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霞:任凭风浪起 自有水利人
2024-02-11王小静
王小静
把岗位当阵地,把工作当事业,25年来,她无私奉献在基层,甘当吕梁市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急先锋、冲锋在前的逆行者,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最美劳动者之歌。她就是2023年“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水利学会会员、吕梁市水利局干部、水利工程专业工程师梁明霞。
近年来,梁明霞积极投身吕梁市水旱灾害防御及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推广工作,参与完成了两项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参与了汾阳市禹门河田村桥至团结渠渡槽段水保治理设计、兴县蔚汾河清淤蓄水东延扩建工程设计工作,参与编撰了8本专业性资料(总计325万字),其中《呂梁水旱灾害》和《吕梁水利大事记》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共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1次,发表专业论文2篇。
吕梁是一个山洪多发地区,近20年来有四分之一的年份发生特大山洪,累计造成50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如何防御山洪、减少损失,成为摆在水利人面前的一道难题。“2011年,国家提出建设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构想,吕梁市积极争取到全省第一批项目,在离石和兴县展开试点,并决定由我参与完成这项工作。”梁明霞告诉记者。于是梁明霞多次跑到实地勘测地形、了解情况,向气象部门和水文部门的专业人员请教,根据吕梁暴雨洪水历时短、强度大的特点,她创新性地提出了对自动监测设备进行防雷接地改造,在全省进行推广。运行多年的实践证明,这项改造延长了设备寿命,提高了设备精度,节约了国家投资。
非工程措施能为防汛抗旱工程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证,试点建成后,项目建设的当年就派上了大用场。2012年7月27日,兴县南部和临县北部沿黄河一带发生了特大暴雨山洪,临县死亡8人、11人受伤,共造成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5.9亿元。反观兴县,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9000多万元,没有人员伤亡。同一场暴雨,兴县灾情损失比临县少很多,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兴县利用山洪监测预警系统进行提前防范。在接下来的3年中,梁明霞团队积极争取省级支持,完成了13个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全覆盖,全市共建设335个自动监测站点、1370个简易监测站点,这项工程在“2013.8.11”临县洪灾、“2016.7.19”全区大范围洪灾、2021孝义特大秋汛以及2022年中阳临县大暴雨的监测预警中发挥重要作用,极大减少了吕梁市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由于近年频繁发生暴雨洪灾,梁明霞决定收集和整理吕梁历史水旱灾害资料,分析其原因,探索对策。2016年,她着手收集资料,需要收集从有文献记录以来到2016年发生在吕梁的水旱灾害和关于水利建设的大事、要事。由于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需要一个县一个县去跑,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去查,一字一句去抄录、整理,最后还要进行辨析、编纂,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共调阅文书档案7000余卷,查阅史料典籍和报刊合集200余册。“回顾这6年,从2016年到2021年,我的所有业余时间几乎全部投入到书籍编撰中,没有正常上下班时间、没有周末休息、没有娱乐活动、没有节假日消遣,日复一日与书籍电脑为伴。也许有人觉得这种生活枯燥无味毫无乐趣,但我认为科技工作者就是要有这种担当奉献的精神,如果我的工作能为吕梁水旱灾害防御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那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梁明霞和记者说道。
梁明霞是扎根一线的“战士”,为吕梁市水利事业发展战斗不止。她用25年的时间,在吕梁山河之间,书写出成为一名优秀水利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的华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