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西部地区W学院为例
2024-01-29王成德,王文丽
王 成 德,王 文 丽
(兰州文理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必须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复杂多变,叠加三年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是全社会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力佐证。根据生态系统理论[1],学生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支持环境,家庭、学校、社会都是极其重要的支持与保障资源。家校社要协同起来为广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引导,营造良性的成长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体系建设和具体工作落实中承担着主要职责,要统筹教师、课程、场地、设备、设施等,同时要充分协调家庭、社区、医院等各方面资源,辐射学校教师、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一、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学理分析
(一)心理健康服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必要性
1.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目标的层次化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主要有三层目标:一是针对全体大学生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普遍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学会心理调适与压力应对。二是针对个体需求积极推动心理咨询服务。专业人员引导与支持,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帮助大学生改变不良认知,促进人格完善,积极应对人生选择,发展自身潜能,助推自我实现,预防心理疾病发生。三是针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制订个性化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发生突发事件时,能立即开展有序高效的个体心理危机干预和群体危机管理。
2.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的多元化
对应三层目标,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主要开展三项服务:一是全面开设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树立自助与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健康素养。二是开展个体心理咨询服务,主要针对在生活学习、职业发展、情绪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心理困扰并主动求助的大学生。三是个别因为家族史、性格极度内向、过度追求完美、遭遇应激事件等导致的心理危机个体,需要持续跟踪、重点关注、家校社联动。
3.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高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首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目前较为一致的做法是开展心理健康普查,结合辅导员、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干部、宿舍成员以及家长提供的信息,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分类管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主要通过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心理行为训练、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精神问题转介等方式开展。高校还要充分发挥师资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充分研究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个体心理。
(二)心理健康服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可能性
1.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进入高校以后,由于认知面的扩大和思维的深刻性增强,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增大和情感经历的丰富,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关注逐步转向自身内部,对于自身发展更加关注,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升。这种自我意识的分化,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意识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奠定了基础[2]。这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也为科学合理地选择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可能。
2.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日趋稳定
总体来说,大学生的人格趋于完善,形成了健全统一的人格,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说所做基本是协调一致的。他们普遍智能结构健全而合理,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能正确认知自我,理解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能把事业看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上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责任感。这些特点表明,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基本良好,能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学会自助和求助。
3.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发生转向
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更加重视和不断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认知度提升,心理健康工作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心理健康工作必然要朝着“服务模式”发展[3],教育与宣传只是作为心理健康服务的一个环节。提高心理健康的“服务意识”,基于大学生的需求,为其提供专业、高效、灵活的心理健康服务,便成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方向。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专业化、专职化,心理健康服务的场地、设备、经费保障,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W学院基于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W学院是一所西部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的省会城市。学校紧盯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重点建设文创艺术、旅游管理、新闻传媒三大专业集群。学院有14个教学单位,11500余名学生。按照近三年(2020-2022年)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数据,疑似严重心理危机学生的占比分别为9.47%、9.57%、13.7%。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面临软硬件建设、心理健康服务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咨询服务专业化等诸多问题的挑战。
(一)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硬件建设不足以高效支持心理健康服务
2018年底,W学院建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中心设接待办公室、心韵编辑部、团体心理辅导室、心语室、减压放松室、积极心理训练室、静心制怒室、团体心理训练室、沙盘治疗区等9个功能室,建筑面积约410平方米。鉴于中心已建成5年,有些设备设施也趋于老化。该中心硬件方面缺乏集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服务人群仅限于校内的少数学生,还不能大规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线上线下教学、大批量团体心理辅导、大规模心理科学研究等,现有设备数量和服务量不匹配,信息化智能设备比较缺乏。
(二)心理健康服务专兼职人员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咨询要求
2019年5月,学校聘任10位校内外心理健康专家,2022年5月,学校聘任13位校内外心理健康专家,旨在为学生提供专业权威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还与G省心理咨询师学会、G省社区科普研究会、L市心理健康工作者协会等行业学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虽然兼职人员数量有所增加,但因为体制机制原因,他们应有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目前实质性开展工作的只有1名兼职外聘心理咨询师于每周一、三、五下午开展个体心理咨询。根据调查,目前预约咨询的学生数量较多,现行的心理咨询时间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咨询需求。
(三)心理健康服务特色品牌需要持续挖掘
1.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五级工作网络,完善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
图1 W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五级工作网络示意图
目前,W学院以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第一级、学院心理辅导员为第二级、学生心理助理为第三级、班级心理委员为第四级、宿舍心理健康信息员为第五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已正式形成。
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对全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进行前瞻性规划,调研、统筹、协调全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开展专业心理辅导与咨询,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组织心理健康普查,建设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等;二级学院以辅导员为主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关注特殊学生并建档;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网络由学生组成,在学院辅导员指导下开展工作。以上五级网络分工合作,整合各方面的有效资源,构建了覆盖全程、全方位、多层面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但每一级工作网络都存在缺乏专业性的问题,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助理、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学生干部等的培训与指导不足。
2.编印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心韵》,推动了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
2006年W学院创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刊物《心韵》,每年4期,现已编印63期,30000多册,分发给校领导、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各班级,搭建了学生、班级、学院、学校以及学生管理服务部门之间的桥梁和平台,不断拓展和丰富《心韵》内容。但该期刊缺乏专人负责,出刊质量与出刊时间不能有效保障,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电子出版物尚未开发。
3.届次化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
自2006年起,W学院届次化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每年确立一个教育主题,开展心理测评与现场咨询、心理健康讲座、心理主题沙龙、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活动游戏、心理委员培训、团体心理辅导、趣味心理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是学院层面组织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对学生喜欢和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研究和挖掘不足。
4.指导心理学社开展服务活动,形成了一支朋辈帮扶的重要力量
W学院二级学院社团指导教师指导心理学社制定学年工作计划,充分发挥朋辈辅导优势,主动协助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团体心理辅导,安排志愿者在中心值班,做好“助人自助”,助力大学生构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心理学社人数由2006年的10多人发展到辐射各学院成员多达120余人。但存在社团成员比较松散,管理不够到位,对能够支持朋辈辅导的这支重要队伍的引导、培训、扶持力度欠缺。
5.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辅导室挂牌运行,延伸了心理健康服务的空间
W学院学生社区心理辅导室打通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着力将学生公寓打造成思政教育的高地、创新管理的标杆、服务师生的窗口,以便零距离指导帮助和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进行心理疏导,将心理健康服务落到实处。优势是心理健康服务设立在学生公寓,方便学生主动求助,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仅限于一个学生公寓,且该区域不适合做个体心理咨询。
6.建立心理中心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链接,畅通了问题学生的转介通道
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畅通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到校医院、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及时转介疑似患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到专业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和《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各高校要主动争取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定点合作关系”的精神,W学院聘请了G省人民医院、L大学第二附属医院、L市第三人民医院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专家为特聘教授,及时介入疑似严重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学生的诊疗工作,确保学生安全和校园稳定。存在的问题是特聘专家如何充分发挥作用,融入学校的学生心理治疗服务。
三、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进一步了解W学院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采用自编问卷《W学院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在全校开展调查。
表1 调查对象年级与性别分布情况(n=2086)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个人健康状况自评
调查显示,W学院被调查者中407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一般,有时很消极,占总人数的19.51%,其中有110位男生,297位女生;103位学生认为自己不太好,经常感到郁闷,占总人数的4.94%,其中有47位男生,56位女生。
2.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
进一步调查发现,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引起占总人数的17.64%,就业与择业引起的占总人数的27.61%,由学业问题引起的占总人数的21.00%,由自身完善和发展引起的占总人数的19.85%,由生计与生活引起的占总人数的4.55%,由婚恋两性心理引起的占总人数的1.68%。值得高度关注的是,2.73%被调查者认为心理问题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1.7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由精神疾病引起的。这两类群体都值得高度关注,需要进一步摸清具体情况。
3.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加强的类别
调查发现,35.76%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个体心理咨询,15.24%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心理健康讲座,12.32%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的是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10.88%的被调查认为应加强心理测试与评估,8.68%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的是团体辅导。对个体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最为强烈。
性别和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方面的加强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差异,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女生选择心理健康讲座的比例16.96%,明显高于男生选择比例11.53%。
学生所在年级和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应加强的方面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chi=50.843, p=0.000<0.01),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大四学生选择个体心理咨询的比例43.48%,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5.76%。大四学生选择心理测试与评估的比例21.74%,明显高于平均水平10.88%。
表2 不同性别调查对象认为心理健康需要加强的方面(N=2086)
表3 调查对象学习压力与年级的关系(N=2086)
4.学习压力与年级的关系
调查对象的所在年级和学习压力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104,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学习压力和年级有着显著的正相关。
5.心理问题的引发原因
分析发现,年级和认为心理问题的引发原因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chi=81.173,p=0.000<0.01),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大四选择就业与择业的比例47.83%,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7.61%。大三选择就业与择业的比例46.28%,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7.61%。
6.最近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chi=1838.075,p=0.000<0.05),各项的选择比例具有明显差异性,可通过响应率或普及率具体对比差异性。具体来看,不良情绪困扰、学习压力大、自我形象不满、自信心不足、人际交往问题、经济财务困扰共6项的响应率和普及率明显较高。这也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参考依据。
7.感兴趣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
结果显示,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 (chi=1342.393,p=0.000<0.05),各项的选择比例具有明显差异性,可通过响应率或普及率具体对比差异性。具体来看,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共2项的响应率和普及率明显较高。
数据显示,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chi=1212.758,p=0.000<0.05),各项的选择比例具有明显差异性,可通过响应率或普及率具体对比差异性。具体来看,人际关系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情绪管理指导、自身能力提升共4项的响应率和普及率明显较高。
表4 调查对象认为心理问题的引发原因(N=2086)
表5 调查对象情绪困扰的原因(N=2086)
表6 调查对象感兴趣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N=2086)
四、W学院目前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职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不专”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运行需要专职人员。一是制定年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计划总结,组织各学院辅导员、学生心理助理、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健康信息员等开展培训提升能力,并充分发挥五级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网络的各自功能。二是每学期组织开展动态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关注因认知偏差、人格扭曲、应激事件、家庭变故、人际障碍等引发的新发心理问题。三是组织开展心理健康选修课,团体心理辅导,《心韵》期刊编印,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全天候开放。但目前实际情况是W学院的一位管理老师“身兼数职”,心理健康管理只是其中一部分工作,心理健康管理教师显得专职“不专”,缺乏专职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4]。
(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参与度不足
目前W学院聘任心理咨询专家13人(校内11人,校外2人),聘任精神卫生科心理医生3名为特聘教授。但兼职人员缺乏专人组织与管理,目前实质性开展工作的只有3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5.76%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个体心理咨询,而目前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只有周一、三、五下午进行个体心理咨询,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咨询需求,实质上也是因为缺乏专职专业人员负责。
(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运行“不良”
W学院没有设置相对独立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中心工作隶属于学生工作处。团体心理辅导室投影、音响老化,不能正常使用;沙盘游戏治疗专业性非常高,至今没有培训专业人员;减压放松室、积极心理训练室、静心制怒室宣传力度不大,绝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且开放时间不足;期刊《心韵》无专人负责,仅靠心理咨询专业学生,办刊质量和出刊时间均无法保障,新型心理健康产品需要引入。
(四)家长对学生心理关爱不深
当前,W学院各二级学院和班主任、辅导员对家校沟通联系机制的重视程度不一[5]。根据辅导员访谈结果,一般是在学生出现学业、情感、心理、行为问题后,才与学生家长开展沟通交流,且家校沟通联系方式和平台较为单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高校家校沟通联系机制未能形成。学生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大学已经成人,仅满足于孩子的物质需求,对心理需求的关注明显不足,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隐形的心理影响因素认识不足。
(五)社会力量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不足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但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联动显得极为不足[6]。政府各部门联动机制不畅,以教育、卫健、妇联、共青团、公安、民政、街道、社区等部门协同,以信息化为手段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部分互联网游戏、短视频直播等互联网产品的管控力度不大[7],良好的社会大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修整。
五、基于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测评和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要纳入学校改革发展整体规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高校要遵循《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建立多维度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8]。
(一)配齐配足专职专业教师,提供专业精准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1.要切实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
根据调查结果,19.51%的被调查者有时很消极,4.94%的被调查者经常感到郁闷。因此,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要“全覆盖”,学生心理问题要治“未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前置”,要切实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教育与咨询相结合、发展与预防相结合,聚焦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实质性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2.配足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根据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要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
3.发挥全员力量集中做好心理健康服务
调查提示,对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读书会、团体心理咨询、心理沙龙的响应率分别为32.01%、25.05%、16.02%、12.91%、12.16%。因此要组织辅导员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力量,积极发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指导、预防干预“四位一体”作用,形成线上线下、专兼结合、校院配合、校医联合的统筹工作模式,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专业化、精准化的心理支持与心理健康服务。
(二)改革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拓展心理健康服务空间与内容
1.建立相对独立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指导下,试点建设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准确掌握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心理支持,真正解决学生所需所求所盼。帮助辅导员掌握方法技巧,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善用工具技术,切实增强心理育人效果。
2.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按每年生均经费不少于15元的标准,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在二级学院建立心理辅导站,明确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健康信息员的职责。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值班、预约、访谈、回访、案例督导、重点反馈、保密等制度。
3.拓展现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功能定位,逐步建成集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升级现有心理健康硬件设施设备,进一步优化空间环境,增加艺术治疗(绘画治疗、音乐治疗、心理剧)、VR虚拟放松、VR职业体验等功能性空间。
(三)多维立体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1.12.32%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需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这就需要在推进知识教育方面,要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占1学分。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师资保障是关键,要根据实际开展线下教学,彰显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实效。
2.在开展宣传活动方面,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分学院、分年级、分专业组织线下活动,提升心理健康的领悟力和体验感。
3.35.76%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需要加强个体心理咨询,因此,在强化咨询服务方面,要切实发挥个体心理咨询作用,在心理健康普查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健康测评频次,做到分类引导,因材施教,在专业心理咨询师指导下开展线下咨询,做到工作日内全开放。
4.在加强预防干预方面,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和学生心智发展,心理健康状况也在不断变化。调查中10.88%的被调查认为应加强心理测试与评估,因而要开展心理健康动态测评,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行为变化趋势,与心理危机转介的精神卫生机构做好对接。
(四)学校调动家庭成员参与,关注学生心理发展与成长
2021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家庭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应肩负的责任和义务。研究发现,家庭支持的加强有助于减少学生在学校的压力及其情绪反应,减少学习倦怠,增加生活信心。调查发现4.55%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家庭支持不足引发的,建议家庭成员给予孩子良好的精神慰藉和心理支持。
1.构筑“云端”平台开展家校沟通。及时精准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解读学生考研、就业、奖惩、帮扶等相关规定,引导家长们明确毕业要求,理性看待就业,改变就业观念,合理设置期望,理解、鼓励、帮助毕业生规划未来的方向,坚定其走向社会的信心,勇敢面对社会挑战。
2.强化家校联动学业预警机制。形成学院、学生、教师、家长“四位一体”的联动预警体系。与家长定期沟通学业预警学生在校状态,引导学生家长进行督促,尤其挂科学生家长[9],要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反馈平时表现,制定假期补考计划,督促学生修正学业行为、改善学业状态。
3.强化科学分类评价促进学生成长。学院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台账,实现科学分类、动态管理,做好重点人群的家校联络沟通工作。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与反馈,动员家长参与重点学生的教育转化引导工作,为学生排忧解难,形成分类关注、规范处置、常态联络的系统化学生管理方案。
(五)呼吁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支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鉴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各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在社会层面,要增加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心理疾病的常识科普,减少公众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和病耻感。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相关组织,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卫健委、公安、民政、妇联、学校、医院、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加大对公众宣传、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识的义务,以避免公众因对心理疾病的不理解、回避、逃避而延误最佳的治疗窗口期。同时,坚持预防为主,学校、医院、家庭、社区等各级各类机构肩负起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技能提升的重任,以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