遗产所处片区的功能特征,评估其功能承载潜能及服务辐射范围,以确定其服务对象,及内部功能业态类型及占比;在微观的园区尺度上,需对工业遗产园区的空间布局特征及建筑群体进行充分认知,根据置入的功能特点与园区的空间特征进行功能布局与场地调节,突出其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实现场地与功能的相互适应以及人群与场地持续、良好的互动关系。

5.2 展望

将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区作为研究案例,研究以空间句法为主,结合大数据、现场调研等方法,从三个尺度剖析工业遗产差异化更新所考虑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可为工业遗产更新提供参考。工业遗产的差异化更新,除了创意园的更新类型,还有如博物馆、公园等多种类型。后续需要更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且需要进一步结合人视角的感知评价、历史文化价值评价等多元素的综合分析,更深入地掌握工业遗产差异化更新的历史文化、社会逻辑;结合更新后的运营管理、景观品质和服务质量等各方面因素的考量,使工业遗产能够得到更精细化、更具效率和效益的更新,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表来源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珠江视域片区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梦牵珠江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珠江新城夜璀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漫”游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