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

2024-02-07谢帆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动机案例

谢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文化本质上赋予了不同的价值观。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培育养成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教育的基础源于英美的传统教育体系架构,具有鲜明的西方价值观导向,迫切需要全面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思政建设。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各类课程充分发挥思政功能,形成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培养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因此,全面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思政建设是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对新时代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標、新任务,意义十分重大。

本研究从创新教学模式出发,以全视角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构建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重构教学内容为抓手,设计和实施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为新时代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研究以全视角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构建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提供实现路径。

(一)全视角学习理论

丹麦教育家克努兹·伊列雷斯(Knud Illeris)从“整体性”视角研究学习的过程,提出了全视角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包括内部心智获得与加工的过程,以及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个体内部心智获得的过程要在与外部环境互动过程中实现,互动的过程对于学习的效果意义重大。

此外,学习的两个过程体现在内容、动机和互动三个维度上。内容维度强调学习的内容,一般以知识、理解和技能来表示;动机维度强调学习所需心智能量,一般以动机、态度和意志来表示;互动维度强调个体与其所处社会性及物质性环境之间的互动交往,一般以活动、对话和合作的方式来表示。三个维度相互联系与作用,动机是互动的起点;互动是内容的关键;内容是动机和互动的意义;内容与互动也影响着动机的实现。

(二)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

全视角学习理论为构建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重要启示:

1.内容的挖掘与加工是课程思政的基础,是学习者最终需要达成的意义和目标。教师要精准挖掘中小学英语课程中的核心思政元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2.互动的设计与实施是课程思政的关键,互动活动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结果。教师需要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不同特点,创设互动情境,搭建学习脚手架,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动机的驱动与激发是课程思政的起点,同时也受到内容与互动影响。只有符合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本研究将全视角学习理论与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理念相结合,构建了包括课程思政内容获得、课程思政动机驱动和课程思政互动促成三个方面,课前网络课堂、课中实体课堂和课后网络课堂三个阶段的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从宏观角度描述课程思政的结构要素,为开展具体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提供概念框架和参考依据。

依托线上学习平台,根据思政教学目标与单元思政主题,设计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如表1所示),线上线下的每个任务由动机驱动和互动促成,层层递进、由易到难。

三、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内容重构是指在保留教材原有内容的情况下,重组与加工教材内容,更新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使教学能够适应新的时代需求。

本研究以重构教学内容为核心,基于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为教师深入挖掘现行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增加其广度、深度和温度,提升其价值引领性提供指导和范例,以期解决教材内容课程思政资源不足问题的同时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

(一)教学对象

本研究的教学对象是江苏省某初中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计100人。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对具有创新性、个性化学习方式比较感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以《新标准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Heroes”为例开展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

2.能力目标:案例讨论“Can we be super hero without super power?”,小组合作完成一篇短文向外国友人介绍科学家袁隆平的生平;

3.思政目标:塑造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正向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观。

(三)教学设计

首先,确定与单元思政主题“英雄”契合的思政元素,包含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等,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伟大与平凡之间的关系,提升当代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观等。

其次,寻找多样化的思政素材,主要包括英雄人物的视频,课文中主要人物的背景资料,经典英文歌曲“Hero”等。

再次,完成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设计,重点是课前任务A写作“Who is the hero in your mind?”、课中任务B案例讨论“Can we be super hero without super power?”和课后任务C小组合作完成一篇短文向外国友人介绍科学家袁隆平的生平。每个任务的完成基于动机驱动活动和互动促成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英语知识和技能,也塑造了价值观。

最后,编制完整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课件、音频视频、案例资源和阅读材料等一系列备课资源,确保思政元素与主题契合、思政素材多样及思政教学设计合理。

(四)教学实施

依托线上学习平台,围绕“英雄”思政主题、思政元素和思政素材,在课前网络课堂、课中实体课堂和课后网络课堂三个阶段实施教学。

1.课前网络课堂

动机驱动①: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发布导学案与学习素材,主要包括超级英雄角色的视频,并布置任务A——写作“Who is the hero in your mind?”学生上传作文后,教师评阅打分。

设计意图:围绕单元主题,布置课前任务,创设思政学习环境,使学生预先链接到单元主题,储备相关词汇和背景知识,进行语言输出练习,同时思考英雄的定义,培养思辨能力,驱动学习动机的生成。

2.课中实体课堂

动机驱动②:教师展示部分任务A的作文,对语言和内容进行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让学生感受到表达和思考的不足,进一步产生学习的“饥饿感”。

互动促成①:学生快速阅读寻找课文主要要素、理解大意,同时了解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教师布置任务B——案例讨论“Can we be super hero without super power?”

互动促成②:学生分享任务B的讨论成果,教师给予总结与评价。教师分享经典英文歌曲“Hero”,开展听写歌词的练习,提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的理念。

设计意图:基于课文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不同领域的著名人物的英雄事迹,塑造爱国主义精神;任务B案例讨论和歌曲听力练习,引导学生思考成为英雄的必要条件,塑造积极正向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观,培养批判性思维,深化思政主题。

3.课后网络课堂

动机驱动③:教师在学习平台发布任务C——小组合作完成一篇短文向外国友人介绍科学家袁隆平的生平;

互动促成③:学生完成作文、上传至学习平台、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开展生生、师生等多元评价对任务C进行总结与评价。

设计意图:科学家袁隆平的生平既展示了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也体现了伟大人物清贫朴素的生活,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课后任务巩固和加强了语言知识与技能,完成了价值观的内化,锻炼了创新精神与思辨能力。

(五)教学结果与反思

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整体教学效果。问卷结果显示,88%的学生表示完全或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92%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形式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访谈结果显示,80%学生表示提升了爱国主义、责任担当等思想意识,75%的学生表示表示锻炼了思辨、合作和自主学习等能力。

本教学案例的设计使学生在获得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实现价值观的内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充分学习和借鑒了全视角学习理论,构建了“内容、动机、互动”三位一体的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二是以重构教学内容为抓手,精准挖掘课程思政内容、积极驱动学习动机和有效开展教学互动。

四、结语

本研究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一次探索,总体上教学效果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只设计并实施了一个单元,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应在课程全部教材的整体上建设,组建课程思政教研群、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等是后续教学研究的努力方向。

【本文系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23SJYB0489)“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动机案例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