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虚无主义的新样态及现实危害

2024-02-07梁大伟葛丽君

人民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文化

梁大伟 葛丽君

编者按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怎么能被“虚无”掉?文化虚无主义在中国主要指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西方文化优越论,否定中华文化各种形态及其价值的思想观点,具体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消解与否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鉴于此,面对文化虚无主义,我们需要正本清源,认清文化虚无主义的样态形式、叙事方式及现实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一错误社会思潮,系统批判文化虚无主义的各种错误观点,揭露文化虚无主义的实质,进而寻求针对文化虚无主义的治理之策。本期,我们特邀请专家学者针对以上问题作深入剖析。

【关键词】文化虚无主义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意识形态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化虚无主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消解与否定,其妄图割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联系性,消弭主流文化价值的崇高性,离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是新时代繁荣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阻碍因素,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抵制和纠治。

第一,叙事维度全面化。从多维度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生态,是文化虚无主义一以贯之的叙事逻辑。一是利用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宣传传统文化“无用论”。文化虚无主义或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以偏概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空间,已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以“中国没有哲学”“中医不是科学”为幌子,判定中华文化具有劣根性,要求彻底割裂中国传统文化。二是利用抽象人性论,宣传革命文化“杜撰论”。文化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相勾结,试图通过否定历史来消解中国革命精神与崇高理想信念。三是利用唯心史观,炮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虚假论”,宣称马克思主义已然“过时”,只有所谓的“普世价值”是真正具有“人权”和“民主”的价值观。

第二,传播场域虚拟化。根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互联网已然成为人民群众获取舆论资讯、进行社群活动的重要阵地。这一过程中,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进一步使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处理方式发生深刻改变。其中,大容量存储技术、5G传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着数据信息的高速流转,使社群交往互动在虚拟空间中展开,为文化虚无主义从“线下”转场至“线上”提供了场域。传播载体的技术结构与时空特征所发生的变化,推动着文化虚无主义实现跨时空传播,诸多承载文化虚无主义观念的视频、文字内容借机在网络中裂变式快速散播。同时,虚拟空间具有显著的开放性与交互性特征,网民可以更加便捷地参与到文化作品的生产、传播过程中。这赋予了网民更多脱离现实的沉浸式体验和参与自主性,使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扎根的亚文化、非主流文化在虚拟空间更易被受众获得,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群众对文化权威的认同感。

第三,话语主体去中心化。在互联网普及化应用之前,主流媒体、“网络意见领袖”是发布信息、传播意识形态的绝对中心,信息传播结构表现为“中心生产—中心传播—民众接受”的单一线性结构。得益于技术赋权,各类社群交互平台、自媒体平台的发展造就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后现代景观,由此,信息的生产权、传播权发生了多中心分散化的“权势转移”,呈现出日益突出话语主体的去中心化趋势。这使得文化虚无主义的“生产”、传播更为便利。文化虚无主义不仅由少数别有用心的虚无主义“意见领袖”所“生产”,普通网民也因个体表达权和话语权的获得,从被动的文化思潮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创作者,不自觉地参与到文化虚无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散播行为的个体性,文化虚无主义的话语表达区别于主流文化价值的连贯性、统一性样态,出现了明显的碎片化传播倾向。

第四,表现手法柔性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较为全面地剖析、批判了文化虚无主义,揭露了文化虚无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但这一错误思潮并未偃旗息鼓,而是在表现手法上,从硬性攻击转为更隐蔽的柔性渗透。一是假借“学术研究”“学术讨论”“学术自由”之名,鼓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不合理性、不可能性,以所谓的“价值中立”要求文化去意识形态属性,将其观点进行看似科学与客观的隐匿化表达。二是假借“群众喜闻乐见”之名,依托影视剧、微博文章、短视频等大众文化形式,在满足大众消遣娱乐、获取信息、表达思想需要的过程中否定或歪曲主流文化价值,潜移默化中导致人们形成庸俗化认识,并将其观点进行娱乐化表达。三是有意选择社会话题和重要时间节点来参与舆论讨论,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制造噱头来迎合群众猎奇心态,通过流量吸睛制造“爆点”“热点”“焦点”,进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范围,将其观点进行议题设置化表达。

第五,技术手段智能化。数字时代的技术变革深刻改变了文化的传播生態,以算法为中心的大数据技术为文化虚无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崭新的工具。从技术层面上看,算法是一个精确的数据计算模型。它通过海量搜集用户信息,有针对性地分析网民的信息点赞、分享、收藏情况,进而标注出不同用户的文化行为偏好。这一运算逻辑不仅可以筛掉传播受众不感兴趣的“无效信息流”,而且能够“独家定制”并推送与用户兴趣爱好相关的信息。由此,文化虚无主义趁机而入。一方面,根据不同的身份属性,针对青年、中年、老年,男性、女性,学生、农民、工人等不同群体,圈层化地为每一社群推送不同类型的文化内容,形成了“信息茧房”。另一方面,依据每一用户的网络使用偏好,个体化地推送虚无主义文化内容。如针对爱好传统文化的用户,推送扭曲传统文化、鼓吹西方文化的信息;针对爱好革命历史的用户,推送歪曲革命历史、抹黑革命精神的言论等,进而以精准的“信息找人”制作出算法推荐的信息“过滤气泡”。

一是“去民族化”动摇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正是因为在历史和现实中,中国人民坚持独特的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用于创新创造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才能不断继往开来、赓续发展。文化虚无主义贬损代表中华民族身份标识的主流文化,妄图将西方文化塑造成衡量世界文明的唯一标尺,使民众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远逊于西方文化。这种主张不仅违背了文化发展基本规律,抛弃了文化普遍性之外的特殊性,也容易催生自弱、自卑的文化心理。

二是“去历史化”扭曲共同记忆。历史呈现着不同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客观、真实地记录历史,有助于后人从中探寻历史规律、洞察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对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然而,以虚无历史为手段,文化虚无主义刻意编造虚假历史故事和所谓的英雄人物“轶事”,使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由于多数民众并非专业从事历史研究的“史家”,对历史的概貌难以形成整体性的理解。因此,民众易受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诱导,形成脱离历史本然面目的错误认知,进而陷入难以科学认清历史发展大势的“历史被动”之中。

三是“去价值化”割裂精神纽带。文化与价值具有内在统一的同构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内容及形式不同,因此其价值观也存在一定差异。文化作为承载价值的重要形式,当其形态发生变化之后,潜隐其后的价值也会随之而变化。在此意义上,“文化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人类的价值的消失,而只是某些表达价值的手段的消失”①。文化虚无主义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扭曲革命文化、否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且事实上,它不仅破坏了文化本身,也背弃了以重视整体利益、推崇仁爱和谐、强调责任奉献、弘扬爱国主义、倡导集体主义为突出表现的理想追求,是对潜隐于文化背后的价值理念的解构。

四是“去思想化”解构受众理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不仅关注人民群众物质需要的满足,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执政的奋斗目标,同时重视提升人民思想境界,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然而,文化虚无主义在舆论场上依托于浅表性、平面性的娱乐形式,使一些单纯地迎合公众的感官享乐、缺乏思想深度的文化产品大肆传播。同时,带有文化虚无主义色彩的信息掺杂在网络平台中,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其内容繁杂、形态多变。由此,大众在思考问题时不仅难以形成客观的标准,而且难以持续聚焦关注某一类问题,进而降维打击受众系统思考问题的辩证能力。不仅如此,文化虚无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根源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同历史虚无主义一样,其本质是“一种‘感性’‘直观’而非理性的历史观,并不具备科学真理性”。②當其思维深刻影响受众时,接受群体也会循其思维逻辑,以片面、静止、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五是“去意识形态化”危害政治安全。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来源”③,代表阶级整体的价值观,其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论断,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然而,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实现其垄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除在贸易、金融、科技等方面制造与中国的摩擦之外,还在文化领域传播虚无主义思潮,全方位地进行思想渗透。因此,文化虚无主义无论是表现为“去民族化”“去历史化”,还是“去价值化”“去思想化”,实质上都是对中国文化的解构。其用意不仅是破坏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还在于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动摇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阻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首先,促进主体协同,不断拓展“一元主导、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数字技术的发展重塑了文化产品生产及传播格局,治理文化虚无主义需要多元力量协同联动。一方面,坚持“一元主导”,确保党管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既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宣传,又需要加强党对文化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多元参与”。既要求资本在参与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主动发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积极作用,平衡媒介平台资本在文化产业中的结构及比例,遏制其无序扩张、野蛮生长,又鼓励“网络意见领袖”积极作为,在大众媒介平台主动发声,及时回应群众对文化现象、文化问题的关切,有力揭露文化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与文化观,还需要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下,提高文化审美品位,增强对文化虚无主义的鉴别能力,及时主动批判文化虚无主义话语及其叙事。

其次,突出内容创新,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到文化层面,主要表现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存在碎片化、浅表化、反主流意识形态化的文化虚无主义,从而导致具有真理性、科学性、人民性的主流文化的吸引力降低的问题,迫切需要从内容与形式层面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结晶,它从本质属性上反映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引导功能,能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坚持“内容为王”原则,推动生产内涵丰富、导向积极的优质文化产品,不断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群众性、时代性的文化形式往往能够更好地推动文化价值的呈现。因此,需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创作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创新主流文化的表达样态,建立矩阵化的传播媒介平台,根据不同受众进行精准传播。

再次,实现技术赋能,持续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得益于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文化虚无主义在网络平台实现了跨时空的快速传播。因此,以优化传播技术为切入点,使算力、数据和算法更加环保、公开、公平,是治理文化虚无主义的重要路径。一方面,管控“算法黑箱”。算法系统具有平台个体性,其数据信息来自于平台对网民网络活动的分析与计算。算法分析与计算的逻辑是平台自主设计的产物,并不面向社会公开,存在高度的不透明性。为破除“算法黑箱”,需要使从事文化生产的数字化平台向监管部门主动备案、公开算法的技术路线。另一方面,以“公权”算法制衡平台算法。既需要通过信息收集、提取、判断技术,建立甄别文化虚无主义的数字模型,对有害信息进行屏蔽和追踪,在传播链条上切断其通路,又需要通过打造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使该工具成为“红色智能意见领袖”,在算法系统辨识出文化虚无主义信息后,主动回击,揭露并批判文化虚无主义的价值错误。

最后,完善制度建设,加快形成系统化的治理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相继出台,对有效约束文化虚无主义思潮散播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法律体系之外,仍存在进一步完善的体制空间。系统纠治文化虚无主义,既需要建立预防监测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及时发现、追踪、研判文化虚无主义的动态趋向,及时遏制其传播和蔓延,又需要完善监管惩戒体系,对于传播文化虚无主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戒,还需要健全工作责任制度,明确网信部门及政府机关的分级、分类管理责任。除此之外,建立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制度,通过系统学习提高监管部门、普通民众辨识文化虚无主义的基本能力,进而有效實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化治理。

(作者分别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李祺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媒体案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2VSZ007)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英]维特根斯坦著、楼巍译:《文化与价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②修晓辉、杜玉华:《解蔽虚无“陷阱”: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何以存在及其批判》,《理论导刊》,2023年第2期,第51页。

③[美]约瑟夫·奈、王缉思:《中国软实力的兴起及其对美国的影响》,《世界政治与经济》,2009年第6期,第7页。

责编/谢帅 美编/陈媛媛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有互联网思维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谁远谁近?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