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里,有个民革党史教育基地叫柳亚子纪念馆
2024-01-30蒋思远
◎蒋思远
在江苏苏州市吴江区, 有一个古镇, 东临上海, 北通苏州, 南与浙江嘉兴相邻, 境内河道纵横, 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 古镇四季分明, 气候温润宜人, 养育了许多佳人才子。 其中一位就是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民主战士——柳亚子。
柳亚子 (1887—1958), 江苏吴江人, 原名柳慰高, 字安如。 1947 年参与创建民革, 曾任民革第二、 三届中央常委, 监察委员会主任等职。
柳亚子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 是柳亚子的故居, 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古镇, 原属清乾隆工部尚书周元理的私邸, 宅名 “赐福堂”, 前后六进, 建筑面积2800 多平方米,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98 年, 柳亚子一家从北厍大胜村移居黎里, 1922 年再迁至于此。 1987 年5 月, 柳亚子先生百年诞辰之际, 经中共江苏省委、 省政府批准在此建立柳亚子纪念馆。 1997 年,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将其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7 年5 月, 在纪念柳亚子诞辰130 周年之际, 民革中央将柳亚子纪念馆命名为民革党史教育基地。 这对进一步促进对纪念馆的保护和发展、 在更广范围发挥纪念馆的作用提供了机会。
多年来, 为了更加充分发挥纪念馆的作用, 在当地政府和统战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 民革苏州市委会与纪念馆等共同努力, 多措并举, 多管齐下, 通过努力挖掘史料、 丰富资源、 升级展陈等, 在发挥民革党史教育基地作用方面、 在讲述和讲好多党合作故事等方面, 做出了一方特色。
一是充分挖掘纪念馆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价值, 提升其教育功能。 柳亚子与中共党史、 红色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尤其是他与毛泽东之间的深厚友谊和诗词唱和, 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现在收藏在中国南社纪念馆的 《沁园春·雪》 诗词题字纪念册, 就是这一深情厚谊的美好见证。 纪念馆以柳亚子与其有关的红色故事为主题, 策划了 《柳亚子与中国共产党人特展》 等红色主题展览, 让纪念馆在为民革党员提供党史教育之外, 也成为民革党员及其他观众接受中共党史教育和主题教育的重要场所。 同时, 积极结合景区建设将纪念馆打造成为中共党员干部了解中共党史、 了解民革历史、 统战文化的重要场所, 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 激发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 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 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二是充分挖掘纪念馆馆藏文物的价值, 助力作用发挥。 要发挥纪念馆民革党史教育基地作为, 打造民革党史教育流量IP, 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充分发挥党史文化的价值功能, 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展现形式。
充分挖掘馆藏文物文化内涵, 丰富让文物“活” 起来的途径, 提升参观效果。 因受教育程度、 生活阅历和文化素养的不同, 参观者在直观上对这些红色景点会有不同的感受, 因此在发挥民革党史教育基地过程中, 注重挖掘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 给不同的群体以共同的精神启迪。 一方面, 找准代表性馆藏文物的定位, 突出重点,并结合当今时代特征, 反映文物的文化内涵, 以故事说文物, 以人物说文物, 让文物背后的故事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另一方面, 通过文物讲好背后的统战、 民革故事, 为文物等 “死物” 赋予时代活力。 何香凝画、 柳亚子题 《红梅轴》 是纪念馆馆藏的5 件一级品之一。 围绕 《红梅轴》 及其背后的人物故事,纪念馆通过策划特展、 故事会等形式, 让文物背后的故事知晓度更大, 也让统战文化、 民革故事的影响力更大。
柳亚子纪念馆。
充分盘活馆藏 “家底”, 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利用馆藏文物的价值。 纪念馆共有馆藏文物790 件, 其中馆藏一级品5 件、 二级品6件、 三级品115 件。 一级品为柳亚子1939 年10月遗嘱 “示儿篇”, 柳亚子1950 年10 月24 日遗嘱, 何香凝等绘 《祝寿图》, 何香凝画、 柳亚子题 《红梅轴》, 《东都谒庙图》。 2021 年, 纪念馆所在的黎里镇政府、 中共吴江区党委和统战部门下决心、 花力气对馆藏全部 “家底” 进行了盘点、 整合, 并积极寻求有效途径, 一方面加强对这些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民革苏州市委会也积极参与其中,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物相关史料征集及故事搜集; 另一方面, 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 使每件文物都鲜活起来, 承载起其应有的价值。
三是不断结合时代内涵为纪念馆提档升级。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前来参观, 为了使纪念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21 年初, 纪念馆经与黎里古保委和区文旅局会商, 决定启动展陈提升工程。
经过一个多月的展陈方案设计, 并依据社科出版社出版的 《柳亚子传》 等资料, 先后完成《向光明——柳亚子先生生平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 “柳亚子与中国共产党人” 特展》 《柳亚子后裔展》 等五个展览文本, 共计3万余字, 并在3 月下旬召开专家评审座谈会最终定稿。 通过近两个月的紧张施工, 新的展陈终于完工。
馆内展览包括柳亚子生平及江南古建筑两部分, 前者以柳亚子生平事迹和珍贵实物作为展示内容, 后者以展示富有江南古代建筑特色的第三进正厅 “赐福堂” 为主。 第二进致敬厅, 展厅中央竖立着柳亚子先生的汉白玉雕像, 两侧墙面分别为毛泽东手书的 《沁园春·雪》 以及柳亚子的和词, 展现了柳亚子同毛泽东之间的诗友情谊。第三进西侧为 “文史艺苑” 临展厅, 用于布置各类特展 (现展出 《柳亚子与中国共产党人特展》); 东侧为柳亚子文献阅览室, 作为馆内党史学习交流与社科研究的重要阵地。 第四、 五进为柳亚子生平展, 系统地介绍柳亚子爱国爱民的一生。
首先, 通过提升工程, 强化了柳亚子先生生平展这一主题展览, 特别强调了柳亚子与共产党、 柳亚子与毛泽东这两个主题, 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献礼; 其次, 在提升工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展柜, 把 “文史艺苑” 临展厅提升到可以展览文物的级别, 为今后承办高层次馆藏文物展奠定了基础; 再次, 通过这次提升改版, 增设了社科研究的场所 “柳亚子文献阅览室” (阅览室室名由柳亚子外孙、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君石题写)。 在展陈提升中, 所有的展览场所, 还因地制宜选用了各种多媒体展示手段,使展览展示更加生动, 更能增强教育效果。
除此以外, 纪念馆还开展了常态化史料征集活动, 充分发挥在南社文化研究方面的优势,积极向南社后裔征集柳亚子在苏活动相关史料,丰富充实馆内柳亚子生平介绍等内容、 调整展陈策划。
四是充分发挥柳亚子纪念馆的地理位置优势, 由点到线到面, 在交汇融合中扩大纪念馆的影响和作用。 黎里统战文化小镇上除了柳亚子纪念馆外, 还坐落着一处民革党员教育基地——南社通讯处旧址, 与纪念馆沿街相望,是又一处叩问合作初心、 锤炼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 也是民革苏州市委会的党员之家所在地。同时, 在苏州市姑苏区五卅路周边, 分布着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 章太炎故居、 叶楚伧故居、 五卅路纪念碑等红色教育场馆。 为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场馆的宣教作用, 2022 年9 月18日, 经过前期策划重磅推出 “初心之路”, 将五卅路周边5 个中共纪念场馆、 名人故居以及南社通讯处旧址、 纪念馆串联起来, 让全市民革党员在开展主题教育的时候拥有更多的资源选择。 同时, 策划推出 “走 ‘初心之路’ 话使命担当” 活动, 号召全市民革党员以各种形式走“初心之路”, 让全市民革党员在走的过程中,进一步不忘初心, 凝聚合作共识, 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活动推出以来, 全市1000 余名民革党员结合 “矢志不渝跟党走、 携手奋进新时代” 政治交接主题教育、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主题教育, 以各种形式走“初心之路”, 形成学习教育成果近百项。
五是发挥民革党员的积极性, 让民革党员在讲民革党史中了解学习民革党史、 传承民革前辈优良传统。 为积极响应民革中央打造 “书香民革” 的要求, 以及中共苏州市委统战部开展 “同心悦读” 活动的号召, 2022 年11 月, 民革苏州市委会在纪念馆尝试开办 “民革党史大讲堂”, 选拔选聘热爱民革、 热爱历史的民革党员担任讲解员, 为全市民革党员讲解柳亚子背后的多党合作故事。 开讲以来, 接待了近千名民革党员以及许多中共党员、 四方游客。 特别是民革党员, 通过这种课堂讲解、 现场教学的形式, 对柳亚子以及民革党史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认识。
以上种种努力获得了积极的效果。 自被命名为民革党史教育基地以来, 纪念馆先后迎来了30余批来自全国各省市区民革组织的参访团, 为苏州市各级统战部门、 民革各级组织举办了20 余场次的各类研学活动、 主题教育等, 前来参加活动的人数达数千人次。 现在, 柳亚子纪念馆及周边红色景点年均接待民革党员及其他游客近5 万人次。 随着他们的到来, 柳亚子及与他有关的党史故事、 民革历史、 多党合作故事等走进越来越多的人的心里, 并跟随着他们的脚步, 以黎里为中心, 向全国各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