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活力的十种办法
2024-02-08
总是疲劳没精神,感到身体很虚,觉得日子没意思,毫无乐趣和希望可言……每个人在特定的人生阶段多多少少会体验到失去活力和生命力的感觉,生活工作长期没有变动的人更是如此。想要结束这种“不得劲”的状态,从十个方面做一些小的调整,就能帮助我们重新获得活力。
1.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活出精气神,不仅身体需求要得到满足,心理需求也要得到满足。其中最重要的心理需求是自主性,也就是能自行作出决定和听从内心召唤而行动,不会感到被控制或有压力。不想在日复一日中过得像行尸走肉,就需要我们为自己建立一个“避难所”: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2.贡献个人价值。增强活力的心理需求是社会联系,特别是可造福他人的形式,如做义工,即使是在大街上为一个陌生人指路也有帮助。研究发现,实施过捐助和助人行为后,人们会觉得自己富有精力、能力,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积极影响,能极大促进个人的活力。
3.重新接触年轻时的自己。一系列关于怀旧的实验发现,回顾过去的积极记忆能增强人们的自我连续性,即看着过去的自己、珍惜当下的自己、展望未来的自己,让我们获得生命的动力。听听青春时代的音乐、看看老照片、约旧时朋友聚会等,都是唤起怀旧温暖的有效方式。
4.关注自己能做的事。生活工作中处处有让人感到无力和失落的事。不要在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上打转,当把注意力拉回可控领域且付诸行动的时候,就不会因为精神内耗而丧失活力。
5.进入“福流”状态。大家都有体验,当专心致志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深陷其中,几乎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更没有焦虑、恐惧,内心是充盈的。这种状态被称为“福流”。一般来说,任务难度和能力水平相匹配时,达到福流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要根据能力接受任务和制定目标。
6.打破常规。想恢复活力,不妨打破常规,给生活找点新鲜感。并不用做多大的变动,只要对平时习惯进行微小改變。如品尝从未吃过的美食、选另一条路线回家、读一本从未涉猎过的书等。
7.接纳自己的个性。对大多数外向的人来说,参与聚会、与各式各样的人随时保持联系是他们获得能量的方式。然而,研究发现,天生比较内向的人,若强迫自己做这些事,最终可能耗尽精力。恢复活力,首先要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不必跟风。
8.在大自然中散步。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只需散步20分钟就能恢复活力,尤其是在自然环境中。还有研究发现,即使是虚拟的自然环境也有恢复活力的效果,比如浏览大自然的照片或看相关纪录片等。
9.运动锻炼。每次运动,身体肌肉得到紧张—放松的锻炼,这本身就是个减压过程,疲劳感也会减少。运动的方式有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坚持下去就会获益。
10.坚持自己的目标。拥有“内在指南针”的人往往会体验到更大的活力。这个“内在的指南针”是指清楚地了解对自己来说什么是重要的、要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即便在困难情况下也要坚持的原则、心底的热爱、不愿过度服从的意志等。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