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排污许可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2024-02-05孙福泰陈毅松赛努拜尔艾尼张栌丹
贾 悦,孙福泰,陈毅松,李 恒,赛努拜尔·艾尼,张栌丹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法律法规及标准对污染物排放进行规范,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必须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持证排污,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设备设施不得排放污染物。由于油田企业开发地区跨度大,涉及多地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且污染物排放源种类众多,如锅炉、工业炉窑、固体废物等,协调管理难度大。如何统筹管理污染物排放,准确核算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污染物分类分治、合规排污,是各油田企业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油田企业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与油气勘探开发各环节相融合,将合规排污、污染物减量的理念逐步融入方案设计源头,减少末端排污,促进油田绿色发展。
1 构建数据库,完善管理流程
1.1 建立污染源数据库
因历史原因,老油田的污染物排放口缺少统一分类、设计、布置与管理,而排污许可污染源的数据统计信息涉及面广、要求全面细致,因此对设备、监测数据等基础信息的收集、归类、总结显得尤为重要。为规范污染源管理,某油田按照废气、废水、固废和噪声4大类开展污染源排查,对所属范围内的污染物排放口逐一核查、分类和标识,并依据HJ 608《排污单位编码规则》等标准要求进行分类编号。统一建立污染源清单,按照基层单位填报、二级单位核查、企业分类汇总的由下至上的三级管理方式完成污染源信息整理,确保每个污染物排放口具有唯一编号且相关信息详细记录,形成企业污染源数据库,并按照污染物的特征信息分类管理,实时更新,确保信息完整可靠、真实有效。同时,根据要求在每一个排放口设置标识牌,标明排污单位、排放口编号及排放污染物类别。污染源数据库记录范围见表1。
表1 污染源数据库记录信息范围
1.2 规范排污管理流程
国家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要求企业对污染源进行全过程、精细化的一证式管理[1]。油田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整体推进、节点把控,指导、监督相关部门及二级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编制管理制度;企业的相关部门严格对照标准要求,加快落实提标工程、减排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建立满足要求的监测和排污设施等;依托技术支持机构组织法律法规培训,宣贯各级政策制度和建立企业排污许可数据库等;结合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具体要求,确保各单位排污许可环境管理台账、执行报告的合规性及完整性。通过不断摸索实践,规范流程,形成适合企业生产实际的排污管理体系(表2)。
表2 排污管理体系
2 强化过程管控,全程技术指导
2.1 定期开展环境统计分析
油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必须达标排放。其中废水排放需满足GB/T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废气根据不同行政区域规范标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需达到重点区域排污指标;固体废物包括含油污泥、油基钻井岩屑等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每类固废的处置方法及标准要求不同,必须分类分治。
排污许可证要求的信息不仅包括固定源排放口的污染物浓度和数量,还延伸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环境行为,如辅料优化、燃料、无组织排放控制等,因此企业要深入贯彻全过程污染防治思想[2],根据国家现行要求分类、分级管理,对重点排放口进行联网监测,监测数据实时反馈至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环境监督部门。油气生产单位“三废”排放数据需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对工艺适用性评估、设施运行情况、项目建设情况、监测指标跟踪分析、污染物排放情况等进行持续跟踪评价和全过程管控。对每年的重点污染物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污染物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达到预警效果。
2.2 全程推进技术指导
聘请技术专家,对排污许可申报人员开展培训,包括政策法规相关要求、评估单元划分原则、油田排污许可申报的注意事项等。
委托技术支持机构梳理油田锅炉、固体废物产生等情况,研读国家政策、标准,结合属地政府要求,统一反馈申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及困难,对排污许可相关难点、技术问题及注意事项详细解答。
企业定期组织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汇报,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在规定时间节点内完成排污许可证的申领、变更、延续和新增,不遗漏相关信息。
3 合理划分单元,准确核算总量
3.1 合理划分申报单元
依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对污染物浓度及总量实现“双控”。列入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单位申报重点管理主体;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的排污单位,即满足简化管理要求的,按照简化管理申报;其他单位按照登记管理申报。
按照HJ 1259《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管理台账制定技术导则》、HJ 120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固体废物》等相关要求,划分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简化管理、登记管理。按照HJ 1301《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噪声》要求,开展噪声污染申报、管理。
结合油田管理实际情况,最终确定重点管理主体、简化管理主体、登记管理主体清单,实现“全覆盖”的要求,如表3所示。
表3 排污许可申报单元管理
3.2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针对水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采用理论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或环评批复允许量3种方式,对涉及的排放口逐一核算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进行许可量申报。对固体废物的产生单位,按照标准方法确定年产生量,按照固体废物的管理类别分类管理核算。
由于排污许可申报系统涉及点多、数据量及信息量大,为减少各单位重复录入工作量,选定部分重点管理及简化管理主体作为试点,向所在政府主管单位报送相关资料进行审批,并参照试点情况及环保部门反馈的问题,指导其余单位有序开展排污许可申报。
4 全面风险排查,实现总量消减
针对油田老区和新增区块,特别是环境敏感区域的工艺设备、污染防治设施、应急排放设施等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隐患排查通过环境因素识别、环境风险评估等方式开展,以基层单位自查、二级单位核查、企业整体把关检查指导的方式,查找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失、漏洞及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将部分风险较大的隐患列为企业级隐患,整体把控督办;对短期无法消除或治理周期较长的隐患,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分级制定风险管控措施,优化设备设施。
5 加强证后管理,全面监督检查
5.1 监测预警分析指标
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定的企业法律责任,是自证守法的根本。企业的环境监测工作贯穿许可证的申请、执行、查核到执法全过程,排污许可证中载明了监测点位、监测因子、频次,及每个因子所采用的分析测试方法;企业执行过程中,应满足监测各方面要求[3]。
采用自动监测和手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可确保监测数据可靠有效。针对污染物排放浓度波动较大的情况,应提前预警,促进各单位深入调查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设备设施运行情况等,查找数据异常波动的根本原因,分析症结所在,将主要问题及时反馈,对存在超标风险的污染源进行分析论证。
针对危险废物,每年制定减量计划,从工艺源头分析减量措施,严控外交含油污泥的含水指标,增加利用环节,全过程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对新改扩建项目,严格编制设计方案,实施减量治理、提标工程。
5.2 全面提升污染物管理
排污许可制度是企业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企业在生产期间需落实相关治理措施和环境管理要求,明确企业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环保责任,将排污环保责任串联成一条线,每个节点责任到人。排污许可管理流程见图1。
图1 排污许可管理流程
油田企业应不断实现技术推进、纵向联动、横向互动,通过制定落实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的合规管理,将生产活动与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的管理建立有效连接,在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同时,有效管理好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通过在线监测设备与环保部门联网,执行报告定期向环保部门报告等形式说明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
5.3 “3+1”联合监督
为确保排污许可制度相关要求落到实处、环境监测定期有效开展,企业形成了管理、监督、监测、监理的一体化环境管理模式,定期对二级单位政策法规、现场设备设施运行、污染物浓度等进行监督检查,在企业内部形成3+1(即基层站队、二级单位、企业三级检查和专项检查)监督管理要求,确保各二级单位污染治理设施、在线监测设施、环境信息台账登记、固废设施等符合管控要求。对查找出的问题,对照法规标准,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有效管控措施,帮助并指导各责任主体进一步完善落实,促进各责任主体按证排污、自主减排的意识,实现油田可持续绿色发展。
6 结语
对于排污单位而言,排污许可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与法律法规、工艺设计、生产运行、监督管理、开发理念等均有密切关系,准确掌握污染源基本信息、环境统计基础数据可为油田排污许可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实现企业合规合法、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摸清家底,严格对标、提升理念,将管理目标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管理流程和业务上,形成企业创新管理的良性循环。通过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管理方式,构建了规范建库、技术指导、精准核算、动态监测和监督检查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为合理消减碳排放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推动企业步入绿色低耗低排、高效协同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