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刍式绘图法”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4-01-30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
●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 乔 超
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该方案要求各地要“深化中小学学科教育改革,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目标。而在高中地理的核心素养中,区域认知是一个重要方面。区域认知是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地图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地理学界普遍形成了一种共识——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是获取地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正所谓“无图不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多次提出了利用地图来落实区域认知素养的要求:充分利用地图、景观图片、视频、虚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周边自然与社会资源支持教学;运用图表等工具,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排列方式和空间制约关系、依存关系等的观察,有条理地进行概括与归纳。
一、高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现状分析
在高中地理学习阶段,不少学生对地图的解读能力依然有所欠缺,尤其对于小尺度的局部地图,如城郊农业分布图、城市气温曲线图等,在认知上总会出现偏差。目前,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采用读图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况非常少,原因是有些学生缺少明确的学习动机,但还有一些学生是不知道应该使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地图的判读,未能养成良好的运用图片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经过多年的教学尝试,笔者总结了“反刍式绘图法”,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该方法旨在通过提升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通过阶段性的训练,来提升他们对于地图的理性认知水平,进而培养其区域认知素养。
二、“反刍式绘图法”的内涵
“反刍”一词最早出现在生物学中,是指哺乳纲偶蹄目的部分草食性动物进食一段时间以后,将在胃中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动物反刍的同时既能把有害的食物吐出来,又能充分搅拌消化,这种过程可以反复进行,直至食物充分分解为止。“反刍式绘图法”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以绘图的方式进行反复实践,来加深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的深度理解和有效运用。即通过初识地图、分析地图、重绘地图等步骤来确定反刍锚点,进而通过多次反刍式重绘地图来加深对某一区域地理要素和地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区域认知的首要任务是学会读图、识图,因为地图是一种记录地理事物的图表,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特性突出等特点,识记难度非常大,在平时训练的时候需要做到精细化、精准化。为此,可以采用“反刍式绘图法”,通过不断地识图、绘图,不断地反刍再加工,引领学生对地图进行分批次、分层次的绘制,通过尺度变化和要素分解,加深对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和区域联系的理解,进而逐步达到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目的。
三、“反刍式绘图法”的实践策略
1.基于区域尺度变化反复绘图,确定反刍锚点。
区域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区域尺度的变化,而不同的区域尺度会使地理事象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所谓锚点是指对学习者具有激励作用的关键性事件或者问题,这类事件或问题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一旦该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则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就被确定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初识地图、分析地图、重绘地图等步骤来理解区域尺度的变化,进而确定反刍锚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关键节点的把握,也有利于后续反刍活动的开展。
图1是由美国RYAN公司生产的由拖拉机牵引的草坪打孔机,幅宽1.8m;机架上安装有12个轮盘,两个1组,每个轮盘上安装8个孔径为19mm的打孔齿,设计工作深度为102mm,生产率为1.2hm2/h[12]。该公司生产的打孔机多用于家庭草坪和高尔夫球场等人工草坪。通过地表形成的孔洞,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性能,从而使营养物质能够进入到土壤中,促进草坪草根系的营养繁殖,达到改善草地的作用[13]。
(1)初识地图,理出反刍锚点。
不论是大尺度的世界地图,还是小尺度的乡镇地图,只要是标准地图,在其构成上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图例和注记,这些符号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常识。因此,在绘制地图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增加对图例和注记的记忆,尤其是一些常见的,比如洲界、国界、首都、河流、山脉、公路、铁路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符号。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通过同学间互相提问的方式来加深印象,进而理出反刍锚点。
如以熟记“全球经纬网分布规律”为例来进行操作。这部分内容难度不大,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对于理解力不强的同学,教师要多予以指导和帮助。绘制的经度尽量详细一些,经度差以10°为宜,纬度则主要绘制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南北纬40°、南北极圈以及南北极点,并将具有特殊地理意义的经纬线加粗加黑,进而理出反刍锚点。
图1 全球经纬网示意图
(2)分析地图,优化反刍锚点。
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同学们自主研学,之后抽检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这部分内容的空间尺度比较大,空间异质性比较低,所以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区域空间的整体性入手,可以适当地忽略一些细节性的内容,进而通过对地图的分析,来优化反刍锚点。
(3)重绘地图,确定反刍锚点。
这是真正体现“反刍式绘图法”应用价值的环节。初次“咀嚼”得越精细,后期“反刍”的效率会越高,最终“营养”吸收的营养越多。在绘制地图之前需要让学生对前期优化的反刍锚点再次分析,基于较小尺度的区域进行详细解读,并最终确定锚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前面确定的锚点,对某一大洲或国家进行详细阅读,清楚该大洲的具体经纬度范围,然后自行绘制地图。绘制地图的时候运用经纬定位法和几何图形法即可,不需要画出精确轮廓,但需要注重地理分区,对于面积较小的岛屿可以忽略。如在绘制中国陆地轮廓图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中国所处的经纬度位置,通过尺度的不断变化,来确定反刍锚点,利用这一锚点来重绘地图,进而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反刍式绘图法”在初次反刍中,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区域尺度的变化,进而确定区域位置。在绘图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中国陆地轮廓图的绘制之后,再次利用绘制中国陆地轮廓图的方法绘制中国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轮廓图,之后再绘制整个亚洲的轮廓图。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亚洲与其他大洲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区域尺度的变化和对比,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该环节可以在课后完成,小组相互校对后与教师提供的世界陆地轮廓绘制图(图2)进行对比,交流心得。
图2 世界陆地轮廓简图
3.二次反刍,以地理要素明区域特征。
在确定区域位置之后,教师可以选择某一区域,引导学生通过对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剖析并绘制成相关的专题图,来深度理解地理特征。如以澳大利亚为例,在使用经纬定位法进行轮廓图绘制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澳大利亚的地形图,进而了解澳大利亚主要的地形类型、地势变化、特殊地貌、海岸轮廓等,由此明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图3)。基于这种方法,学生可以逐一绘制出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图、地形分布图、河流分布图、农业类型图、人口分布图等,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角度构建出对澳大利亚的整体认知,深化对区域特征的理解。
图3 澳大利亚地形图
4.三次反刍,以地图对比析区域联系。
经过了前面几轮的“咀嚼”“反刍”“再反刍”,借助反刍锚点,学生对于区域位置和区域特征已经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因此在第三次反刍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绘制的专题地图进行对比,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链,来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关联性,进而加深对区域联系的思考。
仍以澳大利亚为例。教师可以展示同学们绘制的澳大利亚地形图、气候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来引导他们思考如下问题:
(1)为什么大分水岭以东地区的气候呈狭长分布?
(2)为什么该地区东北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为什么该地区中部人口较少?
(4)为什么该地区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教师还可以基于时空尺度的变化,对学生绘制的专题地图进行对比。如对比澳大利亚不同时期的农业类型变化,或者将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畜牧业进行对比,引导他们基于地图来思考不同时空尺度下区域的特征差异,进而强化对区域联系的理解。
5.成果展示,总结经验并交流。
学生在经历了多次“反刍式”绘图之后,一定会对地图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开展总结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在绘图过程中的感受和对地图的见解,还可以提出一些在绘图时遇到的问题供大家讨论。交流是加强自我沟通能力、提升自身学科素养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不断地交流与总结,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区域认知的理解,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反刍式绘图法”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绘图过程要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
使用“反刍式绘图法”绘图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绘图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独立绘图。在整个“反刍式”绘图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只有让学生亲身感受并理解“反刍式”的真谛,才有利于“反刍”后的“营养”吸收。
2.“反刍”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第一次“反刍”需要全班同学参与,而且所得到的学习成果基本一致。第二次“反刍”则需要因人而异,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不要过分干预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只要学生主动选择了合适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绘图,教师都需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习力较弱的同学,教师则可以适当地提供帮助,引导其以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学习。
3.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并存,共同实现学习目标。
在学生绘图的过程中,教师既要给予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安排合作式学习,通过组内的交流与讨论,实现思维的碰撞,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反刍式绘图法”应用评价与反思
“反刍式绘图法”通过“反刍”,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空间思维,提升自身的区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多次“反刍”,又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深度学习的能力和主动研学的水平。不仅如此,还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设置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反刍式绘图法”对于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钻研课标、钻研地图和钻研试题的能力,还要能够高效地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地图信息进行筛选并绘制。其次,要有较高的地图重绘水平,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绘制出教学所需的、对学生有指导价值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