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等比句研究论述
2024-02-04龙洁
龙 洁
【摘要】等比句是比较句的重要组成之一。相比汉语差比句的研究,有关等比句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将从定义内涵、结构要素、结构类型和比较标记四个方面对已有研究加以总结分析,为之后的汉语等比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等比句;研究论述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5-012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5.040
比较是人类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比较可加强对事物的深刻认知。目前,汉语差比句的研究在定义内涵、结构要素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覆盖较广,但与等比句有关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依托已有研究着重论述汉语等比句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最底层最基础的思路参考。
一、等比句的定义内涵
(一)平比和比喻相区别
平比和比喻的关系从对比较下定义开始就尤为密切。马建忠[1]最早对比较句的定义进行了描写,“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象静为比有三,曰平比,曰差比,曰极比。”其中,平比指“凡象静字以比两端无轩轾而适相等者也”,如“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因此,马建忠将比喻纳入平比范畴。黎锦熙[2]也将比喻纳入平比范畴,并称平比作从句常在后,如“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位学者对平比的论述实质上基于相似关系,而非单纯的比较范畴。吕叔湘[3]则进一步细分了相似关系,包括类同、比拟、近似、高下。类同常用“也”关联,为两小句的主语相比,或两小句的宾语相比;比拟,常用“像”“如”等字关联。常为两物相比或两事相比;近似,与“比拟”不同,并非以一事比另一事,只是一句话不愿意说得十分肯定,只说是“似乎如此”;高下,表示均齐,用否定差异的说法表均齐。其中,吕先生所谓“比拟”与马先生和黎先生的“平比”相近。日本汉学家太田辰夫[4]则不直接界定平比概念,而是提出平比对应印欧语中的原级。根据印欧语的原级与比较级和最高级共处同一比较系统,太田辰夫虽并未直接切割比较与比拟的关系,但其概念中的比较本质上包含比喻和比拟。2001年,赵金铭[5]首次对比较和比拟作区分。其认为汉语比较范畴分近似、等同、胜过、不及四个次范畴,其中近似范畴既含括比较也含括比拟,等同范畴则为比较。该等同范畴完全脱离比喻和比拟。
总结关于比较(等比)和比喻之間的关系界定可得到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为比较包含比喻。除马建忠、黎锦熙、吕叔湘外,刘大为[6]认为“任何一个比喻都包含了一个比较,没有比较,本体、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关系就无法确定”,也即比喻以比较为基础。崔应贤[7]从广义性质上分析,提出比较的范围大,它在一定程度上包容着比喻。盛爱萍等[8]以此观点为基础,认为“比喻本质上是比较,比较句和比喻句是句法结构和修辞结构的关系,比喻句由比较句在修辞动因的作用下转化而来”。另一种观点为两者存在本质的不同。沈基松[9]认为“比较的主体与客体是性质相同的事物,相似性关系具有客观真实性;比喻的类比联想则是个体主观心理世界所建立的事物间的关系,反映的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系。孔国兴[10]关于比较和比喻的论述与沈基松相同,认为比较的条件在于比较双方具有同质性,如果性质相差太远则不具有可比性。比较与比喻各有一套术语体系,既可表比较义也可表比喻义的结构“介词 + X + 有(得)(一)拼/比”为例,表比较义时句子由比较项(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组成,表比喻义时句子由本体和喻体组成,两类句子在重音强调等六个方面存在差异。
总之,等比句属比较句,起初其定义或内涵较含糊不清,有的学者称之为平比句,有的学者则将比喻或比拟也纳入平比范畴,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平比和比喻几乎相区别开。
(二)平比和及比相区别
及比是与平比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另一种等比句。赵元任[11]首次提出与同等比较“意思差不多可是不完全一样的一种比较形式”,该种形式称为“企及”,如“x有y (那么)A”。“企及”类等比句指x从低处往高处爬,爬到与y一样高。郑慧仁[12]则依据句法要素、语义要素、语义要素之间的语义关系对及比和平比下定义。其中,及比表示“对事物x和事物y的属性之间进行衡量,一方的属性量级达到另一方”,平比则表示“对事物x和事物y的属性之间进行衡量,一方的属性量级等同于另一方”。由此可知其论述中的“及比”与赵元任“企及”的概念内涵相同。
总之,及比和平比的最终结果均为一方的属性量级与另一方相同,但前者包含动态追及含义,后者则为静态指示,因而根据概念内涵的不同,可将两者分为不同的等比句。
二、等比句的结构要素
汉语研究中对等比句结构要素的划分和表达相似但不完全一致。参考差比结构的基本要素,刘丹青[13][14]认为差比结构的结构要素有:(1)性质属性的主体,该成分在句中充当主语和话题;(2)比较参项,即表示属性的形容词,指比较对象差异所表现的方面;(3)比较基准,用来比较的参照对象;(4)比较标记,指用来引出比较基准或比较从句的语法标记或虚词。胡素华[15]则认为差比句的三个基本要素为比较参项(Participants)、比较的属性(Property)和比较的语法标记(Makr)。比较参项又可以分为比较主体(Comparee),比较基准(Standard);所比较的属性(Property),它包括比较参数(Paramrter) 和比较指标(Index)或比较程度(Degree)。在话题型语言中还有话题属性 (Topic propeyrt)。由此可见,刘和胡对术语的界定和表达不完全相同。
Haspelmath&Buchholz[16]基于对等比句类型学的考察结果,提出等比句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比较主体(comparee CMP)比较基准(standard STAN)、基准标记(standard maker STM)、比较参数(parameter PARA)和程度标记(parameter marker PAM),具体如下所示。
My sister as pretty as you.
1 2 3 4 5
1:CMP (comparee)
2:PAM (parameter marker)
3:PARA (parameter)
4:STM (standard maker)
5:STAN (standard)
該要素的确定基于类型学的考察,具有一定普遍性,因此可作为界定汉语等比句结构要素研究的参考。
三、等比句的结构类型
前人对汉语等比句结构类型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三种。第一种等比句为“和/跟……一样”型。朱德熙[17]认为该类型既可表比较,也可表比拟。李向农[18]亦认为该构式可兼表比较和比拟两种句子,但构成两种句子时其基本要素的性质不同。李成才[19]则认为该固定格式主要用来比较人或物的异同。Chappell[20]则将该类型称作比较主体与比较基准联合型,例句如“我跟他一样高”。方蕊[21]则补充总结该类结构为“跟/和/与/同……一样/相同/差不多/类似”。李剑锋[22]、郑巧斐[23]则对该结构的具体性质展开了探讨。汉语等比句第二种和第三种分别为“有”字型和“像”字型。此外,魏阳阳[24]另辟蹊径,根据比较结果标记将现代汉语普通话分为形容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指称代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和助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总之,目前汉语等比句结构类型的划分和表述多依托句中的短语、词类或某字,并无统一的理论统筹。
Haspelmath&Buchholz[25]考察47个欧洲语言后将欧洲语言中发现的等式结构分为三种主要类型:1)以关系为基础的等式结构;2)主要以参数标记为特征的结构;3)仅以基准标记为特征的结构。其中第一类结构的普遍性较强。2017年,Haspelmath扩大考察的语言数量,以世界范围内的119种语言为样本归纳得到六种类型的等比句,相应类型和对应图式如表1。
Haspelmath对等比句的归纳并非单独依据基准类型的不同,其归纳标准主要为表达等比意义的主要成分,包括基准标记、程度标记(参数标记)和达到动词等。其中,程度标记为参数标记,达到动词则可称为等比动词,与汉语中的动词“及、等”类似。实际上等比句结构类型的划分依据与其构成要素紧密相关,每种语言均有其特点,但从类型学视角考虑,Haspelmath的归纳图式虽依据印欧语系语言的特点,但其归纳原理可作为归纳汉藏语系诸语言等比结构类型的参考。
四、等比句的比较标记
相比差比句具有语法化的比较标记,等比句的比较标记研究尚未成体系。马建忠[1]提出平比的比较标记有“如、若、犹”等,但并未对此归类。赵金铭[5]认为等同的句式分为典型、常用、次常用和文言遗存句式四种,每种句式具有其“标记”,但亦未有归类。赵元任[11]首次提出同等比较“x跟y一样A”中的“跟”为介词或并列连词。黎锦熙[2]则认为平比的连词“大部分就是介所比的介词或同动词的引申用法”,如“像,(好像,像……似的),似(似乎,好似),好比,(比如,譬如),犹如,(如同,如……样),和……一般,无异于,不下于,(不减于,不让于),等于,相当于”。该处所指连词并非词类范畴上的连词,而是指连接比较对象的成分,因此比较标记归类为介词或同动词。太田辰夫[4]亦认为平比多用同动词“若、像”等来表示类似,并且同动词和具有名气语气的形容词共现。如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中,“君子之交”为主题成分,“淡”为主语,“若”为同动词。此外,在现代汉语中,平比有用同动词的,也有不用同动词的,用同动词的以形容词放在动词后为特征,如“他的话像蜜那样甜”,不用同动词则使用“表示类似的后助名词(样、般、来)和助词”,如“我的心思和水一样平”。因此,太田辰夫认为汉语平比比较标记分两种,一是同动词,二是表示类似的后助名词(样、般、来)和助词。刘丹青(2019)则认为“跟……一样”中的“跟”为与基准联系在一起的前置词,“一样”则为表示等同级标记的副词。郑慧仁[12]则依据等比句的不同类型,将比较标记分为及比标记和平比标记。其中的及比标记总结为“达到类”,包括“有、赶”,平比标记总结为“异同类”,包括“跟、共、和、恰、合、带、连、搭、脱、比”。
一方面,前人虽对所列出的成分界定不一,但他们列出该成分背后的依据和共识是相同的,即这些成分均为等比句的重要标识,有的是与比较基准联系在一起的成分(基准标记),有的则是标识比较参项的成分。另一方面,根据前人研究可知由于等比句的语法化程度较低,可以认为是一种跟语义更为关切的语言现象,因此其界定与归类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五、结语
汉语等比句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如在定义内涵上将平比和比喻区分开、将平比和及比区分开,同时也对等比句的结构要素、结构类型和比较标记进行了归类总结及更深的细化分析。但总的来说,与汉语差比句研究相比,汉语等比句的研究内容的深度还有待挖掘,理论体系有待完善。Haspelmath曾指出等比句的跨语言研究相对困难,原因在于等比句比差比句的变化更丰富、相应的描述探索相对匮乏、许多语言用来构成等比句的手段语法化程度偏低。因此,未来的研究可将视野聚焦到语义层面,在参考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语义层面建构属于汉语的等比句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898.
[2]黎锦熙编.新著国语文法 订正本 中等学校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赵金铭.论汉语的“比较”范畴[J].中国语言学报,2001,(1):1-16.
[6]刘大为.“凡喻必以非类”、“同类作比即比较”的质疑与比喻理论的建构[J].修辞学习,2004,(02):13-17.
[7]崔应贤.也谈比喻和比较的区别[J].修辞学习,2005,(06):56-60.
[8]盛爱萍,张虹倩.从温州方言中的比较句到比喻句[J].当代修辞学,2011,(05):14-26.
[9]沈基松.《国语》中表比喻的比类动词——兼及《国语》中表比较的用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41(06):135-139.
[10]孔国兴.比较到比喻:“介词 + X + 有(得)(一)拼/比”的语义及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21,(06):77-84.
[11]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02.
[12]郑慧仁.东北亚语言比较标记的类型学研究[D].北京大学,2013.
[13]刘丹青.差比句的调查框架与研究思路[A]//戴庆厦.中国民族语言学文学论集4语言专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21.
[14]刘丹青编著.语法调查研究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15]胡素华.凉山彝语的差比句[J].民族语文,2005,(05).
[16]Haspelmath, Martin and Buchholz,Oda. "5 Equative and similative constructions in the languages of Europe".3 Adverbial Constructions in the Languages of Europe,edited by Johan van der Auwera,Berlin,New York:De Gruyter Mouton,1998, pp.277-334.
[17]朱德熙.说“跟……一样”[J].汉语学习,1982,(1).
[18]李向农.再说“跟……一样”及其相关句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
[19]李成才.“跟……一样”用法浅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2).
[20]Chappell, Hilary.Pan-Sinitic equatives in their Asian context.Presentation given 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2017.
[21]方蕊.漢语平比句类型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22]李剑锋.“跟X一样”及相关句式考察[J].汉语学习,2000,(6).
[23]郑巧斐.“一样”与“不一样”比较句的不对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6).
[24]魏阳阳.汉语平比范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5]Haspelmath, Martin.Chapter 1.Equative constructions in world-wide perspective: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Typological Studies in Language,edited by Yvonne Treis and Martine Vanhove,2017,pp.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