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得见的教育力量

2024-02-02万明华陈艳伟

江西教育A 2024年1期
关键词:万载县育人校园

万明华 陈艳伟

南方冬日的早晨,已有了一丝寒意。刚过7点,家住万载县鹅峰乡东溪村的谢婉怡、谢晟皓姐弟俩就背上书包,来到家门口的候车点与同学们会合,等待“校园直通车”的到来。

10余名小学生在候车点整齐地排成一列,1名高年级学生担任小队长,指挥着低年级学生有序候车。

“滴——”7点20分,“校园直通车”准时出现在东溪村村头,将村里4个候车点的学生一一接上。这是万载县公交公司同时派出的21辆“校园直通车”中的一辆。家住附近的学生可以就近选择候车点,便捷乘坐“校园直通车”前往鹅峰实验学校,这是万载县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优化教育资源利用的一个缩影。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位于赣西北边陲的万载县,随着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转化为甘霖,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红利,教育的力量处处看得见。

大与小的“融”

鹅峰乡地处万载县城东郊偏南,下辖的东溪村坐落在距县城近10公里的仙姑岭山脚下,只有一条水泥路通往县城。

此前,东溪村的学生就近在东溪小学就读,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外转移,东溪小学学生越来越少。2023年秋季开学,同属鹅峰乡的田江教学点仅有2名学生报到。

“村小和教学点撤并,涉及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仅靠教育部门的力量是很难解决的。”万载县教体局局长高叙景介绍,为破解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万载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万载县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十五条》,建立县四套班子领导挂点联系学校制度,挂点县领导每学期至少到联系学校召开一次现场会,研究解决校家社协同育人问题,与学校、家庭携手,共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由此,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已成为鹅峰乡党委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之一。鹅峰乡党政领导在走访调研后,决定将东溪村确定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工作试点。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东溪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被调整到办学条件更好的鹅峰乡中心小学就读。

起初,推进试点工作并不顺利。一场场“屋场夜话”让鹅峰乡党政干部摸清了家长的顾虑:留守儿童上学无人接送,安全得不到保證。于是,“校园直通车”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征求群众意见之后,鹅峰乡决定在东溪村设立4个“校园直通车”停靠点。经过一年的尝试,家长们对试点工作由反对、观望逐渐到认可、赞誉。

东溪小学的成功经验给万载县乡村教育发展改革工作带来极大鼓舞。2023年,万载县教体局对鹅峰乡的学校布局作了结构性调整,撤并辖区内的完全小学7所、教学点3个,将全乡小学生集中到新修建的鹅峰实验学校就读,加快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

鹅峰乡与万载县公交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为全乡学生开通21条“校园直通车”专线,建设40个学生候车点,覆盖行政村9个,惠及968名学生。

“‘校园直通车’通过‘定点、定时、定线、定人’的方式,实现从家门口到校门口的‘点对点’接送,让孩子上学安心、家长省心。”高叙景认为,将规模小的完小和教学点整合到规模较大的新建学校——鹅峰实验学校,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记者注意到,在万载县,大与小的“融”不仅体现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还体现在教育观念同向和教育履职同责上。

“我们建立了优秀教师、优秀家长评选激励机制,组建学校团队、家长团队开展工作。”万载县教体局党委委员丁梓秀介绍,学校团队为各学段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长团队收集反馈学生在家学习、劳动等情况,让学校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学校与家庭在协同育人上不再是简单相加。

万载县建立统筹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乡、校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机构,各学校普遍组建了校领导、教师代表、家委会代表和社区(村组)代表为成员的行动小组,同时建立县每月、校每周的议事制度,出台《万载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评估细则》,科学设置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等45项指标,推动校家社教育履职同责,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全面有序铺开。

零与整的“合”

如果不是到现场,记者难以相信一所村小的运动场会建得这么好。

阳光下,学生尽情地在操场上踢足球、赛跑、做游戏,享受着运动的快乐。万载县株潭镇石岭小学操场具备塑胶篮球场、5人制足球场、60米塑胶跑道等功能。“这需要感谢校友、爱心企业家吴振生。”石岭小学校长邹泽辉说,以前学校只有水泥硬化的操场,学生在运动中很容易受伤。吴振生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学校,捐资修建运动场,还请来专业设计团队,抽调好施工队伍、选用好材料,耗资100余万元。“能在焕然一新的校园里读书,石岭小学的孩子们真有福气。”当地村民如是说。

吴振生为母校修建新操场,是万载县捐资助学优良传统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万载县建立了县、乡两级教育助学基金会,动员乡贤、企业家等爱心人士捐资助学,设立各级教育助学基金会理事会和监事会,负责基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基金会通过基金本金分散出借获取的利息用于助学。截至2023年11月,全县已有教育助学基金会28个,资金总额达4425万元,资助学生3700余人,资助金额达636万元。

如果说捐资助学在万载县已经形成合力,那么,拓展教育实践场所,则是万载县“集零为整”的有益尝试。高叙景介绍,为解决“地”的问题,万载县将学校教育所需与全县“全民健身”“全民健心”“万家灯火”等工程紧密结合,盘活各单位、各组织和企业资源,将教育实践场所延伸至校外。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实践需求,在马步乡中心小学得到了体现。走进这所农村小学,记者见到一个由万载农商银行挂牌的“学生成长银行”。

步入“学生成长银行”,五年级学生辛文瑶立刻起身相迎。她还有一个身份——柜员。她详细给记者介绍,这里设有“行长”“大堂经理”“客户经理”“柜员”等岗位,学生能够收获不同的职业体验。

校长王娇娜介绍道,在“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和万载农商银行合作研发了校本课程——“学生成长银行”理财课。每年,学校都会安排学生到万载农商银行“跟班”实践,真实体验办卡、存钱、取款等流程,实地感受业务办理过程中的方便快捷与业务人员工作所需的严谨作风。

“学校建立了德商、智商、财商、情商、逆商‘五商’发展小小CEO的育人体系。”王娇娜说,“五商”发展对应美德、美学、美艺、美勤、美健“五美”教育,与“学生成长银行”相辅相成,以积分储蓄的形式激励学生成长。

在马步乡中心小学,记者观察到,学生为了赚取积分币使尽浑身解数。在教学楼内,随处可见教室窗台上,学生自己养的碗莲、泡的豆子、种的平菇。四年级学生李嘉辉贴着记者耳朵认真说道:“你可别小看了,我们曾种植出直径18厘米的‘菇王’!”在他的平菇种植观察记录单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每天的湿度、温度、浇水量、浇水次数、菌包变化等信息。“等平菇收获了,我们就可以卖给学校食堂,获得积分币。”李嘉辉开心地说。

丁梓秀认为,因地制宜的“集零为整”探索,加快了城乡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更好地满足了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愿望。

现在与未来的“质”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宜春市政协副主席、万载县委书记严旭辉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读书,更要让学生感受到读书和生活的快乐,培养他们获得快乐的技能;教育人既要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更要加强音体美劳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万载县扎实推进“一校一案”工作,校园文化、课堂教学、课程多元开发等都有了质的飞跃。

在万载二小,二年级学生陈俞越让记者感受了“飞”一般的速度。零散的电子元件在他的小手上快速组装,短短40秒时间便完成了电子百拼。“我参加全县电子制作锦标赛,在电子百拼项目中拿过奖。”陈俞越开心地与记者分享。

“惊奇是科学的种子。”校长彭文亮介绍,学校着力培育学生“善于探究”的品格,每个年级都设有20多个社团。航空模型社团教练巫炳根说:“社团一开设,便有很多学生报名加入。”他说,在航空、航海、车辆、建筑等模型的制作和调试中,学生动手动脑,放飞逐梦蓝天的梦想。

马步初中初三学生李文强没想到,他为学校果蔬园设计的LOGO,会被选中并挂在果蔬园的大门上。每次从大门步入果蔬园,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校长辛坤志介绍,学校后面山坡有一块荒地,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后,那块荒地摇身变成了果蔬园。“LOGO也是面向师生征集的,李文强的作品是在那次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他领着记者往果蔬园走,虽已入冬,果蔬园依然一片翠绿,小青菜、大蒜、生菜長势喜人。各块菜地的间隙,栽种了桃子、李子,纵然叶落也能感受到其勃勃生机。“夏天,我们还会引导学生种梨瓜、西瓜、黄瓜,学生每天都会利用课间跑过来观察。”辛坤志认为,每名学生从中都能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在三兴中心小学,教学楼上“学会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的标语让人耳目一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名学生都充满自信。”校长翟茂根介绍,三兴中心小学除了本部外,还下辖9所村小,闹坪小学便是其中之一。记者来到闹坪小学时,恰逢学校双狮队在排练,鼓声阵阵、双狮舞动,令人连连叫绝。

“他们舞的是‘笑菩萨戏狮子’。”现年67岁的张树兴是闹坪村人,也是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笑菩萨戏狮子”舞狮的传承人。从2023年9月中下旬开始,他每周三下午都到学校,义务培训学生舞狮。舞狮离不开打鼓的配合,75岁的闹坪村村民朱文友打鼓是一绝。“能够教孩子打鼓,我特别开心。”他指着正在舞狮的学生说,“没想到练了不久,他们就舞得有模有样了。”

别看五年级的杨凤鑫是一名女生,作为“狮子头”,她已经掌握了“舞龙结合”“盘狮”等动作要领,俨然一副舞狮老手的模样。在她的带领下,“狮子”给人的感觉是活灵活现的。“我们去县里参加展演,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杨凤鑫自豪地说。

株潭中心小学校长高德峰用“渐入佳境”来形容学校打造的体育“五色文化”:底色是田径和跑跳,本色是篮球、足球、气排球,特色是花样操、武术、跳绳,亮色是各类社团,润色是体育和艺术结合。

为了更好地感受学校体育“五色文化”,高德峰领着记者来到株潭中心小学下辖的村小——同胜小学。正值大课间,学校操场上一群学生在玩花样跳绳,每名学生都像快乐的精灵,在这所山区小学舞动出别样的精彩。

结束采访时,记者在株潭中心小学偶遇了一名年过花甲的老人,他叫张崇信,是副校长张思华的父亲。退休前,张崇信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的一名教师;退休后,闲不住的他来到万载,给当时在村小任教的张思华当“助手”:或是帮着打理校园里的花花草草,或是与年轻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或是与学生一起玩游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见证了近几年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

“一座校园的变化看得见,每名教师的成长看得见,每名学生的快乐看得见。”张崇信说,这是万载教育的力量。◆

猜你喜欢

万载县育人校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实纪:万载县审计局开展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专项审计调查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万载县新桥下水闸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问题与建议
柑桔红蜡蚧发生为害规律与绿色防控对策——以江西省万载县为例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开心校园
警校情深话别离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