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2024-01-31曹伟伟
曹伟伟
(太原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1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资金周转
建筑工程通常需要庞大数目的资金来维持项目施工的正常开展,对于资金的使用通常可以分为以下3 个阶段。
首先是工程的起始阶段,一般需要大规模购置建筑施工所需的材料与设备,很多设备器材的成本较为昂贵,材料又是施工建设的主体,数量庞大,所以设备与材料一直是经济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在起始阶段中,需要动用较大数额的资金作为设备与材料的采购成本,如果专项资金不足则需要进行垫资,但企业自身如果资金周转不灵,则需要通过企业贷款或民间借贷等方式补充资金,大中型企业采用企业借贷或金融融资的方式能够解决问题,而一些小微企业在遇到资金周转不灵问题时则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等严重问题,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缺乏等价抵押物进行担保借贷,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匮乏,难以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所以只能采取民间借贷的方法。
其次是中间阶段,投资人一般会在工程达标的情况下支付一定的工程款,建筑企业可以利用这部分工程款来支付垫款或欠款,从而解决当下资金周转不灵等问题。
最后是后部分工程,这一阶段为工程施工阶段,周期长且影响因素较多,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例如机械设备损坏而资金难以支持设备重新购置,设备维修又会影响施工进度等。所以很多企业都会在工程的起始阶段抽调额外的专项资金作为备用金,以此来解决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1]。
1.2 人力资源
首先,项目管理人员负责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是影响经济管理成效的主要因素。主要通过建筑工程项目内部人事安排或行政管理等工作对建筑工程管理结构带来影响,如果项目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足,或对于经济管理的重视不足,可能会不利于经济管理的有效落实,降低资金利用率,降低经济效益等。
其次,项目经理人员,主要负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计划的实施与调整,对技术人员进行安排等,通过管理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对项目施工质量和进度等产生影响,最终可能会影响到项目经济管理。如果项目经理人员管理经验不足,或管理素养缺失,则难以在建筑施工中发挥应有的职能,难以保证项目施工的整体效果。
最后,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类型划分为不同岗位,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技术的掌握深度、技术应用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问题,技术人员的真实水平也难以保证,部分单位仅通过简单询问资格证书和履历来判断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并没有通过专业考核进行检验,导致技术人员专业水平难以达到要求。同时部分企业的要求过于严格,人才流动性较大,会对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产生影响,对项目经济管理也可能产生间接作用。
1.3 材料配备
材料是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构成,保证材料管理符合科学管理要求,对材料质量、价格、数量进行控制是建筑企业的共识,只有在材料的购置和管理、使用环节加强管控,才能保证材料管理满足建设目标。首先要做好材料质量管理,在材料购置环节就要仔细查验材料质量是否能达到施工要求,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经济纠纷等问题。其次要做好材料价格管理,根据市场调查工作了解材料价格动向,由于市场材料价格并非一成不变,所以需要在材料价格预算的基础上灵活预购,必要时可以在价格较低的区间囤货,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后则是材料使用管理,材料浪费也是经济管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可能造成经济成本的不良增加,不利于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1.4 设备购置
现代建筑工程十分依赖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数量等决定了施工效率,而设备价格也是经济管理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机械设备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一些人力难以操作的项目环节可以达到辅助施工的效果,顺利达成施工的质量和工期目标。但设备应用之前则需要了解建筑工程的具体类型和特点,分析工程对于机械设备的需求,尽量租赁机械设备,考虑到机械设备的通用性和价格等因素,建议施工单位租赁机械设备。而在租赁设备之前也要做好设备的性能检查,保证其性能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稳定性良好,在对应的施工项目或施工段采用机械设备来辅助人力完成施工。在选择机械设备时,还需要考虑到设备质量、故障发生率等因素,避免设备故障对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带来的影响,尽可能缩短施工设备的实际使用时间,节约设备租赁成本。在设备进场准备施工时,还需要做好设备的参数监控工作,明确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采取积极的措施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现机械设备出现运转不良的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并送检维修,避免设备故障带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等问题。每次在机械设备使用前和使用后都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排查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设备养护,清理设备表面的污垢和灰尘等,检查元器件磨损情况[2]。
2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应对策略
某工程主要项目包含了高架桥工程和桥下道路工程,全长1294.5m。工程标价为17910 万元,进场后结合图纸文件,道路工程取消了原清单中的附属工程,道路工作量减少约278 万元,同时取消了南北两侧匝道桥,高架桥工作量减少了2695 万元左右,措施项目减少了103 万元。投标清单中,电力工程、电信工程等本次不随路施工,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和工作量。本工程由于现场拆迁和施工图迟来,导致项目起始进程晚于预期,并且高架桥下部结构施工又赶上了春节期间,所以工期较为紧张[3]。
2.1 优化经济管理体系
首先,从战略角度进行分析,了解现有的资源配置和项目难点,确保经济管理活动能够相互制约且相互依存。从战略性和全局性的角度出发,以职能战略、总体战略、市场战略、投资战略等角度建立“子体系”,进一步完善经济管理战略体系。其次,从目标层着手,持续改进经济管理,建筑企业各部门在价值链中解构战略目标,保证施工建设和项目设计等部门分别建立“子目标”,根据子目标来优化预算管理和分析项目的潜在性风险,强化内部控制力度,在经济管理目标体系的支持下提高经济管理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最后,从内部改革和创新角度出发,对经济管理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完善,在现有的经济管理体系框架中新增管理支点作为子支持,包括信息化经济管理体系和业财融合管理体系等,确保经济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仅具有经济管理的特色,同时也能补齐现有管理体系的短板问题,保证经济管理活动的有效性[4]。
2.2 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在项目部成立之后分别制定了技术质量、施工安全、经济管理、物资机械、人力资源等部门的管理制度,同时强化分包单位管理,在项目部成立初期制定了《项目分包管理办法》,要求分包单位委派专业人员负责计量工作,并且项目经营部的计量人员需要认真学习招标文件,结合来源价格确定分包单价,分析是否存在亏损项目并采取措施。首先,在制度的编制上,企业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制度的优化,确保经济管理制度能够满足项目的实际管理需求,并且委派经验丰富的造价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参与制度建设工作,保证制度的全面性与可行性,结合项目具体情况落实经济管理制度。其次,为保证经济管理的时效性,企业对监督管理机制进行了优化,在监督机制中加入了奖惩制度,结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果来落实奖励或惩罚,借此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监督管理机制的全面性,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规避经济管理漏洞和盲区等问题。最后,建立经济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具体从两个角度着手,以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经济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同时关注数据统计和工作记录工作,为后续的追责问责提供参照。
2.3 提高人力资源综合素养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人力资源也是影响经济管理的因素之一,通常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开展进度、建设质量、经济效益等。但本次工程涉及的部门和岗位较多,人力资源种类较为复杂,不同岗位人员可能造成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对此企业在安排项目管理人员时选择了经验丰富且能力资质较强、道德素养良好、工作态度积极的管理人员,通过管理人员的合理选择来把控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人事安排和行政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能够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解决。在经济管理人员的任命和调度上,既要保证专业管理能力,同时也要也要保证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有序推进经济管理工作[5]。
2.4 加强材料与设备管理
材料与设备是经济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如本次工程中设备成本的比重较大,若不进行优化管理很容易造成经济亏损的问题。对此管理人员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标准要求,分析项目预期采用的原材料类型和数量,明确原材料的质量标准,随后安排采购人员前往市场进行调查,尽量选择质量过关且性价比较高的材料。考虑到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具有一定波动,采购人员提前与材料供应商签订了合同,明确具体的供货量和供货价格,保证原材料的数量和价格处于可控范围内。
本次项目的成本预算和实际成本如表1 所示,从中能够了解到,工程实际总成本为10756.5 万元,相较于预算成本的11892.3 万元降低了1135.8 万元,比目标成本11241.8 万元降低了485.3 万元。
表1 项目成本计算单位:万元
但从表1 中也能看出,人工费比目标成本超支了2.1 万元,经调查分析,由于物价的不断上涨,人工单价从原本的40 元涨到了55 元,同时由于工期较为紧张,在施工期间增加了加班和夜班次数,但效率并不太理想,导致人工费超支的问题。材料费较目标成本降低了366.9 万元,取得了理想的经济管理成效,据分析,在工程中标后第一时间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钢筋、混凝土、石灰粉等大宗材料的价格后,与材料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的协议,事先锁定了价格。在机械费上,本工程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优化了配置结构,通过现场的调度与管理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在燃油费上涨的情况下也取得了理想的成本控制效果。
2.5 隐性成本管理
隐性成本管理包括工期、质量、安全等,这也是经济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内容。质量与安全是建筑工程的硬性指标,而工期则受各种因素影响,从理论角度来看,在同等时间下完成更多的工作量能够取得更高的工效,创造的盈利空间也会更大。在实践中很多工程在质量和安全上都达到了建设要求,但在工期管理上没有做到位,导致项目做的很完美,但经济效益却并不理想。在本次工程中严格进行了合同管理,检查合同的履约情况,及时进行索赔工作。在工程实践中,现场施工的路基填筑材料为三七灰土,而投标时为二八灰土,经过各部门的横向交流,在发现问题后及时与业主方补签了变更手续,避免了约25 万元的损失。针对窝工和抢工增加费用也进行了索赔处理,工程开始时因为工期紧张压力较大,为保证现场的通车条件并根据要求进行抢工,导致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明显增加。索赔经过业主和监理确认并成立,弥补了部分损耗,并在窝工和抢工期间采取了有效的经济管理措施,所以项目在索赔后盈利约200 万元[6]。
3 结语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经济管理工作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重要举措。对此,企业应当结合管理现况和工程现状灵活调整经济管理举措,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与组织体系,分析影响经济管理有效性的各项因素,充分提高战略规划能力,统筹管控资金,发挥企业经济管理的优势,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