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马关前说六郎
2024-01-31王礼人
王礼人
倒马关前说六郎,不由引发依依乡情。倒马关位于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村,最初于战国时置,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城。
此处称为倒马关,乃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
原关城全长约2.5公里,城池占地约7万平方米,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关城为条石和自然石加青砖筑成,东西二门上有城楼,外以沟壕环绕,南面依山,北临唐河,城垣上列敌楼台7座。关城有东、西、北三个城门。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
明朝马中锡《倒马关诗并序》云:“关有两山对峙,其路极险,相传杨六郎到此马踣,故名。”后人为纪念杨延昭(六郎)镇守三关的功绩,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在倒马关城西3公里的马圈山上修建了“六郎碑”,碑通为汉白玉雕凿而成,碑额抹角及两边雕云纹花边图案。碑文为“宋将杨六郎拒守之处”。
杨六郎即杨延昭(958—1014),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将领杨业(杨继业)之子,本名杨延朗,北宋将领。在北宋故事戏《辕门斩子》《背靴访帅》等戏文中虽有许多虚构,但史有其人。雍熙三年(986年)从杨业攻应、朔,为先锋。咸平二年(999年)冬,辽军南下,攻遂城(今保定市徐水区西),他在城上灌水为冰,致辽军因城坚滑而不可上,遂退去。他因战功屡屡先后授莫州刺史、保州防御使,后来又在高阳关 (草桥关)任副都部署。杨延昭在边防镇守20余年,威震辽邦。千百年来,每逢游人到此凭吊六郎碑,都会称颂杨延昭威震边关的不朽业绩。
其中,杨六郎摆牤牛阵的传说最为人们津津乐道。传说杨六郎打仗,善于以少胜多。一次,他传令士卒走村串乡买来数百头牤牛,拴在树林里饿起来。接着,他令人用干草绑扎出無数个草人,给其穿戴上敌兵的衣帽,肚露干草。摆布停当后,就把那些饿急了的牤牛放出来赶到草人丛中。那牤牛一闻到草料香味,就抢着吃,吃不着就用犄角把草人的肚子挑开。照这个法子,把牤牛训练了几次,就拴进树林空饿起来。说来也巧,3天之后,探子来报,敌人犯关来了。于是,杨六朗传下将令,命兵卒把尖刀子绑在牤牛的两只犄角上。刚刚绑好,敌兵就过来了。杨六郎传令解绳放牛。这时,牤牛认为来敌又是供自己饱餐的草人,就一个个撅着尾巴朝敌阵窜去。见敌兵就挑,挑倒后一闻没有草料味,就再去追活的。直追得敌人退了许多里,被牤牛挑死的敌兵不计其数。从此,老百姓编了一句歇后语:“杨六郎的牤牛——驯 (训)出来的。”
“单于痛哭倒马关,羯奴半死飞狐道”,说的就是位于保定市太行山东麓的倒马关。古老的城墙,斑驳的砖石,浸染着岁月的沧桑。“六郎碑”残破的碑体、模糊的字迹下,是将士们冷峻铠甲的历史底色。烽火岁月已过,英雄的身影不朽。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取得了闻名中外的“平型关大捷”,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而在此前一天也就是9月24日,八路军进行了“倒马关之战”,打死打伤日寇20余人。该战成为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抗战的第一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拉开了共产党八路军全面抗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