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探索
——以广西警察学院为例
2024-01-29谭海英
谭海英
(广西警察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8)
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重塑了新时代公安工作环境,对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也对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学校+社区”(以下简称“校社”)协同育人正是在协同理论视域下,探索如何在复杂环境下提升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以更好地为学校培养卓越的警务人才服务。协同理论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如果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或者系统与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就能产生1+1 大于2 的正向协同效应,反之就会产生1+1 小于2 的负协同效应。这一理论运用的是综合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主要从总体上把握对象,重点研究系统中各部分间如何协调、协作、协同而产生统一结构[1],是处理复杂系统的一种策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2]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要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就要立足全局和长远,对公安院校和社区两个系统的育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新系统。
一、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是时代之需
思政课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灵魂塑造课程,是公安院校落实“政治建校、政治育警”的主要阵地,其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也是铸造忠诚警魂、强化实战能力、培养执法素养和深化责任担当的过程[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4]20-21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对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社”协同育人是培养时代新人的迫切之需
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的根本目的旨在让学生在调查、参与、思考、互动的过程中,以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理解和认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世情、国情、民情、党情,进而提升公安院校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践行政治之德、思想之德、信仰之德、品质之德[5]38-43,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需要的是一批批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实干新人。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始终围绕培养时代新人这一鲜明目标,统筹校内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协同育人社会“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协同推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5]38-43,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进而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使命。
(二)“校社”协同育人是锻造公安铁军的实现路径
锻造“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铁军凸显了公安院校培养人民警察的职业属性,为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理念信念教育、使命担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三观”教育的重任,公安院校职业化的教育特点及其相对明确的就业岗位要求、“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实需要,使得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需要理论的传授,更需要加强与公安实战的融合[6]。对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而言,则需要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创新发展,既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警察职业道德。只有“校社”协同,才能在实践中培养公安院校学生拥有强大的实力、活力、战斗力,引领公安院校学生用实际行动兑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使公安院校学生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践行者,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三)“校社”协同育人是高质量思政课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由一元向多元、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单纯的校园空间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丰富需求,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因主题和空间的有限性而难以满足学生需求,进而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2017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将“实践育人”作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基本任务之一,提出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7]。构建“校社”协同育人格局,有利于整合学校和社区实践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管理、丰富实践教学主题和形式,有利于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空间和平台,打破课上课下、学校和社会、教与学之间的壁垒,实现不同空间的无缝对接,进而提升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二、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现状
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强调的是学校、社区双主体参与的跨组织协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使研究更有针对性,本研究以广西警察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为对象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呈现基地化、主题化、平台化的育人特征,同时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一)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的特征
1.基地化
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政课的日益重视和“大思政课”理念的逐渐深入,学校加强了对思政课的顶层设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推进“校社”协同育人建设,其首要举措就是建立了一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常态化、制度化、有效化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截至2022 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9 个,聘请兼职指导教师10 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3 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涵盖南宁市仙葫经济开发区的管理委员会、蓉茉社区居委会、龙祥社区居委会、通福社区居委会、五合社区居委会5 个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和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党性教育基地、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中国红军第八军革命纪念馆4 个红色实践教学基地两大板块。
2.主题化
在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成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6 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的特点,在统筹社会热点、社区需求和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了7 个实践教学主题,并将其融合于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和红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见图1)。
图1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汇总
3.平台化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来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初步建立了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1)“教研室+社区”协同育人平台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学校和社区双方强有力的协同载体和平台。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南宁市新建的6 个实践教学基地如果不能充分统筹协调、不能很好地协同协作,那么学校和社区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将不会产生交集,“校社”协同育人将处于无序的、混沌的状态,就会产生1+1 小于2的负协同效应。因此,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与社区协商后,把6 个实践教学基地与马克思主义学院6 个教研室挂钩,每个教研室负责对接一个实践教学基地,并负责一个相应的主题,形成“教研室+社区”协同育人平台,从组织上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双主体育人(见表1)。
表1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对接社区实践教学基地情况汇总
(2)“课程+社区”协同育人平台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共有6 门必修课和6 门选修课程。在社区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时,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各教研室课程内容拓宽实践教学活动主题。如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根据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的主旨思想,结合当下电信诈骗的严峻形势,组织学生在五合社区开展“加强老年群众防范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宣讲活动。理论是抽象的,实践是生动的,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会、领悟,有助于他们将学到的抽象的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识,进而外化为实践行动。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对建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平安中国的紧迫感有了更深的体会,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信念更加坚定。
(3)“活动+社区”协同育人平台
2022 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和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两个教研室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工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维护秩序,协助医务人员测量体温等。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既让学生传承了志愿者精神,又让他们直观地体会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更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教师借实践之机,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世情、国情、民情、社情、党情,不仅有效拓展了思政课的知识范围,还成功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理论指导自身实践。
(4)“党建+社区”协同育人平台
社区和高校是两个不同的系统,社区鲜活的社会环境和独特的社会功能是学校所不具备也是无法替代的,而高校雄厚的理论师资力量和组织制度是社区所缺乏的。因此,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积极整合自身与社区的资源和功能,协同社区党支部开展共建党支部活动。通过交流研讨,学习双方党建文化和制度,交流党建经验,共同探讨双方党建的契合点,形成优势互补。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党支部立足生态建设这篇文章,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一门课生态文明建设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生态安全内容,向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党支部做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生动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二)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2022 年7 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有的课堂教学与现实结合不紧密[8]。学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下文立足协同理论,深入分析学校和社区协同育人的实际情况,从协同育人意识、协同育人共同体、协同育人机制、协同育人主题四个方面对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不足
在校内,尽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社区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得到了学校领导层面的大力支持,但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唯一主导课程的传统思想仍然存在,因而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仍处于各司其职的状态,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交流,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不足,从而导致不同部门组织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同质性较高。在校外,目前,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与利用尚处于“有”的阶段,至于如何“用”则缺乏深入探讨,学校和社区对“校社”协同育人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正是因为如此,学校每次组织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人数只有十几个学生,覆盖面非常窄,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2.协同育人共同体尚未形成
协同育人共同体是指学校和社区围绕育人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而形成的教育互动关系,旨在凝聚学校和社区的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学校和社区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但共同承担着为培养人才而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优质资源的责任。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4]24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需要学校和社区凝聚力量,形成育人共同体。但现实情况是,校内只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全程参与,其他学院、职能部门参与不足,校内协同育人共同体未形成。而在校外,虽然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社区签订了协议,达成了协作共识,但是由于彼此业务差距较大,平时沟通交流不多,只有开展活动时才联系,协同育人合力也未能充分发挥。
3.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
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调研发现,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要推动“校社”协同育人向深层次、全方位、理性化发展,需要平台、实践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组织管理等共建共享机制做保障。目前,学校各部门之间、学校和社区之间在平台、实践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组织管理等共建共享机制方面尚缺乏适当的设计和长远规划,平台需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资源需要进一步挖掘,师资力量需要进一步充分发挥作用,学校各部门之间、学校和社区之间的组织管理也存在壁垒。
二是评价机制不健全。“校社”协同育人是适应时代需求及思政课教学改革而做出的育人模式改革创新,是以内涵式发展为诉求的主动变革。但目前,学校和社区尚未制定协同育人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师生也因此缺少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反馈评价的有效途径。
4.协同育人主题契合度不够
实践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其主题之中蕴含了教学目标,是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6 个教研室分别对接6 个社区实践教学基地,每个教研室、每个基地分别聚焦一个实践教学主题,这既是特色,也是学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向。从目前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来看,仍以政策宣传、实地参观、社区服务等初级阶段的实践活动为主,学生深度参与不够,实践活动尚未很好地契合教研室和对接基地所聚焦的主题,思政课特色和学生专业特色不突出,实践内容和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缺乏关联,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水平,难以发挥学生优势[9]。思政课要始终为学校公安人才培养目的服务,如何在实践教学中聚焦实践教学主题,提炼公安元素,打造思政课特色品牌仍需要深入持续探索。
三、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的完善路径
公安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学校和社区通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构建“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格局。
(一)思想保障: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各个历史时期,党对思政课建设都做出过重要部署。新时代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建设思政课的指导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4]5,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机构,重视思政课建设必然要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党的十八大以后,实践育人被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的目标任务,赋予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新的历史使命[10]。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在“校社”协同育人中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为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思想保障。
(二)前提条件:提升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性。学校和社区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但在“大思政课”理念下,它们共同承担着育人的历史使命,均属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供给侧。要想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学校和社区的主观能动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协同育人意识。
在提升协同育人能力上,一要加强协同规划能力。学校和社区要加强协作,共同确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题与形式、过程与评价,把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双方年度工作计划。二要提升沟通、对话能力。沟通与对话应贯穿思政课实践教学全过程,学校和社区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之前、开展过程中和结束之后都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协同构建高效的沟通、对话机制。三要提升资源协同开发能力。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搭建大资源平台,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库,推动教学资源建设常态化机制化。四要提升师资协同培养能力。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定期开展调研活动,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五要提升实践教学基地协同建设能力。学校与社区要共同建好、用好、发挥好研学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开发现场教学专题,协同完成好实践教学任务。
(三)组织保障:构建“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
思政课实践教学涉及校内外多个职能部门,要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学校与社区形成协同育人共同体,建立职责明确、协调配合、落实有力、督促到位、运转有效的全员育人机制。要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质量,需要强有力的共同体组织做保障。《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做出明确规定,“高校要普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协调,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积极整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组织指导思政课实践教学”[8],这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校内共同体的构建依据。同时,推动构建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校内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助的“学校+社区”校外协同育人共同体,还需要定期召开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协调和交流研讨会,制定有效可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形成校内校外分工有序、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组织机制和协同育人工作体系。
(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校社”协同育人正向效益的实现,需要双方建立健全平台、师资、资源全面共建共享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为“校社”协同育人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
1.全面共建共享机制
一是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在“校社”协同育人格局下,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需要学校和社区形成“双主体”育人,实现人员协同、管理协同、团组协同、业务协同,共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达成学生得以成长、学校育人目的得以实现、社区建设得以完善的多赢共享局面。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了“教研室+社区”“课程+社区”“活动+社区”“党建+社区”多维的、立体化的育人平台。当前,互联网虚拟空间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空间之一,我们要把互联网虚拟空间纳入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创新的重要作用,创设思政课“互联网+实践+社区”育人平台。
二是师资共建共享机制。对社区而言,高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厚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社区要想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推动实现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借助高校专业教师的力量。对高校教师而言,他们需要深入社区开展研学活动,以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对学生而言,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指导。因此,由学校和社区共同打造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理论水平高、业务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育人高质量开展的关键。如学校根据自身和社区实际情况为每个教研室或围绕每个实践教学主题成立实践教学小组,由教研室主任担任组长,将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和社区人员纳入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各组长应统筹本教研室的实践教学,确定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培养青年教师,提高其指导实践教学的水平;建立本教研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带队教师的沟通交流机制,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三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社会生活是“大思政课”最丰富的资源、最鲜活的素材、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党史走过的光辉历程、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内容都是“大思政课”的生动教材。高校作为组织者,在资源整合上应有更大的作为。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因为学校担负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任,也更了解学生的需要。因此,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师资优势,另一方面要与社区协同,围绕6 大实践教学主题,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学校与社区的优势互补、相互配合,以求最优的育人效果。此外,学校还要进一步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素材库、案例库、主题库、问题库和线上教学资源库建设,并及时有序地对相关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和共享,将6 大实践教学主题打造成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和品牌,形成可推广的“校社”协同育人模式。
2.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校社”协同育人的质量保证和改进动力。学校可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后,应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重点在于实践育人,因而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评价机制必须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并贯穿实践教学“准备—开展—总结”三个阶段,突出强调过程性评价,设定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5 个等级。如果学生完全没有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或者态度懒散、不认真,没有在活动中做出实质性贡献,则评判其实践教学成绩不及格。在评价主体上,应由学校、社区、学生多元主体共同评价。在评价对象上,既要评价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态度、参与程度、创新精神、完成任务情况和实践能力,也要对学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设计、组织保障进行评价;既要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态度、指导学生情况进行评价,也要对社区的环境、管理指导、协同配合情况进行评价;既要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还要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报告或者实践教学成果并对其进行评价,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统一。
3.完善反馈交流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学校和社区在每次实践教学后的及时反馈和有效交流。实践教学结束后,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引导学生反思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口积极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循环。教师和社区在每次实践教学结束后要召开总结交流会,肯定效果的同时也要积极发现问题,形成“教学—实践—评价—反思”的实践教学闭环,建立思政课研学机制,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向纵深发展、向专业化发展、向科学化发展,共同为学生成长成才创设优良的社会课堂。
(五)重要抓手:聚焦主题、凝练特色,引导学生深度参与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不同于单纯的课外活动,其本质是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学校要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育人质量和学生获得感,需要聚焦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凝练公安特色,引导学生深度参与。一要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社会服务、理论宣讲、乡村振兴和生态安全6 大实践教学主题,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的6 门思政课和6 个教研室,把课程内容与主题紧密结合,精心组织实践教学,开展专业化的实践活动。二要拓展实践教学主题,一方面要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以调查研究为主要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另一方面要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公安院校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扩充专业知识、提高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为主要目的开展社会实践。同时,还可针对学生个人发展需要,鼓励学生独立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三要结合各门思政课程的核心理念,凝练公安特色,构建各门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库。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道德与法治,可以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使命担当、公安英模精神等公安元素;可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核心理论提炼出人民公安为人民、建设平安中国、社会治安、民主、法治、文明执法等公安元素。继而根据各门课程的公安元素开展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主题,如表2 所示。四是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2]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项目参与其中,按照任务有内容、内容有过程、过程有记录、记录有结果、结果有评价、评价有激励的思路开展实践教学,助推学生由被动学习、知识型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研究型学习。
表2 思政课公安元素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模式对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