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下沉式公园建设实践
——以江津区滨江新城为例
2024-01-31邹佳赤
邹佳赤
(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建设管理中心,重庆 402260)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张,对土地资源和人居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随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5%,我国城镇化建设逐渐进入下半程[1]。“十四五”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目标任务。绿色发展、公园城市等理念,都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的重要体现。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建设空间的呼吸节点,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重庆是山城也是江城,山地丘陵、湖泊河流资源丰富,自然形成了许多低洼地带。如何结合绿色发展理念,将地形高差较大、用地难度较大的区域打造成为特色公园,江津区滨江新城的浒溪公园、德泽路街头绿地都是较为典型的案例。
1 相关概念
1.1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如海绵一般,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具有良好的“弹性”[2]。城市面对强弱降雨时,通过启用不同规模的调蓄设施,对灾害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在灾害破坏性降低消除后,还可逐步恢复到原本状态。2014 年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对相关建设提供技术引导。海绵城市的设计和实践主要围绕“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开展,其中处于前端的“渗、滞、蓄”,可充分利用坑塘和低洼地,建设能调蓄雨水的开放空间来实现[3]。
1.2 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手段方式之一。狭义上的下沉式绿地是指绿地空间的标高低于其周边地坪标高,可作为接收和储存雨水以减少径流外排的景观设施,应用场景多在道路两侧、停车场等[4]。广义的下沉式绿地可指更大面积的、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湿地、公园绿地等。下沉式公园可利用水体和低洼地形,配合动植物生态,打造城市景观,提升人居环境品质[5]。
2 下沉式公园建设挑战
2.1 用地条件难度大
山地城市受限于地形条件,适合建设的、成规模的平地较少,宜建设的用地优先用于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城市绿地资源往往在空间上分布零散,难成体系。下沉式绿地的建设,多面临高边坡、陡堡坎、峭崖壁、低洼地等因素叠加的考验,工程建设难度较大。
2.2 交通组织较复杂
伴随着起伏地形而来的是场地道路设计和交通组织的挑战。地形高差一方面容易造成场地道路接驳不顺,断头路、绕行路多,另一方面易导致工程土石方量和边坡支护成本增加。作为城市公园,其内部道路、内外界面衔接需要考虑市民使用感和体验感,对步行、骑行、无障碍设计等各类需求都要统筹设计,弱化地形带来的不便。
2.3 生态修复挑战大
下凹式的场地存在水体时,往往由于水体滞留在凹槽处而水质不佳。因此水体治理是下沉式公园绿地建设的基础。此外,许多城市公园在进行水体相关设计时采用硬质驳岸,生态驳岸或混合驳岸使用较少,阻碍了水岸生态系统的能量交换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下沉式绿地在水体保护利用环节,需要将生态修复和城市建设结合,这意味着驳岸形式和动植物配置的要求更高。
3 下沉式公园建设策略
3.1 遵循绿色发展,建设海绵城市
充分分析自然本底条件,设计建设的内容和方式与场地内外部的山水格局紧紧咬合,展现城市生态基底。针对场地内的“山水林田湖草”开展必要的生态修复和保护行动。借助下沉式绿地的调蓄功能,运用海绵城市建设措施,例如,敷设可提高地块渗透率的透水铺装,帮助雨水“渗、滞、蓄”,减缓径流的直接外排。配合场地内的土壤、植被、微生物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再与周围地块排水系统衔接进行排放。
3.2 突出以人为本,提升人居品质
下沉式公园的设计围绕目标使用者的需求、感观,对道路交通设计、慢行系统组织、公共空间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公共活动策划等全方面统筹规划建设。尤其对于下沉式场地存在的地形高差、视觉差等问题,强化无障碍设计和导视标识系统建设,真正实现公园绿地服务城市、服务社区、服务市民。
3.3 植入城市文化,唤醒城市记忆
疏理公园所在地的城市发展脉络和挖掘其历史文化,提炼精华注入公园设计建设之中。这不仅有助于当地居民重拾城市记忆,增强其归属感,而且有利于塑造公园特色,增加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最终推动当地人文风情的传承和推广,促进休闲旅游发展,激发城市活力。
4 滨江新城实践
重庆山地丘陵遍布,江河纵横交织,山水林田湖草浑然一体,在全国乃至全球城市中独树一帜。重庆各地对于如何将用地条件转劣为优,打造绿色生态的城市公园开展了众多探索实践。江津区滨江新城建设的浒溪公园、德泽路街头绿地,将原本的凹形地块改造成为江津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浒溪公园更是在2021 年获得“重庆市最美坡坎崖”称号。
4.1 区位条件
江津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地处长江要津,是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的先行区。滨江新城作为江津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所在地,是江津的“城市会客厅”。浒溪公园位于滨江新城,占地约22 万m2,是江津老城区跨越几江长江大桥后的标志性地块,同时也是浒溪水域汇入长江的最后一公里水脉,是承载着城市与江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纽带。
4.2 浒溪公园
4.2.1 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浒溪公园场地整体呈南北向的下凹式沟谷地貌,东西两侧高,中间地势较为平坦。场地内水系呈“Y”型。北侧临滨州西路和居住社区,南侧临滨江路,西侧为檀溪路和商业界面,东侧为南北大道主干路和城市广场。
(1)地形高差大。场地内最大高差近60m。整个区域存在大面积的堡坎和边坡,在北侧的溪谷处分布有崖壁。坡度25°以上的区域占总面积的1/3 左右。下沉空间内的道路与周边道路衔接的坡度较大,难以满足道路设计相关规范。
(2)生态问题明显。①水环境方面。场地内共有3 处水源,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下凹平坦空间内的水体流动性不强,导致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其余两处活水情况较好。水体沿岸为原始生态驳岸,坡面坡脚存在侵蚀和不稳定性,且景观性欠佳。②植被方面。场地北侧植被生长情况良好,但其余区域的植被长势不理想,多为次生林和荒地。
(3)历史记忆消退。明代工部尚书江渊,重庆江津人,所作有前八景后八景诗,其中后八景诗中的“浒溪烟雨”描绘的正是浒溪公园所在位置的景象。另外,场地内沿河有老水厂用房,是城市发展的痕迹和见证。场地相关的历史人文和城市记忆呈现淡化趋势。
4.2.2 浒溪公园建设亮点
浒溪公园秉承生态优先理念,将水文化作为主线,特色水活动作为亮点,融合了生态保护、都市休闲、历史人文,是一座景观与体验兼顾、低成本维护与可持续运营并重的综合性城市公园。图1 为建设后的浒溪公园。
(1)提升水生态涵养。①水污染治理。针对水质较差的问题,尤其是在下沉处水体,利用水生动植物净化体系,配合一定工程措施进行水质净化。对深水处进行生态清淤,改良活化底泥。尊重原本的自然生境,打造生态驳岸。在原生植被基底上,引入生物链各层级元素,构建驳岸-浅水水体-深水水体3 个层级、科学完整的生态系统,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丰富生态多样性。②海绵城市建设。运用海绵城市蓄洪调控方法,通过生物滞留池、生态草沟、透水铺装、湿地水体等多段多式对雨水进行接纳、收集、调蓄和净化,降低径流系数,削弱径流污染。水源经过海绵设施处理后,可作道路冲洗、公园植被灌溉等用途。
(2)多方式弱化地形高差。针对公园的不同方位的边坡堡坎,根据视野的不同采取多种打造方式。从公园西侧可以看到远处的高家坪以及几江长江大桥,景观视线较好,随形就势建设缓坡步道和梯步道,打造景观坡面的同时保障步行和无障碍通行能力,将下沉空间与西侧道路界面衔接。在城市道路平街层设置公园主入口及生态停车场。在靠近中央水体区域打造分级观水草阶,兼顾通行、休憩和亲水功能。
东北侧已建较大面积的格构边坡,部分格内填充了混凝土,是浒溪公园的景观创面。对其混凝土填充部分进行彩色喷绘,其余进行植草覆绿,两种手法搭配塑造艺术边坡景观。将格构边坡中已有的梯步道改造为人行道,强化通行功能。
在东南侧的边坡打造台地植物园,作为公园至城市广场的过渡区域。种植色叶林,以生态美观的方式覆盖边坡,并且起到丰富季相变化,优化下沉空间光线的作用。
(3)文化景观提升人文体验。从西北方向生态停车场起,至东南方向城市广场止,形成蜿蜒的一公里山水主园路。通过蓝色特色铺装、烟雨剧场、水主题艺术雕塑等方式,植入关于江渊和浒溪的文化要素,使人沿途享受诗意氛围。此外,在水体周围的亲水栈道及桥梁敷设造雾设施,结合天气重现“浒溪烟雨”画卷。提取水厂元素,对部分水厂装置旧物利用,将原有水厂进行异地复建,形成水厂景观区域,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塑造趣味水文空间,同时起到科普教育作用。
4.3 德泽路街头绿地
德泽路绿地建设前如图2 所示。该场地处于两条相交城市道路和商铺界面围合而成的三角区域,是典型的街头开敞空间。地势整体呈低凹状,局部高差较大。地块内有一条沟渠穿过,但水量较小。通过人流路径、景观视线分析,因地制宜打造下沉式街头绿地。
图2 德泽路绿地建设前
(1)尊重地形,减少挖填量。通过台地和缓坡景观消化地形高差,利用东南方向已有坡道设置平台,拓展商铺前的广场面积,扩大集散容量。
(2)丰富景观,增强休憩性。在下沉空间建设阳光草坪和步道。对沟渠合理有效蓄水,打造水体景观,并增设亲水平台。种植马鞭草、粉黛乱子草、水杉等亲水植物,营造自然野趣。
(3)便民利民,增加服务设施。架设人行桥,连通道路交叉口与商铺界面,并对人行桥护栏进行彩色喷刷,打造特色“彩虹桥”。利用地形高差设置覆土形式的公共厕所,使公厕外观融入绿色植草,兼顾功能、美观和生态环保价值。德泽路绿地建设后如图3 所示。
图3 德泽路绿地建设后
5 结语
江津区滨江新城的两个下沉式公园案例展现了城市规划和自然环境的有效结合,不仅优化了城市蓝绿空间,也提升了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兼具生态保护价值和社区服务价值。通过下沉式公园绿地设计,重庆这座山城将土地资源和地形方面的困难转化为独特的设计资源,为城市绿地系统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地形景观特色。未来希望看到更多因地制宜、采用创新理念设计的城市公园,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绿色空间,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1]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2-28)[2023-05-01].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28_1919011.html?eqid=88d5d0fb 0005330900000005642aa324&wd=&eqid=fefa0a910000115600 000004645b0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