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拱手作揖概念的呈现方式的演变
2024-02-04谢美荣
【摘要】拱手作揖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行礼方式,从古延续至今。历史上,“拱手作揖”概念的词汇形式从“拱(共)”到“拱手”,经历了从单音节到双音节,受事对象从隐含到呈现。“拱手”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六朝至唐代发展缓慢,宋代至元明时期使用频率增加,清代完成复音化。众多学者关注到这类现象,总结出“拱手”一词呈现出来的原因有三:一是分化字用字影响;二是语义关联;三是复音化。
【关键词】拱;拱手;隐含到呈现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5-01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5.043
從古至今,我国就非常注重礼仪,《论语》:“礼之用,和为贵”,传统礼仪中有揖礼、叉手礼、九拜、拱手礼、万福礼等礼仪形式,其中拱手礼是传统日常礼仪,使用范围广,延续至今仍在使用的重要中式礼仪。拱手礼的核心动作是“拱手”,在历史上曾有“共”“共手”“拱”“拱手”四种表达,最后固定使用“拱手”这一形式表达。胡敕瑞老师在《从隐含到呈现(上)》(2005)中提到,“拱手”这一概念的表达形式一次经历了两次演变,从“共”到“拱”是偏旁表意的特殊呈现[1]15,从“拱”到“拱手”是动作对象的呈现,但并未作详细阐述,但将“共”到“拱”看成是偏旁表意有些牵强,本文以“从隐含到呈现”这一重要理论为基础,结合语料,从历时角度分析“拱手”这一概念表达形式的呈现过程,探析呈现过程形成的原因。
一、汉语拱手作揖概念的历时表达考察
(一)“拱(共)”与“拱手”义素分析
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人们能动地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词义是反映概念的。[2]8上古汉语中存在着“拱手礼”的动作,因此就有相应的概念,表现为相应的词。
“拱手礼”的核心动作是“拱”,行礼者两手抱拳,身子略弯。“拱”,《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拱手,两手相合以示敬意,“拱”本为会意字,甲骨文 作左右两手对举形,写意为两手抱拳相拱作揖。小篆改左手形右共声的形声字,隶书写定“拱”,《论文·微子》:“子路拱而立。”与“拱”密切相关的是“共”,“共”本来是会意字,甲骨文 从双手,像双手捧器,会供奉之意,金文形体与甲骨文极为相似,隶变后写作“共”,《论语·乡党》:“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字源》认为,“拱”常假借为“共”,《说文解字》:“拱,敛手也。”抱拳或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复音词“拱手”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两手相合以示敬意。”《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从用例和词典释义来看,汉语中的“共”“拱”与“拱手”三个词的拱手作揖概念词义完全一致,遵循语言的经济原则,同一语言中完全相同的三个词不应该存在。排除通假字用字“共”,对“拱”和“拱手”进行义素分析可以得以下结构式:
拱:[+两手行礼][+恭敬][+动作义素][-受事宾语][-复音动词]
拱手:[+两手行礼][+恭敬][+动作义素][+受事宾语][+复音动词]
以上义素结构式分析显示,“拱”和“拱手”的区别义素只在于在形式上是否带有受事宾语以及是否是复音动词,以这两个区别义素作为“拱(共)”与“拱手”历时发展演变的变化特征。
(二)“拱(共)”与“拱手”历时考察研究
从先秦至两汉、魏晋六朝至唐代、宋代至元明以及清代四个时期的典籍语料中历时考察汉语拱手作揖概念的呈现方式的演变过程,所采用的语料尽量选择口语化程度高以及涵盖多种体裁。用例选取不采用部分后代语料引用前代文献中的“拱”以及“拱手”;另外,通假字以及分化字等文献中的用字现象的材料选用在考虑之中。
1.先秦至两汉:“共”与“拱”
(1)司正实觯,降自西阶。阶闲北面坐尊觯退,共少立。(《仪礼·乡饮酒礼》)
(2)圣人共手,时机将矣。(《荀子·赋》)
(3)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礼记·檀弓下》)
(4)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霸形》)
例(1)中,“共少立”,郑玄注为“共,拱手也。”例(2)中,“圣人共手”,“共读为拱,圣人拱手言,不得用也,几辞也,将送也,去也,言战国之时,世事已去不可复治也。”俞樾在《诸子平议·荀子》中写道:“此二句乃望之之辞,言圣人于此,亦拱手而待之耳。”“共”与“手”连用并未成词,与“拱手”概念义一致。
这一时期,拱手作揖概念有三种表现形式,单音词“共、拱”以及双音节词“拱手”,多用单音词表示拱手作揖的概念,受事宾语“手”没有呈现出来,“拱手”仅有2例,从上下文看,应该是出于音节平衡而添加的双音节。
2.魏晋六朝至唐代:“拱”开始语素化
(5)今言语服章略与高骊同,行不张拱、拜不申足则异。(《梁书·卷五十四列传四十八》)
(6)凡对臣僚,肃然拱揖,鲜有轻易之言。(《旧唐书·宣宗》)
(7)处士拱两手,笑之但掉头。(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8)拱揖高让,神人乐推。(张绍《冲佑观》)
这一时期,“拱”基本不单用表示拱手作揖的意思,以“拱手作礼”的意思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如“张拱、拱揖、拱默”等,说明“拱”已经完全语素化了。此时,“手”由隐含在动作中的对象义素已经开始呈现,“拱手”的用例开始增加。但在史书、诗词等典籍中,“拱”的使用频率仍远远高于“拱手”,这一阶段,“拱手”的呈现和复音化处于萌芽时期。数据如下表所示:
魏晋六朝至唐代部分典籍中的“拱”与“拱手”
3.宋代至元明:“拱手”发展迅速
(9)袁大骇,拱手曰:“君此举,豫让不能抗也。”(《南村辍耕录》卷四)
(10)说毕,与张辽宁拱手而别。于是张辽与夏侯惇领军自回。(《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11)饮宴既毕,谦延玄德于上座,拱手对众曰:“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这一时期的“拱”与“拱手”的具体使用频率如下表所示:
宋代至元明时期部分典籍中的“拱”与“拱手”
这一时期的“拱”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成词后原本表示的“拱手作揖”义开始弱化,“拱手”的使用频率逐渐升高,复音化进程加快。除了通过使用频率看演变,还可以通过“拱”这个动作与受事宾语“手”同时出现,构成短语,如下表所示:
宋代至元明时期部分典籍中与对象同时出现的“拱”
以上用例中的“拱了手、将手一拱、把手一拱”等结构,动词“拱”的意义因为在状语结构中,“拱”前加介词和动词后加了明确的宾语,这两种结构显示,“拱”只表示单纯的动作意义,隐含在“拱”中的受事“手”与动词同时出现,进一步体现了“拱”的动作义单纯化,隐含的受事宾语弱化,促使复音动词“拱手”在演变过程中替换“拱”,加快了呈现进程。
4.清代:“拱手”完成复音化
到了清代的小说中,文献中也有大量的“拱一拱手”“拱了拱手”“拱拱手”等用法,多用于短时态或者尝试之义。除了在形式上的变化,两个语素已经完全成词。
(12)两位乡绅出来,同和尚拱一拱手,魏相公送了出去。(《儒林外史》第四回)
(13)一僧徐步出,向云客拱手曰:“违教两月,城中有何新闻?抚军在辕否?”(《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下表是这一时期“拱”与“拱手”的使用频率数据对比:
清代部分典籍中的“拱”与“拱手”
在白话小说里,“拱手”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拱”,说明“拱手”已经完成了复音化。汉语中的拱手作揖概念从对象隐含在动作中到呈现出来,沿用至今。
综上,在先秦至两汉时期,“拱”就代替了“共”用来表达“拱手作礼”的概念,“拱手”也开始出现,成为人们在表达“拱手作礼”时的常用词语;“拱手”一词在六朝至唐时期使用频次逐渐增加,“拱”走向语素化;“拱手”中的“拱”融合了“对象”和“方式”语义外,重叠使用还有表示短暂义,这一过程显现了从概念融合到概念分离。
二、汉语词汇形式呈现现象的相关研究
很多学者很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汉语词汇形式由单音节变双音节,概念并未发生改变,双音词替换单音词,成为常用形式,如王力(2016)、吕叔湘(1982)、符浩(1990)、徐通锵(2001)、蒋绍愚(2005)、胡敕瑞(2005)等,本文参照的是王力与蒋绍愚的从综合到分析理论和胡敕瑞的从隐含到呈现理论。
王力在分析古汉语词汇更替时,指出由单音词变双音词这种词汇更替现象很常见,提出:“第四种是由综合到分析,即由一个字变为几个字。例如由‘渔’变为‘打鱼’ ……”[3]392王力指出了这种现象,并没有进行详细分析。
蒋绍愚详细阐述了这种现象的来源、分类以及语法影响,他将这种现象称为从“综合”到“分析”,指同一语义,在上古汉语中是用一个词来表达的,后来变成或是用两个词构成词组,或是分开两个词来表达。他列出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古汉语中一些 单音的动词,到白话中要用一个动宾词组来表达……第三种情况是“古汉语中还常常把动作和动作的结果综合在一起,用一个词来表达,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2]206
胡敕瑞在《从隐含到呈现(上)》一文中下定义:“从隐含到呈现是指一些原本融合在同一形式之中的概念,后来被离析出来并分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质言之,从隐含到呈现是一种从概念融合到概念分离的现象。”胡敕瑞并将上古概念融合的词语分为三类:修饰成分与中心成分融合、对象与动作融合以及动作与结果融合。[1]15
结合上述三种观点,可以判断到汉语拱手作揖概念“拱(共)”呈现到“拱手”这一演变在汉语词汇史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从“拱”到“拱手”隐含呈现历程来看,“手”是“拱”的语义要素。“概念融合”到“概念分离”是“拱手”这个词呈现的重要原因,“拱”到“拱手”是属于胡敕瑞提到的第二类,对象隐含于动作之中,呈现的结果是对象从动作中呈现出来。
三、汉语拱手作揖概念呈现方式演变的原因分析
(一)用字因素:分化字
分化字先秦两汉时期的典籍语料中有“共”与“拱”通用的用例,这种情况是用字导致的。《说文》:“共,同也。”徐灏注:“共,古拱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共,假借又为拱。”《辞源》:“共,后作‘拱’,拱手,表示恭敬。”這说明,“共”与“拱”是古今字。“共”,本义为共同,是汉语多个字的源字。古汉语中根据词义的演变与分化字的记词职能,将汉字职能的分化分为三类:为明确本义另造分化字;为明确引申义另造分化字;为明确假借义另造分化字。“共”表示恭敬,分化为“恭”,表示供奉,又分化为“供”,表示拱手作揖和执、持以及环绕等意思,分化为“拱”,这种增加或更换偏旁所造的分化字,由两个字符组合而成,可以称之为“合体分化字”[6]97。“拱”分化出来后,音形义就固定下来了。
(二)语义关联和语义通达
语义关联疏密和语义通达难易程度,也是影响词汇呈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动作与对象有特定联系,“拱”的对象是手,也就是说“拱”很容易激活其后的特点联系对象“手”,从而呈现为“拱手”。徐通锵也曾经指出,“汉语早期表示动作的一些字大多与特点的名物相联系,使它们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种类的名物。”[7]135由“拱”的动作引申到的“环绕”“弯曲”,组词多是拱桥、众星拱月之类,由于这些不常用,不是“拱”语义关联最密切的对象,也不是人们在日常语言习得中最常接触到的词语,所以相比“拱手”来说,语义关联度低,呈现程度自然就更低。
“拱”到“拱手”的呈现也是这样,在当时的礼仪制度以及认知下,日常拱手礼最突出、最常见的动作就是手部姿势,一些特殊场合中,身体稍微前倾、弯腰等细小的动作不引人注意,因此这些不足以涵盖“拱手作礼”的概念。手部动作显眼且有代表性,这个字的结构包含了“扌”,明示了“拱”的动作对象就是“手”,作为“拱”的明确对象,自然就是语义关联度更高、语义通达更简单,呈现的概率就增加了。
(三)复音化影响
单音动词“拱”在语义上涵盖了“拱”的动作以及宾语“手”,在上古的文献中就有由于音节平衡需要将“手”补充出来。汉语词汇双音化加快了呈现的进程,瓦解汉语单音词为主的基本格局。另外,动作及其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同时出现才更符合语感,也使动作及其涉及的对象更具体。因为“拱”本身就含有对象义素“手”,因而最经济且最可能的复音化途径就是将这个对象呈现出来。
四、总结
本文主要对汉语中拱手作揖概念中“拱手”一词从隐含到呈现过程,进行了历时描写与分析,结合现有的学术观点,总结了影响该词呈现的三个原因,主要是分化字和语义通达以及复音化。“拱手”呈现后及物性减弱,几乎不具有及物性,这种变化在句法中是否有语法影响,还有待今后做更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敕瑞.从隐含到呈现(上)——试论中古词汇的一个本质变化[A]//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一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1.
[2]蒋绍愚.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1[M].北京:中华书局,2015:390-395.
[4]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3.
[5]符浩.词义演变过程中的離析与综合现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03).
[6]张希峰.分化字的类型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01):96-107.
[7]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5.
作者简介:
谢美荣,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汉语词汇、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