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背景下河南省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4-02-14张昊昱郑克岭
张昊昱 ,郑克岭 ,颜 冰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1 核心问题与研究背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作为起源于青藏高原的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最终从黄淮海平原流入渤海海域,其辐射流域既存在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存在着资源集聚区与主要的粮食生产区,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大局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2019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郑州市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会上正式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并对战略实施的主要目标与任务作出部署,为助力沿黄省份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1 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术界对于生态农业概念的研究起源可以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在1982 年,被称为中国生态农业奠基人的叶谦吉教授在《生态农业》一文中首次正式提出中国的“生态农业”这一概念,认为“农业的未来,要求……经常保持最佳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我们可称之为高效生态系统,亦即生态农业”[1]。1991 年,马世骏院士与边疆将军共同拟订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认为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应用生物共生和物质再循环原理及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而设计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之后,农业部在编撰生态农业建设区建设技术规范时引用了此概念的核心部分,成为全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行为规范。李文华院士、刘某承先生和闵庆文委员在《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一文中提出,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应从农业内部循环转向多产业开放性、从追求产量转向多功能农业、从传统知识继承转向传统与现代融合、从重数量轻质量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从注重生产环节转向规模化产业化、从简单的农业生产转向文化传承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多方向,指出了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了规划[2]。
本文所讨论的生态农业是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引导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而在“生态农业”的概念界定上,国内外学者给出的定义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国际学界提出“生态农业”概念的时间较早,且主要是针对20 世纪70 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占据农业生产方式主导地位的“石油农业”或“工业式农业”对于资源的滥用以及环境的破坏等问题提出的一种替代农业的方案。中国生态农业概念则建立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作出的实践基础上[3]。鉴于此,本文所引用的生态农业概念即当前中国学界的主流定义: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为方法,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基本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和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经济两个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的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扩大[3-6]。生态农业的基本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生态农业具有生态保护性。生态农业要求结合地区实际生态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生态平衡与系统循环,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行发展。
其次,生态农业具有科技赋能性。生态农业要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生产体系,着力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效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筑牢我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根基,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最后,生态农业具有产业协同性。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创造科技研发需求,带动第二产业发展,也能通过实现生态修复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为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挖掘经济发展潜力提供帮助。
1.2 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评判标准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概念表述。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新时代国内国际全局表现出来的新特征基础上,为实现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所作出的科学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的表述继续深化,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具体内容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包括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等。因此,基于对生态农业的生态保护性、科技赋能性与产业协同性的特殊考虑,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一般指为保障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与实现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运用政策指导与科学技术,就农业发展过程,实施行为赋能的总和。面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退化、资源约束趋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必须在全社会树立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要抓手,带动沿黄九省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基于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义,本文认为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评判标准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兼顾好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充分提升农田土壤肥力,改善农田土壤质量,降低农田及周边环境中的土壤污染程度,使生态农业发展成为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柱。
二是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方向显著转变。首先是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充分推广现代农业科技,使现代农业科技覆盖面显著扩展,农业生产队伍中职业农民的比例显著提高,农业生产队伍教育水平显著提升,充分运用现代、绿色、低碳的农业技术为生态农业生产赋能。其次是在新型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逐步以新能源农业机械替代传统农业机械,使新能源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装备中的占比显著提升,降低对传统高污染能源的依赖程度。最后是降低对传统高污染高碳排放农业化学产品的依赖程度,低污染低碳排放的新型农业化肥施用量在农业化学产品施用量中的占比显著提升,应以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推动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建构成熟。
三是农业及其附属产业的生产效益显著提升。首先是粮食生产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粮食品种质量显著改善,粮食供应结构与粮食市场需求匹配程度显著提高。其次是围绕生态农业产业链实际需求布局的创新链更加合理,围绕农业创新链布局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更加完善,形成双链互动、共同发展格局。最后是围绕生态农业产业形成的农业科技研发、智慧农业设备制造、新能源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等第二产业更加完善,围绕生态农业产业形成的乡村特色旅游、乡村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显著发展。
1.3 河南省生态农业及其高质量发展现状
河南省作为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第二大省份(本文引用的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22》《2021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21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及各省最新官方统计年鉴与水资源公报),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依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良好的气候条件,多年来一直以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第一产业,农业用水量庞大,配套水利设施建设不足,农业机械对于传统能源依赖严重,农业耗电量大,化肥使用量大且使用效率较低,农业发展尚未形成可持续化,与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相符合。国家统计局与河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河南省各型水库共2 506 座,水库总容量438 亿m3,但折合下来,平均每一万公顷灌溉耕地仅有4 座水库,在沿黄九省中排名倒数第二;2021 年全省农业柴油使用量为95.3 万t,农用机械总动力为10 650.2 万kW,但其中柴油、汽油发动机动力占比居多;2021 年全省化肥使用折纯量为624.66 万t,在黄河流域的九省区中为第一化肥使用大省,平均每公顷化肥使用折纯量为0.424 8 t,在沿黄九省中排名第二,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6 个百分点。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河南省面临一系列转型难题,河南省委省政府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协调发展的引领者,积极探寻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已成为其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2 河南省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的华北平原,地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带,北界河北、山西,南临湖北,西连陕西,东接安徽、山东,从全国经济发展的视角看,处于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河南省自古以来长期受到黄河水患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濮阳、平顶山等地的矿产资源得到大面积开发,沿黄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植被破坏较为严重,加上河南自身定位为农业大省和农产品主产区,发展模式受限。从省域经济发展过程看,当前河南省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水资源利用不当,阻碍省域生态农业发展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指引下,科学判断、正确处理黄河水资源与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河南省生态农业建设尤为重要。对黄河水资源无限索取以谋取传统农业粗放式发展、获取最大经济利益,或为节约黄河水资源、保护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惜最大限度地停止农业发展,这两种思路都不符合以绿色发展理念为首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原则。河南省在发展过程中,为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省域农业发展,并满足部分工业发展需求和民生改善需求,对黄河水资源大量取用,不仅使黄河中下游流域的生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也加大了黄河水资源的紧缺程度与区域水资源分配不协调、不公平的程度。如2021 年7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郑州市中牟县、郑州牛口峪工程以及开封黑岗口工程等,自2019年以来擅自违规引用黄河水资源约1.6 亿m3;河南省部分企业超计划用水和农业超采地下水问题突出,赵口引黄灌区等17 个取水灌区单在2019 年就超量取水3.7 亿m3;黄河流域的部分水利设施建设也存在手续不全、未考虑实际生态流量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未能有效改善河南省农业缺水现状,未能有效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实施[7]。
2.2 农用物资使用不合理,违背生态农业建设原则
长期以来,作为传统农业大省,河南省坐拥全国第二大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凭借黄淮海平原天然的地理优势,河南农业正在经历由以人工劳作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农业大机器生产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并逐步探索农业信息化、农业智能化生产道路。在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以煤油、汽油为主要代表的传统能源成为支撑河南农用机械总动力的主要来源,在农业能源消费结构上体现为单一偏向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并呈现出相对固定的态势,进而形成了以不可再生且高污染的传统能源为中心的农业生产模式。首先,2021 年河南省农业柴油使用量为95.3 万t,在沿黄九省中使用量排名第二。农业能源消费结构过于单一,不仅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利,也对推进河南省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巨大阻力。其次,2021年河南省化肥使用总量为624.66 万t,使用总量与平均每公顷使用量在沿黄九省中均名列前茅,均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 个百分点;2021 年河南省农药使用总量约为9.74 万t,每公顷平均使用量在公布农药量的沿黄五省中排名第二。化肥与农药的大量施用不仅对黄河中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侵害,同时也违背了生态农业建设所要求的生态保护原则,对河南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产品主产区,为适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目标的发展趋势,河南省政府必须在农业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农业化学产品施用方略优化上做好文章,既要符合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保护原则,也要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导向,合理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整体结构,鼓励与生态农业建设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2.3 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缺失且应用不足,生态农业建设缺少动力支持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持续重点关注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在育种研究上,河南省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持续发力,先后培育出“豫麦22 号”“郑麦8号”“豫谷1 号”等多种优良农作物品种,研发力度和成果品性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河南省现有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与先进科研成果应用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2021 年河南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为1 018.8 亿元,居全国第10 名,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第17 名;而根据科学技术部的评价报告显示,河南省是全国中等创新地区,属于全国第二梯队。上述事实表明,河南省无论是从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力度还是从实际科技创新研究实力强度来看,与全国研发实力顶尖的省区市相比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其次,河南省创新人才缺口较大,自身培养高水平优秀人才的优质高等院校平台数量较少,河南省仅有一所“211”院校,两所“双一流”大学。同时,河南省创新人才引进力度不容乐观,截至2021年底,河南省仅有25 名两院院士,而在农业领域仅有3名院士,与其他省份相比人才缺口巨大。最后,河南省还存在着科研人员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困难的情况。河南省现有的绩效考核标准和职称考核制度,既不能充分鼓励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也削弱了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在动力。科技项目验收评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项目申报时所承诺的产学研合作、产业化目标,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实现。面对市场,科研人员缺乏研发和转型的动力,进而难以将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8]。因此,面向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研成果确实存在着转化慢、落地难等情况。
3 河南省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2 年12 月,习近平在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了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其中就包括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坚持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必须摒弃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大水大肥、大拆大建的老路子,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低碳乡村成为现实,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守住绿水青山[9]。河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和农产品主产区,在国家农业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应坚持生态优先、节水优先、绿色发展的主要原则,对省内存在的不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围绕农业,打造上下游延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推进农业能源消费结构升级,提高各类能源和化肥农药等的综合利用效能,建构出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河南模式”[10]。
3.1 发挥创新对生态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创新弥补资源短板
从生态农业面临的根源困境来看,创新试验投入力度不足、创新发展顶层设计不完善是困境形成的重要根源,河南省政府未完全发挥创新动力在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鉴于此,河南省政府应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加大针对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试验投入力度,优化创新发展体系的顶层设计。
一是要提高科技支出在省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提高经费投入强度,向经费投入强度排名靠前的省区市学习经验,结合河南省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科研创新需求优化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同时,建立健全专项科研经费投入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内、政府部门、社会等多重主体的监督作用,确保科研经费投入与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相匹配。
二是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需求为导向,完善创新体系、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破解水资源不足与农用物资使用不合理的发展困境。将创新驱动作为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依托农业大省的先天资源禀赋,构建产学研协同合作创新平台,加速科研成果落地实施。同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科研人才带头与农业企业、生态农场深度合作,推动生态农业与科研创新链的融合发展,以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和配套的设施装备推动生态农场向更高水平发展。建立完善的科研人才下乡驻村帮扶机制,引导广大优秀农业科研人才发扬“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驻村推动高效旱作农业发展,普及节水农业技术,为新型水利设施建设、农用清洁能源推广、智能农业生产设备应用和低污染高效率化肥农药施用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地方政府部门统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恢复工作,使其与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步进行。建立以科研成果及实际转化效用为导向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机制,确保科研成果落地。
三是加快创新人才高地的建设速度,充分利用省内高校资源,针对生态农业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际创新需求开展科技研究,推动高校与农业企业、地方农业合作社、生态农场等农业生产主体共建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工作,落实人才引进激励措施,采取院校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企业直接聘用或项目合作吸引人才、生态农场委托技术攻关或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引进国内外高水平技术人才,弥补流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建设的人才缺口。
3.2 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建体系,凝聚多方力量建设生态农业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河南省应充分发挥“人民力量”,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契机,理清新时代、新形势下“政府—社会—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让社会企业与人民群众深度参与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当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决策的民主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化,同时以各村镇农业实际发展现状为基础,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和农业企业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当中,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河南省政府作为所辖区域的引领者、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履行地方政府生态治理与监督职能,带动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维护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正确把握生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将一切不利于生态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平衡维持的消极因素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具体而言,河南省政府应积极搭建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平台,在推动自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同时,引导社会企业与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政治参与积极性,深度融入到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当中去。比如可以尝试建设以“政府—企业—地方村委会”为参与主体的生态农业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并作为常设机构指导地方生态农业发展,政府方面以省农业农村厅牵头,以各地市、区农业农村局协助,立足于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需求与农业发展实际,制定引导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方案。对积极参与到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农业建设当中的企业制定降税减费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自身通过升级能源消费结构等方式实现节能减排,主动进行绿色转型,承担省域生态治理和生态农业建设的责任;对积极申请成为生态农场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予以金融政策扶持与技术对接,协助生态农场与银行、高校、农业科研院所、企业等进行对口帮扶。
企业方面,以申请成为生态农场的农业企业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产业的企业为主体,通过发挥其自身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引入并推广应用农用清洁能源和先进生态农业技术,围绕生态农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巩固双链互动共同发展格局,在响应政府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号召,积极承担社会治理责任的同时,也可以适应新时代农业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的优化调整大势,防止自身陷入发展转型困境;还可以尝试合力打造生态农业自主品牌,发挥品牌示范带动效应,加速地区乃至全省生态农业发展。
地方村民委员会则应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优势,通过在村委会设立专人专岗或向生态农场派驻代表等方式与辖区内生态农场建立工作联系,既要负责及时向联席会议反映地区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成果与面临的困境,寻求政府对点政策支持和企业对口帮扶;也要负责代表政府与人民监督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防止地方生态农业发展脱离地方实际情况,走上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歧路”。总之,应通过汇聚多方治理资源和力量,推动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高效并行。
3.3 积极融入流域协调发展格局,疏通生态农业生产要素通道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作为着眼于整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流域辐射省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五大重大国家战略之一,是强化全流域协同合作、缩小南北方发展差距、促进民生改善的战略需要。因此,国家层面要做好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协调发展格局的顶层设计,在沿黄九省间形成利益整体,推动黄河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河南省自身也应及时优化调整省域发展战略思维,积极融入黄河流域整体发展,打破区域以及城乡要素流通壁垒,吸引助力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流域生态保护的生产要素。
一是要构建黄河流域现代化治理体系,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北方地区经济带,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我国共同富裕事业发展、促进“双碳”目标达成的重点地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因此必须将沿黄九省区视为具有共同发展利益的整体,构建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为主导的区域现代化治理体系,确保黄河流域协调发展格局顺利建成。构建黄河流域现代化治理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构建区域统一的大市场经济治理体系,优化要素市场一体化配置,充分优化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组合方式,打破地域之间的生产要素流通壁垒,弥补各省区自身生产要素的不足。2)要建立利益共享的政府治理体系,在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建立以黄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利益纽带的系统性的利益协调机制,协调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工作,提高政府组织效率,形成跨区域、跨部门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生态治理机制。3)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畅通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正规制度化渠道,为流域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凝聚民间力量。4)要形成多层次的文化治理体系,加强流域文化产业链建设,引导各省区市挖掘潜在文化资源,促进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带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5)要完善多元化的生态治理体系,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制度,围绕各省所在流域特点加强流域生态屏障建设。例如上游地区可重点围绕祁连山、三江源等黄河水源实施水源治理工程,防止水源地区出现高污染产业;中游地区可重点围绕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措施,遏制水土流失趋势;下游地区可围绕黄河滩区、黄河口三角洲地区实施生态治理,并以自身农产品主产区的功能定位推广生态农业建设,缓解水资源浪费现象和流域土地污染现象。
二是河南省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部署,通过流域要素市场弥补自身在生态农业建设上的不足。《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城乡要素流动不畅,农村资金、人才等要素短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更多要素支持。因此,河南省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国家战略政策的支持优势,同黄河流域各省区市一道推动黄河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以河南省所处的黄河中下游流域生态现状和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为基础,与上下游省份理清流域生态保护职责,加强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推进省域水利设施建设,补齐河南省生态治理与农业用水短板,使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向公平化与合理化。同时注重与沿黄省区的协同发展,同上游地区教育、能源资源发达的省份建立协同合作发展机制,签订人才和能源的对口引进协议,为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要素薄弱的地区吸引相关人才和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同下游地区经济、科研资源发达的省份建立协同合作发展机制,为企业和科研院所给予生态农业定向发展优惠政策,为河南省生态农业建设吸引资金和科技资源。总之,河南省须有效组合黄河各流域的生产要素优势,深度融入流域协调发展格局,推动省内生态农业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