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发展盐碱地农牧业
2024-01-30苏枫
苏枫
东营市立足黄河三角洲盐碱特色,发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优势,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盐适种、生态优先、用养结合、提质增效”的可借鉴、可复制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路子,为我国盐碱地综合治理与科学利用作出了示范。
万里黄河带着泥沙滚滚入海,在河海交汇处,孕育出了一片广袤的黄河三角洲。山东东营市位于黄河三角洲的核心区域,属于滨海盐碱地类型,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盐分重,受海潮影响大,是世界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
“干旱时收获蚂蚱,洪水时收获蛤蟆,不旱不涝时收获碱嘎巴。”这是东营当地流传的民谚,道出了这片土地上农民曾经的困境。
如何把盐碱地变为粮食丰产区?近年来,东营市发挥科研优势,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盐适种、生态优先、用养结合、提质增效”的可借鉴、可复制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路子,为我国盐碱地综合治理与科学利用作出了示范。现如今,这片荒碱滩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丰收的“米粮川”。
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创新
“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几句东营当地俗语,道尽了那些年的艰辛。这座城市在诞生之初就面临着一个世界性难题——盐碱地治理。如何唤醒这里的开发活力,是几代人都在思考的深刻命题。
2009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吹响了向盐碱地要粮食的号角。2015年10月,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批复设立,成为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发展盐碱地现代农业的试验场。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面积达43.97万亩,土壤盐分含量从1‰至10‰自西向东梯次分布,在滨海盐碱地极具典型性。近年来,该示范区将盐碱地综合利用理念由“地适应种”向“种适应地”转变、由单项治理技术向技术综合集成转变、由化学农业向生态智慧农业转变,推动种业创新和盐碱地生态利用。
在黄三角农高区耐盐碱植物育种平台,一个个长满“绿植”的“玻璃橱窗”内,甜高粱、黑麦草、大豆等作物在人工模拟的环境中长势喜人。这样的“橱窗”可以为植物生长模拟出不同的生长环境,在不同的光线、温湿度、水量等条件下,筛选耐盐碱品种,从而实现植物育种加速迭代。
“这是国内首个耐盐碱植物数字化育种加速器。我们集成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通过对比实验获取最优的植物生命周期模型,并根据植物株高,布局建设适应不同植物、不同品种的育种加速子模块,再配备不同的光照、水培模组等设备,实现了植物育种的加速迭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程师林双说,“它在室外的生长周期是110天到120天,在室内的平台里,能缩短至80天到90天。我们觉得还可以再提速,所以就紧接着探索它最佳的生长环境,希望把它的效率提高到最大。”
近年来,东营市立足黄河三角洲盐碱特色,发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优势,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盐适种、生态优先、用养结合、提质增效”的可借鉴、可复制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路子。数据显示,自1983年建市以来,东营市新增耕地面积60万亩,盐碱耕地占比由建市之初的80%降至59%,近10年间粮食产量增加了13亿斤。
近日,在省黄三角农高区,有关专家对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育成的花生新品种“花育9307”盐碱地春播高产示范田进行了测产,专家组确认“花育9307”百亩示范田亩产荚果产量为625.9公斤,实现了花生在盐碱地上丰收增产的目标。
“花育9307”品种育成者单世华研究员介绍,山东省花生面积逐年递减,耐盐碱新品种培育对有效开发利用盐碱地、扩大花生种植面积、缓解“粮油争地”矛盾具有重要意义。“花育9307”含油量达到56.53%,兼具抗旱、耐涝、耐盐碱等特性。现场测产专家组认为,耐盐碱花生新品种“花育9307”为进一步扩大山东省花生种植面积提供了保障,也为充分利用和改良盐碱地提供了助力。
轻度盐碱地上,种植出小区测产折算亩产达到3350.65公斤的耐盐碱马铃薯;试验田上,种植出亩产均超过千斤的“济麦60”、“山农40”等耐盐碱小麦品种……从田间地头、农业企业到科研机构,东营市农业领域处处流淌着科技创新的血液,展现着盐碱地新希望、新力量。
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离不开平台搭建。今年5月,首届盐碱地技术创新大会在东营市开幕。会上,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全国农业领域第5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以盐碱地综合利用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和前沿引领性技术攻关为核心使命,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如何把盐碱地变为粮食丰产区?东营市发挥科研优势,为我国盐碱地综合治理与科学利用作出了示范。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昔日的盐碱滩正华丽“变身”。
发展特色产业是出路
在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嘉和新村后夹自然村小麦集中收割现场,成熟的麦子挺着沉甸甸的腰杆,村民们在地里量地、装车……处处呈现出丰收的喜悦。
谁能想到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河口区,地处渤海之滨,全域耕地以中度盐碱地为主。“盐碱地上种粮难”,曾是制约当地粮食生产的一大难题,唤醒“沉睡”的土地,向盐碱地要效益,是河口区种粮人多年的梦想。
近年来,河口区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责任,通过综合治理和种业创新,积极促进群众增收,蹚出了一条盐碱地综合利用、具有樣板意义的新路子。曾经的不毛之地正变成新绿洲。
挖掘盐碱地的增产潜力,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渤海圣丰黄河三角洲耐盐碱大豆产业创新中心,也呈现一番“希望”的场景。该中心主要承担盐碱地改良利用,耐盐碱小麦、耐盐碱大豆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一直以来,河口区将种业创新作为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的“法宝”,积极推进“改地适种”向“改种适地”转变。常规杂交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耗时七八年甚至更久。实践证明,“藏粮于技”、科学育种,就能更好地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使盐碱滩涂渐成丰收沃野。
在河口区盐碱地上,除了有小麦这样的粮食作物,甘薯等特色经济作物也在蓬勃发展。在河口区义和镇大英村的田间地头,一根根黑色管线伸进地头,根据作物株距设置的管线孔隙,采用“甘薯机械化结合双色膜下微灌”技术,将肥料随水输送至植株根系,使甘薯苗在田壟上盎然生长。
盐碱地综合利用,产业化是出路。盐碱地里有“大食物观”,河口区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却也造就了农产品独特的品质,耐盐碱甘薯产业,是河口区发展盐碱地上的特色产业的一次成功的探索。“我们种出来的耐盐碱甘薯口感好,微量元素含量高,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慧海家庭农场农场主李慧说。
在河口区,除了甘薯和小麦,百合也是一个重要产业——黄河口耐盐碱百合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3.6亿元,核心区占地3000亩,主要建设4个1万平智能种苗温室、100栋独栋高效日光大棚、千亩花海景观区和百合产品深加工区等,是一个集百合育种、规模化种植、产品深加工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技术完全自主的全产业链项目。
这里以种质资源培育为突破点,正在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擎”。持续深化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北京农林科学院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对接,通过“平台+人才”模式集聚国内百合科研的顶尖优势力量,共同建设国家级耐盐碱百合种业创新中心,构建集资源保护、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推广销售于一体的盐碱地特色种业链条。目前,已经收集保存百合资源200余份,选育“合悦”系列良种6个,种植周期比普通百合品种缩短4~5年,亩产提升600斤~800斤。力争利用3年时间,培育耐盐碱百合新品种5个以上,实现在含盐度4‰到5‰的土地上亩产1000公斤鲜百合的目标,把河口打造成中国百合种业硅谷。
目前,智能种苗温室和生物组培区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产运营,达到2000万株/年的组培规模;千亩花海区域已完成盐碱地改良和百合试种工作,高效日光大棚建成30栋,景观荷花池、办公楼、深加工厂房等区域有序推进。力争将园区打造成为集百合种质资源培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以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为关键点,打造乡村振兴“共富引擎”。秉承共同富裕奋斗目标,搭建政府(平台、园区)+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促成项目区内各村通过土地入股,原本高盐碱度、不产生任何收益的盐碱地实现每年约110万元的收益。通过搭建劳务合作社,为项目建设提供劳务服务,使周边群众参与到组培、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条各项工作中,实现人均年增收约4万余元。
耐盐碱甘薯、耐盐碱小麦、百合等盐碱地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打开了河口区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大门。河口区将持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立足生态高效的原则,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层次和效益持续提升,促进河口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打造农业科创“新高地”
10月21日,2023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会议在山东省黄三角农高区开幕。会上公布了《关于发布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分支机构名单的通知》,设立3个分中心和16个试验站,东营市农科院榜上有名,成为国家盐碱地中心东营试验站依托建设单位,标志着东营市农科院成功跻身国家科研团队,这也是农科院发展历程中新的突破。
东营市农科院科研部相关负责人说:“东营市农科院在前期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先期完成了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东营试验站3年规划、具体实施计划和任务分工。下一步将严格落实规划要求,担负起应有的使命和责任,在盐碱地农业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东营市委农办副主任、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刘志强说:东营正在聚焦科技创新、种业突破,聚力打造盐碱地农业科创“新高地”——“积极搭建盐碱地科研平台,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汇聚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48家高校院所、98个专家人才团队,新设立2个院士工作站,先后承担实施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59项、转化关键核心技术23项。加强盐碱地种业创新,10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耐盐碱作物品种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成立东营市盐碱地种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建成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基地10处、展示评价基地12处、繁种基地5万亩。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入选第一批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狠抓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建设,引进济宁圣丰等一批国内知名种业公司,建设大豆良种繁育基地4.2万亩。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亿元,深入实施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
刘志强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强化产学研协作,凝聚各方技术优势,进一步细化利用中重度盐碱地资源打造东营市盐碱地草牧业错位发展优势的步骤措施,聚力推动边际土地种草养畜和地缘性中草药减量替抗使用,在盐碱地上打响黄河口优质畜产品品牌,为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东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