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源识别

2024-02-01周文洋万克康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范畴层面基础设施

周文洋,辛 晶,杨 帆,万克康

1. 北京贝世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6;2.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涉外安保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一、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多个方面获得巨大成果。其中,设施联通是倡议的首要发展方向,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占据较大比重[1]。目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数量多、发展需求高、投资吸引力强,并且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世界银行提到,“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对于全球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并且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使“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GDP增长3.35%,非“一带一路”国家GDP 增长2.61%,全世界GDP 增长2.87%,“一带一路”内部贸易将会增加7.2%[2]。但是,伴随着巨大利益的往往是风险。周国华[3]指出海外高铁项目系统非常复杂,具有总体成本高、前期投资大、项目生命周期长、影响范围广、技术含量高等特点。这意味着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多变,如何科学识别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所面临的关键风险源也至关重要。

目前,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采用了多种方法对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面临的风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识别分析。孙若翰[4]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以及结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分为政治、经济、工程技术与管理、法律与社会风险五大类;刘家国等[5]运用系统论中的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分析企业对东道国进行投资时可能会产生的风险,将国家风险、市场环境风险、企业经营风险纳入企业层面风险类型;杨超[6]将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时所可能面临的风险分为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文化差异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目前研究大多聚焦国别风险或是整体基础设施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没有区分具体的基础设施类别。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基建项目,具有其独特性,然而目前关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风险识别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针对性进行相关风险识别研究非常必要。

现有研究大多采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调查法、文献挖掘法等传统方法,难免会漏掉一些项目微观层面的隐性细节。而扎根理论作为一种由下而上的质性分析方法,从原始资料中提取归纳核心范畴,可以尽可能避免微观隐形风险的遗漏,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相关风险研究。潘丹等[7]运用扎根理论识别民用机场飞行区安全风险因素,指出4 个核心范畴;曹瑶[8]运用扎根理论识别东盟四国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面临的风险,将风险分为内外部风险;刘威[9]采用基于扎根理论和熵权法的组合方法对机场建设项目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在充分收集“一带一路”沿线22 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构建风险源体系,探析主要风险源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面临风险时可采取的防范措施,以尽可能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损失,为“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在经验资料基础上从下往上建立理论的科学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主张从资料中提升理论,确定好研究对象范围后,全方面多维度收集原始资料,尽可能保证资料来源与形式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将所收集到的资料从下而上逐级登录,探寻表层现象深处的事物本质,总结提取发展反映本质的理论性概念,建立核心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构理论模型。扎根理论研究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扎根理论研究过程

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风险识别过程

(一)资料收集

由于扎根理论强调理论从资料中提升,因此资料收集十分重要。首先,界定交通基础设施的概念范围。交通基础设施是指为了完成客流和物流所需要的公共性设施,按照国家交通运输部对其的构成意义,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港口及机场等。其次,根据界定范围收集资料。本文从中国“一带一路”网、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世界银行、“一带一路”大数据平台、世界正义工程、CNKI、万方等收集项目的媒体报道、公开评论、企业项目资料、访谈视频图片等相关资料。再次,选择样本项目案例。案例选择遵循如下原则:属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项目类型多样;项目施工所在国家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施工所在地区尽量分散,亚非欧国家均有涉及;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具有一定影响力以及研究价值;项目所处的施工状态多样,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案例。“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案例清单如表1所示。

表1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案例清单

对“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案例资料进行词汇探析,提取案例资料中前100 个两字高频词,留存字根模糊查询得到前5 个高频词语为“项目”“中国”“铁路”“风险”“企业”,加权百分比分别为1.73%、1.40%、1.33%、0.99%、0.61%。因此,可知项目案例资料紧紧围绕着研究主题进行,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信性。“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案例资料词汇云如图2所示。

图2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案例资料词汇云

在这22 个所研究案例项目中,项目的参与方多样;风险发生的阶段不定,有中标后立即毁约重新竞标的,有项目施工过程中被迫停工的,也有经历了一波三折后成功投入使用的。这些项目涵盖了大部分具有研究价值的“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将所选案例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进行表示,案例被随机分成两组,A、B、C三个案例用于模型饱和度检验,其余案例用于构建模型,以确保理论模型的可信度和可行性。

(二)开放式编码

进行开放式编码时,将收集到的案例资料导入Nvivo 12 plus软件中,以开放客观的心态对资料进行编码处理。将资料中的原始语句进行分析提取,定义现象赋予概念,再确定概念类属的属性和维度,将具有相关性以及相似性的类属进行合并从而得到范畴,这就是概念化和范畴化过程。开放式编码过程中提取分析出相关段落、语句和词条共483 条,经过相关项整合得到65 个概念。在进行初步范畴化处理后获得22 个次范畴,分别为外国势力干涉、与东道国关系、法制风险、执行风险、金融风险、经济基础风险、经济政策风险、社会安全风险、社会文化风险、社会舆情风险、政府包容风险、政局动荡风险、政权信用风险、自然环境风险、承包企业商务风险、沟通协作风险、业主风险、市场风险、项目合同风险、项目技术风险、项目经营风险、项目需求风险。部分开放性编码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部分开放式编码过程

(三)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是分析与建立所得到的概念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将范畴化所得到的次范畴不断比较与合并,确定主范畴的过程。通过分析22 个次范畴之间的内部联系,得到8 个主范畴,分别是国际宏观环境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企业层面风险以及项目层面风险。主轴式编码具体内容及相关概念解释如表3所示。

表3 主轴式编码具体内容及相关概念解释

(四)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在主轴式编码所确定的主范畴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发现主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概括归纳出具有统领性的核心范畴,从而形成系统理论的大致框架。核心范畴相较于主范畴来说更抽象,具有提纲挈领作用。基于分析过程中提取得到的概念类属所处的系统环境,将主轴式编码所获得的主范畴进行关联性分析,将8 个主范畴分为宏观层面风险源、中观层面风险源、微观层面风险源三个核心范畴。宏观层面风险源主要包括国际宏观环境风险以及东道国层面的法律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中观层面风险源主要指的是企业层面风险,而微观层面风险源指的是项目层面风险。在此基础上构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风险因素关联性如图3所示。

图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风险因素关联性示意图

(五)理论饱和性检验

当通过三级编码所得到的理论模型接近于饱和时,不管新增多少资料都不能再得到新的范畴,或是任何范畴没有再发展补充的空间。因此,为验证所得到的风险因素体系具有可信度,对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将案例A、B、C的资料进行充分深入的分析处理,再次进行三次编码,用Nvivo 12 plus 软件中的编码比较功能分析是否出现新范畴或类属概念之间的新联系,最终得出没有新范畴产生,提取出的风险因素依然符合主范畴的脉络和因果关系,相应主范畴的kappa 系数大于0.7,说明理论构建模型具有可信度,构建的理论模型趋近于饱和。

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风险防范措施

通过对识别构建出的风险源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各个风险源与项目层面风险内在联系与发生原因:国际宏观环境以及东道国层面的宏观风险和企业层面的中观风险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层面风险有显著影响;国际宏观环境大多对东道国产生直接影响,且影响具有一定传导性,进而间接影响项目的推进过程,增大风险产生的概率。国际宏观环境风险具有一定外溢性,通过影响东道国层面风险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对微观的项目层面风险产生巨大不利影响。受到国际宏观环境影响的东道国层面风险则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自然环境五个方面引发微观项目层面的技术、合同、需求、经营风险。但对于企业来说,宏观层面风险属于客观环境风险,企业不能改变,只能通过前期的调研规避相应的风险。中观的企业层面风险主要从管理、协作、沟通方面影响微观项目层面风险。尤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若处理不当,则可能会打破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平衡,引发社会负面舆论,给项目造成极大的损失。比如,企业的经营理念刻板陈旧,不知变通,不重视社区风险,没有足够的经验方法去平衡好利益相关方之间利益,就可能引发项目风险。

鉴于此,企业在面对“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风险时,要从宏观环境、企业管理、项目总结三个角度出发去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

(一)充分了解宏观环境,做好前期调研

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愈加复杂多变,在进行基础设施类的投资建设项目时,要对东道国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自然环境方面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在政治社会安全方面,企业对东道国整体的政治局势、地缘政治关系、潜在战争危机等因素进行分析后,如果发现政治风险发生概率确实较大,则最好实施风险回避策略,放弃相关项目。在经济方面,对于一些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薄弱、易受外部经济冲击的国家,企业在前期调研时要更加慎重,要尽量规避前期项目成本风险,可以预先订购设备资料或者预留出一部分的涨价预备费,以降低因通货膨胀、技术标准、汇率波动等原因造成的资金损失。在法律方面,企业需要充分了解东道国相关法律制度,建立专业的项目法律团队以及法律信息收集处理机制,最大可能规避对于项目推动的不利法律因素。在自然环境方面,因在大多国家中大型项目的自然风险而造成的损失一般由企业自己承担,企业在项目投资前期需要对项目施工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有充分的了解。除东道国企业提供的前期资料外,需要对自然灾害、地形条件、气候、疾病方面进行多次、全面、充分评估,制定应对自然风险的应急预案,设立自然风险预算应急资金,办理自然风险保险,降低自然灾害对项目的影响。

(二)加强企业管理,维护好利益相关方平衡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风险往往来源于利益相关方。企业应充分、准确识别利益相关方(包括政界、军方等高层,当地企业、商人等中层,部落、社区等基层)及其需求,并保持周期性的利益相关方评估,建立利益相关方电子管理平台,实行利益相关方例会制度。企业可以将分配主动权交给当地利益相关方联盟,以降低发生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引发的风险。同时,企业也需要配备智能设备,开发APP,实现数字化转型;对项目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合理高效调配可用资源,贯彻落实应急处置演练,以此增加成员之间的信任感、统一度;重视民心民生软实力影响,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活动;尽量解决当地民生问题,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关系;重点启动民心民生工程,比如医院、学校、清洁水、太阳能;在当地建立中国志愿者团体,公益为先,树立中国人良好形象。

(三)总结项目经验,强化海外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

项目完成后,应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可将前端势力(具有海外项目的企业、国内的海外安保公司以及领事馆等)的认知、影响、塑造能力与后端势力(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方海外安全研究平台等)的行动、响应能力相结合,提升海外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可参考西方“旋转门”制度,鼓励海外安保人才在政府、企业、智库之间跨界任职,体验不一样的角色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及视野,从而促进海外安全人才间的信息流通、收集、处理,构建横跨军政商的海外安全信息互通体制。以此可进一步保证“一带一路”沿线安全信息的畅联互通,提高海外安全信息的实时处理能力,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响应,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五、结束语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风险源进行识别,通过三级编码识别出国际宏观环境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企业层面风险以及项目层面风险8 个主范畴以及宏观层面风险源、中观层面风险源、微观层面风险源三个核心范畴。

通过风险源识别,为尽可能规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风险,建议我国企业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工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保持态势感知,及时维护好利益相关方平衡,重视当地民心民生软实力影响;及时总结经验,提升海外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

猜你喜欢

范畴层面基础设施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