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
2024-01-29陈宇韬官艺楠靳一东
陈宇韬, 张 慧, 官艺楠, 靳一东
(1.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武汉 430079; 2.南平市文化艺术馆(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建 南平 353000; 3.福建师范大学 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州 350117)
从“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体现着中国人谦、和、礼、敬价值观念的茶文化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标志着中国茶文化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融互鉴的重要载体[1-2]。我国拥有丰富的茶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茶文化类非遗”),涉及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民俗等多个类别。
目前学界关于茶文化类非遗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从研究主题上看,主要涉及两方面:1) 聚焦茶文化类非遗项目,探究其内涵特征、发展历程、形成原因及文化意义。如袁祯清等横向比较宋元时期中日韩传统制茶技艺的形成与发展[3];张成玉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了福建省级非遗项目将乐擂茶的发展历程与形成原因,同时从符号学的角度剖析了将乐擂茶文化的多重功能[4]。2) 研究茶文化类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学界认为,目前茶文化类非遗面临着名录建设不足、市场开拓乏力、传承人才匮乏、保护开发失衡[5]、重视程度不够、区域发展失衡[6]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优化对策。1) 从保护、传承维度上看,加强非遗普查、建立数据资料库、打造校本课程、颁布法规条例、制定行业规范、加大科技投入是推动茶文化类非遗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5-6];2) 从开发、利用维度上看,应当坚持“产遗融合”[6],推动茶文化类非遗与茶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7],让茶文化类非遗在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发挥新的生机。简而言之,现有研究以论述为主,多从微观层面对非遗本体及传承人展开研究,重点关注茶文化类非遗的文化价值及保护利用实践,较少与其他领域交叉研究。
南平市作为福建省乃至中国重要茶产区之一,是世界乌龙茶、红茶、白茶的发源地,也是万里茶道的起始点,具有丰富的茶文化历史,在岁月的积淀中也孕育出丰富的茶文化类非遗。截至2023年11月,南平市共拥有茶文化类非遗项目7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8项,同时设有54家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非遗传习所不仅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非遗保护利用成果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8]。基于此,该研究以54家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背后的驱动因素,以期探寻南平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分布的深层原理,为地方茶文化类非遗系统性保护提供新思路。
1 概念界定、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概念界定
1.1.1 茶文化类非遗
现有研究常用“非遗茶文化”“茶非遗”等指代与茶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但却没有阐释其含义。该文借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的定义,将茶文化类非遗界定为:以茶为核心主题,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茶文化类非遗类别多元,其以生产制作茶叶、茶具的传统技艺为主,同时也涵盖基于茶史茶事基础上创作的传统音乐、美术、舞蹈、民俗等多种类型。而传统技艺类茶文化类非遗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制茶酿造”大类下的“传统制茶技艺”类与“陶冶烧造”大类下的“瓷器制造技艺”类[9]。
1.1.2 非遗传习所
非遗传习所是指具有办学和传承的基本职责,同时承担着展示、传播、研究、收藏、传承、征集非遗及相关资料的重要职能的公共文化机构[8]。传习所为非遗传承人保护、传授、教学非遗技艺提供固定场所,也为社会各界了解、体验和学习非遗文化提供了系统、规范的教学平台,能够拓展传承渠道并推动社会传承,有助于培养非遗传承后备力量[10-11],并增强非遗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12]。由此可见,非遗传习所在非遗传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非遗保护、传承和教育的重要阵地。但目前关于“非遗传习所”的学理研究凤毛麟角,且多围绕昆曲传习所[13]和“伊玛堪”传习所[12]展开相关研究,鲜少有学者关注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
1.2 数据来源
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茶文化类非遗项目数据来源于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统计数据;A级景区数据来源于福建省文旅厅官网;人口社会、交通经济及茶叶产量等数据来源于南平10县(市、区)2022年度政府年报;非遗专项资金数据来源于2022年度国家级、福建省级非遗保护专项经费;窑址数据来源于《闽北陶瓷》[14]。地图底图数据来自福建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功能平台,审图号为闽S[2023]254号,底图无修改。
1.3 研究方法
运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最近邻近点指数等指标探究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寻造成该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
1.3.1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工具常用于判断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集聚区域,能够直观反映非遗传习所的分布情况。计算公式为:
(1)
式中,n为传习所总数,h为搜索半径,k为权重值,(x-x1)为估计点处的距离。
1.3.2 最邻近分析
最邻近分析是判断点要素空间分布类型的重要指标[15]。计算公式为:
(2)
式中,R为理论最邻近距离;ri为实际最邻近距离;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D为非遗传习所的密度。若0
1.3.3 不平衡指数
不平衡指数用以反映研究对象在不同区域内分布的均衡程度。运用不平衡指数可以进一步衡量南平市非遗传习所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16]。计算公式为:
(3)
式中,n为南平县(市、区)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的总数;ri为给南平市各区县(市、区)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的数量在全市所占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的累计百分比。不平衡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S值越趋近于1,说明南平市非遗传习所的分布越不均衡。
1.3.4 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判断地理目标的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的重要方法[17]。计算公式为:
P={x|d(x,B),≤r},
(4)
式中,P为缓冲区,d为x与B的距离,r为缓冲距。
该文基于缓冲区分析结果,利用渐变尺度的空间结构度量方法(Variable Clumping Method,VCM)加以呈现。
1.3.5 地理探测器
地理探测器是探测地理要素空间格局成因的重要方法[16]。该文利用GeoDetector2015软件探测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空间分布格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强度。
2 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空间分布特征
最邻近指数和不平衡指数能够反映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的空间分布特征。如表1所示,最邻近指数R=0.61<1,表明在99.9%的置信区间内,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呈现集聚分布特征,且集聚程度较高。不平衡指数S=0.44,表明南平市各区县的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分布不均衡。
表1 最邻近指数与不平衡指数计算结果
利用洛伦兹曲线进一步验证(图1),2/3的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位于在武夷山市和建阳区,而其他区域分布较少。由此可见,从整体上看,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呈现高度集聚但不均衡的分布特征。
图1 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分布洛伦兹曲线
将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进行分类,如表2所示。从项目类别上看,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所传承的茶文化类非遗项目涉及传统技艺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类,且绝大部分为传统技艺类。其中,传统制茶技艺类非遗传习所有29所,瓷器烧制技艺类非遗传习所有23所。
表2 南平市各类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分布情况
从空间分布上看,武夷山市分布着最多的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建阳区次之;松溪县、顺昌县、建瓯市、光泽县均只分布1家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浦城县没有分布。由于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传习所数量极少,因此,重点研究传统技艺类茶文化非遗传习所的分布特征。利用Arcgis对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进行核密度分析,如图2所示。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在武夷山市和建阳区形成2个核心集聚区,整体上呈现 “双核心”的集聚特征。其中,传统制茶技艺类和瓷器烧制技艺类非遗传习所分别在武夷山市和建阳区大量分布,并形成集聚区。
图2 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的核密度分析
3 空间聚集的影响因素
3.1 指标选取
目前学界对于非遗传习所的空间分布研究较少,但对公共文化机构的选址与分布已取得丰富成果。现有研究表明,公共文化机构的空间分布受到经济社会、交通区位、历史文化、政策引导、旅游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18-21]。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既具有公共文化设施的一般特性,又具有鲜明的非遗属性,即“茶文化”特色受到相关产业与文化的影响。该文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结合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的非遗特性,拟从社会经济、政府扶持、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5个维度选择10个代表性指标,构建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指标体系(表3)。
表3 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驱动因素探测指标体系
1) 社会经济维度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之一,非遗传习所是地方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该文选取人口密度与人均GDP 2个指标作为表征[20]。
2) 政府扶持维度
非遗传习所的建设大多属于政府公共投资的领域,其区位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财政支出、公共投入以及宏观政策的影响,因此,该文选择文化支出、非遗专项资金2项指标作为衡量政府经费扶持的表征[20]。
3) 交通区位环境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传习所的目标之一是为更多受众提供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选址需要考虑交通区位的影响。该文选取路网密度和空间区位作为表征[20]。
4) 资源禀赋维度
在非遗、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非遗传习所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非遗活态保护效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非遗主题旅游、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关键之举[22]。因此,该文以非遗资源和旅游资源作为衡量地区资源禀赋的指标。
5) 产业基础维度
传统技艺类非遗是农业文明下古人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宇宙观中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地域性和传承性,往往与地方特色产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3]。其中,传统制茶技艺类非遗是人们在种茶、制茶等过程中总结的智慧与经验;而古窑址凝聚着瓷器烧制技艺的科学内涵及茶盏文化历史发展的时代标志[24],二者对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的分布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该文选择以茶叶产量和窑址数量作为衡量区域茶产业和茶盏产业的指标。
3.2 驱动因素分析
利用地理探测器探寻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结果如图3,4所示。整体上看,政府扶持维度对所有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分布的驱动力最大,资源禀赋和交通区位次之,社会经济和产业基础维度的驱动力最小。具体而言,资源禀赋、政府扶持对传统制茶技艺类非遗传习所分布的驱动力最大,交通区位次之;交通区位对瓷器烧制类传习所驱动力最大,其他维度的驱动力普遍较低。
图3 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分布驱动维度
图4 驱动因素解释效力结果
3.2.1 政府扶持
政府是非遗保护政策的制定者,也是非遗保护措施的实施者,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将保护与传承工作支出纳入财政预算”是政府应履行的职责之一。如图3,4所示,文化支出(0.561)、非遗专项经费(0.549)对所有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分布的影响较大,并且文化支出(0.870)对传统制茶技艺类传习所空间分布的影响尤为显著。作为公共文化机构之一的非遗传习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资金扶持,其建设维护、人才培养以及传承活动的开展均对经费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传习所分布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扶持维度的影响。
3.2.2 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是非遗传习所空间分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维度。在该维度下,旅游资源(0.575)和非遗资源(0.466)对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的分布均产生重要影响,且旅游资源的影响大于非遗资源。为进一步探索非遗资源与旅游资源对传习所分布的影响,该文对茶文化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和A级景区进行缓冲区分析,并以传习所数量绘制VCM曲线(图5,6)。
图5 基于A级景区缓冲区分析的VCM曲线
如图5所示,A级景区5 km范围内分布着35所(64.8%)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16所(55.1%)传统制茶技艺类传习所和17所(73.9%)瓷器烧制技艺类传习所。表明传习所主要分布在景区5 km之内,体现传习所的空间分布对A级景区具有较强的依附作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指出,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非遗传习所兼具体验和观赏的性质,是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传习所布局在景区附近,一方面能够凭借旅游资源的辐射效应吸引更多游客与观众;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景区提供更多特色旅游资源,扩展旅游空间,提升景区的吸引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既是促进非遗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的有效方式;也是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质的重要途径。
如图6所示,在非遗项目保护单位10 km内,分布着36所(66.7%)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19所(65.5%)传统制茶技艺类非遗传习所和16所(69.6%)陶器烧制技艺类非遗传习所。由此可见,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大多分布在非遗项目保护单位10 km之内,其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非遗资源的影响。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为传习所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离非遗项目越近越有利于传习所履行传承责任,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
图6 基于茶文化类非遗项目缓冲区分析的VCM曲线
3.2.3 交通区位
如图3,4显示,交通区位对南平市茶文化类传习所空间分布影响较大,其中,空间区位因素的驱动力普遍较大,而路网密度的驱动力相对较小。非遗传习所以展示、保护、传承和教学非遗资源为主要职能,其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也是旅游资源,其空间分布往往具有明显的“市中心导向”。因此,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的空间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空间区位因素的驱动,这也与现有研究结论相符[20]。此外,根据公共文化服务“均等性”、“便利性”等要求,交通便利性和可达性往往是公共文化机构选址的重要参考依据。但路网密度对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分布的解释力度极低,这可能是由于多丘陵、少平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南平市的公路建设和交通发展,因此,该指标的驱动效力相对较低。
3.2.4 产业基础
茶叶产量是衡量茶产业发展情况的重要表征。自唐朝以来,闽北山区便是福建重要的粮食生产区。18世纪30年代以来,闽茶出海带动福建茶叶市场的繁荣,需求的扩大和利润的攀升驱使南平山区纷纷改稻田为茶园,出现“有山无不种茶”的局面[25]。百余年的发展使得南平10区县均成为重要的产茶区,加上近年来市政府大力打造“3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先行区,大力发展茶产业。基于此,各区县间茶叶产量的差异不断缩小,茶叶产量未能成为影响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分布的重要因素。
不同于茶叶产量,窑址数量(0.700)对瓷器烧制技艺类传习所的分布具有重大影响。利用ArcGIS软件对窑址进行缓冲区分析,并绘制VCM曲线(图7)。18所(78.3%)瓷器烧制技艺类传习所分布在窑址10 km范围内,表明其空间分布与窑址关系密切。瓷器烧制对瓷土、釉料等原料依赖性极强,不论是保护还是展示都需要大量的原料。将传习所的地址选定在窑址附近,既可就地取材节约成本,又可结合古窑址发展工业旅游、遗产旅游。
图7 基于窑址的瓷器烧制技艺类传习所缓冲区分析的VCM曲线
3.2.5 社会经济
现有研究表明,人口、经济和交通等因素是影响公共文化机构分布的重要因素。但图3,4显示,社会经济对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小,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 不同于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一般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非遗传习所具有鲜明的非遗属性,受众主要以茶文化爱好者为主,因此其分布受到人口密度(0.251)的驱动力较小。2) 经济发展水平是居民文化活动的基础,经济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的优化。南平市经济发展乏力,GDP位列福建省末尾,进而造成人口持续外流,人口密度逐渐降低,限制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各区县间经济与人口因素表现普遍不佳,因此,社会经济维度对传习所的空间分布未能产生较大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该研究梳理了茶文化类非遗及非遗传习所的概念,运用最邻近分析、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空间集聚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
1) 整体上看,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呈现集聚但不均衡分布,形成“双核心”的集聚分布格局。
2) 具体而言,传统制茶技艺类非遗传习所在武夷山形成集聚区,瓷器烧制技艺类非遗传习所在建阳形成集聚中心。
3) 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空间分布格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扶持、资源禀赋、交通区位3个维度的影响力较大,社会经济、产业基础的影响力较小。空间区位、旅游资源、文化支出、非遗资源、窑址数量等因素是影响南平市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空间集聚的重要因素。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空间区位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市中心导向”。此外,所有茶文化类和传统制茶技艺类非遗传习所往往聚集在政府经费扶持力度大、毗邻A级景区与非遗项目的地区,瓷器烧制技艺类非遗传习所的分布受到窑址影响较大。
4.2 讨论
优化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空间布局,是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空间的必然选择。结合该文研究结论,对优化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空间布局提出以下建议。
1) 因势利导,打造茶文化核心聚集区
在政府扶持力度大、资源禀赋好、产业基础强的地区,集群式建设具有特色的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通过阵地联用、活动联办、人员联动、信息联通、品牌联创的“五联”融合方式,打造茶文化核心集聚区,形成非遗特色街区、特色小镇,以强大的虹吸效应,提升茶文化类非遗的发展竞争力。
2) 合理规划,推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目前我国已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引导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均等化发展,但是较少政策聚焦非遗传习所这一特殊公共文化机构。以南平市为例,现阶段非遗传习所还处于无序原始生长阶段,许多传习所的分布与选址多是传承人或传承单位依据经验而定,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引导,往往会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失衡、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地方政府应当颁布相应政策,合理统筹规划区域内部非遗传习所的空间分布,以期推动相关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非遗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3) 依托优势,塑造特色业态提振文旅经济
现如今,我国正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深度体验旅游模式转变。因此,地方文旅部门应有意识地引导茶文化类非遗传习所进驻景区,并鼓励举办相应的文化旅游活动,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如开发采茶、制茶、茶俗、茶艺等全民性研学体验产品,将非遗传习所与景点串珠成线,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带动地方茶文旅经济发展。