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积极度与疼痛自我效能、功能障碍的关系

2024-02-04贺清明

黑龙江科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信心腰椎间盘功能障碍

王 咪,贺清明,张 茜,陈 婷

(西安翻译学院,西安 71010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具有不可逆性、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特点,患者积极度是用来评估患者具备自我疾病和健康管理的意识、知识、能力和信心的程度,本研究旨在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积极度与疼痛自我效能、功能障碍及变量间的中介效应关系,为提高患者积极度水平,减少患者的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西安市某三甲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标准:经CT及核磁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3个月以上者;意识清楚并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非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者;有精神病史者及有其他严重器官病变者;年龄在18岁以下。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自行编制患者基本信息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疼痛时间、有无腰椎手术治疗史等。②患者积极度量表(PAM-22)[1]:包含22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 级评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同意”,4分表示“非常同意”,5分表示“不适用”。得分高低与患者积极度水平高低一致。③疼痛自我效能问卷(PSEQ)[2]:该问卷已经在国内慢性下腰痛患者中进行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共10个条目,1、3、6、9、10条目属于社会功能维度;4、7、8条目属于疼痛职能维度;2、5条目属于家务及工作维度。0~6分表示“完全没信心-完全有信心”,各条目得分相加为疼痛自我效能的总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会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应对疼痛。④Roland-Morris 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3]:主要适用评估腰腿疼痛患者功能障碍,该量表由24个条目构成,调查腰部疼痛是否会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睡眠、行走、弯腰等方面造成影响。“是”为1分,“否”为0分,分值范围为0~24分,得分越高表示腰痛引起的躯体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

1.2.2 调查方法

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后,研究者对符合纳入标准且知情同意的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60份。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和Amo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数据拟合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积极度水平得分情况

表1结果显示,患者积极度水平的平均得分为(51.86±11.37),处于较低水平。

表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积极度水平分布及得分情况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积极度与疼痛自我效能和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表2结果显示,患者积极度与疼痛自我效能总分及社会功能、疼痛职能、家务及工作三个维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功能障碍指数与患者积极度、疼痛自我效能呈负相关关系(P<0.01)。疼痛自我效能得分为(32.09±10.87),社会功能维度得分为(15.94±6.61),疼痛职能维度得分为(9.40±4.11),家务及工作维度得分为(5.27±3.29),功能障碍指数得分为(14.16±3.78)。

表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积极度与疼痛自我效能、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积极度与疼痛自我效能、功能障碍的中介效应

以功能障碍指数为因变量,疼痛自我效能为自变量,患者积极度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作用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见图1)。模型拟合采用多个评价指标,模型适配度均达适配标准。该模型能很好地反应出患者积极度与疼痛自我效能、功能障碍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图1 积极度在疼痛自我效能和功能障碍指数间的中介效应模型(标准化)Fig.1 Mediating effect model of positivity between pain self-efficacy and dysfunction index (standardization)

结构方程路径系数结果显示,患者积极度对功能障碍指数有直接预测作用 (P<0.01),疼痛自我效能对功能障碍指数不仅有直接预测作用,而且可通过积极度的中介作用对功能障碍指数有间接预测作用(P<0.01),疼痛自我效能对功能障碍指数的总效应为-0.415(P<0.01)。详见表3。

表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积极度、疼痛自我效能、功能障碍标准化中介效应结果

3 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积极度水平处于偏低水平

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积极度得分处于偏低水平。与邹爱元等[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整体积极度水平偏低且患者缺乏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知识、技能和信心。本研究结果低于李琦等[5]调查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积极度水平,可能是由于不同病种的差异造成的。本研究中多数患者(38.1%)积极度水平处于不理想状态,说明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不强,患者积极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研究指出患者积极度与患者的健康结局有关[6],因此建议将患者积极度评估作为临床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及时干预低水平的患者积极度,减少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积极度与疼痛自我效能呈正相关,与功能障碍指数呈负相关

疼痛自我效能感是指虽然个体正在遭遇疼痛,但依旧有完成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目标的信心[7]。本研究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得分(32.09±10.87),处于偏低水平,与刘凌云等[8]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是由于长期慢性疼痛导致患者失去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功能障碍得分低于李星凤[9]的(17.45±5.37)分,可能是由于本研究调查的患者大多数疼痛时间较短,患者的躯体功能受到疼痛的影响程度比较小有关。疼痛自我效能是患者积极度的影响因素,患者积极度作为疾病所需的知识、技能、信念和行为广泛因素的测量方法,与疾病自我管理行为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而自我效能高的患者在遇到疼痛长期困扰时,更有信心去应对疼痛和正确评估自己的情况以及了解与健康相关的知识,相应地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10],说明患者积极度和疼痛自我效能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功能障碍指数与疼痛自我效能、患者积极度呈负相关,与肖娟等[11]研究结果相一致,疼痛自我效能低者可能是长期慢性疼痛导致患者产生各种不良情绪,长期处于这种不良情绪中的患者会对疼痛管理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会失去疼痛管理的信心。Meredith等[12]研究显示,疼痛自我效能有预测慢性疼痛患者躯体功能障碍的作用,说明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水平,使患者积极主动的参加到疾病自我管理中,从而减轻长期慢性疼痛带来的不良健康结局。

3.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积极度与疼痛自我效能、功能障碍的中介效应

通过构建患者积极度与疼痛自我效能、功能障碍的关系模型,明确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疼痛自我效能和患者积极度对功能障碍指数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且患者积极度在自我效能和功能障碍之间存在中介作用。患者积极度对健康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患者积极度能够有效的预测出其自我管理行为[13],故积极度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长期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强调患者积极度在疼痛自我效能和功能障碍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关注患者的躯体功能,通过评估患者积极度水平来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自我管理水平,并对疼痛管理水平低的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使患者对疼痛管理有一定的信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去改善躯体功能障碍程度。

长期腰疼会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通过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积极度水平与疼痛自我效能、功能障碍的中介效应关系能清楚地知道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水平程度,有利于后期的疼痛干预与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使患者积极主动地去了解疼痛相关知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自己的疼痛,改善躯体功能,降低功能障碍水平。

4 结束语

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不仅直接影响功能障碍指数,还可以通过患者积极度的中介作用影响功能障碍指数,故患者积极度水平越高,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就越轻。应把患者积极度测量纳入到常规评估中,及时给予低水平患者积极度全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积极度水平,引导患者建立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信心,通过改变自我行为来降低躯体功能障碍程度,尽早发现疾病潜在风险,减少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

猜你喜欢

信心腰椎间盘功能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信心和山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KX5的耐心与信心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