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郎的新烦恼

2024-02-07杜佳冰杨杰

青年文摘 2024年3期
关键词:羽衣牛郎织女

杜佳冰 杨杰

作为在中华大地流传了几千年的故事的主人公,牛郎大概没想到,自己会被21 世纪的小学生当成“流氓”。

在教育部统编版(以下简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课本里,他本来人生困苦:父母双亡,被哥嫂欺负,没分得家产,只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直到有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明天黄昏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

课堂上,一位男生马上站起来指证:“我觉得牛郎是要吃官司的。拿别人衣服就算了,还偷窥别人洗澡。”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前排有男生一直把脸埋在胳膊里笑。一位戴眼镜的女生不理解织女为什么要嫁给牛郎:“我觉得牛郎要文化没文化,要钱没钱,要颜值也没颜值。”学生们又笑了。

一位重庆的小学老师将这段课堂实录发到了社交媒体上。台下的笑声和疑问让老师们犯了难:这样的课文该怎么讲?

河南教师李华丽起初不明白。她问学生:“ 笑啥?”“ 老师,我觉得牛郎好好色。”有个女生回答。3 年前,刚当上语文老师的李华丽从来没预想过这个问题。今年,又有学生提问:“难道织女没穿衣服,就跟牛郎说话了?”

孩子们在底下发笑时,江苏连云港的乡镇小学教师杨琴芝也在台上笑了。这是她教语文28 年以来,第一次在这个情节笑。

她手上的课本是新换的。2017 年, 根據全国统一要求,把沿用已久的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换成部编版。《牛郎织女》是五年级上册最长的一篇课文,大约2200 字。

杨琴芝在备课时,发现了牛郎织女相会部分的变动——在苏教版课文里,没有盗衣结缘的情节。老牛只是告诉牛郎:“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织女走来后,两人通过对话相识。

她明白了孩子们为什么笑,于是解释道:这是个民间故事,有想象和虚构的成分。“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如果遇到自己心爱的姑娘,是不能这样做的,尤其从道德法治的角度。”

牛郎大概会觉得委屈。据文献记载,他的故事从先秦时期始,历经无数版本,大多都以勤苦形象示人,直到1910 年,才偷拿织女的衣服——当时的《牛郎织女传》在前代文献的基础上,融入了民间的“毛衣女”故事。“毛衣女”出自东晋时期的《搜神记》,其中记载:“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走。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民国时期,京剧戏曲《天河配》在此基础上强化了盗衣逼嫁的情节:牛郎窃取仙衣不肯归还,胁迫织女结婚,在老牛死后牛郎外出之际,织女才“披衣而逃”。

1955 年起,牛郎织女进入新中国的教科书。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的叶圣陶先生对其进行改造,让牛郎主动将衣服还给织女, 双方互诉衷肠,自愿结婚。2001 年审定教材时,苏教版又将盗衣情节彻底删去,学生们与牛郎相安无事十几年,直至新教材出现。

近几十年间的社会发展,就足以造成几代人之间的隔阂。出生于1976 年的作家黄俏燕致力于整理、重述中国民间故事。在她小时候,压根没觉得牛郎与河里洗澡的织女相遇有什么问题。“不是脱光的呀!只有3岁以下的小孩才会光着洗澡。”她出生在广东东莞的乡村,那时候村民们结束农作,都去河里洗澡。男男女女,穿着布衣,往水里一泡。洗好了,湿淋淋地出水,走回家才换干衣服。

“现在的小孩会提这样的问题,也是自然的,他们没有以前农耕生活的常识,以为洗澡肯定是光着身子的,那(盗衣结缘)这一点就是需要改的。”黄俏燕说。

这3 年间, 李华丽老师察觉到一些小心翼翼的改动。发下来的课本上, 先是“ 衣裳”变成了“纱衣”。今年,“洗澡”又被改成了“戏水”。但这仍不能使学生们满意,李华丽解释:脱掉的纱衣只是一件薄薄的外套,并不是没穿衣服;牛郎只是在树林里听着,没有偷看。

牛郎归还纱衣后,问题又出现了。

两人聊了起来,织女表达了自己在天庭的劳累与不自由。牛郎于是说:“姑娘,既然天上没什么好,你就不用回去了。你能干活,我也能干活,咱们两个结了婚,一块儿在人间过一辈子吧。”

织女说:“你说得很对,咱们结婚,一块儿过日子吧。”于是他们手拉着手,翻过山头,回到了草房。

有学生提出,这不符合现实:“一般得认识很长时间彼此熟悉了之后,而且还要看对方家里有没有车、有没有地位,才能决定嫁不嫁给他。”

在这场教学现场会中,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设置了角色扮演环节。有几位女生扮演仙女,劝阻织女结婚:“天上的荣华富贵你不要,你去做人家的穷妻子,你图他什么呢?”“万一牛郎变心了怎么办呢,这样就回不到天上了。你考虑这样的后果吗?”

杨琴芝想, 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织女愿意留下的原因呢?她班上有15 个学生是离异家庭,“ 很多都是妈妈走了”。在深圳教师王俏俏的班上,有个女生说,织女是“白富美”,牛郎配不上她。

学生们的想法变了,老师们的讨论也一样激烈。“许多年轻老师都不认同这个故事。谁家养一个女儿,能让她嫁给这样一个贫穷的年轻人?”杨琴芝的同事们商量,要在课堂上提醒学生:“选择爱人,是不能这么匆匆忙忙的。”

黄俏燕有自己的看法:“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家长大了,不再理解形象思维,而要用逻辑思维解读神话故事。”在她看来,解读童话和神话的唯一钥匙是象征。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三头蛇怪,任何人只要看到她都会变成石头。黄俏燕上大学时读到,“我同学就说,古希腊不是已经有科学的萌芽,怎么会产生这种故事?”黄俏燕恰好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故事,它象征着恐惧。“当一个人看到这么恐怖的东西,被吓呆了,就像石头一样,失去了某种生命的活力,这就是隐喻和象征。”

黄俏燕希望大家能把神话故事和现实生活区别开:“象征和隐喻的逻辑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法律逻辑是两回事。表面看来,牛郎拿走织女的羽衣很像生活中的一个偷窃事件,但是,这个不是现实事件,它是神话故事中的一个幻想情节。在故事里,织女遇到牛郎之前,披上羽衣就能飞翔,这是神话情节, 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牛开口说话,这也是神话情节,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牛郎拿走织女的羽衣,这同样是神话情节,应该用象征与隐喻去解读。但是,因为这种事在现实中有可能发生,所以,读者容易把现实事件代入这个神话情节,进而产生误读。”

黄俏燕认为织女的羽衣象征着女性的自由,“牛郎拿走织女的羽衣,把她留在家里,这是人类婚姻的象征。在古代中国,对女性来说,婚姻意味着失去单身时的轻盈与自在,成为妻子,成为母亲。这就是织女失去羽衣的隐喻。”

黄俏燕主张“让神话归于神话,让法律归于法律”:牛郎拿走织女的羽衣,象征人类的婚姻,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现實生活中,某个人倘若拿走美女的羽绒服,那就是犯了盗窃罪。

最重要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一件杰作,是漫长古代农耕生活的一个缩影。牛的意象、夫妇之爱、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勤劳的品德……这对寻常夫妇的美满生活是中国民间幸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基石。对新生一代的中国孩子来说,阅读并理解中国古代神话是一种必须,否则文化如何传承?

关于织女的婚后生活,今年,李华丽决定上一堂辩论课。主题不再聚焦于爱情,而是“织女有没有得到她想要的自由”。

她组织学生站到教室后排的空地上,自由选择,分列两队。发言的要求是要为自己的观点找出依据,无论是从课本中还是从现实中。

“自由队”引用了课文——“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这里有一个“不喜欢”和五个“她喜欢”,所以织女获得了自由。

另一些学生不同意:天上要织彩锦,人间也要织布。除了织布,还要带孩子,还要给牛郎做饭。他们联想到自己的妈妈,好像人间的生活更累。

两队的孩子跑来跑去,最终人数还是差不多持平。最后,李华丽表达了自己的立场:织女对自己的生活是有选择权的。她不想在天庭生活,就下凡来,是她选择了在人间的生活方式,而不是选择了牛郎这个人。从外人的角度看,她没有单身时自由,但从她自己的感受而言,自由和幸福或许就是一种感受——那么“她喜欢”。有学生点了点头。李华丽觉得,对于五年级的小孩来说,老师的引导是有用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用分析和讨论填平问题的沟壑,把美好留下,把糟粕丢掉。

“ 当一个文学作品产生争议,就是它代表的那个时代与当下流行的社会思潮产生了碰撞。社会在变,观念在变,说不定再过几年,又会有一些不一样。”李华丽说,教师最好不要站在一种观点的对立面,在把握真善美的基础上,任孩子们自由发挥,多给他们提供不同版本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特点——这才是这一课的语文要素。

口耳相传的故事,终究是会变的。黄俏燕说,她担心的不是变成什么样,而是“还会不会有民间故事”。这是她这十几年来重述民间故事的初衷。

(李华丽、杨琴芝、王俏俏均为化名)

(摘自2023 年12 月6 日《中国青年报》,本刊有删节,佟毅图)

猜你喜欢

羽衣牛郎织女
民间故事之牛郎织女的传说
《牛郎织女》故事梗概
霓裳羽衣舞
牛郎织女
吟织女图
羽衣奇缘
牛郎和织女
三件羽衣(二)
三件羽衣(一)
是织女,更是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