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的产业结构与产业链优化分析
2024-01-31邓如鹤
邓如鹤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540)
在2022—2023年期间,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油价呈现波动上涨的趋势。2023年9月,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约为89美元/桶,相比2022年年初上涨了约9%。然而,与2022年高位相比,油价已有所回落。全球化工品消费在2022—2023年期间呈现稳定增长。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制造业活动的增加,化工品需求持续上升。根据公开资料,2023年一季度全球化工品销售额同比增长约6%,其中亚洲地区增长较快,主要是受到中国、印度等国家需求的拉动。全球化工行业在2022—2023年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各化工企业纷纷增加生产线、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2023年我国煤化工行业在持续提升产能利用率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据隆众资讯网的数据,2023年我国化工产品的产能增速预期将达到20%以上,这些高速增长的化工产品将面临投产压力,价格可能会受到新产能的冲击而承压。另外,国内环保政策的实施也对高分子材料的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推动行业向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未来,我国化工行业还将继续面临产业结构升级、消费升级以及环保压力等多重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我国化工企业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资源成本攀升、产品创新不足等严峻形势,这些挑战迫使化工企业寻求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的优化,以应对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化工企业产业链结构分析
1.1 化工企业产业链结构现状
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势头,行业收入和利润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2022年年末的统计数据,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9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3 974.4亿元。然而,我国化工产品结构性短缺现象仍然存在,主要原因包括原料供应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行业集中程度不够,落后产能仍占有一定比重,产业竞争力还有待提升。此外,部分化工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机制,导致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出现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产业布局仍存在原料与生产环节脱节、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不合理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从化工行业不同产业链角度来看,中国的烯烃产能不断扩张,自给率也逐渐提高。截止到2022年,中国的乙烯产能达到44.85 Mt/a,同比增长25.54%,自给率超过60%;丙烯的产能达到51.53 Mt/a,同比增长11.83%,自给率超过90%。预计到2023年,中国乙烯产能将新增6.10 Mt/a,丙烯产能将新增10.20 Mt/a,乙烯和丙烯产能将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提高国内烯烃自给率。同时,受到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国内需求疲软以及新增产能投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同工艺路线的烯烃加工利润都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22年,石脑油裂解制乙烯、煤制乙烯以及乙烷制乙烯的年均毛利分别为-148.24元/t、229.48元/t和-154.58元/t,同比均大幅下降。石脑油裂解制丙烯、煤制丙烯以及丙烷脱氢(PDH)工艺制丙烯的年均毛利分别为-17.30元/t、154.41元/t和-783.99元/t,同比也均大幅下降。但自2023年以来,各工艺的加工利润有所回升,特别是煤制乙烯和乙烷裂解制烯烃行业。
虽然大炼化已进入扩能末期,但对二甲苯及附产纯苯、酚酮等产品的产能扩张仍如火如荼。不同于烯烃产业链的疲软,芳烃利润较2021年上涨明显。利润方面,2022—2023年芳烃产业链呈现原料偏强终端走软的特征,靠近原料端的甲苯、二甲苯和对二甲苯2022年的利润涨幅最大,均在500元/t以上;纯苯及下游产业链中,苯胺利润同比增长幅度最大,其他产品包括原料纯苯在2022年利润同比全部走低,其中,己内酰胺由于产能过剩,市场供应充足,下游需求较弱,市场跌幅较大,企业亏损持续加剧,利润降幅接近1 500元/t;而精对苯二甲酸(PTA)产能加速扩张后导致过剩严重,行业开工率低于70%,全行业陷入长期巨额亏损。作为石油化工三大核心板块之一的芳烃产业,其加工技术水平、高附加值产品产出效率,已成为提升行业竞争力的核心,未来该产业将向大型化、低碳和原料多元化迈进。
1.2 化工企业产业链优化的意义
在当前背景下,我国大部分重点化工产品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局面。近几年上马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基本以油转化作为目标,现有的企业也是以此作为转型升级的方向,过去2~3年国内新增化工能力几乎超过了之前10年的总和,最终会造成化工产能过剩。等化工产能建设高峰过去之后,有可能出现阶段性过剩或者全行业过剩,很多化工产品的利润都会被挤压,在资源、能源与技术的多重挑战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可持续发展[1]?因此化工企业需进行产业链优化,其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成本构成,从原材料、燃动能耗、制造费用等不同方面寻找降低成本的优化策略和方法。这样在产能过剩、产品价格被打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
第二,对本企业的产业链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数据分析,跟踪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盈利特点,以及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充分发挥上游产业链优势,围绕下游产品做宽、做深产业链,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链。这有助于企业制定更加全面和有效的经营策略,以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企业效益最大化。
第三,梳理上下游各个环节的市场信息,更全面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趋势,对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预测,可以让企业更好、更及时地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这也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投资决策和生产经营计划,避免市场风险和损失。
第四,企业在进行产业链优化测算的时候需要整合各类数据,例如原料采购价格、产品销售价格、装置生产单耗和能耗、其他费用类支出等,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为企业提供有益的财务管理经验和方法,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第五,研究化工企业的产业链和产业结构还有助于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可以降低企业的环保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2 化工企业产业链优化的应用
2.1 理论依据
以单位边际效益法为例,建立基础模型,比较装置或者产品的单位边际效益和单位毛利。单位边际贡献=产品销售价格(不含税)-单位变动成本,单位毛利=产品销售价格(不含税)-单位生产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2]。
单位变动成本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燃料和动力、修理费以及制造费用中变动的部分。单位固定成本指的是除单位变动成本以外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确定模型中各个成本项目的取值依据,其中原材料的单耗、辅助材料单位成本、包装物单位成本、燃料和动力的单耗、修理费等的变动成本和单位固定成本取自上一年的累计平均水平(在正常工况负荷的情况下);产品销售价格(不含税)由销售部门提供当期或者预测的未来出厂价格,原料价格由采购部门提供当期或者预测的未来进厂价格,燃料和动力的价格取自当前实际采购价格或者成本价格。
2.2 模型应用
为化工企业的生产装置和产品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由价格管理部门定期提供价格情况,效益测算部门将装置和产品的单位边际效益做成定期滚动式汇报材料:对不同装置的效益情况进行对比,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数据支持,优化原料和产品的配置,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同时与市场行情预测相结合,为决策层提供未来市场可能变化带来的效益增加点或者效益出血点,有利于企业立足当下放眼将来,提前对可能的市场波动或者装置效益变化采取应对措施,提升市场应对能力和库存运作能力;定期回顾实际与预测的效益差,细化到每个成本项目的对比,优化生产装置的运行和产品结构的安排,促进安全生产和降本减费。
2.3 优化案例
以S企业为例,产业链测算模型可以有多种实际运用,为生产经营提供不同的优化方向。
2.3.1 A物料下游方向的选择测算
A物料下游有芳烃链和烯烃链的两种走向。通过产业链模型进行对比测算(不仅仅局限于装置的边际测算,要将上下游的效益统筹考虑),计算两条产业链的效益差。例如2023年A物料到芳烃链的效益要好于烯烃链的效益,芳烃链的亏损集中于下游PTA和聚酯端。烯烃链的亏损集中于上游装置,盈利则在下游的乙二醇、聚乙烯和聚丙烯装置,那么可以考虑关停没有边际效益的装置,让A物料尽可能流向芳烃装置,使得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
2.3.2 B装置的开工和停工测算
2023年B装置持续出现亏损,根据价格管理部门对市场的分析,未来产品价格仍然没有上涨的空间。通过产业链测算模型进行滚动预测,在开车、停车和低负荷工况间进行对比测算,充分考虑开停车费用以及低负荷工况会造成的能耗上升情况,若B装置开工3个月将比停工多亏损480万元。基于测算结果,S公司决定采取停车措施,同时也通过模型持续跟踪B装置效益,事实证明后续3个月B装置若开工仍然亏损,情况没有改变,证明B装置停车的决定确实为企业减亏做出了贡献。
2.3.3 C装置不同牌号计划排产选择测算
C装置可以产出多种不同牌号,生产不同牌号所耗用的原料、辅材以及产品的价格均不同。通过产业链模型建立不同牌号的测算模型,在安排装置生产计划的时候,优先安排效益高的产品进行生产,可以让装置的计划排产更加细化,使装置效益最大化,也有利于优化装置的日常生产,降低物耗和能耗,提高产出率。
3 化工企业产业链优化的提升方向
3.1 发挥大数据平台的作用
产业链模型测算的准确性对各类数据有较高的依赖度,化工企业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3]。这种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生产过程,降低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第一,大数据平台可以帮助化工企业实现对市场需求的精准预测,通过对市场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产品策略;第二,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可以优化化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在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和物流运输等方面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还可以实现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第三,大数据平台可以帮助化工企业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数据监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企业通过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能够及时察觉并修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有效预防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从而提升产品质量以及客户满意度;第四,大数据平台还可以应用于客户关系管理,借助客户数据分析,企业能够深入了解客户真实需求和偏好,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也为企业拓展市场和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3.2 经营优化测算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经营优化测算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于企业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完善经营优化测算体系,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一,建立和完善测算模型。化工企业可以运用先进的测算模型,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和经营需求,建立和完善测算模型,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精细化的经营优化测算。例如,可以通过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机器学习模型等统计方法和工具,对市场行情、生产过程、成本构成等各方面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将测算模型充分运用到实际业务场景中。例如,采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对市场价格走势、竞争对手情况等进行分析和预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销售策略;采用统计模型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效率、成本等各方面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采用风险评估模型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
第三,提升化工企业的精细化经营管理水平。例如,通过精准预测市场行情和客户需求,帮助企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销售策略和生产计划,减少库存积压和浪费;精准分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精准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帮助企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财务策略和风险管理方案,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第四,加强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例如,应关注国内外市场变化、政策法规调整、科技创新等各方面因素,分析其对化工企业的影响,及时调整和优化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测算模型,以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变化。此外,还应积极探索新的测算方法和工具,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提高测算的精准度和效率,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及时的支持。
4 结语
化工企业面临着结构性产能过剩、资源成本攀升、产品创新不足、安全环保压力增加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化工企业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文章介绍了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链优化的措施,包括发挥大数据平台的作用、加强化工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经营优化测算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等。通过这些措施,化工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