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黄骅:昔日盐碱地,今朝新粮仓
2024-01-30郭煦
郭煦
黄驊市通过科技创新改造盐碱地,加强耐盐碱良种推广利用,让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渐成沃野良田。同时不断积极发展深加工,延伸旱碱麦的产业链,成为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典范。
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天宝面粉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排排浅绿色的“高方筛”来回摆动,一粒粒细小雪白的面粉颗粒从“筛”间“流淌”下来。生产车间一旁是公司的麦仓,储满新收的旱碱麦。“2023年我们从全市收购了1万多吨旱碱麦,其中400多吨来自旧城镇仙庄片区。”公司副经理于金行介绍。
数据显示,2023年黄骅市旱碱麦单产达240.1公斤,比2022年增加7.9%;旱碱麦总产量达14.64万吨,同比增长近两成。
产量提高,产业链不断延伸。“种与用都是大文章。”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局长聂晶说。“和面不粘手、韧性强,做成面食麦香浓郁、口感筋道。”于金行介绍,经过初筛、次选、打麦、去石、风选、着水、润麦、净麦等环节,旱碱麦“变身”为各品级面粉、麸皮、次粉等产品销往各地。
目前,黄骅市有较大型面粉加工企业20家,形成集订单农业、收储中转、面粉加工、食品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旱碱麦全产业链。
我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唤醒盐碱地这一“沉睡”资源,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各地一直在不懈努力。黄骅市通过科技创新改造盐碱地,加强耐盐碱良种推广利用,让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渐成沃野良田,同时不断积极发展深加工,延伸旱碱麦的产业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改良创新模式,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多举措“唤醒”沉睡盐碱地
地处渤海之滨的黄骅市,全域耕地以中度盐碱地为主,且季节性干旱严重,春季积盐高峰期土壤盐分含量最高达2%,“地薄出粮难”。
在黄骅市仙庄片区规划1000亩盐碱地,实施“利用沙漠微藻改良盐碱地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盐碱地改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盐碱耕地品质,提高粮食产量。
盛夏时节,走进黄骅市旧城镇后仙庄村,集中连片的夏玉米出苗整齐、长势良好。“你看,这长势预计亩产可超千斤。”正忙着打药加强田间管理的村民刘玉洪指着脚下庄稼说,“前几年,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根本没办法种植。如今,不仅一年两季,单季还能产出千斤粮,多亏政府给我们做了土地整治。”
刘玉洪家这块地,属于黄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实施的仙庄片区项目区。该项目建设规模为8000余亩,采取平整土地、沟渠清淤、田间修路、灌溉排水、配套泵站等措施,实现新增补充耕地5000余亩。
黄骅东临渤海,盐碱地多。作为开展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项目先行区,早在2018年,该市就实施环渤海地区盐碱地治理工程,高效统筹土、路、水、肥等要素,综合应用土壤改良、治理修复等技术,在原先杂草丛生的盐碱地上合理布置水网、路网,铺设灌溉管道,修建排水沟等设施。同时,通过采取淡水洗盐、增施有机肥、土地平整等措施,对盐碱地进行降盐及培肥处理,降低土地盐碱度,提升地力,把荒芜的盐碱地整治成为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美丽田园,真正做到藏粮于地。
“我市持续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增加耕地面积,落实占补平衡制度,让盐碱地变丰产田,确保粮食增产增收。”黄骅市副市长郭锋介绍,通过一系列土地整治措施,仙庄片区已成为全市面积最大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典范。
为全面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今年以来,黄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全力摸清区域内盐碱地底数,确定3.5万亩可利用资源,其中2.48万亩主要集中在南大港产业园区、中捷产业园区和黄骅镇三地,将分期分批进行开发治理。
2023年6月,杨东进家20亩旱碱地麦田喜获丰收。“平均亩产500斤,产量最高的每亩超过600斤。”杨东进说。
丰收来之不易。“以前旱碱麦亩产最多一二百斤。要是赶上年景不好,颗粒无收,连麦种钱都收不回。”杨东进说。老杨是这个片区后仙庄村村民,种了30多年旱碱麦。近年来,当地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推广捷麦19、沧麦6002等抗盐碱优质小麦种子,推行秸秆粉碎深翻还田、微沟播种等田间管理技术,广阔盐碱地逐渐成为“新粮仓”。“今年我打算扩种到32亩,来年肯定还丰收。”展望未来,杨东进信心满满。
多年来黄骅市探索出土壤改良的有效措施。挖沟排水,淋盐压碱。通过开挖排水沟,利用夏季雨水量大并且集中的特点,通过排水沟把淋洗后的盐分排出去,达到降低耕作层土壤盐分的目的;深松整地,降盐蓄墒。通过深松、深耕增加土壤蓄墒能力;通过免耕,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减缓盐分向地表转移;因地制宜,科学选种。选择盐碱地适宜种植的作物,比如旱碱麦、高粱、苜蓿、冬枣等;苜蓿、旱碱麦轮作耕种。苜蓿是耐盐植物,一般耕种四到五年,可以有效改良盐碱地,再耕种两年旱碱麦,通过轮作方式改良盐碱,提升农民效益。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秸秆还田技术的大力推广,结合退化耕地治理项目的实施,黄骅市盐碱地改良取得了一定成效,耕地质量得到提升。
目前治理退化耕地4.8万亩。通过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增施调理剂2种技术模式,退化耕地项目区盐分由0.14%下降到0.12%,下降了0.02个百分点;pH值由8.59下降到8.39,下降了0.2;耕地质量等级由8.09提升到7.98,提升了0.11个等级。全市近5年耕地质量等级从6.98提升到6.47,提升了0.51个等级。
黄骅市立足全市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小麦种植不宜灌溉适宜雨养旱作的实际,选择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冀麦32、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5等小麦品种,发展特色种植。黄骅旱碱麦亦称“黄骅碱地旱麦”“黄骅碱地冬小麦”“黄骅碱地旱作冬麦”,具有种植纯天然、小麦品质高、产品系列全、成品口感好的特点,在北京高端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黄骅市自1999年开始发展规模苜蓿,到现在已有近20年的时间,全市苜蓿保有面积为18.6万亩,形成了羊二庄、旧城、常郭、滕庄子、羊三木等苜蓿种植集中乡镇,具有千亩大方20个、万亩基地3个。登记种草合作社23家,种植规模为1000~6000亩。全市苜蓿收购企业达到130家,年收购千吨以上的规模企业63家,2020年商品苜蓿产量达到13.5万吨,苜蓿产业实现产值2.75亿元。黄骅市是2012、2013、2016、2017、2019、2020、2021年国家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实施区,共承担项目建设任务3.5万余亩;还是河北省黄骅苜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藏粮于技,盐碱地华丽“变身”
用好盐碱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
今年夏天,黄骅市的旱碱麦喜获丰收,渤海湾畔61万亩盐碱地收获了14万吨多的旱碱麦,孕育着新的希望。
这片盐碱地,因为种粮难,一度有“苦海沿边”之称。如今,党建引领、政府护航、科技助力,让盐碱地变成了丰收田、大粮仓,老百姓的饭碗稳稳端在了自己手里。目前,黄骅市的旱碱麦种植面积较2013年增加逾10万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昔日的盐碱地已然华丽“变身”,农业产量年年增,农民收入节节高,乡村振兴的蓝图愈发清晰美好。
2023年5月11日,总书记来到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一时间,黄骅旱碱麦家喻户晓,“冀麦32”“捷麦19”“捷麦20”等品种尽人皆知。
“这是我们刚刚建好的面花工坊,300余平方米,马上就要启用,不仅能做旱碱麦深加工,还能安排十多个人就业。”后仙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志亮自豪地说。为了建好面花工坊,他们还专门到获评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黄骅面花制作非遗工坊参观学习,并邀请相关人员为村里的工坊建设把关。“工坊投用后,一天能加工2000多个面花,旱碱麦的发展前景广阔着呢!”王志亮的眼中满是期待。
“今年收成之所以这么好,除了几场雨水下得及时,农技专家的田间指导功不可没。”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感触颇深,给庄稼上保险,是给农户吃“定心丸”,农技专家来指导,就是给旱碱麦吃“定心丸”。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黄骅市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
多年来,黄骅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推行“党建+特色农产业”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耕地质量,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管理,培育优选适宜粮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谋发展。黄骅聚焦盐碱地产量低的难题,“三级包联”推广优质麦种,“两点发力”完善产销基础保障,“一线服务”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提升群众种植旱碱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化零为整,规模经营提质效。黄骅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农业合作社1059家,家庭农场337家。
坚持资源融合,深化产业全链条升级。在加强科技支撑方面,大力开展技术下乡,针对“新手”种植户,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安排市级农业技术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现场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推动粮食稳产增产。
黄骅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本村和邻村土地4400多亩,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模式,发展轻中度盐碱地特色农业,建成省级旱碱麦标准化种植示范区。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在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了示范区。项目团队研发的旱碱麦“六步法”种植技术效果显著,6月14日对示范区实收测产,亩产411公斤,增产15%以上。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建的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在李子札村边的一座三层楼的顶层,有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宿舍、自助厨房,甚至还有一间156个座位、名为“田间课堂”的培训教室。
据介绍,已经有来自国家、省、市的多家科研机构在合作社建设了示范基地,還有民营科技公司在这里开发盐碱地改良技术。“有这么多科研单位的支持,我们种好盐碱地的底气更足了。”合作社负责人张志清高兴地说。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实现效益提升是核心,是动力。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直在进行多样化种植尝试,探索盐碱地上的高效农业之路。
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一种学名为“日本大根”的萝卜种植还发展成为订单农业,并实现部分出口。产品销售渠道有保障,周边村的农民参与积极性也很高。今年合作社种植萝卜100多亩,并带动周边村种植2000多亩。丰收后亩产量在万斤左右,每亩纯收入能达千元。
盐碱地蝶变出“渤海粮仓”
位于沧州市的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主要承担盐碱地改良利用、耐盐碱小麦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走进试验站的院子,一片片麦田映入眼帘。麦田前方,数十个池子很是惹眼,长满了高矮不一的小麦。“这些耐盐鉴定池里长着的,都是正在选育试验的旱碱麦新品种,有近40类。”站在正中间的池子旁,试验站副站长郭凯说。
与普通小麦的生长环境不同,黄骅市的旱碱麦种在盐渍化土地中,长期处于重度碱化环境下;同时,当地地下水位低、矿化度高,不宜灌溉,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特殊的耕作环境,要求小麦耐盐碱、更抗旱,这困扰当地农民多年。
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启动。对于盐碱地种植,选育适宜的小麦品种成为一项重要工作。试验站打造了50多个1米深的小麦耐盐鉴定池,盐碱度设置从1‰到5‰。“通过在不同盐碱度的土壤里进行种植,试验站筛选出一批耐盐碱、高产量的旱碱麦品种。目前,试验站选育的‘小偃’系列品种已在位于黄骅的河北省旱碱麦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大面积种植,之后将逐步推广。”郭凯介绍,试验站建立了完善的耐盐小麦鉴选体系,为旱碱麦品种培育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持。
以种适地,才能打好丰产基础。近年来,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与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中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进旱碱麦的育种工作,持续推动品种的改良与更新。
在黄骅市,特殊的种植条件造就了旱碱麦独特的品质,钾钙镁铁锌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达13%至16%。旱碱麦加工出来的面粉,麦香浓郁、绵软筋道,非常适合制作馒头、面条等传统手工面食。印刻着寓意吉祥图案的黄骅面花制作技艺,还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既要种得好,又要产得优,还要卖得好。黄骅市面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建军告诉记者,以前面花是节庆食品,如今走上了老百姓日常生活餐桌,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为此,他将黄骅面花发展成了文创产业,根据市场需求研发的“十二生肖”系列面花,一套仅重450克,最高可卖到60元,年出货量上万套。
“老肥发面、手工搕花等传统工艺制作的面花深受京津地区消费者青睐,每斤能卖到10块钱。”说起黄骅面花的发展,孙建军难掩喜悦之情。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孙建军对旱碱麦面粉进行深加工,推出了儿童、礼品、婚宴、寿诞、生辰、节日、节气和私人定制等创新型面花美食,产品一经推出,深受客户青睐。
就在两年前,黄骅旱碱麦产品走出河北,走上了北京人的餐桌,由旱碱麦制成的面粉、挂面、馒头和黄骅面花等产品深受北京市民的喜爱,全市形成了集订单农业、收储中转、面粉加工、食品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小麦产业”。
黄骅旱碱麦加工产品包括面粉、面花、挂面等,年加工产值约14.4亿元,其中,重点加工企业实现年销售额5.47亿元,主要销往京津冀、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供给多家企业运营推广旱碱麦加工产品线上销售,与北京40余家大型商超、电商开展深入合作,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黄骅市积极推进旱碱麦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探索建立了旱碱麦种植“六步法”、“六统一”管理模式,制定了《黄骅旱碱麦生产技术规程》,形成了168项种植标准,建立了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耐盐碱作物种植标准化体系,旱碱麦亩产由最初的50公斤左右提升到215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401公斤。如今,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麦种植区,曾经的“低产量”“秃地片儿”已蝶变为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渤海粮仓”。
据了解,黄骅市将结合《沧州市旱碱麦产業发展工作方案》,明确“一区、一园、四体系”发展路径,实现“三增”“四化”。到2025年,黄骅市旱碱麦标准化种植体系将基本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稳固成型,产学研合作形成互动,区域性品牌有效展现,种植面积每年递增,力争达到100万亩,平均亩产力争突破300公斤;旱碱麦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100%,建成1家国家级旱碱麦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