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政治经济学的人学前提
2024-02-04杜雪亚
【摘要】马克思将“全面的、完整的人”作为前提置于他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这清晰阐明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异化、人的发展四个方面对“全面的、完整的人”人学前提进行诠释,展现了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同的理论。
【关键词】完整的人;人学前提;《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5-006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5.02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哲学萌芽的开始,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思想理论基因,是“原生态马克思思想宝库”,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树苗”。在写作过程中,马克思以其深刻的思考,探索了一条从哲学到经济学的新路径,将抽象的哲学理念与具象的经济学知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揭示了全新的思想领域。
马克思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追求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有机结合,真正确立了无产阶级的立场。马克思力图打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无人政治经济学”的束缚,其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对象化与异化思想为此提供了锐利的武器。马克思批判地汲取了这些思想的精华,并超越了两者的局限性。站立于无产阶级的立场,提出了以劳动者为主体地位的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一、阶级立场
《手稿》是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分析政治经济学的首部论著,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形成。那么,为何马克思一开始涉猎政治经济学时,便提出了与斯密、李嘉图、穆勒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同的政治经济学说呢?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经济人”的人学前提完全不同的人学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全面的、完整的人”。马克思在其《手稿》中明确地提出,只有具有自身完整的本质的人,才能被称为“完整的人”。这种观点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人学的多种表述迥然不同,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人的角色往往被简化为经济和市场交易的主体,强调个体的功利性和利益最大化,在“经济人”的人学前提下,明显感知到贪得无厌、冷酷无情的资产阶级仅仅关注的是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润的多少和资本的效率、利益的增减等,摒弃了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历史特性,丝毫没有对劳动的主体即劳动者本身的关心,在现实世界里劳动者被视作为最大化经济利益而存在的劳动机器,人的价值和生命被简化成纯粹的物质利益和数字概念,那么在《手稿》中马克思是如何展现“全面的、完整的人”的人学前提呢?
二、具体诠释
《手稿》分别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异化、人的发展四个方面系统表述了“全面的、完整的人”的人学前提,阐明了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的“无人”性的超越性,凸显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有人经济学”,并且其中的“人”是全面、完整、社会历史、具有美好理想的人。
(一)人的本质
在马克思的《手稿》手稿中提到“人是类存在物”,人是有意识、社会性、劳动、和文化创造等多维度特质的生物,强调了人的“类特性”,并将人的本质建立在社会联系之上,这意味着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是紧密相互关联的。作为物质实体,“人”具备复杂的生物机能的同时拥有深邃复杂的精神世界,“人”既会受制于外在因素和环境影响,同时又拥有独特的能动性,具备塑造、创造和主动改变的能力。
费尔巴哈把人视为“类存在物”,“类存在物”具有“类本质”,其实质是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普遍意义抽象出来。青年马克思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在《手稿》中便使用了“类”“类本质”等费尔巴哈式用语,将人看作是“类存在物”,认为人们把“类”视为自身的客体、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1]。然而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看到了劳动、实践的决定性作用,人就是通过劳动与实践创造对象世界,“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2]。马克思的观点将人本质与物质、精神和劳动联系在一起,这弥补了费尔巴哈局限于精神自然属性的人本质思想,强调人是社会存在物,从劳动出发,对“人的本质”展开了新的诠释。
依据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论证逻辑,人的本质是劳动,自觉自由的劳动。人既身为劳动的主体,又为劳动的产物所塑造。人既是劳动的主体,又是劳动的产物,人要实现存在和发展,必须借助劳动这一重要手段,这是必要条件和最主要途径。通过劳动,人们才能够获得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情感满足,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改善周围的环境,使个人和社会共同进步。“劳动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2]从马克思这一关于人本质的经典论述中可以看出,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一种直接区别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
在经济社会之中,劳动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可以说劳动的主体创造经济社会甚至整个社会,那么劳动者就应该拥有享受社会生活的权力。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工业的发展及其生成的物质文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2],工业社会的进步源于人的劳动更是人本质特质的明显体现。但在当时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从自身的劳动中被剥离、被异化,人的本性以异化的方式呈现,这不是人的本性的真正表现,也不应该成为政治经济中的“人”的理论前提。
(二)人的需要
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指出人的基本需求是全面的、多层次的,是人为满足物質需求而进行的,是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人们通过理论和审美两种方式,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精神生活,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2],人的五官感受,亦即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与反应,是长期自然进化的结果。这一过程同样也孕育了人的审美需求。马克思指出,这种审美需求的形成与演变,作为人类文明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所在,具体展现了人类审美意识的渐进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历程。
“动物只会按照其所在物种的特定标准和需求进行建造,然而人类却能够理解并应用任何物种的特定标准进行生产。”[2]此外,人类还能按各种尺度、标准对各种对象展开改造,探索美的规律并进行建造。审美实践成为一种开放的、发展的、上升的活动,它指向了无限和全面,确证了“全面的、完整的人”。
马克思还揭示了“需要的异化”的其他表现,并对将劳动者仅仅被视为“工人”而忽视其作为“人”的真实全面性这一问题进行了批判。资本家的生活是富裕的,他们的需要也是丰富,满足他们需要的物质更是奢侈,而工人则完全不同,其物资勉强满足基本需求,甚至无法保障生活最低限度的需求。资本家多重剥削压榨工人,甚至将工人定义为“没有感觉和没有需要的存在物”[2],将其视为“工业的宦官”[2],就像在君主面前阿谀奉承的宦官一样卑微。在这种情况下,人不再是“全面的、完整的人”,而是“片面的、残缺的人”。
(三)人的异化
在私有制存在的条件下,资本家争相逐利,劳动者苦不堪言。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现实,发现了个体与类的分离,以异化劳动理论作为逻辑的构架,将费尔巴哈式的人本学批判引向了市民社会的异化劳动批判,这是哲学与经济学的重要交汇点,同时也为论述人的解放提供了新的内涵。
异化,在劳动中这一概念指的是个体面临劳动对象、过程、产品以及劳动资料等与其本质需求的背离。在这种情况下,原本能够证实个体本质存在的事物,反而异化为一种强制性力量,与个体相对立,并成为其压力之源。马克思从四个方向出发,即“物的异化,自我异化,到人的类本质同人自己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异化”这四个方面分析劳动的异化,这也构成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颠覆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的基本人学框架,并由此建立起了他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一种无人经济学,它通过扭曲真相来维系资本主义的剥削机制。马克思以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现象为出发点,以“全面的、完整的人”为前提,在阐述了异化劳动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并改造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论述了资本对劳动的统治、资本家的动机、私有财产的扬弃与共产主义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诸多劳动者的悲惨境遇深刻影响了马克思,他发现在资本主义国家,无论经济强盛与否,劳动者都会陷于艰难处境,而与之相反的是,资本家们肆无忌惮的攫取劳动者的劳动果实,毫无顾忌地囤积财富,社会地位长久的凌驾于劳动者之上。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使得劳动者与资本家毫无平等可言,引发了劳动者在劳动中发生异化。为了揭示这种不平等关系,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为了寻求扬弃异化的方式,找到扬弃异化的道路,马克思剖析了人异化的形成过程,并从哲学的视角对当时混乱且不平等的社会进行了深刻批判。
异化的人是片面的人、扭曲的人,否定了人的完整,因此未来的希望就在于战胜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完整的人”与“异化的人”是对立的,是人战胜了异化之后的发展,在这一前提下,马克思在《手稿》中对私有制进行了分析,探索共产主义的实现方式。私有财产既是异化劳动的社会根源,也是劳动的主体即劳动者异化的原因,更是人片面发展的现实先决条件。所以在私有制社会中的个体劳动不再是自主、有机的创造,变成了被剥夺、被异化的结果,私有财产使得个体的劳动和劳动成果脱离了自身掌控,进而成了一个被剥夺和异化的客观实体,“人变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对象性的,同时变成了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2]。
(四)人的发展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原本自由且有意识的劳动变得扭曲,成了一种压迫和束缚,使人的本质逐渐发生了异化,人失去了原本的自由和自觉性,表现出一种非人状态,这体现在了劳动活动的异化上。马克思在《手稿》中深刻剖析了这种异化劳动的现象,并得出要结束劳动者这种被压迫的状况,实现“全面的、完整的人”首要任务就是消除私有财产的存在,只有当劳动者重新获得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控制权,打破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才能真正实现劳动的解放,回归劳动的本质,进而实现人的回归、解放与发展。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对异化劳动到自觉、自由劳动的转化,是对真正的人的回归,人实现人真正的发展。
同时,马克思还强调了科学对于人的发展的意义,“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2]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会使私有产权和异化的劳动得到极大发展。但是,科学在工业中一定会产生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其中马克思就曾提到,共产主义自身并非人类发展的目的,共产主义保有劳动及其所产生的财富本身,只会消除其中的私有属性,并且从实质上说,只有当它的劳动和它的产出达到某种程度后,才能摆脱劳动的异化。其本质也不仅是消除财富的私有属性,,更是要求工业生产高度发达,因为只有在物质财富获得极大地丰富之后,共产主义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人的异化才能被扬弃。
马克思认为只有实现共产主义,建立一个无私有财产、无阶级和公平分配的社会秩序,劳动才能摆脱异化,变成自觉地、自由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地把整个社会的每个人都从一种片面的发展走向一种全面的發展。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才能使每个人都得到平等的发展和尊重,人的本质才能得到真正地实现和弘扬。人会回归到“全面的、完整的人”。
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不是单纯的消除财富的私有属性,而是“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2],更是能够实现完全的、自觉的人本质的复归。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给予高度评价,并运用其分析人的发展问题,“人作为现实的类存在物即作为人的存在物的实现,只有通过下述途径才有可能:人确实显示出自己的全部类力量——这又只有通过人的全部活动、只有作为历史的结果才有可能——并且把这些力量当作对象来对待,而这首先又只有通过异化的形式才有可能”[2]。于是,人的发展依照“人——人的异化(非人)——真正的人的复归”的人学公式行进,像社会历史的发展一样,前后相继,波浪式发展。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中着重强调了人的回归并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在积累了历代劳动成果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享受极大丰富的社会产品和物质生活资料,成为真正意义上“全面的、完整的人”。
综上可以明显看出,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对人的发展是一种物化的、片面化的、抽象化的狭隘的规制,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立足于无产阶级立场之上,揭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真正的运行规律,最终实现全面的、整体的、真正的人的复归,为人真正的解放服务。
三、小结
以上四个方面分析了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异化、人的发展即异化的扬弃,这就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所展现的其政治经济学的人学前提—— “全面的、完整的人”的主要内容。而基于这一阐述,可以窥见马克思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表述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他将焦点集中在劳动的主体身上,对“全面的、完整的人”的劳动者的真实需求进行了关注,将异化的劳动视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对在劳动中所形成的客观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使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能够得以实现。
如今,“回到原生态的马克思”[3]在学界被重视,随着对马克思原著文献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将精力投入到马克思文本的钻研之中,挖掘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在马克思的众多著作之中,《手稿》在其思想演进的过程中有着关键作用,不仅承载着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华,而且也为后续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初显之作,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唯物史观的重要视角,同时也构成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维度。书中马克思所阐述的不同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人学前提—— “完整的人”,揭示了人的本质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解,提供了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1]元晋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资本论》之间的人学关联考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7(05):856-86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宫敬才.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人学前提[J].学术研究,2015,(09):1-11.
作者简介:
杜雪亚,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