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与甲骨卜辞
2024-01-31孙连云
孙连云
《春秋》作为一部信史,承载了华夏民族的早期记忆。《春秋》记载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间,发生在鲁国和周王室及其他诸侯国中的重大事件,涉及国家重要的祭祀,国君的出访、狩猎等活动,诸侯国之间的交战征伐及天象灾异的书写。《春秋》记事内容包罗万象,但却言简意赅、没有丝毫闲笔。商代的甲骨卜辞,其形制短小精悍,记事简单,陈梦家先生将卜辞内容细分为六大类,即祭祀、天时、年成、征伐、王事、旬夕,除了“旬夕”专指“对今夕来旬的卜问”(《殷墟卜辞综述》),具有特殊的卜筮性质,其他内容事项与《春秋》条目内容存在诸多相同之处。
祭祀
《左传·成公十三年》上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国家头等大事,被视为权力的象征。《春秋》中记载了丰富的祭祀活动,包括对祖先神灵、自然神灵的祭祀等。而甲骨卜辞作为占卜祭祀仪式的记录,对祖先神、自然神等都有着频繁而隆重的祭祀书写。
《礼记·郊特牲》中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古代先民往往将祖先神作为本宗族以及自己最重要的保护神,希望得到祖先庇佑。祭祀祖先是古代最普遍、重要的礼仪活动,有着严格的制度规范,一旦违礼,《春秋》便书之。《春秋》中记载了祭祀新亡国君的禘祭,例如:
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闵公二年)
秋七月,禘于大庙,用致夫人。(僖公八年)
吉禘通常指三年丧事完毕后,将新亡的國君置于宗庙中,变丧为“吉”,但庄公之丧却不满三年,因此《春秋》记载了这次违礼现象。第二则中的“夫人”是哀姜,她是齐国国君之女、鲁庄公夫人,但她连弑二君而被齐国杀害,鲁却将其牌位置于太庙里,这是不合礼法的,因为禘祭的对象应为祖先。
而商人对上甲以来的先公、先王也极其尊崇,卜辞中记有大量对祖先神的祭祀情况,体现了商人的祖先崇拜心理,例如:
癸巳卜,争,贞告土方于上甲。四月。 (?《合集》6385?)
乙酉卜,嗀,贞邛方还,王其勿告于祖乙。(《合集》06344)?
第一则卜辞是叫争的贞人将土方的事情告祭给祖先上甲。第二则卜辞记录了乙酉这天,嗀贞问邛方入侵者退走了,是否需要将此事祭告给祖乙。这两则卜辞都是祭祀祖先神灵,卜问战事。
古代先民不仅依赖于祖先神,对自然神灵也有着极强的敬畏之心,祭祀自然神也是祭祀的核心内容,《春秋》中的郊祭、雩祭和星辰祭祀等都体现了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与尊崇。
郊祭即为“郊天”,是祭祀天神的一种方式。《春秋》多次记载鲁国因为鼷鼠咬死祭祀用的牛牲,原定郊祀无法正常进行,迫使要重新占卜选定祭祀用的牛牲,当多次占卜之后仍不吉,或是仍有意外发生,便会放弃郊祭。如: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宣公三年)
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成公七年)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成公十年)
郊祭一般只允许周天子或是鲁国执行,当鲁国经多次占卜而延迟祭祀时间,或是取消祭祀,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鲁国对郊祭之礼的重视。郊祭作为祭天之礼,其重要性非同小可。昭公七年记载,晋国作为盟主却没有延续三代以来的郊祭,从而导致晋平公患病,反映了郊祭之礼由来已久,先民常通过祭祀向神灵祈愿。
殷商时期,商人将“帝”作为自然界的主宰,“帝”的权能极其广泛,不仅统率管辖河岳山川等众多的自然神,还掌管人间的诸多琐事。因此,上古先民无事不卜,想方设法取悦神灵,以期消灾避祸。如:
王侑岁于帝五臣正。(《合集》30391)
燎帝史风一牛。(《合集》14226)
商人认为上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往往不能直接向帝祭祀,而是向帝的五位工臣进行侑祭和岁祭,或用一头牛对帝臣风进行燎祭,获取天神的指示,以求降幅消灾。
祭祀在《春秋》与甲骨卜辞中都显示了非常突出的地位,自古就是沟通天人的重要方式,是关系国家社稷的头等大事,有着严格的制度规范。同时,祭祀也是古代先民情感寄托的一种重要方式,向祖先、神灵表达着自己的虔诚、恭敬之心,从而祈请求福、消灾免祸。
天时与灾异
上古时期,先民对天时格外关注,用于指导生产与生活,随着天时节律的变化,往往发生一些天气灾异,像陈梦家先生所提的“风、雨、启、水以及天变”(《殷墟卜辞综述》),当这些异象发生时,由于时人无法解释,便与人事祸福乃至国家危亡联系起来。而《春秋》中对水灾、旱灾、雨雪雹等自然灾害,及日食、星异等异象情况亦书之。
管子曾说:“五害之属,水为最大”(《管子校注》)水灾自古以来就经常发生。《春秋》中往往记为“大水”,水灾主要发生在鲁国、齐国、郑国,这些国家多处于中原地区,地势平坦,以农耕种植为主,而河水的泛滥易造成严重水灾。《春秋》中写“大水”有9次,如:
秋,大水。(桓公元年)
秋,宋大水。(庄公十一年)
此皆表明水灾发生的季节,还有的强调洪水之后的受灾情况,如庄公七年写道:“秋,大水。无麦、苗。”水灾于庄公七年的秋季发生,洪水导致麦子、秧苗都受损了。
甲骨卜辞中也有关于水灾的记载,反映河水为患的情况,例如:
癸丑卜,贞:今岁无大水。其有大水。(《合集》41867)
贞:今秋禾不遘大水。(《合集》33351)
乙卯卜,贞:今春泉来水,次。(《合集》10156)
前两则卜辞都是由贞人卜问是否会有洪水,最后一则卜辞是卜问今年春季洹河有洪水,可能会造成灾害,可见水灾自古就对先民的生活构成一定危害。
古代先民善于观天象,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安排人事,当天有异象时,史官往往会将其作为一种暗示和征兆而加以记录。《春秋》中有大量关于异象情况的书写,如对“日食”的记载就多达36次,而且记载极其简洁,标明年月和朔日,记为“日有食之”,如果是日全食,《春秋》便会在后面增加一个“既”字,如: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隐公三年)
秋七月壬辰朔 ,日有食之,既 。(桓公三年)
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庄公二十五年)
古人往往视日食为非常严重的灾异,日食发生时,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平民都要举行禳灾活动,在社中用鼓作乐、献祭牺牲来举行祭祀活动。《春秋》书写日食的目的还在于将日食和国君的治国能力联系起来。如昭公七年夏四月日食,结合《左传》可知,晋国士文伯认为卫国国君和鲁国卿大夫不修政事,因此才招致日食之祸,并预言二人将死,这也赋予了日食现象浓厚的政治意味。
甲骨卜辞中也不乏对日食、月食的书写,殷商时期,先民对于日食的发生也万分不解,需要反复占卜其是否带来灾祸。如:
癸酉贞:日月有食,隹若。
癸酉贞:日月有食,非若。(《合集》33694)
“唯若 ”表示吉兆,“非若”表示不吉,可以看出商人对日食带来的后果十分忧虑,反复贞问。
雨后彩虹如今多给人绚烂美丽的观感,但是在商人眼中,彩虹却是一种不祥之兆。如:
王占曰:有祟。八日庚戌,有各云自东面母,昃,有出虹自北饮于河。(《合集》10405?反)
这则卜辞是商王视卜兆后认为有灾祸发生,验辞表明,到了占卜后的第八天,果真有云从东面之地飘来。太阳开始偏西的时段,从北边出现了彩虹,虹的两端在水面,仿佛在饮水。卜辞交代了彩虹的形成与出现的过程,商人认为彩虹“饮于河”可能会造成干旱水竭。
先民们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财物匮乏,民智未开,对于一些灾异现象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而农耕的丰歉、牲畜的蓄养都离不开天时节律,人们需要记录天时演变并作出思考,而甲骨卜辞与《春秋》对天时的书写正是古代先民认识自然的一种特殊方式。
年成
农业是中国古代的立国之本,古代先民以农耕为主,《春秋》与甲骨卜辞皆记载了丰富的农事活动,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情况,展现了时人对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理解与认识。
古代先民多依据天时节律耕作,农业生产力较低,加之自然灾害频发,丰年极少。《春秋》中仅有两处关丰年的记载:
有年。(桓公三年)
冬,大有年。(宣公十六年)
农业收成对于先民至关重要,这两年难得五谷成熟,获得大丰收,百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甲骨卜辞中也能够见到这种对年成的美好期许,如:
庚辰贞,翌癸未粪西单田,受有年。十三月。(《合集》9572)
癸未卜,争贞,受黍年。(《合集》10047)
王令多尹裒田于西,受禾。(《合集》33209)
第一则辞中先民认为癸未日到西单之田施肥,可能就会年成丰收。第二则是说名叫争的贞人在癸未日占卜,农作物“黍”可能会有个丰收的年成。第三则强调商王非常重视农业管理,并通过命令职官多尹在西地垦荒,企盼庄稼获得丰收。由此可见,上古时期,农作物品种、农业生产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旱灾是影响年成的重要祸患,《周礼·春官·司巫》说:“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 ,“雩”乃是因旱灾,为求雨而举行的一种农事祭祀。《春秋》中书写“雩祭”多达21次,如昭公二十五年记:“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雨水的滋养,旱灾严重时,甚至需要多次雩祭。卜辞中亦有同例,如“丙寅卜:其乎雩?”(《屯南》108)也表示了商人对于旱情的担忧。陈梦家指出:“天象中风雨之调顺为农业生产的条件,所以殷人的上帝虽也保佑战争,而其主要的实质是农业生产神。”(《殷墟卜辞综述》)四季更替、雨水丰歉等因素都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先民也需通过祭祀祈求农业生产的顺利。
在以农业立国的时代,耕种的意义重大,甲骨卜辞与《春秋》中都给予农业生产极大关注,古代先民为求得风调雨顺,保障年成,往往也需要通过农事祭祀来祈祷祥瑞,给予心理上的慰藉。
战争
军事征战为“国之大事”,《春秋》所述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所记战争有四百多场,占据了《春秋》的大量篇幅。殷商之时,华夏大地,方国林立,甲骨卜辞中也记载了大量商王朝与方国之间的冲突与战争。
《春秋》记战语言虽然简括,但也相当富有表现力,例如:
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僖公二十八年)
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僖公三十三年)
此分别记述了城濮大战、崤之战两次大战。城濮大战是晋国重耳返国为君后,与楚国争霸的第一次规模最大的战役。秦晋崤之战则是秦晋之好破裂后晋国与秦国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孟子云:“春秋无义战”,《春秋》中记载了许多霸权更迭的征伐现象,战争叙事语言简洁,紧紧围绕事件主干,没有丝毫多余赘述。殷商时期战事频繁,卜辞中也记载了颇多商王朝对外战争的内容,例如《合集》06057 版正面记载:
甲骨卜辞中不仅记录了敌国来犯,导致城邑丢失的负面情况,当叛乱发生,王权受到威胁时,商王会不惜一切力量举兵征伐,以武力震慑使方国臣服,并且在作战中讲究战术方法。如:
戍兴伐,邲方食。……方既食,戍乃伐,捷。
(《合集》28000)
这条卜辞记录了商代“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典型战术。商王任命兴方某人担任戍边官一职,去讨伐邲方国,邲方此时正在吃饭,于是军队趁其不备举兵攻伐,最终大获全胜。
上古时期,战争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战争在维护政权的同时,也催生了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因此,战争被先民们看作是国家大事,具有鲜明的时代与文化烙印,凡是有关征战的内容大多成为史官笔下的重要记载对象。
王事
《春秋》以鲁国事件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贵族,涉及诸多君王活动,包括田猎、生子、疾病等。这些王事活动在甲骨卜辞中亦有记载,体现了商王及贵族们占卜活动的广泛。例如《春秋》中多处记载君王狩猎之事: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桓公四年)
天王狩于河阳。(僖公二十八年)
《春秋》记载桓公狩猎,特意表明正值狩猎之时,是合礼。而第二条写周襄王屈尊到晋地河阳参与诸侯盟会,臣子召君王,是违礼行为,便以周王狩猎为辞,是为尊者讳。
卜辞中常见“王其狩”“王其逐”“王鱼”等,多指商王有关的狩猎行为。如:
贞人癸巳日占卜,显示无祸,然后又占问,显示有祸。第二天去打猎,小臣驾車,马出了问题,殃及王车,子央也从车上摔下来。该辞完整而曲折地记录了商王的一次狩猎行为,董作宾先生认为:“不言王坠车,只言‘子央亦坠,是为尊者讳的意思。”(《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当时的狩猎行为,也是保护人畜的一种方式。
《春秋》中记载了诸多鲜明的鲁公形象,如隐公、桓公等,其王事活动也最为丰富,而甲骨卜辞中商王的活动也着实多样,尤其是武丁、帝乙时期,展现了当时社会发展面貌。
《春秋》与甲骨卜辞二者同属于官方叙事,且记事都简而有法。《春秋》记事多以鲁国为中心,兼记其他列国诸事,所记内容以人事礼俗与天象灾异为主。甲骨卜辞作为占卜仪式的原始记录,内容也十分繁复,涵盖商王及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春秋》记事范畴存在诸多趋同之处。二者展示了历史运演的面貌,蕴含了人们对天地、人事的深沉思考,这既是上古时期动荡播越的现实需求,亦源于古代先民对生活的热切追求。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