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2024-01-31刘星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设备科广东广州51003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2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器械远程

刘星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设备科 (广东 广州 510030)

内容提要: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对应的医疗器械维修水平同样在快速提升。但从实际的医疗器械维修情况来看,却依旧存在着较多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若能够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则将能够进一步提高维修效率与效果,从而起到降低维修成本、保证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等诸多作用。文章分析了医疗器械维修期间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互联网在医疗器械故障解决方面的应用方向,并从故障远程诊断技术、互联网搜索引擎维修、互联网专业网站医疗器械维修三个角度,阐述了互联网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医疗器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具备了数字化与现代化的使用特点,整体应用不断朝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所前进,并在诸多集成模块的配合下,促使医疗整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但正是由于医疗器械精密度的日益提升,使得其一旦出现故障,维修难度相对较大,且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较高要求。为保证维修质量与维修效率,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极为关键,其也是满足现代医疗持续发展要求的关键手段。

1.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维修工具与方法严重滞后

技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使得医院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同样处于持续更新状态,但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使得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方案依旧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相较大医院乃至国际器械维修水平之间依旧存在着较大差距[1]。而医疗器械维修水平的高低,与维修方案、维修工具的先进程度紧密关联,这就使得维修工具与方法较为落后,将会使得器械维修水平与效率显著下降,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效果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也是当下部分地区医院所存在的主要运营问题。

1.2 医疗器械资料不够完整

部分医疗器械由于其本身较为复杂,模块化与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医疗器械的维修难度大幅提升,这就使得无论是操作规范手册、说明书,还是电路图等均成了不可或缺的维修依据,也是确保维修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展开器械维修工作并恢复器械工作状态的重要基础[2]。但由于不同医疗器械的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且大型医院器械数量较多,使得想要保证维修效率与效果较为困难。再加上受到资料存储质量的影响,使得配套资料很容易出现缺失现象,使得无法正常提供给医疗器械维修工作相应的保障条件[3]。伴随医疗器械结构的愈发复杂,无配套器械资料俨然已经成为影响医院运营质量的关键因素。

1.3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部分中小型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且由于受到医院规模的限制,使得中小型医院无论是使用的管理方法,还是维修管理团队,质量均相对较差,使得缺失器械维修管理制度或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已经成为普遍问题。正是由于受到中小型医院自身条件的影响,使得在器械维修方面的成本投入量相对较小,引进新医疗设备的频率较低[4]。而小型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同样未能受到重视,相关制度的制定较为落后,现有制度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无论是完善性还是规范性却明显缺乏。

2.互联网在医疗器械故障解决方面的应用方向

2.1 故障诊断

由于当下的医疗器械内部集成化程度相对较高,再加上各类智能模块的安装使得其结构较为复杂,一旦出现故障或有零部件损坏的情况,仅凭人工进行故障排查与维修较为困难,且消耗时间较多,无法保证维修效率,进而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5,6]。为此,医院维修部门需及时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器械生产厂家进行联系,以远程诊断的方式对故障进行修复,并可使用软件修复或一键还原等方法,快速清除系统冗余数据,使得器械维持正常工作状态,进而有效解决了以往故障排查时间较长且维修起来较为困难的问题,缩短了故障的定位与解决时间[7,8]。此外,多数医疗机构中的医疗器械属于进口产品,一旦出现故障或零部件损坏,则想要进行零部件替换较为困难,市场中难以提供匹配信号的零部件,导致医疗器械无法进行短时间修复,患者很有可能被耽误治疗,诊断与救治时间被延长,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此,若能够采取互联网技术方案,建立与国外生产厂家或代理商的联系,即可基于视频会话的方式,及时定位故障类型,展开快速排查。或提前发出备件,原厂为医疗机构提供零部件更换技术指导,确保器械修复及时性,进而将器械的维修时间予以缩短,避免器械长时间空置影响到患者的诊断及时性,无论是对于医疗机构还是患者来说,此种远程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均较为有利。

2.2 故障维修

人工方式展开对医疗器械故障维修情况的记录与管理是以往的常用方法,而伴随医疗技术的持续更新与医疗事业规模的日益发展,使得医院内购置的医疗器械数量愈发庞大,若仅使用人工方式展开对器械的管理与记录,则想要满足医院的日常运营要求较为困难,且无法满足展开器械维修的实际需求,对我国医疗事业发展速度的提高极为不利,为此,需选择使用切实可行的互联网技术手段,用以弥补以往在人工记录与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9,10]。例如,通过互联网技术展开对器械的维修记录管理,可将记录时间予以缩短,并可解决所存在的人工误差问题。同时,需求的器械资料可快速定位,提供给后续进行器械维修的相应便利条件。此外,基于互联网技术可构建出一套完善的针对器械的管理与维修体系,方便进行规范的器械管理,保证器械维修的效率与使用效果。当下,已经开发出了诸多的网络器械维修系统,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同样提供了较为强大的维修功能。例如基于互联网维修系统,可见于与各个科室之间的网络连接,随时展开对科室医疗器械运行状态的检测与管理,确保故障问题定位的及时性,找寻预先设置的解决措施展开维修[11,12]。如此,在将医疗器械维修效率予以提升的同时,也为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2.3 资料搜索

医疗器械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期间,作为维修人员很容易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器械资料而感到无从下手。此种情况下,则需要基于资料查询与数据查询等方法,用以找到问题解决的相关答案。互联网搜索是最为常见的资料获取方式,涉及领域较广且资料较多的便利优势,使得只需要输入医疗器械的型号,即可找出相应资料与图纸,包括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等,提供给维修人员相应的维修参考依据。如此,即可在短时间内定位医疗器械的故障问题,确保修复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2.4 数据库

为实现医院内部知识储备与器械资料数据的持续丰富,多数医疗机构组建了包含常见期刊的数据资料库。资料库中的诸多数据较为全面,可提供给维修人员需求的维修参考依据。维修人员不仅可在维修期间进行资料查阅,日常同样可基于数据库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维修管理水平,夯实知识基础,从而在面对医疗器械故障问题时不会感到手足无措。再加上互联网所提供的联系方式具有多样化特点,例如微信、邮箱等,可建立与专家之间的联系,并参与到其所组织的讨论与学习中,积累自身的维修经验,找出自身在技术方面的薄弱之处。如此,即可将自身的维修技能水平予以持续提升,保证故障维修的实际效果。

3.互联网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具体应用

3.1 故障远程诊断技术

供应商或专家基于互联网可提供给医疗器械维修的远程支持,可打破以往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对医疗器械故障的远程监控与诊断。此类技术方案融入了多种先进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信息应用技术等,表现出了多种技术应用优势,用以对器械运行状态予以实时监测,进而确保故障可进行远程诊断,并缩短检测维修的时间[13,14]。基于远程诊断技术,需首先由供应商在器械预先安装相应的智能化装置,借助以太网建立装置连接网络,所组成的网络系统为远程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基础。随后即可在网络系统内通过管理器监测医疗器械运行状态,并进行器械应用期间实时的数据层采集与存储。最后将产生的数据传输至系统维修服务器内,进而分析传送数据,以确保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有效性,准确定位故障位置并判断故障类型,及时采取相应的维修方案,实现故障的全面排除。

以某医院为例,其基于自身医疗器械实际配套情况与相应维修要求与软件公司建立合作,开发出了一套可用于影像存储与传输的核心系统[15,16]。此系统的应用期间,可由工程师基于远程诊断系统,配置网络协议、网关等参数,即可在不到达现场的情况下展开故障检测操作,进而将医疗器械的维修效率予以进一步提升,缩短维修时间。例如,某电子科技公司使用远程诊断系统发现存在CT球管高压打火情况,进而将此类事件反馈至医院管理层,同时安排快递发送新球管到医院。医院在后续的检查工作中,发现了存在的球管问题,保证了更换的及时性,从而避免出现医疗器械进一步损坏的情况,避免产生更大的经济与安全损失。

3.2 互联网搜索引擎维修

作为一类较为强大的搜索工具,互联网搜索引擎在诸多行业均起到了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且在医疗器械的维修期间,可助力维修人员解决所存在的复杂问题。百度、谷歌、360等皆是较为常见的搜索引擎,可用于医疗器械的维修过程中。例如,可在维修期间借助于搜索引擎进行资料查找、元器件查询以及电路图定位工作。资料查找的对象主要为配套器械资料不够全面的设备,可基于关键字查询实现全面的器械资料搜集。例如有酸度计测量不准确情况的医疗器械,在说明书丢失的情况下,可首先搜索酸度计原理,即可显示出对应器械的信息,包括结构、名称、功能等[17,18];元器件查找的目的主要是基于搜索引擎,明确元器件的各类功能与相关参数,随后基于元器件参数进行故障维修;电路图定位可借助搜索引擎,查询同种故障设备的电路图,例如超声波雾化器电路图等,进而基于电路图中的信息准确定位故障位置,从而使用合适的维修方法。

3.3 互联网专业网站医疗器械维修

当下互联网中存在着诸多关联医疗器械维修的专业网站,例如医疗维修在线、检验仪器维修等,本身存储的资料较为全面,可为器械维修提供辅助条件,满足对器械进行快速维修的相关要求,保证医疗器械可获得相应的检测与维修支持[19]。诸多用户均可在网站上进行故障器械的查询,输入器械型号后即可获取到完整的器械信息,包括内部结构组成、常见故障类型等。例如可输入呼吸机、生化分析仪等医疗器械,进而呈现给用户相应的需要查找的关键内容,从而保证器械维修工作可顺利展开,并保证维修效率与质量,并可起到节省维修成本的重要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疗机构中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层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可建立维修人员与厂家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远程诊断技术等获取到技术指导条件,进而解决故障维修较为困难的问题。为此,相关维修人员需提高对互联网技术应用层面的重视,基于互联网获取到技术保障条件,进而缩短维修时间,为我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器械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远程诈骗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常用医疗器械原理与维修
经皮器械复位法治疗难复性骨折8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