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作物磷肥利用效率的技术要点
2024-01-29
1磷肥概念
磷肥(又名“磷素肥料”),是中国农作物种植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肥料,该肥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磷。一般情况下,磷肥主要来源分为天然磷肥和化学磷肥2大类。天然磷肥是种植者将海鸟粪便、兽骨、鱼骨等天然物碾磨成粉,并应用于农作物种植中。此类磷肥不但制作、使用方法简单,且经济成本较低。化学磷肥是通过化学生产方式而形成的磷肥。常见品种主要包括磷酸氢钙、富过磷酸钙、双少磷肥、白磷肥、过磷酸钙、磷酸一铵、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铵、磷酸二铵等。按照磷肥内所含磷酸盐溶解度则可以划分为水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及弱酸溶性磷肥3种。其中,难溶性磷肥和弱酸溶性磷肥均属于难以溶于水的磷肥。此外,上述磷肥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对于大豆、油菜、萝卜及荞麦等吸磷能力较强的农作物,一般通常采用难溶性磷肥和弱酸溶性磷肥。
2磷肥对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2.1磷肥对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玉米是中国主要粮食农作物之一,对磷肥有着高度的敏感性。若土壤处于低磷状态下,则不会对玉米叶绿素a合成产生较大影响,而当土壤中磷肥水平上升后,玉米叶绿素b快速合成,由此可见,在玉米等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适当增加磷肥施用量,提升叶绿素光合作用的能力。同时,磷肥与春玉米粒中淀粉容量和含量也存在一定关系,两者呈正比增长关系,而从玉米籽粒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水平来看,两者关系并不大,而高油玉米在拔节到灌浆这一期间内,增加磷肥使用量,可促进玉米茎不断增粗,提升穗位高度。此外,从玉米叶面积指数来看,前期无较大影响,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在开花期和灌浆期。氮、磷、钾肥等都会影响玉米生长,其中磷肥的影响程度最大。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主要肥料为氮肥,使得玉米产量无明显提升,且面临减产威胁。
2.2磷肥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通常,氮素会对农作物光合作用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而磷素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间接性,例如改善作物体内的水分关系、促进根系营养吸收等。在旱地施用磷肥,可为小麦生长提供大量营养元素,提高小麦作物光合作用速率。磷肥在小麦作物种植过程中,可对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产生积极影响,使小麦在相对干旱的环境下也能正常生长。无论是灌水还是施磷均能够提高小麦光合作用效率,不但有助于降低胞间CO2浓度,且有助于增加气孔导度。适宜的水分和磷肥配施可改善小麦的光合情况,缓解水分胁迫造成的影响。当小麦有充足的水分时,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也会随之升高。合理施配氮磷肥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穗数、穗数粒及抽穗后干物质的累积量。另外,对于大麦籽粒的植酸积累,磷肥也从中起到适当的调节作用。对于磷素,小麦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将磷肥施用于缺磷土壤中可增加小麦产量,并且土壤速效磷含量越低,施磷后的增产效果越好,随着施磷量的增加,产量也在不断提高[1]。
2.3磷肥对花生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在中国,花生种植区和生产区分布十分广泛,种植户适当增加磷肥施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花生植株快速生长,积累丰富的干物质,确保花生叶面积指数达到标准范围,增加叶片内所含叶绿素的总体含量,确保花生叶可以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增加光合产物的有效积累,为碳氮代谢提供充足的动力,提高花生前期叶片中蔗糖的整体含量,并增加花生茎、花生壳、花生籽仁等中的蔗糖含量。与此同时,随着磷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提高了花生籽仁中的其他成分含量,例如可溶性糖、粗蛋白、脂肪等。将生物磷肥施用于花生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不但出苗早、苗壮,成熟期提前荚果饱满,还能提高花生荚果产量和总生物量,提高花生经济系数。
3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磷肥利用效率的提升策略
3.1开展土壤特性检测工作
一般情况下,若要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需着重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土壤适度,二是土壤pH值。因此,为提升磷肥利用率,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农作物种植区域积极开展规范化、科学化的土壤特性检测工作,结合检测结果对其进行合理调节,确保土壤环境与预期种植目标相契合。经过多方试验和调查发现,在农作物种植土壤中,磷肥有效利用率的最佳pH值主要集中在6.0~7.5,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浪费,在农作物种植前,种植户应提前检测土壤酸碱度,若pH值处于理想范围内时,为能够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在施肥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将肥料施于与农作物根系相贴近的位置,以确保农作物的有效吸收。除此之外,在农作物种植前还应测定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在充分结合测定结果的基础之上适当增加或减少磷肥。通常情况下,若农作物所种植区域内土壤中含水量及有效磷含量明显降低,种植户需做好作物灌溉工作及磷肥补给工作,若土壤中含水量及有效磷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时,种植户需减少磷肥施加量,避免土壤板结[2]。
3.2做好低温施磷工作
在提高磷肥利用效率过程中,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温度,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随着磷肥温度的升高,会释放出更多的磷素,这些磷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可对磷肥的有效利用率产生影响,因此,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达到农作物预期种植目标,种植户还应做好低温施磷工作。经调查研究显示,若农作物种植区域土壤温度过低,则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其他营养物质,影响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对此,应在土壤地表温度稳定在8℃时施加磷肥。
3.3合理分析植物特性
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的重要因素就是农作物类型,因此,合理分析农作物特性,加快培育新型农作物品种成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重点工作。一些农作物对磷肥有着极高的需求,例如纤维作物、豆科作物、油类作物及糖用作物等,因此,相关种植者应适当增加磷肥施用量,并且油类作物、豆科作物与马铃薯不同,在施用磷肥过程中,为确保其利用率,种植户可掺杂一些加水溶性磷肥或难溶性磷肥,保证施肥科学性与有效性。除此之外,为了降低农作物生产成本,提升磷肥有效率,应加快对新品种的培育,系统分析磷肥高吸收率、农作物基因型,通过定向性的改良工作来提升磷肥有效利用率。
综上所述,农作物能否健康生长一定程度上与磷肥利用效率相关,因此,应通过相应的手段和对策不断提高磷肥利用率,通过深入开展土壤特性检测工作,做好低温施磷工作,合理分析植物特性等方法,推动中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參考文献
[1]孙帅.农作物种植中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的策略[J].乡村科技,2020(16):101-102.
[2]芦大伟,哈丽哈什·依巴提,李青军.磷肥用量对滴灌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23(1):185-191.
(甘肃省永靖县农业农村局耕地质量建设保护站董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